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世界各地孩童的經歷及夢想

  馬利的阿瓦,想要當一隻母雞,因為雞肉很美味;新加坡的傑米爾,在踢足球的時候最開心;安哥拉的伊曼紐埃,想學習致富的方法;巴勒斯坦的妮可拉,心中最大的願望是和平。

  從芬蘭到南非,從墨西哥到紐西蘭,孩子們傾吐自己的想法與盼望。本書生動的呈現出地球村各個角落裡的獨特生命圖像,帶領我們穿越世界各大洲,體驗令人驚嘆的發現之旅。

作者簡介

碧翠絲.史妮本柯特 Beatrix Schnippenkoetter

  1956年生於波昂,在華盛頓和日內瓦長大。完成在波昂、艾爾米拉(美國)、美茵茲和慕尼黑的學業後,曾擔任電視台的編輯、記者與主持人。她是柏林《每日鏡報》的專欄作家之一,寫作內容主要取材自對世界各國兒童所做的問卷調查,自2000年起每週連載。除了是作家,也是一個雕塑家。育有兩子。

繪者簡介

彥斯.拉司姆斯 Jens Rassmus

  1967年生於基爾。原主修德文,後於漢堡和蘇格蘭學習插畫。1996年開始繪製與寫作童書,作品有《滿月樂團》以及《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等書。目前與妻子和兩個孩子居住於漢堡。

譯者簡介

林柏圻

  1981年生。畢業於東吳德研所,曾於德國明斯特進修一年。現專職德文翻譯。Email:[email protected]

文字整理

瑪麗亞.芙爾麗澤 Maria Wurlitzer

  1983年生於萊比錫,在葵林堡長大。自2004年起,於埃爾朗恩大學主修出版、德國文學及美國文學。

 

目錄

前言
阿富汗(蘇畢拉瑪)
埃及(穆拉德)
安哥拉(伊曼紐埃)
阿根廷(湯馬士)
亞美尼亞(恩瓦)
衣索比亞(撒林)
澳洲(安潔莉卡)
孟加拉(慕克塔)
比利時(利維亞)
貝南(歐莉芙)
波士尼亞(亞德南)
巴西(潔西卡)
保加利亞(羅森)
布吉納法索(哈瓦)
智利(歐莉雅娜)
中國(小張)
丹麥(依達)
德國(山姆)
多明尼加共和國(馬提爾)
厄瓜多(蜜雪兒)
薩爾瓦多(席維亞)
愛沙尼亞(海蒂)
芬蘭(法爾特里)
法國(露意莎)
迦納(山繆)
希臘(約翰)
英國(西塔)
瓜地馬拉(卡特琳)
幾內亞比索(保林諾)
海地(瑪莉-法蘭倩斯卡)
宏都拉斯(挪亞-以賽)
印度(各畢-克里希那)
印度拉達克(基格瑪特)
印尼(卡理爾)
伊拉克(阿里)
以色列(蜜雪兒)
義大利(瑪妲莉娜)
日本(和希)
喀麥隆(李奧妮特)
加拿大(維琪)
哈薩克(黛娜)
肯亞(米利暗)
肯亞馬賽(耶禾維)
吉爾吉斯(艾達)
哥倫比亞(卡洛琳娜)
克羅埃西亞(路加)
黎巴嫩(穆罕默德)
列支敦斯登(阿尼那)
盧森堡(寶琳娜)
馬拉威(多各桑尼)
馬來西亞(卡瑪爾)
馬爾地夫(阿里)
馬利(阿瓦)
摩洛哥(欣?)
墨西哥(瑪利歐)
摩爾多瓦(梭林)
尼泊爾(妮爾瑪拉)
紐西蘭(傑克)
荷蘭(梅列爾)
挪威(約克)
奧地利(雅士培)
巴勒斯坦(妮可拉)
巴拉圭(帕布羅)
祕魯(瑪利亞)
菲律賓(林斯頓)
波蘭(依蘭卡)
俄國(迪米奇)
尚比亞(菲莉絲特)
瑞典(卡洛林娜)
瑞士(瑪莉莎)
塞內加爾(莉蒂)
辛巴威(威廉)
新加坡(傑米爾)
西班牙(愛林娜)
斯里蘭卡(達尼希卡)
南非(蒂爾)
臺灣(凱文)
多哥(卡馬羅)
千里達暨托巴哥共和國(費南多)
捷克(大衛)
土耳其(松古爾)
烏干達(希比亞諾)
烏拉圭(伊蓮娜)
美國(約瑟芬)
烏茲別克(納莉)
越南(恩谷可)
北賽普勒斯(以南爾)
南賽普勒斯(亞德米斯)
後記 哈洛德.馬登史坦(Harald Martenstein)
名詞釋義
大陸與洲
參考資料
兒童救援組織
給各國兒童的問卷
給各國大人的問卷

 

前言

  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訪問世界各地的孩子,問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讓他們敘說他們的盼望、恐懼、夢想和希望。 
 
  這個過程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是透過許多人的協助,這件事本身也很快發展出它自己獨立的生命。孩子們敘述他們所看見的世界,而我們透過他們的眼睛,觀看他們的生活和世界。

  一開始,我並沒有預設這些問卷的答案會令人欣喜,這些答案中藏著那麼多的美、詩意、真實和生命。俗話說:有求必應(wer fragt, bekommt Antworten.),如果你所求的對象是孩子,得到的就更多。

  因為他們不是政客,不懂「如果」、「但是」和「或許」這些字眼,原本看來複雜的事,因而變得簡單了,但是在簡單的事物中,卻也存在著極不簡單的真理。我由衷的感謝這些孩子開放的心胸和信任感。

  本書所選出來的國家和孩童並不具有代表性,沒有一個孩子可以代表他的國家中的每一個孩子,每個人所代表的是他自己的世界。這本書裡也不完全包含世界上的每個國家,因此它並不是一本世界輿圖。我是透過四處打聽的方式找到訪問對象,最後形成一個滾雪球的系統:每個人都認識某人,而某人又認識某人……。我無法總是隨心所欲的挑選訪談對象的國家,有時是巧合在支配著這一切,不過這並不重要。

  有些孩子富有,有些貧窮;有些受過良好教育,有些甚至不會閱讀和寫字,不論他們的出身、文化、年齡、個人背景如何,我對所有接受訪問的孩子,都提出了相同的問題,而答案本身會說話。

  「我想當一隻母雞,因為母雞身上有很好的肉可以吃。」這是來自非洲馬利共和國的九歲女孩--阿瓦,對於「她想當什麼動物」這個問題的回答。最困擾她的噪音是她的驢子的叫聲。如果她有錢的話,想做的第一件事是買一雙鞋子。

  而現年十歲,來自東亞的臺灣男孩--凱文,卻想要當一隻蠶寶寶,因為牠很溫馴,又軟軟滑滑的,而且最後會長翅膀飛走。他討厭汽車不停按喇叭的聲音。如果他有錢的話,想做的第一件事是買樂高。

  這本書不僅可以從頭到尾,按照順序閱讀,也可以不按先後順序,跳著閱讀,而且閱讀的對象也不限於兒童。將這些孩子的答案相互比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可以在其中發現一些富有深度意義的共通之處,例如:大多數的孩子都希望他們的父母不要吵架,少一點對他們的責罵,花多一點時間在他們身上,給他們多一點愛;或是一些差異的對比:像是來自紐西蘭的十一歲男孩傑克,他最大的夢想是擁有兩百萬;而來自巴勒斯坦的十歲女孩妮可拉,只是希望能在和平中生活。

  不論世界各地兒童的生活境況如何,他們對和平、安全感、和諧生活、友善的環境、財富、快樂的渴望,和對戰爭、各種形式的暴力、失去、疾病與死亡的恐懼都是相同的。這些恐懼和渴望,有時僅存在於一個村落,有時卻是世界各地都有。父母親是孩子理解這個世界的媒介,父親、母親和孩子在家庭間發生的小事,總是反映出這個世界裡發生的大事。

  我為《每日鏡報》蒐集了超過一百份的兒童訪談問卷,過去幾年都被刊登在每週出版一次的《兒童鏡報》上。本書內容即是從中挑選出來,並且加上相關的資訊,介紹不同國家中兒童的生活。在這方面,馬利亞.芙爾麗澤(Maria Wurlitzer)幫了很大的忙,在此特別向她致謝。

  同時,我也要感謝在世界各地幫助我聯繫這些孩子的許多人,感謝那些我無法一一列舉出姓名的朋友、親戚、熟人,和他們的朋友、親戚、熟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這項珍貴的資料絕對無法蒐集完成。我尤其要感謝國際兒童救援組織Plan International協助我取得大部分開發中國家兒童的聯繫。此外,亦感謝國際兒童救援組織Friedensdorf International和世界各地無數的外交人員、領事館的支援。並謝謝《兒童鏡報》的蘇珊娜.妮德(Susanne Nieder),多年來在編輯檯上,為我的兒童問卷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書中附上八十六個國家的目錄,按照洲際和國別排列而成,國名後註有該國孩童的名字;並整理重要的名詞釋義,及提供一份有助於理解的世界地圖。此外,附上一份重要兒童救援組織的名單及簡短的介紹文字,和兩份空白問卷可供填寫,一份給大人,一份給小孩。讀這本書的大人和小孩,都可以藉著這份問卷來比較和觀察,他們的願望、夢想、盼望和恐懼,有什麼不同,還是其實是相去不遠。

  兒童的重要性,近來廣泛受到討論。我們需要兒童的原因有千百個,而這本書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原因。每個孩子就像這個世界一樣,是那麼的獨特,但每一個答案也都顯示出問題本身所涵蓋的共通性。

  這本書清楚的說明,不同的孩子之間有多麼的相近;孩子和我們之間,有多麼的相近,因為他們所回答的那些問題,也是我們的問題。

碧翠絲.史妮本柯特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37
  2. 新書
    88
    $264
  3. 新書
    9
    $270
  4. 新書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