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被欺負嗎?:零霸凌,這樣做就對了!
- 作者:穆斯塔法.賈南
- 原文作者:Mustafa Jannan
- 譯者:林碧清
- 出版社:推守文化
- 出版日期:2011-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570029
- ISBN13:9789866570025
- 裝訂:平裝 / 280頁 / 18.7 x 25.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77%的小孩遇到「關係霸凌」成為討人厭的同學,
60%的小孩正面對「言語霸凌」、10%的小孩成「肢體霸凌」的對象
關係霸凌、言語霸凌,比肢體霸凌嚴重
你的小孩是不是其中之一
在台灣校園霸凌四年來增加60%左右,
有將近10%會霸凌同學、約20%學童經常被霸凌,
51.4%小孩受霸凌時候「選擇隱忍」,你知道嗎?
53%受凌者甚至表示「不會主動找大人求助」,你知道嗎?
●「如何發現孩子被霸凌的徵兆?」
當孩子在學校被霸凌,您千萬不要最後才發現……
□從學校回家時總是悶悶的。
□時常情緒不穩定又容易激動。
□經常龜縮在房間裡。
□網路消費不尋常增加。
□生日宴會不再受邀。
□對自己沒有自信。
□學校成績不斷減弱。
□不再跟朋友們來往。
□對以前嗜好不再感興趣。
□不再想上學,開始產生恐學現象。
□出現蹺課或是逃學情形。
□不願意搭公車或捷運上學。
□回到家時衣物常常毀損。
□經常掉錢。
□上學前會出現肚子痛、頭痛症狀。
●當孩子在學校受到了霸凌,家長的錯誤反應反而造成更大的傷害……
德國處理霸凌經驗最權威的學者賈南,建議家長:
.您應該盡可能避免跟霸凌者的家長談話。
.您絕對不要直接跟霸凌者談話。
.您跟老師談話時,應該盡可能選擇孩子不在場的時機。
.千萬不要把狀況歸咎於您的小孩。
.情非得已時,才考慮報警或告發。
.不要鼓勵您的小孩以暴力解決問題。
.不要鼓勵您的小孩以金錢或糖果來討好騷擾者。
.要先跟小孩子商量您所做的決定。
.千萬不要給孩子錯誤的建議。
●大人的錯誤建議
◎「什麼都別做,要不然只更糟!」
→如果小孩照著做,那麼他將繼續受難下去。(反效果)
◎「那你就反擊啊!
→孩子就是無法反擊,因為力量失衡。。(反效果)
◎「你再想想看,你真的沒做什麼不該做的嗎?」
→孩子將會抱愧於心,開始把這個狀況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反效果)
◎「你就多躲著他們一點嘛!」
→這在學校幾乎不可能,而且會讓孩子愈加孤立。(反效果)
◎「去跟你們級任老師講。」
→這對於孩子是個無法克服的障礙,因此也是不合理的要求。必須要由父母出面跟老師談。(反效果)
《只能被欺負嗎?零霸凌,這樣做就對了!》
在德國創下銷售佳績,是教育工作者及家長的重要指南書。
◎告訴家長:如何發現孩子被霸凌?如何正確處理孩子與學校的關係?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緒,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告訴學校:該採取哪些正確的措施?如何和家長進行最完整的溝通?如何完全保護受害者?
◎告訴老師:如何利用班級時間,教導孩子如何自保與理解霸凌?透過團體活動,其實可以讓孩子減少成為被霸凌的可能。
本書由德國反霸凌的權威穆斯塔法.賈南所執筆,介紹對抗校園霸凌的各種面向、應對之道以及如何組合對策,因應不同問題的時間和地點差異。
本書一開始,賈南先提供家長終結校園與網路霸凌的指南,告訴讀者如何辨別孩子是否受到霸凌,及正確的因應之道。
由於霸凌的發生地點是在學校,因此家長與學校的溝通與處理,才是真正解決霸凌的根本所在,因此從第二部分開始,賈南的重點就會放在學校,教導教育者、家長及社會工作者如何處理校園暴力事件。
第二部分學校篇共分成五個部分:一、校園暴力實地觀察,發現校園暴力及網路暴力的特徵。二、介紹處理技巧,分別就校園層次、班級單位與個人方面下手。三、介紹方法與練習,著重預防層次,促進學生社交及解決衝突能力。四、帶領讀者認識諮詢受害者的方法。五、法律文本的認識與應用。
作者簡介
穆斯塔法.賈南 Mustafa Jannan
是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奧爾珀區教育協會會長。他當過很久的中學老師,在學校經歷並處理過許多霸凌事件,除進修青少年輔導、衝突管理等課程外,也曾在許多學校、團體以及教育協會針對「暴力防治」、「青少年輔導」及「諮商與爭端的談話技巧」等題目發表演說。
【家長篇】
第1部分:關於霸凌,您應該知道的事
這是霸凌嗎?兩個例子
霸凌有哪些特徵?
參與其中的是哪些人?
學校裡的霸凌有多常發生?
受害者有哪些特徵?
為什麼受害者常常不向大人求助?
第2部分:對抗霸凌,您該這樣幫助您的小孩
您應該避免哪些傷害孩子的行為?
如何察覺您的小孩正遭受霸凌?
您如何跟小孩討論霸凌問題,並讓他坦承吐露?
您可以透過哪些練習和方法來幫助您的小孩?
您如何增強小孩的自信?
您應該如何與小方共同合作?
如果小孩遭受嚴重的霸凌折磨,您可以得到哪些專業的協助?
如何防範無所不在的「網路霸凌」?
【學校篇】
第1部分:關於霸凌,學校老師該有的認識
1. 校園暴力
1.1 什麼是校園暴力
1.2兒童與青少年暴力都發生在哪裡?
1.3校園裡有哪些種類的暴力型是?
1.4是誰在行使暴力?
1.5校園暴力真的越來越多嗎?
1.6社會環境的影響
1.7校園暴力與媒體
2. 霸凌
2.1 暴力與霸凌
2.2 霸凌在德國校園有多嚴重?
2.3 霸凌的特徵是什麼?
2.4 哪些校園環境促成霸凌的發生?
2.5 學習群體裡有哪些典型的霸凌結構?
2.6 哪些人是霸凌者?
2.7 哪些人是受害者?
2.8 哪些人是霸凌最主要的投訴對象?
3. 網路霸凌
3.1 網路霸凌的特徵
3.2 網路霸凌的特性
3.3 網路霸凌問題在德國的嚴重性
第2部分:對抗霸凌,學校各階層該做的事
1. 暴力防治基礎
2. 學校層級的措施
3. 班級層級的措施
4. 個人(老師)層級的措施
5. 對抗網路霸凌的措施
第3部分:對抗霸凌,班級可以練習的活動
1.活動前的叮嚀
2.主題1:互信與認識
3.主題2:防衛底線的劃定語認知
4.主題3:對爭端的另類看法
5.主題4:抒解張力
6.主題5:提昇社交能力──確保受害者安全
7.課堂補助教材
第4部分:對抗霸凌,老師該採取的方案
1.烏威斯的反霸凌方案
2.法斯塔方法
3.不怪罪方法
4. 反暴力方案
5. 全班性諮商方案
第5部分:法律與參考文獻
推薦
人權律師 賴芳玉
建構友善安全的零暴力校園 刻不容緩
談到霸凌事件,我腦中首先浮現就是國中三年級的玫瑰少年葉永鋕。 2000年4月20日早上,他在下課前五分鐘提前離開教室上廁所,被發現時已臥倒於血泊中,送醫後仍不治過世。
據報導,他的母親陳女士表示葉永鋕因比較女性化的特質,經常被同學嘲諷欺負,甚至被數位同學要求脫下褲子以驗明正身。他的母親曾向學校反應但未獲改善,因此葉永鋕就被迫採取四種不同的上廁所方式:一、提早幾分鐘下課;二、找要好的男同學陪同;三、上課鐘響後使用女生廁所;四、使用教職員廁所等。因此案發當天,也是因為他急忙解決上廁所問題,加上學校設備有所缺失等原因而意外致死。
這個事件在司法上,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在更二審時判決該校三名行政主管校長、總務主任以及庶務組長等被告分別以業務過失致死判處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等有期徒刑。而在法案上,則因該事件源於性傾向遭霸凌而特別於正在研擬的性別平等教育法明訂:「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葉永鋕事件或許是因性傾向而遭到霸凌,但這當中除尊重多元性傾向的教育議題外,同時也凸顯校園霸凌的嚴重性,政府與民間如何攜手建構友善而安全的零暴力校園環境,顯然是刻不容緩的防治課題,而這議題不亞於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尤其這直接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身心發展。
兒童福利聯盟在今年( 2011年) 2月間公布校園霸凌調查指出, 18.8%受訪中小學童自述「最近兩個月內經常被同學霸凌」,報告顯示,受霸凌學童逾半數不會找大人求助;四分之一「覺得不如死了算了」,另有受霸凌孩子打電話到兒盟,開口就說:「好想死!」對於兒盟調查四分之一被霸凌小朋友想死,全國教師會、家長團體在兒盟公布的記者會上強調這是嚴重警訊,也呼籲教育部及各級學校需落實校園通報、增加輔導及社工人力。然而增加輔導與社工人力,只是解決被害學生的內心創傷,關於如何杜絕繼續性的暴力行為,學生家長、學校教育政策,以及政府單位都必須形成防治網絡,這是屬於三級預防性的措施。
記得英國近年來的社會新聞和重要的社會頭條,都指向青少年的帶刀文化。很多青少年供稱,他們隨身帶刀的目的是為了自保,為了抵抗所謂的校園霸凌。該政府在 2008年7月例行的新聞記者會上曾公開表示,將撥款一億英鎊資助「青少年正義行動方案」( Youth Justice Action Plan)。這些預算主要是幫助目前的十萬個問題家庭,讓那些問題家庭的青少年受到更多的照顧,避免他們變成街頭罪犯。在未來的三年中,政府會幫助其中的兩萬個家庭雇請密集的家庭諮商師;每個家庭都應該密切配合,否則的話他們將會失去住在國宅的資格。目前的測試顯示,這樣的計畫能有效防治兒童的反社會行為。由此可見校園霸凌的防治工作,除了被害學生的輔導工作外,對於霸凌者也必須施以相當的處遇,並且連結全方位的網絡系統。
很欣慰地收到推守文化寄來《只能被欺負嗎? ─零霸凌,這樣做就對了!》,這本書是由德國的校園反霸凌專家提出相當完整而詳實的反霸凌防治方案,非常實用。尤其書中的家長篇,具體教導家長如何正確觀察及協助家裡被霸凌的小孩,這是非常重要的議題。畢竟所有防治工作的起始,就是如何發覺問題並以重要他人的身分支持,而非如被霸凌小孩所擔心的,家長只會讓事情更嚴重,甚至給這些被霸凌的小孩更大的壓力。這是一本具有相當意義並且非常值得閱讀的書。
.參考自由電子報 2011.2.16報導 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16/today-life11-2.htm.參考教育部電子報 2008.7.15報導 epaper.edu.tw/e9617_epaper/windows.aspx?windows_sn=1799
全國學生家長聯合會秘書長 林泰維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 劉欽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