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奧洛林教授專輯的第二冊,譯者在作者超過兩百餘篇期刊論文中選錄5片關於雅各伯福音書與聖母論,當代禮儀慶典等等相關問題的探討。為理解觸及教會福音文本創造和當代禮儀發展演變著而言,這是一本值得閱讀與收藏的好書。
作者介紹
譯者簡介
楊彥騏
高雄出生,在中原大學的宗教研究所開始學術生涯。在研究所階段從師Thomas O’Loughlin,後來越來越意識到投身第二世紀教父學與梵二禮儀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同時興趣也越來越趨於歷史神學。譯著有《感恩聖事:起源與當代的理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翻譯系列15(2018)、《彼此洗腳》。
楊彥騏
高雄出生,在中原大學的宗教研究所開始學術生涯。在研究所階段從師Thomas O’Loughlin,後來越來越意識到投身第二世紀教父學與梵二禮儀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同時興趣也越來越趨於歷史神學。譯著有《感恩聖事:起源與當代的理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翻譯系列15(2018)、《彼此洗腳》。
目錄
譯者序言
第一篇 雅各伯福音:第二世紀手抄本福音和諧化的案例?
第二篇章 雅各伯福音與當代羅馬禮:禮儀記憶結構的個案研究
第三篇 十二宗徒訓誨錄:選擇一條路
第四篇 面對主的餐桌:聖神空間與我們的空間
第五篇 彌撒感恩經獨特性的反省
參考書目
第一篇 雅各伯福音:第二世紀手抄本福音和諧化的案例?
第二篇章 雅各伯福音與當代羅馬禮:禮儀記憶結構的個案研究
第三篇 十二宗徒訓誨錄:選擇一條路
第四篇 面對主的餐桌:聖神空間與我們的空間
第五篇 彌撒感恩經獨特性的反省
參考書目
序
序言
我在研究所階段開始從師英國導師多瑪斯、奧洛林,過程是這樣的,一開始我學神學,但是天主教神學院拒絕我就讀,只有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歡迎我。我在研究所非 常自由,老師鼓勵我專心投入學術,我在一年級時寫了一篇關於尼撒國瑞的教父學小論文,可是當時中原大學的老 師們專業不在教父學,於是我寄給幾位不同國家的教父學 學者,想跟他們請教學問,其中奧洛林教授回信給我,他的確看了我的文章,給我幾點提示,然後告訴我我的詮釋 方法是30年前的老方法,他想教我當代歷史神學的研究方 法,於是就這樣我很自然的開始拜奧洛林為師。可是當時 我還不知道他在英國或天主教英語神學界的學術地位和深 度。我只知道有學者要收我為徒,高興的以全副精神,力求在碩士畢業後獲得大學博士班獎學金,但不可得。
奧洛林不僅是英國天主教學術界推選的首席權威,而且年輕時曾經在道明會英國會省任教,天主教改革運動在當代的英國與在台灣截然有別,有一部分是歷史因素,有一部分是因為他的著作使然。若要懂透奧洛林的歷史神學研究方法,就不可不讀奧洛林的著作。有人曾經告訴我,如果你的導師是這麼優秀,他應該在劍橋或牛津任教,可是諾丁漢這所大學還好,我當時沒有多說什麼,只心想,我只是一個小學生水平程度的神學學生,我只想讀懂導師的思想,其他人的看法,對我不是很重要。
奧洛林的思想,依照我目前的理解,他不屬於新士林學派,不屬於卡爾拉內或聖多瑪斯的思想系統,但他卻欣賞新士林學者的貢獻。他也不屬於聖公會或新教體系。他與孔漢思是相同陣線的教會內改革者。但與孔漢思不同的是一位是德語界的改革者,被德國天主教排斥,在新教神學院任教的天主教徒,孔漢思到死前還是認為自己是天主教徒;但奧洛林是英語界的學者,也許是時空環境不同,他能夠在後改革時期的英國天主教神學界或英語系神學界受到極大尊敬,專著研究天主教梵二禮儀改革,即使批評力道之強,但大多數學術界學者還是認可的。即使有人不同意他的看法,但到目前為止,就我了解,有貢獻式的批評和願意真正指出他問題的學者不多。
奧洛林著作繁瀚,光是學術論文就超過兩百多餘篇,專著超過20多本,若非專門學者投身研究,的確難以懂全他的思想。今以我微薄之力,嘗試將導師刊登於期刊的五篇著作呈現於華人讀者之前,希望使讀者窺一斑而見全豹。
在我的記憶中,我所認識的華人界比較有深度的神學學者是已世的朱修德神父和溫保祿神父,一位比較幽默,一位比較嚴肅,可是當我認識奧洛林神父時,我好像又回 到了15~6年前,與他們相遇的樣子。他講的每個重點,對我狀況或神學觀點的每個洞察,都可以讓我內心發出讚 歎。做神學會改變自己的生命,神學必須與實際生活相聯 結,也許讀者不完全同意奧洛林的觀點,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他的確改變了我對當代天主教神學教育的看法。他 對神學論證的精確度是強烈的,又因學術真理,的確與宗 座神學院的教學觀點不同而且不妥協。但在字裡行間,我 又能夠感受到他深思熟慮被後的不斷反省和謙虛。
最後,關於翻譯與任何錯誤有我負責。希望未來還有更多導師的著作被翻譯成中文。
楊彥騏
聖若瑟瞻禮日
我在研究所階段開始從師英國導師多瑪斯、奧洛林,過程是這樣的,一開始我學神學,但是天主教神學院拒絕我就讀,只有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歡迎我。我在研究所非 常自由,老師鼓勵我專心投入學術,我在一年級時寫了一篇關於尼撒國瑞的教父學小論文,可是當時中原大學的老 師們專業不在教父學,於是我寄給幾位不同國家的教父學 學者,想跟他們請教學問,其中奧洛林教授回信給我,他的確看了我的文章,給我幾點提示,然後告訴我我的詮釋 方法是30年前的老方法,他想教我當代歷史神學的研究方 法,於是就這樣我很自然的開始拜奧洛林為師。可是當時 我還不知道他在英國或天主教英語神學界的學術地位和深 度。我只知道有學者要收我為徒,高興的以全副精神,力求在碩士畢業後獲得大學博士班獎學金,但不可得。
奧洛林不僅是英國天主教學術界推選的首席權威,而且年輕時曾經在道明會英國會省任教,天主教改革運動在當代的英國與在台灣截然有別,有一部分是歷史因素,有一部分是因為他的著作使然。若要懂透奧洛林的歷史神學研究方法,就不可不讀奧洛林的著作。有人曾經告訴我,如果你的導師是這麼優秀,他應該在劍橋或牛津任教,可是諾丁漢這所大學還好,我當時沒有多說什麼,只心想,我只是一個小學生水平程度的神學學生,我只想讀懂導師的思想,其他人的看法,對我不是很重要。
奧洛林的思想,依照我目前的理解,他不屬於新士林學派,不屬於卡爾拉內或聖多瑪斯的思想系統,但他卻欣賞新士林學者的貢獻。他也不屬於聖公會或新教體系。他與孔漢思是相同陣線的教會內改革者。但與孔漢思不同的是一位是德語界的改革者,被德國天主教排斥,在新教神學院任教的天主教徒,孔漢思到死前還是認為自己是天主教徒;但奧洛林是英語界的學者,也許是時空環境不同,他能夠在後改革時期的英國天主教神學界或英語系神學界受到極大尊敬,專著研究天主教梵二禮儀改革,即使批評力道之強,但大多數學術界學者還是認可的。即使有人不同意他的看法,但到目前為止,就我了解,有貢獻式的批評和願意真正指出他問題的學者不多。
奧洛林著作繁瀚,光是學術論文就超過兩百多餘篇,專著超過20多本,若非專門學者投身研究,的確難以懂全他的思想。今以我微薄之力,嘗試將導師刊登於期刊的五篇著作呈現於華人讀者之前,希望使讀者窺一斑而見全豹。
在我的記憶中,我所認識的華人界比較有深度的神學學者是已世的朱修德神父和溫保祿神父,一位比較幽默,一位比較嚴肅,可是當我認識奧洛林神父時,我好像又回 到了15~6年前,與他們相遇的樣子。他講的每個重點,對我狀況或神學觀點的每個洞察,都可以讓我內心發出讚 歎。做神學會改變自己的生命,神學必須與實際生活相聯 結,也許讀者不完全同意奧洛林的觀點,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他的確改變了我對當代天主教神學教育的看法。他 對神學論證的精確度是強烈的,又因學術真理,的確與宗 座神學院的教學觀點不同而且不妥協。但在字裡行間,我 又能夠感受到他深思熟慮被後的不斷反省和謙虛。
最後,關於翻譯與任何錯誤有我負責。希望未來還有更多導師的著作被翻譯成中文。
楊彥騏
聖若瑟瞻禮日
內容連載
第一篇 雅各伯福音:第二世紀手抄本福音和諧化的案例?
簡介
如果我們採用比猶斯定還要早的雅各伯福音(Protevangelium of James)的材料,並將文本中記憶/第二口傳的角色,視為團體身份認同組成的一部分(例如現在經常呼籲重新檢視其他的福音文本,不論是正典或是非正典的),那麼Protevangelium可以被視為是一段文字,讓我們理解到福音材料在二世紀初是如何的被使用和被評估。這樣的觀點使我們能夠重新審視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在那裡,文本能夠成為正典是因為將文本分類後彼此有著某種「和諧」的觀點,並推論這些文本如何的被擴及到瑪竇和路加也採用了這些文本,評估這些文本的特殊情況,然後歸類到他們的名下,並給與材料更多的解釋,這能夠解釋Protevangelium如何將瑪竇或路加沒有記載的材料綜合整合成初期的敘述,到最終形成團體的共同記憶。
簡介
如果我們採用比猶斯定還要早的雅各伯福音(Protevangelium of James)的材料,並將文本中記憶/第二口傳的角色,視為團體身份認同組成的一部分(例如現在經常呼籲重新檢視其他的福音文本,不論是正典或是非正典的),那麼Protevangelium可以被視為是一段文字,讓我們理解到福音材料在二世紀初是如何的被使用和被評估。這樣的觀點使我們能夠重新審視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在那裡,文本能夠成為正典是因為將文本分類後彼此有著某種「和諧」的觀點,並推論這些文本如何的被擴及到瑪竇和路加也採用了這些文本,評估這些文本的特殊情況,然後歸類到他們的名下,並給與材料更多的解釋,這能夠解釋Protevangelium如何將瑪竇或路加沒有記載的材料綜合整合成初期的敘述,到最終形成團體的共同記憶。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142
-
新書79折$143
-
新書9折$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