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入門
第一日
第一章 緒論
一、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二、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
第二日
一、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基本概念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1、陰陽的交感互藏
2、陰陽的對立制約
3、陰陽的互根互用
4、陰陽的消長平衡
5、陰陽的相互轉化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第三日
二、五行學說
(一)、五行屬性歸類
1、五行的特性及歸類方法
2、五行歸類的意義及其在醫藥學中運用
(二)、五行生剋規律及其在醫藥學中運用
1、五行生剋規律
2、五行生剋規律在醫藥學中運用
第三章 臟象學說
第一節 五臟
第四日
一、心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與特性
1、 心主血脈
2、 心藏神
3、 心在體合脈
4、 心開竅於舌
5、 心在志為喜
6、 心在液為汗
7、 心為陽臟主陽氣
8、 心與夏氣相互通應
(二)、心與其他臟腑的關係
1、 心與小腸相為表裡
2、 心主血、脾統血
3、 心腎相交
第五日
二、肺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與特性
1、 肺主氣、司呼吸
2、 肺主行水、通調水道
3、 肺朝百脈、主治節
4、 肺主宣發與肅降
5、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
6、肺開竅於鼻
7、肺在志為悲
8、肺在液為涕
9、肺與秋氣相互通應
(二)、肺與其他臟腑的關係
1、肺與大腸相互表裡
2、肺主氣、心主血
3、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4、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第六日
三、脾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與特性
1、脾主運化
2、脾主統血
3、脾氣主升
4、脾主肌肉
5、脾開竅於口
6、脾在志為思
7、脾在液為涎
8、脾與長夏相互通應
(二)、脾與其他臟腑的關係
1、脾與胃相為表裡
2、脾主運化
3、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
第七日
四、肝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與特性
1、肝主疏泄
2、肝藏血
3、肝氣、肝陽、肝血、肝陰
4、肝主筋、其華在爪
5、肝開竅於目
6、肝在志為怒
7、肝在液為淚
8、肝與春氣相互通應
(二)、肝與其他臟腑的關係
1、肝與膽相為表裡
2、肝藏血、心行血
3、肝藏血、腎藏精、肝主疏泄、腎主閉藏
4、肝主升、肺主降
第八日
五、腎
(一)、腎的主要生理功能與特性
1、腎藏精氣、主生長、發育和生殖
2、腎主水液
3、腎主納氣
4、腎主骨、生髓、其華在發
5、腎開竅於耳和二陰
6、腎在志為恐
7、腎在液為唾
8、腎與冬氣相互通應
(二)、腎與其他臟腑的關係
1、腎與膀胱相為表裡
2、腎陰腎陽為各髒陰陽的根本
[附命門]
第二節 六腑及奇恆之腑
一、膽主貯存和排泄膽汁
二、胃主受納和腐熟水穀、以通降為順
三、小腸主受盛化物、分別清濁
四、大腸主傳化糟粕
五、膀胱主貯存和排泄尿液
六、三焦主通行諸氣和運化水液
七、腦為元神之府
八、子宮主發生月經與孕育胎兒
第九日
第四章 氣、血、津液
第一節 氣
一、氣的形成及其生理功能
(一)、氣的形成分類
1、元氣
2、營氣
3、衛氣
4、宗氣
5、臟腑之氣
6、經絡之氣
(二)、氣的生理功能
1、推動作用
2、溫煦作用
3、防禦作用
4、氣化作用
5、固攝作用
二、氣的病理變化
(一)、氣虛
(二)、氣滯
第二節 血
一、血的形成及其生理功能
二、血與氣的關係
(一)、氣為血之帥
(二)、血為氣之母
三、血的病理變化
(一)、血虛
(二)、血瘀
(三)、血熱
第三節 津液
一、津液的形成及其生理功能
二、津液與氣血的關係
(一)、津液與氣的關係
(二)、津液與血的關係
三、津液的病理變化
(一)、傷津與脫液
(二)、水腫與痰飲
第十日
第五章經絡
第一節 經絡的內容
一、十二經脈
(一)、十二經脈循行部位
1、手太陰肺經
2、手陽明大腸經
3、足陽明胃經
4、足太陰脾經
5、手太陰心經
6、手太陽小腸經
7、足太陽膀胱經
8、足少陰腎經
9、手厥陰心包經
10、手少陽三焦經
11、足少陽膽經
12、足厥陰肝經
(二)、十二經脈的分佈及表裡關係
(三)、十二經脈交接次序及其交接部位
(四)、十二經脈的循行規律
二、奇經八脈
第二節 經絡的生理、病理及臨床運用
(一)、生理方面
(二)、病理方面
(三)、診斷方面
(四)、治療方面
第十一日
第六章 病因與發病
(一)、風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1、風性輕揚開泄、易襲陽位
2、風性善行數變
3、風性主動
4、風為百病之長
(二)、寒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
1、寒邪為陰邪、易傷陽氣
2、寒性凝滯
3、寒性收引
(三)、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
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
2、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
3、暑多挾濕
(四)、濕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
1、濕為陰邪、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
2、濕性重濁
3、濕性粘滯
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
(五)、燥邪的性質和致病的特點
1、燥邪乾燥、易傷津液
2、燥易傷肺
(六)、熱(火)邪的性質和致病的特點
1、火為陽邪、其性炎上
2、火性蟠灼、易傷津耗氣
3、熱(火)性急迫、易生風動血
4、熱(火)毒結聚、易致瘡癰腫瘍
第十二日
二、癘氣
(一)、癘氣的基本概念
(二)、癘氣的形成
(三)、癘氣的致病特點
1、傳染性強、症狀相似
2、發病急驟、病情危篤
3、一氣一病、症狀相似
三、七情內傷
(一)、七情與內臟氣血的關係
(二)、七情的致病特點
四、飲食失宜
(一)、飲食不節
(二)、飲食不潔
(三)、飲食偏嗜
五、勞逸失度
(一)、過勞
1、勞力過度
2、勞神過度
3、房勞過度
(二)、過逸
六、病理產物形成的病因
(一)、痰飲
(二)、瘀血
(三)、結石
第十三日
第七章基本病機
第一節 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1、虛實病機
2、虛實變化
(二)、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
1、正勝邪退
2、邪勝正衰
第二節 陰陽失調
1、陰陽偏勝
2、陰陽偏衰
3、陰陽互損
4、陰陽格拒
5、陰陽亡失
第三節 精氣血失常
(一)、精的失常
1、精虛
2、精瘀
(二)、氣的失常
1、氣虛
2、氣機失調
(三)、血的失常
1、血虛
2、血瘀
3、血熱
(四)、精氣血相互關係失調
1、精與氣血關係的失調
2、氣與血關係的失調
第四節 津液代謝關係的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的輸布、排泄障礙
(三)、津液與氣血的功能失調
第五節 內生「五邪」
(一)、風氣內動
(二)、寒從中生
(三)、濕濁內生
(四)津傷化燥
(五)火熱內生
第十四日
第八章防治原則
第一節 預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變
第二節 治則
一、正治與反治
(一)、正治
(二)、反治
二、治病與治本
三、扶正與祛邪
四、調整陰陽
五、調整臟腑功能
六、調整氣血關係
七、因時、因地、因從制宜
中醫診斷入門
第一章 四診
第十五日
一、望診
(一)、望全身情況
1、望神
2、望色
3、望形體
4、望姿態
(二)、望局部情況
1、望頭與發
2、望目
3、望耳
4、望鼻
5、望唇
6、望齒
7、望咽喉
8、望皮膚
(三)望 舌
1、舌與臟腑的關係
2、望舌的方法和內容
3、望舌質
4、望舌苔
5、舌質與舌苔的綜合分析及臨床意義
(四)望小兒指紋
(五)望排泄物
1、望痰
2、望嘔吐物
3、望大便
4、望小便
第十六日
二、聞診
(一)、聽聲音
1、語音
2、呼吸
3、咳嗽
4、嘔吐、呃逆、噯氣
第十七日
三、問診
(一)、問病人的一般情況
(二)、問病史
(三)、問現在症狀
1、問寒熱
2、問汗
3、問疼痛
4、問睡眠
5、問飲食口味
6、問二便
7、問婦女經帶胎產
8、問小兒
第十八日
四、切診
(一)、脈診
1、切脈的部位和方法
2、正常脈象
(二)、按診
1、按肌膚
2、按手足
3、按脘腹
4、按腧穴
辨證
第十九日
第一章 八綱辨證
第一節 八綱基本證候
一、表裡辨證
(一)、表證
(二)、裡證
二、寒熱辨證
(一)、寒證
(二)熱證
三、虛實辨證
(一)、虛證
(二)、實證
四、陰陽辨證
(一)、陰證
(二)、陽證
第二節 八綱證候之間的關係
一、證候相兼
二、證候錯雜
(一)、表裡同病
(二)、寒熱錯雜
(三)、虛實夾雜
三、證候真假
(一)、寒熱真假
(二)、虛實真假
四、證候轉化
(一)、表裡轉化
(二)、寒熱轉化
(三)、虛實轉化
第二十日
第二章病性辨證
第一節 辨六淫證候
一、風淫證
二、寒淫證
三、暑淫證
四、濕淫證
五、燥淫證
六、火熱證
第二節 辨陰陽虛損證候
一、陰虛
二、陽虛
三、亡陰
四、亡陽
第三節 辨氣血證候
一、氣的證候
(一)、氣虛
(二)、氣陷
(三)、氣滯
(四)、氣逆
二、血的證候
(一)、血虛
(二)、血瘀
第四節 辨津液證候
一、津液不足
二、水液停聚
(一)、水停證
(二)、痰證
第五節 辨情志證候
一、喜證
二、怒證
三、思證
四、悲證
五、恐證
第三章 臟腑辨證
第二十一日
第一節 辨心病證候
一、心血虛
二、心陰虛
三、心氣虛
四、心陽虛
五、心火亢盛
六、痰蒙心神、痰火擾神
七、心血瘀阻
第二十二日
第二節 辨肺病證候
一、肺氣虛
二、肺陰虛
三、風寒束肺
四、肺熱壅盛
五、燥邪犯肺
六、痰飲停肺
第二十三日
第三節 脾病辨證
一、脾氣虧虛
二、脾氣下陷
三、脾不統血
四、脾陽虛衰
五、寒濕困脾
第四節 胃腸病辨證
一、胃陰不足
二、胃陽氣虛
三、胃寒證
四、胃熱證
五、食積胃腸
六、胃腸氣滯
七、寒積腸道
八、腸道濕熱
九、蟲積腸道
十、腸燥陰虧
第二十四日
第五節 肝膽病辨證
一、肝氣鬱結
二、肝膽火盛
三、肝陽上亢
四、肝膽濕熱
五、寒滯肝脈
六、膽鬱痰擾
七、肝陰血虛
八、肝風內動
第二十五日
第六節 腎臟膀胱病辨證
一、腎陰虛
二、腎陽虛
三、腎虛水泛
四、精氣不固
五、腎氣虧虛
六、膀胱濕熱
第七節 臟腑合病辨病
一、心肺氣虛
二、心脾兩虛
三、脾肺氣虛
四、脾胃虛寒
五、脾胃濕熱
六、肝胃、肝脾不和
七、肝火犯肺
八、心腎不交
九、肺腎陰
十、腎不納氣
十一、脾腎陽虛
十二、肝腎陰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