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忠志:文化就是身體

鈴木忠志:文化就是身體
定價:350
NT $ 185 ~ 333
 

內容簡介

我現在努力所做的,就是在劇場的脈絡下恢復完整的人類身體。
我們必須將這些曾經被「肢解」的身體功能重組回來,
恢復它的感知能力、表現力以及蘊藏在人類身體的力量。
如此,我們才能擁有一個有文化的文明。

  《文化就是身體》所收錄的文章,是鈴木忠志親自為台灣的讀者從他的著作《Culture is the Body》及《演出家的仕事》中擷取菁華,結集而成,並於書後收錄大師在台灣與莘莘學子的一篇對談「全球化浪潮下,新世代藝術家應有的使命」。在本書中鈴木詳細闡述了「戲劇」於現代社會中存在的意義,以及他的理念架構與演員訓練方法。

  最近少年殺人事件頻頻發生。但我認為問題不在情感,而是身體記憶,以及以身體記憶為基礎的對於他者的想像力。如果無法想像被殺的那個人的痛與苦,對於殺人的抗拒力就會減弱。

  透過戲劇的途徑,現代戲劇教給我們的是觀看人的方法。在一個人言行的背後,到底存在著什麼理由,去分析他們的心理或者感情,然後告訴你,說你也可能像他們,或者說你千萬不要成為像這樣的人,將這樣的訊息傳達給觀眾。

  此外,鈴木忠志也提出關於「動物性能源」(animal-energy)的思考觀點。當「非動物性能源」被使用得越來越普遍,相對的「動物性能源」就會被壓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疏離隔閡。而劇場,變成最後、也是唯一可以喚醒「動物性能源」的地方。

  當代社會受到市場經濟與數位溝通的影響甚鉅,社會公共秩序的規則也隨之改變。這兩種系統皆有其清楚的目的與價值體系,並且形塑了一個以「非動物性能源」為基礎的當代社會,因而較少運用人類本能中的視覺感知來判斷個人的活動。我們越來越困難地使用五種感官的本能來認識彼此、一起活動,甚至培養更深入密切的人際關係。

  劇場本身就是一種溝通的形式,但在數位與經濟浪潮之下,很可能淪為次要的文化。然而劇場可是歷經兩千年以上的環境改變而生存下來。此外,劇場也已被那些擁有最佳動物性能源、並視劇場為主要領域的人們所維護與延續著。

作者簡介

鈴木忠志

  鈴木忠志是當代劇壇舉足輕重的先驅、思想家及導演。他建立了日本鈴木忠志劇團,並兼任導演。鈴木也是極具影響力的表演理論家,他提出「動物性能源」的理念,並創立「鈴木方法」。融合日本傳統能劇及歌舞伎的身體性,注重身體下盤重心及呼吸,以嚴酷的身體操練激發表演者的能量,並強調演員的內在能量及身體性作為表演的主體,這點與葛羅托夫斯基的劇場理念互相呼應,因此一度被稱為「東方的葛羅托夫斯基」。

  鈴木忠志不僅是一位致力於多語言及多元文化融合創作的導演,並且身為利賀藝術節的總監,他匯聚了不同國家的藝術家,期望將世界各地劇場界對於現今一切現象的體驗、觀感及分享帶給每一個觀眾。鈴木在台灣上演的作品有《酒神》、《大鼻子情聖》,以及《茶花女》。

 

目錄

1. 文化就是身體─足的文法
2. 關於表演的想法及基本訓練方法─「鈴木訓練法的實務」
3. 為未來創造希望
4. 全球化與戲劇人的課題
5. 支離破碎的生活
6. 在沉默的心情當中看見未來
7. 身體的消失
8. 在看得見與看見之間
9. 拉尼夫斯卡雅的故事
10. 與看不到的東西之間的鬥爭
11. 劇場人的背叛
12. 日本人何去何從
13. 關於古典的演出
14. 與合掌建築的相遇
15. 關於利賀藝術節
16. 家與家
17. 劇場裡的傳統與創造力
18. 全球化浪潮下,新世代藝術家應有的使命
 

內容連載

文化就是身體─足的文法
我認為一個所謂有「文化」的社會,就是將人類身體的感知與表達能力發揮到極限的地方,在這裡身體提供了基本的溝通方式。而一個「文明」的國家也並不代表是一個有「文化」的社會。

文明源自於人類對身體機能的需求有關,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或許可以解釋為人類為了擴大、延展身體的基本功能,比如眼睛、耳朵、舌頭、手跟足的機能,所做諸多努力的結果。譬如望遠鏡、顯微鏡這些儀器的發明,就是人類渴望想要看得更多、更盡力地去激發視覺功能的結果。這些為擴大與延展身體機能努力得到的產物,其累積的效應就是「文明」。

然而,這些產物製造過程中使用能源的方式,讓我們直接聯想到與人類的「現代化」有關。一些美國社會學家區分現代化(modernized)與前現代化(pre-modernized)社會的方式,常會以衡量生產過程中使用「動物性能源」(animal-energy)與「非動物性能源」(non-animal-energy)的比例高低為標準。這裡所謂的「動物性能源」即是由人類、馬或駱駝�等,用身體所提供的能量來源;而「非動物性能源」指的是電力、核能等的能源。有種方式可以了解一個國家是否現代化,就是去計算這個國家使用動物性能源的多寡。粗淺地說,以非洲和中東國家為例,相較於美國、日本這些幾乎所有生產過程都從石油、電力、核能取得能源的國家而言,他們動物性能源使用的比例非常地高。

假如我們用這樣的想法來看待劇場,會發現大部分的當代劇場都已經「現代化」了,因為他們都充分地使用非動物性能源。比如燈光全靠電力完成,升降機與旋轉台要靠電能操控,連劇場這個建築本身,從具體的基座到佈景、道具都是一種工業活動類型的終端產物。

相反地,日本的能劇(No theatre)就是一個劇場現代化之前、幾乎不使用任何非動物性能源、且存活至今的劇場類型。以音樂為例,現代劇場的音樂要事先錄好並透過揚聲器和喇叭才能原音重現。反之,能劇舞者演員的聲音、合唱隊吟唱及樂器的聲響,都是在舞台上直接表演傳遞給現場的觀眾。它的服裝、面具也都是手工做成的,甚至連表演舞台本身都是按照傳統木工的原則來建造。雖然現在劇場燈光都已完全使用電力照明(我仍反對),但過去靠蠟燭和紙媒完成的燈光,限制到了極點,不像「現代劇場」有著精巧與多彩的舞台照明。可是,能劇洋溢著一種需要人類技巧與努力來進行創造的精神,它可說是「前現代劇場」(pre-modern theatre)的縮影,是一種動物性能源的創造體。

當代的劇場(不論是歐洲或日本)為了趕上時代的潮流,已經在各方面普遍使用非動物的能源。它所導致的惡果之一,就是人類將「身體機能」和「肉體感官」拆開,個別進行專門性的研究。就像「文明」讓眼睛的工作專業化,於是我們製造了顯微鏡一般;「現代化」已經徹底地「肢解」了我們的身體機能。

汽車是我們放棄使用動物性能源移動的物質結果;電腦則是我們放棄了直接「聽」和「看」事物,以機器複製人類機能、停止身體接觸的產物。當人們根據動物性能源,而產生的自然溝通行為變弱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感知與各項功能也都已歷經了戲劇化的轉變。很遺憾地,這些都將為演員所應具備的豐富表現力,敲上一記警鐘。

我現在努力所做的,就是在劇場的脈絡下恢復完整的人類身體。不僅是要回到傳統劇場的形式,如能劇、歌舞伎,而且還要利用傳統的優點,來創造優於現代劇場的實踐。

我們必須將這些曾經被「肢解」的身體功能重組回來,恢復它的感知能力、表現力以及蘊藏在人類身體的力量。如此,我們才能擁有一個有文化的文明。

在我訓練演員的方法裡,我特別強調「足」(feet)的部分。因為我相信身體跟地面溝通的意識,能喚醒整個身體功能的覺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3
    $185
  2. 新書
    85
    $298
  3. 新書
    95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