前言
培育卓越人才的秘訣
有一天,在天國裡,摩西、耶穌、馬克思、佛洛依德和愛因斯坦等五位猶太人聚在一起討論。討論的主題是「是什麼規範了人類的行為?」首先,摩西直斷說:「讓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的是理性。」然後耶穌主張說:「不是,是因為愛。」聽了兩者的說法後,馬克思搖搖手說:「決定一切的是飯碗,也就是經濟決定一切。」就在這時候,佛洛依德打斷其他人,反駁說:「規範人類行為的本質在於性。」唇槍舌戰,各自堅持不下,原本在一旁沉默坐著的愛因斯坦則以:「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對的。」做出結論。
某位學者說過:「若是沒有猶太人,現代文明也就不存在。」這句玩笑話中充滿了猶太人創造世界的自負。美國最大的時事週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曾經以「天才們的秘密:成就二十世紀的三大偉人」為題作專題報導,標題上所指的三位偉人即是愛因斯坦、佛洛依德和馬克思。
愛因斯坦是將空間、時間、重力等,利用全新的思考觀點,超越「牛頓物理學」的現代科學先驅者;馬克思則是藉由客觀分析,冷卻資本主義體制的社會主義創始者;佛洛依德作為精神分析學的創始者,解析人類的自我和意識如何作用,為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我們毫不費力的就能發現,這些在人類史上留下輝煌一頁的大人物們,全都是猶太人。但最讓人驚訝的是,猶太人竟擁有如此無敵的強大力量,不僅發生在過去,在現今社會裡仍舊是進行式──金融大亨羅斯柴爾德、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投資界的教父喬治.索羅斯、被稱為「美國經濟總統」的亞倫.葛林斯班、法國的汽車大王安德烈.雪鐵龍、買下英國超級聯賽雀兒喜足球隊的蘇聯石油大亨阿布拉莫維奇、星巴克的創始者霍華.蕭茲、賀喜巧克力的創立者米爾頓.賀喜、Dunkin甜甜圈的創立者比爾.羅森伯格、哈根達斯冰淇淋的創始人魯本.馬塔斯、31冰淇淋的創辦人艾文.羅賓斯、微軟的共同創立者之一史蒂夫.鮑默爾、甲骨文公司的創辦人暨執行長賴瑞.艾利森、谷歌的共同創立者賽夫.布林和賴瑞.培基、美國最早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外交官亨利.季辛吉、創立「普立茲獎」的約瑟芬.普立茲、「除了神之外誰都可以訪問」的名主持人賴瑞.金、小提琴家艾薩克.史坦、作曲家喬治.蓋希文、指揮家雷納德.伯恩斯坦、作家安德烈.紀德和馬賽爾.普魯斯特、畫家馬克.夏卡爾、莫迪里亞尼和畢卡索、創立和經營「古根漢美術館」的所羅門.古根漢及珮姬.古根漢、詩人哈利.海涅、以《推銷員之死》聞名的劇作家亞瑟.米勒、開創好萊塢喜劇的演員卓別林、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和伍迪.艾倫……猶太人遍及政治、經濟、輿論、文化等全部的領域,其力量像網子般將我們團團圍住。
或許是猶太人的出類拔萃與活躍,使人們除了想要像猶太人一樣成功之外,同時也對他們抱持負面的評價。在美國若被稱為「猶太人律師」,代表你是「只在意個人利益、自私自利的律師」。莎士比亞的喜劇《威尼斯的商人》中,放高利貸的猶太人夏洛克,就被描寫成無血無淚只在乎錢的冷血化身。另一個負面的印象,則是過度的選民意識作祟,排斥其他民族,只與自己種族的人往來的封閉生活方式,結合美國有力的政界人士,形成一股威脅中東和平的勢力,這種好戰的形象也相當強烈。即使有上述這些負面印象,但是猶太人確實因其堅強的民族自尊心,造就出無數國際級的優秀人才。
猶太人讓人如此難以置信的成功,究竟是從那裡開始的呢?真的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是天賦異稟的民族嗎?並非如此,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猶太民族的智商比其他民族高。芬蘭的赫爾辛基大學在二○○二年,統計調查了世界一百八十五個國家的國民智商,結果以色列國民的平均智商九十五(排行第二十六名),比韓國(一○六排行第二名)、台灣(一○五排行第三名)或美國(九十八排行十九名)都還要低,矽谷的猶太國際律師安德魯.蘇特,在分享猶太人成功法則的《The
Rule》一書中指出,「若把猶太人的成功當成是遺傳或生物的特性,那不過是一種幻想。」
那麼猶太人成功的真正秘密到底是什麼呢?就是「教育」。猶太人的優秀在於他們的獨特教育方式。雖說獨特,但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其內容卻又稀鬆平常,是任何人都知道的道理。猶太人的教育核心在於知識教育與品格教育的均衡,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全人教育。這個道理有誰會不知道呢?重點在於如何實踐。猶太人將全人教育納入日常生活的規範中,確實執行,基於「對子女的教育即是對神的義務」這種宗教的熱情,來賦予更多的強制性。
提到教育,韓國也不輸人,韓國人和猶太人的教育熱情不分軒輊,在伯仲之間。韓國的父母為了子女的教育就算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就算是辛苦工作,也要拚命地把子女送到好學校或補習班。首爾市聚集了許多知名補習班的大峙洞一帶,房價就飆上天價。此外,將妻小送到海外求學,爸爸獨自一人在韓國生活的野雁家庭也急遽增加。猶太人的父母也有類似的狀況。在美國,猶太人密集的地區就會形成「好的學區」,房價也會跟著水漲船高,而「猶太媽媽」也成為「教育熱誠高的父母」的代名詞。
然而,若是以教育成就來看,猶太民族則是獲得壓倒性的勝利。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雖然只占世界人口的○.二五%(約一千七百萬人),卻占歷年來諾貝爾獎個人得獎者(組織或團體除外)的二二%,根據「猶太人資訊網(www.jinfo.org)」從一九○一年到二○○九年間,猶太人得獎者就有一百八十位,個人得獎者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是猶太人,而且二○○四到二○○七年間猶太人得獎的比例提高至三三%,若用人口比例來計算的話,等於是其他民族的數百倍。另外,美國東北部大學組成的長春藤聯盟,猶太學生就占了四分之一,美國的億萬富翁中也有四○%是猶太人。
相反地,韓國學生到高中為止都能夠維持在世界前幾名,但只要一上大學,學習競爭力就一落千丈。根據在美韓僑金勝基(音譯)博士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就讀美國名校的韓國大學生研究>中指出,進入美國名校的韓國學生,約有四四%中途被淘汰。這是從一九八五年到二○○七年,針對哈佛、耶魯、康乃爾、哥倫比亞、史丹佛、加州柏克萊分校等,十四所名門大學入學的一千四百名韓國學生所做的調查結果。其數據是猶太學生一二.五%中輟率的四倍;金博士在同一時間針對美國《財星》所選出的五百大企業,調查在職韓國籍主管的現況,結果顯示韓國人占全體的○.三%,相對地,猶太人占四一.五%(印度籍一○%、中國籍五%),顯現出韓國人在美國企業就業時,實力被肯定的比例格外的低,但事實上韓國人在美留學生的比例高達第一位或第二位。
韓國父母們聽到這裡,真是欲哭無淚啊!當今現況能提供給孩子的物質支持已經備感吃力了,到底還要再多給些什麼呢?其實,並不是要「多」給什麼,而應該是給些什麼「不同的」;不是叫孩子「多」做什麼,而是「正確的」叫孩子做什麼;不是偏重在「知識背誦」上,而應該實踐均衡的「全人教育」,這些就是猶太父母們所做的一切。
猶太人的家庭教育非常嚴格。所謂的家庭教育,並不是工作很忙碌、身心俱疲時,「有做最好,沒做就算了」那樣可以敷衍了事的。本質上都是一些很平常的規則,像是夫妻互相尊重、家人一起用餐、每天床邊讀書十五分鐘、從不間斷的早餐等。然而像是孩子的習慣、品性、人格,甚至是智能的養成等等,絕大部分都是取決於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這些平常的規則才是培養卓越人才的核心要素。
猶太父母注重子女的「發問與討論」而非成績,規範猶太人生活的《塔木德》中寫著:「教師自說自話是不行的,萬一學生們只是不發一語的聽講,那和教鸚鵡有什麼不同。當教師講課時,學生就應該針對內容發問,彼此間的溝通越頻繁,教學成效越高」他們高度地警戒一言不發只是聽講的習慣,並勉勵:「有疑問的話,可隨時發問」,絕對不會威脅的說:「不要囉嗦,一天到晚問問題,安靜一點!」因為獨自察覺疑點,並找出答案的學習態度,正是成功的必要能力。
「共同體的意識」也是猶太教育的特徵,對猶太人來說,《摩西五經》(編注:原文為《Torah》(妥拉),希伯來文意指「律法」,其中涵蓋「訓誨」「教導」「指引」等意義,但並非法例、規條。由於是摩西所寫的舊約聖經前五卷,故又稱為《摩西五經》或《摩西的律法書》。近代的聖經學者則倡議,取Torah的原始涵義,應稱之為《訓誨書》。本書中則採用《摩西五經》稱之。)和《塔木德》是生活規範的基準,五千年傳承下來的共同倫理,他們就算散居世界各個角落,仍然沒有失去民族自尊心和傳統,互相幫助,共同開創出一片天地。
猶太人中,富翁出奇多,主要在於「架構現實夢想的教育」。猶太人從小就學習到金錢的重要性,並實際的踏入真實情況裡,做發揮最大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訓練,儘管虛華的夢想會帶來挫折,卻也能扮演著觸媒的角色,激盪出最大的潛能和能量來實現目標。
「真理如同遺落在路面上的小石頭,到處都有,但是如果想要撿起小石頭就必須屈身。問題是人們想得到真理,卻連彎腰都不肯做。」
這是十八世紀在東歐活動的拉比,本.埃利澤所說的話,代表著知道真理的人雖多,但能夠去實踐的人卻不多。猶太人教育的秘密,從某個角度看來也很平凡,全都像是早已知道的道理,但仔細計算我們真正實踐了哪幾項,就會清楚的感受到那是多麼困難又偉大的教育。現在讓我們將那些「平凡的秘密」逐項應用在子女身上。父母小小的行動將改變子女的生活及未來。
感謝Wisdomhouse出版社,協助整理龐大的猶太人相關資料,使其能夠有系統的呈現。恰逢二○一○年格外酷熱的盛夏,託家人的溫馨體諒,讓我得以在週末安心地留在辦公室和我的原稿拔河。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擔任本書的第一位讀者,給予我那生澀的原稿許多忠告的親愛的內人。同時我還要感謝,健康已大不如前,卻仍不忘關心我,並給予我鼓勵的雙親。
二○一○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