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 下

鏡花緣 下
定價:190
NT $ 151 ~ 252
  • 作者:清.李汝珍
  • 出版社:台灣書房
  • 出版日期:2010-08-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31832X
  • ISBN13:9789866318320
  • 裝訂:平裝 / 44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鏡花緣》共一百回,故事以武則天時代為背景, 一名不得志的讀書人,因他不能衣錦還鄉,心裡鬱悶,於是隨兄長遊遍海外各國,最後上山修道的經過。

  有一名秀才唐敖應試考中探花,卻被某位官員指稱他與叛黨徐敬業是舊交,因此被降為秀才。之後他便想要遠離塵俗,於是跟著大舅的商船遠遊海外,途中經過許多有趣的地方,如:君子國、長人國、女兒國……等等。最終唐敖繁華看盡人情嘗遍,於是遁入山中,修道成仙去。

  本書提出中國社會歷來的「男女不平等」的問題,同時亦對當時社會存在的迷信制度、八股取士、浪費鋪張等現象提出批判,並創造另外一個理想世界,如君子國、女兒國等,故事情節詼諧諷剌兼而有之,作者以「鏡花水月」來比喻他的烏扥邦,作為這部作品的題名。

本書特色

  文體雖近似遊記,卻意味深長,富含警世的功用。

作者簡介

李汝珍

  生於乾隆中葉,卒於道光十年(約1763-1830),字松石,河北大興人。其不喜作八股文,於科舉功名無所成,然而「於學無所不窺,尤通音韻」,舉凡醫,算、琴、棋、星象、占卜各項雜學皆有鑽研,所以學問相當廣博,又因當時考據之風盛行,作者亦不免於書中盡其所能賣弄經學、小學與辭章修養。

 

目錄

第五十一回 走窮途孝女絕糧  得生路仙姑獻稻
第五十二回 談春秋胸羅錦繡  講禮制口吐珠璣
第五十三回 論前朝數語分南北 書舊史揮毫貫古今
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竊書  顯奇能紅女傳信
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細談妙劑  洛家娃默禱靈籤
第五十六回 詣芳鄰姑嫂巧遇  遊瀚海主僕重逢
第五十七回 讀血書傷情思舊友 聞凶信仗義訪良朋
第五十八回 史將軍隴右失機  宰少女途中得勝
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難  史英豪嶺下招兵
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賓
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內品茶  老總兵園中留客
第六十二回 綠香園四美巧相逢 紅文館群芳小聚會
第六十三回 論科場眾女談果報 誤考試十美具公呈
第六十四回 賭石硯舅甥鬥趣  猜燈謎姊妹陶情
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問卜  預盛典奉命掄才
第六十六回 借飛車國王訪儲子 放黃榜太后考閨才
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謁師  老國舅黃門進表
第六十八回 受榮封三孤膺敕命 奉寵召眾美赴華筵
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眾美初臨晚芳園
第七十回 述奇形蠶繭當小帽 談異域酒罈作煙壺
第七十一回 觸舊事神往泣紅亭 聯新交情深凝翠館
第七十二回 古桐臺五美撫瑤琴 白亭八女寫春扇
第七十三回 看圍棋姚姝談弈譜 觀馬弔孟女講牌經
第七十四回 打雙陸嘉言述前賢 下象棋諧語談故事
第七十五回 弄新聲水榭吹簫  隱俏體紗窗聽課
第七十六回 講六壬花前闡妙旨 觀四課牖下竊真傳
第七十七回 鬥百草全除舊套  對群花別出心裁
第七十八回 運巧思對酒縱諧談 飛舊句當筵行妙令
第七十九回 指迷團靈心講射  擅巧技妙算談天
第八十回 打燈虎亭中賭畫扇 拋氣毬園內舞花鞋
第八十一回 白亭董女談詩  凝翠館蘭姑設宴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書句飛雙聲 辯古文字音訛疊韻
第八十三回 說大書佐酒為歡  唱小曲飛觴作樂
第八十四回 逞豪興朗吟妙句  發婆心敬誦真經
第八十五回 論韻譜冷言譏沈約 引毛詩佳句美莊姜
第八十六回 念親情孝女揮淚眼 談本姓侍兒解人頤
第八十七回 因舊事遊戲仿楚詞 即美景詼諧編月令
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釋前嫌 逞風狂風姨洩舊忿
第八十九回 闡元機歷述新詩  溯舊跡質明往事
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誦淒涼句 警芳心驚聞慘淡詞
第九十一回 折妙字換柱抽梁  掣牙籤指鹿為馬
第九十二回 論果蠃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
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禪機 眾才女盡歡結酒令
第九十四回 文豔王奉命回故里 女學士思親入仙山
第九十五回 因舊恙筵上談醫  結新交庭中舞劍
第九十六回 秉忠誠部下起雄兵 施邪術關前擺毒陣
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團  節度營中解妙旨
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戰旡火關 啟慾念被圍巴刀陣
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將軍遊幻境 發慈心仙子下凡塵
第一百回 建奇勳節度還朝  傳大寶中宗復位

 

關於本書

  雍乾以來,江南人士惕於文字之禍,因避史事不道,折而考證經子以至小學,若藝術之微,亦所不廢;惟語必徵實,忌為空談,博識之風,於是亦盛。逮風氣既成,則學者之面目亦自具,小說乃「道聽塗說者之所造」,史以為「無可觀」,故亦不屑道也;然尚有一李汝珍之作《鏡花緣》。

  汝珍字松石,直隸大興人,少而穎異,不樂為時文,乾隆四十七年隨其兄之海州任,因師事凌廷堪,論文之暇,兼及音韻,自云「受益極多」,時年約二十。其生平交游,頗多研治聲韻之士;汝珍亦特長於韻學,旁及雜藝,如壬遁星卜象緯,以至書法弈道多通。顧不得志,蓋以諸生終老海州,晚年窮愁,則作小說以自遣,歷十餘年始成,道光八年遂有刻本。不數年,汝珍亦卒,年六十餘(約一七六三|一八三零)。於音韻之著述有《音鑒》,主實用,重今音,而敢於變古(以上詳見新標點本《鏡花緣》卷首胡適《引論》)。蓋惟精聲韻之學而仍敢於變古,乃能居學者之列,博識多通而仍敢於為小說也;惟於小說又復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己,則博識多通又害之。

  《鏡花緣》凡一百回,大略敘武后於寒中欲賞花,詔百花齊放;花神不敢抗命,從之,然又獲天譴,謫於人間,為百女子。時有秀才唐敖,應試中探花,而言官舉劾,謂與叛人徐敬業輩有舊,復被黜,因慨然有出塵之想,附其婦弟林之洋商舶遨遊海外,跋涉異域,時遇畸人,又多睹奇俗怪物,幸食仙草,「入聖超凡」,遂入山不復返。其女小山又附舶尋父,仍歷諸異境,且經眾險,終不遇;但從山中一樵父得父書,名之曰閨臣,約其「中過才女」後可相見;更進,則見荒冢,曰鏡花冢;更進,則入水月村;更進,則見泣紅亭,其中有碑,上鐫百人名姓,首史幽探,終畢全貞,而唐閨臣在第十一。人名之後有總論,其文有云:

  泣紅亭主人曰:以史幽探哀萃芳冠首者,蓋主人自言窮探野史,嘗有所見,惜湮沒無聞,而哀群芳之不傳,因筆志之。……結以花再芳畢全貞者,蓋以群芳淪落,幾至澌滅無聞,今賴斯而不朽,非若花之重芳乎?所列百人,莫非瓊林琪樹,合璧駢珠,故以全貞畢焉。(第四十八回)。

  閨臣不得已,遂歸;值武后開科試才女,得與試,且亦入選,名次如碣文。於是同榜者百人大會於宗伯府,又連日宴集,彈琴賦詩,圍棋講射,蹴鞠斗草,行令論文,評韻譜,解《毛詩》,盡觴詠之樂。已而有兩女子來。自云考列四等才女,而實風姨月姊化身,旋復以文字結嫌,弄風驚其坐眾。魁星則現形助諸女,麻姑亦化為道姑,來和解之,於是即席誦詩,皆包含坐中諸人身世,自過去及現在,以至將來,間有哀音,聽者黯淡,然不久意解,歡笑如初。末則文芸起兵謀匡復,才女或亦在軍,有死者;而武家軍終敗。於是中宗復位,仍尊太后武氏為則天大聖皇帝。未幾,則天下詔,謂來歲仍開女試,並命前科眾才女重赴「紅文宴」,而《鏡花緣》隨畢。然以上僅全局之半,作者自云欲知「鏡中全影,且待後緣」,則當有續書,然竟未作。

  作者命筆之由,即見於「泣紅亭記」,蓋於諸女,悲其銷沉,爰托稗官,以傳芳烈。書中關於女子之論亦多,故胡適以為「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他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男女應該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選舉制度」。其於社會制度,亦有不平,每設事端,以寓理想;惜為時勢所限,仍多迂拘,例如君子國民情,甚受作者嘆羨,然因讓而爭,矯偽已甚,生息此土,則亦勞矣,不如作詼諧觀,反有啟顏之效也。

  ……說話間,來到鬧市,只見一隸卒在那裡買物,手中拿著貨物道:「老兄如此高貨,卻討恁般賤價,教小弟買去,如何能安?務求將價加增,方好遵教。若再過謙,那是有意不肯賞光交易了。」……只聽賣貨人答道:「既承照顧,敢不仰體。但適才妄討大價,已覺厚顏;不意老兄反說貨高價賤,豈不更教小弟慚愧?況敝貨並非『言無二價』,其中頗有虛頭。俗云:『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今老兄不但不減,反要加增,如此克己,只好請到別家交易,小弟實難遵命。」唐敖道:「『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原是買物之人向來俗談;至『並非言無二價,其中頗有虛頭』,亦是買者之話。不意今皆出於賣者之口,倒也有趣。」只聽隸卒又說道:「老兄以高貨討賤價,反說小弟『克己』,豈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總要彼此無欺,方為公允。試問『那個腹中無算盤』,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談之許久,賣貨人執意不增。隸卒賭氣,照數付價,拿了一半貨物,剛要舉步。賣貨人那裡肯依,只說「價多貨少」,攔住不放。路旁走過兩個老翁,作好作歹,從公評定,令隸卒照價拿了八折貨物,這才交易而去。……唐敖道:「如此看來,這幾個交易光景,豈非『好讓不爭』的一幅行樂圖麼?我們還打聽甚麼?且到前面再去暢遊。如此美地,領略領略風景,廣廣見識,也是好的。」……(第十一回〈觀雅化閒遊君子邦〉)

  又其羅列古典才藝,亦殊繁多,所敘唐氏父女之遊行,才女百人之聚宴,幾占全書什七,無不廣據舊文(略見錢靜方《小說叢考》上),歷陳眾藝,一時之事,或亙數回。而作者則甚自喜,假林之洋之打諢,自論其書云:「這部『少子』,乃聖朝太平之世出的;是俺天朝讀書人做的。這人就是老子的後裔。老子做的是《道德經》,講的都是元虛奧妙。他這『少子』雖以遊戲為事,卻暗寓勸善之意,不外風人之旨。上面載著諸子百家,人物花鳥,書畫琴棋,醫卜星相,音韻算法,無一不備。還有各樣燈謎,諸般酒令,以及雙陸馬弔,射鵠蹴球,斗草投壺,各種百戲之類。件件都可解得睡魔,也可令人噴飯。」(二十三回)蓋以為學術之匯流,文藝之列肆,然亦與《萬寶全書》為鄰比矣。惟經作者匠心,剪裁運用,故亦頗有雖為古典所拘,而尚能綽約有風致者,略引如下:

  ……多九公道:「林兄如餓,恰好此地有個充飢之物。」隨向碧草叢中摘了幾枝青草。……林之洋接過,只見這草宛如韭菜,內有嫩莖,開著幾朵青花,即放入口內不覺點頭道:「這草一股清香,倒也好吃。請問九公,他叫甚麼名號?……」唐敖道:「小弟聞得海外鵲山有青草,花如韭,名『祝餘』,可以療飢。大約就是此物了。」多九公連連點頭。於是又朝前走。……只見唐敖忽然路旁折了一枝青草,其葉如松,青翠異常,葉上生著一子,大如芥子,把子取下,手執青草道:「舅兄才吃祝餘,小弟只好以此奉陪了。」說罷,吃入腹內。又把那個芥子放在掌中,吹氣一口,登時從那子中生出一枝青草來,也如松葉,約長一尺,再吹一口,又長一尺,一連吹氣三口,共有三尺之長,放在口邊,隨又吃了。林之洋笑道:「妹夫要這樣狠嚼,只怕這裡青草都被你吃盡哩。這芥子忽變青草,這是甚故?」多九公道:「此是『躡空草』,又名『掌中芥』。取子放在掌中,一吹長一尺,再吹又長一尺,至三尺止。人若吃了,能立空中,所以叫作躡空草。」林之洋道:「有這好處,俺也吃他幾枝,久後回家,倘房上有賊,俺躡空追他,豈不省事。」於是各處尋了多時,並無影。多九公道:「林兄不必找了。此草不吹不生。這空山中有誰吹氣栽他?剛才唐兄吃的,大約此子因鳥雀啄食,受了呼吸之氣,因此落地而生,並非常見之物,你卻從何尋找?老夫在海外多年,今日也是初次才見。若非唐兄吹他,老夫還不知就是躡空草哩。」……(第九回)(以上錄自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151
  2. 新書
    85
    $162
  3. 新書
    88
    $167
  4. 新書
    9
    $171
  5. 新書
    9
    $171
  6. 新書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