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

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
定價:380
NT $ 190 ~ 342
  • 作者:葉蓁
  • 原文作者:June Yip
  • 譯者:黃宛瑜
  •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1-08-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4453987
  • ISBN13:9789574453986
  • 裝訂:平裝 / 35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追尋「台灣之光」的文化源頭

  台灣新文化運動溯源—從黃春明和侯孝賢談起

  台灣經常受到忽視,然而,台灣這個島嶼複雜的殖民史,確是後殖民國家和文化認同特殊而值得研究的案例。而數十年來的民主化和消費文化,在台灣島上形成一個真正全球化的空間,也讓台灣人在全世界的文化及經濟版圖都佔有獨特的地位。

  本書以台灣最重要的兩個文化運動:1960到70年代的本土文學運動,以及80到9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運動,來追溯台灣人的自我意識發展。兩位重要代表人物:鄉土作家黃春明,以及新電影導演侯孝賢,都擅長鮮活描繪台灣人日常生活細節。透過兩人的作品及各自引領風騷的文藝運動,探索本土、國家和全球層面的「國家想像」,如何透過文化運動儼然成形。作者從「文化真實性」(cultural authenticity)的傳統模式,走向更流動的「後現代混雜」(postmodern hybridity)的觀點,反映台灣特有的多元文化現實,以及更廣泛的全球文化趨勢。

本書特色

  一.作者因本書榮獲2004年MLA現代語言學會獨立學者獎(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Prize for Independent Scholars)。

  二.誠品94年9月外文書好讀推薦。

  三.知名文化研究學者王德威、廖炳惠皆曾以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葉蓁 June Yip

  出生於台灣的獨立學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影研究碩士,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東亞語言學系教授華語電影,因本書榮獲2004年現代語言學會獨立學者獎(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Prize for Independent Scholars),現居洛杉磯。

譯者簡介

黃宛瑜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譯有《歡迎光臨人類學》(合譯)。

 

目錄

推薦序:歷史書寫的設限與超越  葉維廉
導言:想望變遷世界中的台灣
一、面對他者,定義自我:鄉土文學與台灣國族主義的出現
二、邁向後現代:台灣新電影和國家的替代觀點
三、記憶與遺忘(一):歷史、記憶和自傳體推動力
四、記憶與遺忘(二):侯孝賢台灣三部曲
五、語言與建國:文化作為社會競爭手段
六、鄉村與城市:現代化和時空認知的變遷
七、流亡、移動和轉變的認同:全球化和文化混雜的新領域
結語:從國家到非半國家:後現代混雜交合與認同再現條件的轉變
 

出版緣起

  本書原本由杜克大學出版,以英文專書的形式,探討台灣複雜的歷史文化背景,並巧妙地將歷史和文化分析編織在一起,形成一張關於台灣認同的完整圖像,堪稱當代文化理論的最佳示範。來自台灣的作者葉蓁也因本書榮獲2004年MLA現代語言學會獨立學者獎。經過作者及台灣學界多年努力,終於得以將本書中譯,正式在台灣出版,讓中文讀者得以一饗台灣在文化理論領域的貢獻與成果。

導言

想望變遷世界中的台灣

  台灣:文化想像的國家

  國家解放在本質上是個文化行動。——法農及卡布爾

  民主化、本土化、朝氣蓬勃的本土台灣意識隱然成形,近年來的種種變遷讓台灣居民放膽——甚至於被迫——挑戰自身長年抱持的定見:作為一個族群的地位;自己與中國的關係;自己在決定台灣未來時所扮演的角色等。要言之,就是在台灣作為一個國家的認同上,提出各方面的質疑。解嚴以降,政治民主化發展極富戲劇性,而台灣本土化亦有助於活力四射、耳目一新、不受審查制度箝制的新興本土意識浮出檯面。但必須謹記在心的是,這些改變不僅表明台灣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轉變,在社會、文化層面上,更盡嘗數十年去殖民所累積的成果——在去殖民的過程裡,島上形形色色的大眾文化無不涉入其中,尤其是台灣國的建構與闡述上。的確,如今在台灣政治圈內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台灣認同議題,實際上在台灣文學與電影界裡早就有細緻探討。因此,本書為了把焦點擺在島嶼文化論戰,暫且把「台灣在法理上或政治意識上究竟算不算是個國家」此一問題擱置一旁,轉而檢視另一多元、分歧的途徑——國家修辭在台灣文化想像裡如何被生產、操弄和轉變——藉此追溯台灣作為分離、獨特的實體,其自覺意識萌芽、演變之軌跡。

  本書的核心置於兩個文化現象上,一是文學、另一為電影,二者分別從文本與視覺再現台灣經驗;過去幾十年之間,此文化現象對台灣意識的形成具有關鍵性作用;二者在歷史洪流裡曾短暫交會,以極具爆發性但彼此相互啟發的方式,投入國家修辭建構之中。鄉土文學運動是本書的起始點。台灣在1960年代末期出現本土地區性文學作品,並於七○年代百花齊放,進入全盛階段。當年試圖闡述台灣文化認同的途徑很多,而影響廣泛的文學運動則是其中的一環,幾位台灣本土作家脫穎而出,如王禎和、陳映真,不過本書分析焦點放在眾所公認的文學大家黃春明身上。

  黃春明的鄉土故事之所以赫赫有名,不只因為台灣當代生活在他筆下展現了豐富性與複雜度,更在於他的故事具備了電影特質。當黃春明同輩之人,還在為美學和文化民族主義展開一場極具啟發性的論戰之際,上述兩項特質使得黃春明作品身處論戰核心,並為後生晚輩帶來持續的影響和共鳴,而那些參與台灣新電影運動的電影工作者也不例外。台灣新電影在1980年代興起,此運動讓台灣電影在國際版圖裡覓得一席之地,許多人認為,台灣新電影繼承鄉土文學的本土文化傳統。當年投身台灣新電影運動者,許多成員確實與文學運動淵源頗深。為新電影運動揭開序幕的眾多電影之中,其中一部就是改編自黃春明三則短篇故事的集錦式電影。侯孝賢導演在台灣新電影的地位,等同於黃春明在文學界的份量。他和黃春明一樣,以捕捉台灣社會歷史經驗中的日常現實生活為職志。無論在台灣島內,或對國際社群而言,他儼然是台灣電影新方向的象徵與代表。 因之,侯孝賢豐富的電影作品亦成為本書的研究焦點。

  黃春明的文學和侯孝賢的電影之所以結合,以及每當人們探討台灣國家地位之際,兩人作品總無法略而不提,關鍵之處就在於兩人對台灣當代經驗的社會歷史特殊性同樣著迷,並嘗試闡述屬於台灣的文化認同感。黃春明和侯孝賢代表某個特定世代;這群人在成長歲月裡,親眼目睹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歷了劇烈經濟和社會文化變遷。短短數十年間,台灣從一個鄉村農業社會,變成現代都市工業經濟體。黃春明、侯孝賢以及他們同輩之人,在個人層面上享受爆發性成長所帶來的豐碩果實:物質財富增長、生活水平提高、作為一個逐漸抬頭的經濟體,台灣終能進入全球秩序之列。不過,這一代人也目睹為此所付出的代價:擁擠、污染、都會城市和鄉村聚落的差距日益加劇、傳統社會關係瓦解。更因為美國、歐洲、日本商品排山倒海湧入台灣市場,助長狂熱的消費主義。猶有甚者,這一代人是在緊張和衝突中成長:外省統治菁英和本省群眾、外來意識型態和在地傳統、國際原則和地方需求,皆是緊張衝突的來源。他們正是運用這些經濟、文化和政治上的殖民經驗,尋求一份對台灣當代經驗的理解。這一輩人深切關心台灣未來的發展,他們將批判之眼轉向過去與現在,試圖替文化和認同的本質性問題尋求解答:台灣是什麼?它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未來又將往哪兒去?它眼前最迫切的問題與挑戰是什麼?當前身為台灣人的意義為何?未來的意義又將如何?

  本書開頭幾個章節,主要目標有二:先從形形色色批判論述當中,建立理論框架——史料、文學與電影批評、後殖民文化研究都包括在內;其次,闡明過去幾十年之間風靡一時的文化爭論和台灣社會歷史發展的特殊性,二者交會之點。本書首先追溯1960至70年代的鄉土文學,和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背後的特定歷史、文化脈絡,藉此探討這些命題與美學策略所蘊含的意識形態意義;正是其命題和美學策略,使得當時的文化實踐,得以和台灣早期的寫作、電影拍攝模式有所區隔。我先概述黃春明小說和侯孝賢電影展現命題與策略的途徑,並檢驗關於文本的批判論述,如何安排、佈局其國家修辭。我在台灣文化論述的脈絡下,突顯上述文本的批判性立場,期待藉此提供某些方向;在這些方向上,當代文化理論提出的概念與議題,或許能說明鄉土文學和台灣新電影何以能在特定歷史關鍵時刻現身、成形。從鄉土文學(文本)到台灣新電影(視覺),關於國家的文化性闡述亦隨之轉變,在試著追本溯源、勾勒變遷軌跡的同時,我也嘗試對差距甚遠的生產環境、再現策略、各傳播媒介衍生出來的意識形態和經濟規則,保持高度的敏感。這些差異將回過頭來,決定他們與國家這個議題的關係:偶爾相同,更常相異,卻總是相互啟發。

  後續幾章著重在更細緻地分析文學與電影文本本身,循著與國家論述相關的主要修辭和特定議題:歷史的處理、語言的角色、現代化的問題、認同的替代概念。藉由探究鄉土文學和台灣新電影不斷轉變的「台灣國」文化建構,盼能突顯隱約可察的更迭,從奠基於單一、前後一致、真實而毫無疑義的國家概念和文化認同,轉移到強調多元和流動的替代模式——如此的模式或許更能反映當今這個充斥多元文化、高度跨國意識的台灣社會。在歷史上,台灣曾歷經多次殖民統治,島上民眾悠遊世界各地,無疑是「文化混合體」(cultural hybridity)的先鋒者。本書的目的,並非把台灣硬塞進任何理解全球文化的後設敘述(metanarrative)中,因為那終究還是處於變動、不穩定的狀態,我反而將台灣呈現為一個據點,在這方寸之地,涵蓋面向更廣的文化命題——大眾文化與集體認同的關係,以及地方∕全球、國家∕國際、認同∕歧異、純粹∕混雜之間的拉扯——以獨特而挑動人心的方式演出。全球化文化空間此刻正嶄露頭角,如何加以定義、分析,此工程仍持續進行中。台灣文學與電影的複雜性,迫使其勢必重新評估對在地、國家和全球的既定假設。我將此中曲折抽絲剝繭而出,期許接下來的內容能對全球化文化空間之研究貢獻綿薄之力。

文化專題

一場顛覆的嘉年華 《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

  若不能拋下既定成見,大多數人都將錯過本書,包括我自己。

  作為一名普通讀者,乍看書名,我肯定掠過此書,把眼光轉向標題更輕鬆甜美的書本上。即便作為一名譯者,在展書閱讀以前,我仍是滿腹的狐疑;「鄉土文學運動」與「台灣新電影」,於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恐怕再陌生不過了,而這樣一本回顧台灣上世紀兩大文化運動的厚書,對於二十一世紀青年,意義何在?甚至,本書能為經歷過,或與那波濤洶湧年代擦肩而過的人們,提供什麼嶄新的觀點?

  昨天去看伍德艾倫的午夜巴黎。全片環繞著一個主題:每個時代的文人騷客莫不以為,黃金年代總發生在過去。對二十一世紀好萊塢劇作家而言,所謂的黃金年代是上世紀二、三○年代的巴黎,即海明威口中的流動的饗宴,但是流連於二、三○年代花都的藝術家卻又懷想,最美好的年代該是十九世紀末的巴黎,那個高更、竇加、羅特列克嶄露頭角的年代,豈知電影男主角又從三位畫家口中得知,最輝煌的年代遠在文藝復興時期。是的,最美好燦爛的歲月總發生在過去,而眼前當下著實教人迷惘、令人大失所望。我曾經以為,黃春明、侯孝賢大抵不脫這樣的愁緒。因之,《溺死一隻老貓》、《青番公的故事》不住地追懷天真質樸的農村社會,而台灣三部曲(《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企圖復原一度失落的本土「真實」歷史,感懷為政治理想而葬送青春的愛國志士。換言之,兩人永遠在追尋工業資本進入島嶼之前的理想、純真年代。

  然而作者卻顛覆了我長期以來的看法,她揭開表面上的「本土」懷鄉愁緒,歷歷指陳「跨國」的多元混雜性。在葉蓁眼裡,侯孝賢「毋寧更像是個親力親為的業餘能工巧匠(bricoleur),他廣蒐文本、影像、歌曲、野史軼聞、生活故事片段,加以重新排列組合」。在侯孝賢編織下,逝去的歲月不是一幅迷濛、平和、穩定的風情圖畫,而是由各種矛盾的聲音(官方權威和俗民大眾)、分歧的記憶交織而成。過去如同現在,總面臨無窮無盡的變動與衝突,而電影主人翁游移在多重的社會處境之間──城鄉、族群、本地與跨國;時時刻刻的流動,目不暇給的多元性,絲毫不下於當今二十一世紀青年面臨的震盪劇變。

  此外,本書顛覆了我對學術著作的刻板印象。起初,我以為這又是一本難以親近的學術著作,然而作者到底受過扎實的文學訓練,她感性甚至略帶詩意的筆觸,將生硬的歷史、理論耙梳,化作行雲流水。全書格局寬闊、分析縝密,以台灣殖民史、全球資本經濟為經,安德森、班雅明、巴赫汀論述為緯,標示出黃春明與侯孝賢的時空、理論位置。然而作者拋棄艱澀拗口的學術術語,以簡潔明快的節奏,層層釐析:從視野開闊的歷史圖像,慢慢推進,直到焦點限縮至侯孝賢一部電影、黃春明一則趣味十足的鄉土故事。全書行文之流暢,雖非學術中人,仍可不費力氣的浸淫其中。

  透過葉蓁的引介,我得以見識侯孝賢懷舊愁緒背後的解構思維,窺見黃春明俚俗語言當中的顛覆力道,也透過葉蓁自身論述的展現,顛覆我對學術著作的長年偏見,原來學術專書可以如此好看、如此貼近。作者像個領航員,領著我巡遊一場顛覆嘉年華,闔上書本的那一刻,我對台灣、對兩位文化巨擘,有著完全不同以往的認識。

文 / 《想望台灣》譯者 黃宛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
    $190
  2. 二手書
    73
    $276
  3. 新書
    79
    $300
  4. 新書
    79
    $300
  5. 新書
    79
    $301
  6. 新書
    85
    $323
  7. 新書
    88
    $334
  8.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