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吃對食物 看起來年輕十歲
很多人都知道,飲食與健康兩者是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國人很早以前就非常講求「食補」、「藥膳」,以追求健康長壽,甚至是長生不老的境地。而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也在西元前五世紀就曾說過:「你的食物就是你的藥物。」、「讓食物成為您的良藥。」由此可以明顯的發現,不管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對於食物都不只是看成僅為填飽肚子的物品。
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不僅是影響身材的高矮胖瘦,更會直接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就曾經有人說道:「每次用餐的選擇,都是生死攸關的決定。」這麼說也許是誇張了點,不過並非完全在危言聳聽。有些食物能讓我們容光煥發,有些食物卻使我們病痛纏身,這已經是有太多的科學證據、研究報告來做證明了。
既然飲食對於健康如此重要,那麼到底要怎麼吃才是最恰當的呢?問到這個問題,可能有人就會覺得,這個問題就給營養師、醫生去解決就好了,營養學這麼深、這麼廣,我怎麼可能會知道呢? 我就平常多吃維他命就好了,反正「有吃有保佑」嘛!
有這種想法其實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就如同理財投資的道理一樣,每個人所適合的理財方式都不相同,這可能要考慮到你的資金、態度、個性、目標、年紀、家庭等,聽到別人報哪隻「明牌」,就一股腦兒地把資金投下去的人,往往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的結果,甚至是與你期望的背道而馳。曾經有理財專家說過,想要賺錢不能自己對於理財知識一無所知,只想把錢交給別人幫你賺,那是最容易血本無歸的。
其實理財和「理健康」是一樣的道理,不能把自己的健康完全交給他人,而自己對於健康方面的知識、常識一無所知。這不是要人不相信專業,而是再專業的人也是有盲點,也有他不擅長的領域。尤其是醫學研究的成果日新月異,今天為止都還看似「不變真理」的法則,可能明天就被推翻了。又或者是您所相信的專業人士,因為受商業利益所影響,而沒有做出對求助者最好的建議與治療。
寫在前言裡最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健康是自己的,平日就可以多留意有關醫學健康的新聞,那都是最新更迭的訊息。而還有餘暇的話,不妨不求專精的博覽群書,看看各家之言,終其一生只聽信一家之言的話,風險是很大的。
而這本書就適合初次涉獵營養學方面書籍的讀者閱讀,篇幅短小、深入淺出,是本實用的入門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