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涵蓋家庭生活的每一個議題,包括:婚姻、親職、性生活、溝通、社會動力學及當代社會的家庭生活,可說是建立人類制度一個相當詳盡完備的資料。本書早就聞名於大學、神學院的教職員、牧者和基督徒諮商師之間,且榮獲各專業期刊之書評的讚譽,實可作為社會學、婚姻與家庭課程的最佳參考書籍。

作者簡介

傑克.巴斯威克(愛荷華大學博士)

  富樂神學院婚姻與家庭研究部主任、社會學與家庭發展教授。

朱蒂絲.巴斯威克(喬治亞大學教育博士)

  富樂神學院臨床訓練部主任、婚姻與家庭治療學副教授。
  兩人另有合著《陷入痛苦中的家庭》(Families in Pain)和《雙薪婚姻》(The Dual-Earner Marriage)兩本書。

 

目錄

Chapter 1  家庭關係的神學基礎
Chapter 2  家庭為一不斷發展的系統
Chapter 3  擇偶:尋覓理想配偶的過程
Chapter 4  建立穩固的婚姻的首要步驟
Chapter 5  基督信仰的婚姻??現代社會的婚姻楷模
Chapter 6  親職標竿??賦能讓子女邁向成熟
Chapter 7  兒童發展
Chapter 8  當青春期遇見中年期??壓力與衝突的溫床
Chapter 9  家庭生活下半場
Chapter 10 性別角色改變對家庭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Chapter 11  真正的性
Chapter 12  表達愛意??實現親密
Chapter 13  表達怒氣??處理衝突
Chapter 14  家庭能力與賦能
Chapter 15  家庭壓力與痛苦
Chapter 16  離婚與再婚
Chapter 17  家庭與現代性的議題??當代社會對盟約的銷蝕
Chapter 18  為家庭生活建立良性環境??保護家庭的社會
 

  作者Balswick 夫妻,是美國加州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資深教授。夫妻兩人合作編寫與兩性關係、婚姻家庭相關的著作,常被引用。他們除了教育、寫作、諮商治療、督導之外,也參與婚姻家庭專業的研究與推動,並應邀在各處演講。兩人都各有其獨特的基督教神學、社會心理學、婚姻家庭、兩性關係的跨領域研究背景。

  《家庭:從基督教觀點探討當代家庭》堪稱將基督教信仰,應用在婚姻家庭生活的經典之作。內容涵蓋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核心概念和主要面向。不論從生命的發展,或家庭系統的動力,都具有防範問題以及更新成長之效。

  本書成功地展現出基督教神學與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整合模式。更因作者多年的教育、研究與實務經驗,使得本書成為這方面不可多得的佳作。我樂意推薦它合適成為神學院校、基督教大專院校,或教會學校相關課程的教科書,或指定參考書。相信有意於在這方面助人自助者,必能從其中獲益!--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輔導教授 張宰金

 

內容連載

第八章 當青春期遇見中年期──壓力與衝突的溫床

家庭中最大的衝突可能發生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其中一個原因是這時孩子正處於難熬的青春期階段,而父母卻也到了中年期。最近一些有關成人發展的研究顯示,人到中年等於邁入充滿危機的時期,這是相當普遍的現象。所以,在探索青春期的緊張狀態所引起的衝突時,也同樣要考慮父母本身這時所面臨的壓力。此時,親子雙方在各自的生命發展中,都可能同樣承受相當大的壓力。

如果我們對家庭生活做系統性的理解,便不難發現,青春期的壓力對父母中年壓力的影響不只是相加,且是相乘的;而中年緊張狀態對青春期緊張狀態的影響亦然,兩者間具有相互作用的關係。一旦家中有任何一人正面對極度的個人焦慮,家庭衝突的可能性便會以等比級數的程度增加。

本章將分別呈現青春期和中年期的壓力,接著思想當二者同時發生時所產生的特殊問題。我們會從檢驗何為導致當前社會青春期和中年壓力增加的因素開始探討。「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也許讀者會問:「在不同社會中,每個人都會度過青春期和中年期這些階段,為什麼要特別討論這些問題?」而事實上,情況並非如此。的確,不同社會中,每個人都會按著時間順序度過與青春期和中年期相對應的年齡,但是在大多數的社會中,這些時期並沒有明顯的區別。我們將試圖解釋,為什麼我們的社會看起來比大多數其他社會有更多青春期和中年期壓力。

青春期
  
青春期這一階段的起源

工業革命之前,青年被視為是年輕的大人。要證實這個看法,我們只要對中世紀繪畫中所呈現的兒童稍加回想即知。這些圖畫中所描繪的通常是成人的縮小版,有著跟成人一樣的手臂、腿和整個身體結構。此外,我們也知道清教徒對待孩子的方式與對待大人無異──教會聚會時,孩子們也需要跟著坐很久;且需要在餐桌上表現出有紀律的舉止。

直到最近三百年間,兒童才被視為另一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這時,兒童被視為不僅在量方面,且在質方面均與成人不同;兒童考慮事情與成人不同,他們沒有成熟的道德良心、善惡觀念,對現實的看法也與成人不同。

有了這種對兒童的看法之後,西方社會開始有了文化意義上的成年禮(puberty rites)。在工業革命以前,青少年藉著學徒制學會耕種或買賣所需要的技巧。由於都跟著師傅住,也在師傅的監督之下,所以每個學徒都有很清楚的工作領域,一旦掌握相當的工作技巧,就算是符合成年和結婚的條件了。掌握自己工作領域的技巧,便是邁向成人的重要儀式。

都市化和工業化導致進入成年的過程變得更加緩慢且模糊。隨著工廠日益發達,學徒制隨之式微。工廠裏的工作並不需要高度技巧,所以青少年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獨立工作。為了可以在城市裏的工廠工作,孩子們很早就離開家。因為收入很低,大多數的孩子不得不住在簡陋的公寓裏面。逐漸遠離其他社會層面使這些孩子慢慢形成問題。青少年從成人文化中被剝離出來,於是慢慢衍生出青春期文化。

剛開始這只是一小群都市青少年生活中的一小段時間,後來就逐漸擴大為差不多涵蓋了整個社會的青少年。此外,這一小段時間──從兒童到成人之間──的區隔也隨之延長。有幾個原因形成這現象。第一,因為社會逐漸變得更加技術導向,越來越多工作需要高技能,只有少數工作不需要太高的技能。這意味著青少年必須繼續接受更多教育,延緩進入可賦予他們成人身份的全時間工作。

其次,此時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家庭之外(農業家庭除外),因此父母無法為子女提供看得見的工作典範,這又使子女更加脫離社會的日常機能。高度的流動性加劇這種孤立、隔離的情況。一般美國人搬遷得相當頻繁,以致於家庭結構缺乏來自社群的控制和支持。

第三,因為家庭的流動性高,大家庭被核心家庭取代。核心家庭是一個纖小脆弱的單元,脫離原本可以給青少年穩定感和歸屬感的親人。在許多離婚、分居、或父母需要長時間工作的家庭中,這問題尤其加倍複雜。

促使青春期延長的第四個因素則是當今西方社會的青少年太過富裕。無論是因為已有能力自己賺錢,或有來自父母的供應,許多青少年擁有前所未有的自主程度。現在的青少年越來越獨立自主,相伴而來的是父母與社會的控制減少。儘管青春期並非以上這些因素所製造出來的,但是這些都是助長青春期形成的條件。

青春期的出現是因為社會結構發展阻礙人從青少年邁向成年。隨著這種發展限制而來的,則是現今青少年的生活毫無意義。青少年被逐出成人之外,以致於與成人角色有關的部分一片空白,從這樣的情況來看,就不難理解青春期次文化的產生之因。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95
  2. 新書
    79
    $395
  3. 新書
    79
    $395
  4. 新書
    88
    $440
  5. 新書
    9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