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力:讓平凡孩子躍升為資優生

繪畫力:讓平凡孩子躍升為資優生
定價:260
NT $ 60 ~ 297
  • 作者:山田雅夫
  • 譯者:張婷婷
  • 出版社:世茂
  • 出版日期:2010-03-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363414
  • ISBN13:9789866363412
  • 裝訂:平裝 / 26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學繪畫不需要上補習班,只要從父母自己開始隨意塗鴉,孩子自然愛上畫畫。

  透過畫畫,讓孩子自然養成觀察、感受、思考、溝通、創作、快樂的「六大資優力」,即使是大畫家畢卡索,岡本太郎,也是隨心所至開始畫畫的。

  本書教授繪畫的五大技巧,讓對畫畫沒有信心的大人也能隨手畫出好作品!!

◎「繪畫的五大技巧」,隱藏了讓孩子「頭腦變聰明的秘密」!

  1繪畫就是要「看」。首先,必須仔細地觀察,抱著好奇心,觀察你要畫的對象。這是畫圖的第一個步驟。

  2繪畫是去「感受」和「思考」。抓住所看東西的特徵、思考,然後將它抽象化。將看到的東西轉換成可以傳達給他人的形式,這是腦力的訓練。

  3繪畫是一種「運動」。將「觀察」、「思考」、「感受」到的,用手拿起畫具一邊動手一邊變成為畫。這是經由感覺器官把腦中輸入的訊息用身體表現出來。

  4繪畫就是一種「溝通」。畫這種東西,是為自己,同時也是把自己的觀察與感動傳達給他人的一種手段。繪畫本身是一種溝通的方式。不僅如此,可以透過繪畫補充言語的不足,和他人共同享有觀察的內容和感動,這是一種補充語言的方法。

  5繪畫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創作」。圖只要越畫會越好,因此繪畫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只要有紙筆就可以享受這種快樂,也可以獲得更簡單或更深奧的娛樂。這是只有畫圖的那個人本身才能做到的「創作行為」。

  透過五感的訓練會啟發孩子的腦力,孩子會變得更聰明,學習能力也會跟著成長。

  大人不會畫畫,也可以教孩子畫畫,引導孩子動手畫,培養出資優的孩子!!

◎大人不會畫畫,也可以引導孩子動手畫!!

*素描基本技巧1──以「線」描繪,掌握「形狀」。
*素描基本技巧2──將看到的感受到的「顏色」自由地塗上。
*先要學繪畫素描的「模式」,再選定繪畫的題材和畫材。
*畫畫之前,把每樣東西的「臉」找出來
*畫線,不一定就要用「黑色」,要多多使用色筆。
*接受對象物的「顏色」,使用相近顏色筆打底稿。
*「皮膚就畫膚色」、「天空就畫天空色」是一種繪畫迷思。
*不要拒絕套用繪畫的「模式」。
*從了解「構造」開始,把每樣東西的「臉」找出來。
*避開不好畫的部分,選擇好畫的構圖。
*要畫一座上下左右有同樣大小的窗戶並排的高樓大廈時,就只要畫外牆角落部分的窗戶。
*眼睛距離臉的中心有多遠,其中的差異影響很大。
*電車的窗戶或是燈,各種顯示板等的配置,只要有十字補助線就應該會很好畫。
*「正面」就是面向自己的那一面,這是對初學者來說最容易畫的角度。
*以臉為中心來畫狗的順序,一開始先確定兩個眼睛和鼻子互相間隔的距離來畫
*兩隻眼睛要畫得比實際上的比例稍大些,這樣才能表現出小貓咪的特色。

提供給你素描的聰明技巧,教孩子畫畫也能一手搞定!!

◎NG父母會對孩子畫畫做的三件事

  1、強迫孩子畫畫:繪畫完全是由孩子自己的好奇心和感性開始的,是一個純粹的娛樂。絕對不是像讀書與學習那樣。勉強或強迫他畫畫絕對不行!

  2、不看孩子的畫也不稱讚他:孩子的畫,是他在那個當下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感性所做出來的了不起的作品。畫的好或不好,都無所謂。重要的是,必須認真看待孩子的畫,要好好地讚美他。

  3、貶損孩子的畫:快樂地畫畫,在智能發育上是最大的目的,畫得好也只不過是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請給他更多更多畫畫的機會。這麼做的話,孩子的畫很自然地就會畫得好了。

◎繪畫能啟發孩子的智育,讓孩子變聰明!!

  1繪畫是一種自己自動自發的快樂行為,繪畫蘊藏著發展孩子各種能力的機能。對各種事物都抱持著好奇心。當孩子自發地想要畫些什麼時,其背後的原因就是出自對描繪對象的好奇心,並且是對畫圖這個行為本身所抱持的好奇心和喜悅。藉著畫圖,把自己懷著好奇心的對象具體地「畫出來」,這件事會加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的觸角更深更廣,進化演變。畢竟首先還是要先培養對各種事物的觀察能力,然後由此衍生出許多疑問。以卓越的觀察力觀察繪畫的對象、產生疑問、發現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頭緒。

  2發現疑問,是智育行為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好奇心→觀察→發現疑問→嘗試錯誤→問題解決→產生下一個疑問或好奇心……。」是這樣思考和實踐的過程。只要擁有「發現問題」的能力,就極具有創造性改革的能力。擁有問題的發現和解決能力,其實表示你很「聰明」。這樣的能力若能在愉快的繪畫中獲得,那該有多快樂呀?而「畫圖」這個行為是把「喜歡的東西畫下來」,藉由這樣的形式可以把這個過程具體化。只要看這一連串的過程,就會明白畫圖是打造一個「發現問題型」的人最適合的行為。在現實社會中,「發現問題」的能力是重要的。

◎本書兼具「理論」和「實務」

  本書是由「理論篇」和「實務篇」所構成。在「理論篇」中會針對為什麼繪畫會對智能的發展有幫助,繪畫這東西是由什麼樣的結構組成的,還有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來畫等,將其理論做簡單的說明。「實務篇」會針對小朋友最喜歡畫的對象,具體的傳授打底稿的秘訣,並講解底稿的畫法。講解如何畫出電車、新幹線、巴士、消防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獨角仙或鍬型蟲等昆蟲,還有花卉,家人的臉孔或是房子、貓或狗等寵物。每一種都是孩子最喜歡畫的東西。在各個主題的示範中,強調如何掌握物體形狀的特徵,教導大家從具備左右對稱圖像的「正面」開始畫圖。

  孩子們ㄧ旦掌握畫圖的訣竅,他就將一輩子多擁有一個思考的工具,孩子們自然永遠比別人聰明一等!!

作者簡介

山田雅夫

都市設計家 山田雅夫都市設計Netw.rk代表取代締役
自然科學研究機構 核融合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政策‧媒體研究科講師
技術師.一級建築師

  1951年出生於岐阜縣,東京大學工學部都市工學科畢,曾擔任1985年科學萬博的會場設計,之後獨立創業。參與東京臨海副都心開發、橫濱未來21的開發設計等。擔任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政策‧媒體研究科特別研究助理教授、日本建築學會情報系統技術委員會委員、東濃研究學園都市新都市計劃統籌。

【著作】
.《15分鐘快寫素描:傳統建築篇》、《一分鐘素描》、《15分鐘快寫素描:人氣景點篇》、《15分鐘快寫素描:經典場景篇》、《15分鐘快寫素描:風景中的人物篇》、《5分鐘快寫素描》、《15分鐘快寫素描-透明水彩篇》等(以上楓書坊出版)。《15分鐘旅行明信片速寫》(積木出版)。

譯者簡介

張婷婷

  從事金融業工作十餘年,對日本文化及翻譯工作情有獨鍾。日本語能力試驗一級合格。2002年起開始接觸翻譯工作,目前為兼職譯者。譯有《CR.SS.VER因為愛》、《我和條子的700天戰爭》、《公司的錢到哪裡去了》(世茂出版)等。

 

目錄

【推薦序】畫圖的功用 大同大學機械系造物教育實踐中心 賴光哲教授
【推薦序】誰都會畫畫 蘇荷兒童美術館館長 林千鈴

1繪畫使腦筋變聰明所扮演的五個角色
◆畫圖讓孩子變聰明的第一個重點 磨練觀察力
◆畫圖讓孩子變聰明的第二個重點 用頭腦去感受、思考
◆畫圖讓孩子變聰明的第三個重點 它是使用手部的「運動」
◆畫圖讓孩子變聰明的第四個重點 繪畫是一種「溝通」
◆畫圖讓孩子變聰明的第五個重點 畫圖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創作」

2素描的基本之一~以「線」描繪,掌握「形狀」
◆素描雖是用「線條」來畫,但現實世界中「線條」並不存在
◆不可以以為畫線,就一定要用「黑色」
◆不光是著色,畫線的時候也多多使用色筆吧
◆用線條也可以表現出物體表面的質感差異

3素描的基本之二~將看到的感受到的「顏色」自由的塗上
◆關於顏色,並沒有什麼「這個是正確的顏色」這回事
◆日本人和白人對東西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親子一起描繪早晨、中午、黃昏時的天空,一起瞭解「顏色的樂趣」吧
◆觀察,會跨出對科學產生興趣的一大步
◆著色的時候就以自己感應的色調自由地塗
◆快速的素描表現就用混合的方法吧

4 學會素描的「模式」
◆畫和語言都是溝通的「模式」
◆意識著「模式」,並且從「模式」中解放出來!
◆不要把套用「模式」當成負面的行為
◆親子一起看漫畫,發現那個「型」吧
◆藉由觀察,可以深入理解事物的構造
◆會畫會的人在實際社會中活躍的場合會更寬廣

5選定題材和畫材
◆關於孩子素描能力的成長過程
◆賽車圓滑的曲面非常難畫
◆找出好畫的構圖是很重要的
◆從部分開始畫也可以,從整體開始畫也可以
◆選畫孩子最喜歡的交通工具或漂亮的東西吧
◆工具類可以從平常使用的文具開始

6 把每樣東西的「臉」找出來
◆對孩子們來說有魅力的題材都是臉
◆人類對臉上五官的位置十分敏感
◆事先在草稿上畫上四角形框框,並填上十字形會更好畫
◆從正面畫的時候,要意識到對稱的軸心來配置

7 實踐篇 這種題材要這樣畫
◆東西是視你從哪個角度看,難易度會跟著改變
◆能使用田字形補助線的方式來話的東西是比較容易畫的

8 電車
◆電車用田字形補助線最好畫
◆從正面描繪電車吧
◆接著把車身也放進去畫吧
◆分2到4個層次畫出濃淡深淺
◆深入的簡單表現方式有兩種
◆在正面找出「正方形」來畫中央線的電車

9新幹線
◆從正面描繪新幹線「K.DAMA號」
◆由側面畫新幹線「K.DAMA號」
◆由斜前方描繪新幹線「K.DAMA號」
◆新幹線700系的畫法

10汽車
◆從正面畫汽車(休旅車)
◆由斜前方畫汽車(T.Y.TA PRIUS)
◆畫mini汽車

11特殊車輛--消防車

12噴射客機
◆由前方描繪747
◆從側面畫747

13獨角仙
◆從上方畫獨角仙
◆由斜角描繪獨角仙

14鍬形蟲
◆大鍬形蟲由上往下畫
◆斜角畫鍬形蟲
◆從鍬形蟲的腹部畫

15牽牛花
◆畫牽牛花的順序
◆畫牽牛花的葉子

16聖誕紅

17全家福
◆把臉分成五個部分來考量
◆臉的各部分要如何配置

18貓
◆畫小貓咪
◆畫正在睡覺的貓
◆畫正在遊戲或擺姿勢的貓

19狗

20房子
◆畫左右對稱的房子
◆以一般的構圖畫房子
◆由正面畫房子

21整理
◆畫畫可以培育出聰明的孩子
◆從「正面」開始畫

結語

 

推薦序1

畫圖的功用

大同大學機械系造物教育實踐中心 賴光哲 教授

  「想就要畫,畫就是想」是我們從事機械構造等實體等設計的人在進行設計時,最重要的態度,同時也是將整個設計完成的唯一方法。畫圖與說話、閱讀等其他技能相較,在我們的表象文化中算不上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但畫圖的確是我們進行「具像思考」時,最重要的技能。

  「畫圖」就是將眼前或腦中的立體形狀用線條捕捉它,並將其變成圖紙上的二次元圖像。做為「具像思考方法」的「畫圖」包括正投影的多面圖像與透視投影的單面圖像,其中透視投影的單面圖像也就是「設計素描」,是一切創造性思考最重要的思考工具。

  本書中所謂的畫圖能力就是指「設計素描」的繪製能力。根據貝蒂.愛德華等的研究得知,人類這種感知形象畫圖能力的養成從一歲半開始,經過塗鴉、符號、說故事的圖畫、用符號表示的風景畫等階段。於九到十歲也就是三、四年級時,進入複雜化時期,孩童開始追求真實,並於十到十一歲也就是四、五年級進入寫實主義時期。在這階段他們開始一再地描繪某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試圖把圖畫得更真實更完美。在這個時期如果孩童沒有接受適當的指導,適時學會用線條將立體形狀很真實地轉換成圖紙上二次元圖像的畫圖能力,孩童們將對自己失望,並從此再也不畫圖了。

  這樣不會畫圖的孩童由於欠缺重要的具像思考技能,長大進入國高中、大學後,在各種學科與專門技術領域的學習將遭遇很大的困難,將來進入社會也無法進行需要創新能力的各種工作。因此,如何使每一位孩童於最適當的時期學會「具像思考」的最重要技能「畫圖」,應該是所有家長與相關教師們最重要的教育課題。本書作者提出一個非常具體可行的解決辦法,他建議所有家長在自己家中建立孩童學習畫圖的環境,並在本書中提出學習的方法與適當的教材。

  首先他在理論篇中告訴我們,當我們畫一張圖時,這個行為本身很必然地包含人類思考的過程,並詳細說明為甚麼畫圖可以磨練孩童的觀察力、感知力、思考力、溝通力與創造力。作者也告訴我們如何在自己家中建立孩童學習畫圖的環境,他鼓勵父母自己本身要不斷地畫圖給孩子看,經常與孩子談論與畫圖有關的事情。

  接著作者實踐篇中舉了二十個最受孩童喜愛的主題,教導家長如何繪製最能引發孩童興趣的寫實立體圖像。將空間中的立體形狀轉換成圖紙上的二次元圖像是一種非凡的大腦活動。作者為了有效幫助對畫圖還不是很有自信的家長們突破這個難關,他在各個主題的示範中,強調如何掌握物體形狀的特徵,教導大家從具備左右對稱圖像的「正面」開始畫圖。根據作者的說明與示範,家長們能很快學會畫圖的重要「招數」。

  做為「具像思考方法」的畫圖能力是所有想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之必備基本技能。人類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學習這種感知形像畫圖的重要關鍵時間,家長們可參考本書的作者的建議,一方面自己學會畫圖,一方面將自己的家建立成為自己的孩子學習畫圖的最佳環境。孩子們ㄧ旦掌握畫圖的訣竅,他就將一輩子多擁有一個思考的工具,孩子們自然永遠比別人聰明一等。

推薦序2

誰都會畫畫

蘇荷兒童美術館館長 林千鈴

  「創造潛能」的開發,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課題。

  美術教育現今已然被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等各領域專家所肯定。從幼兒的塗鴉開始,繪畫活動能自幼年期開發出多種智慧潛能。

  然而我在兒童美術館裡,對許多的參觀群眾或課堂講座中的家長,所做過的調查裡中發現,認為自己很有繪畫創造力的成年人,不過是十分之一二而已。父母感覺自己很缺乏或不具備某些能力,卻又不能讓孩子錯過啟發與教育,這又凸顯出大多數父母所共同面臨的難題:一個人不可能把自己不會、不懂、不知道的東西教給孩子。但我們這一代卻深信孩子具備多種智能等待被開發。

  一般人對繪畫創造力存在著很大的迷思,以為這是靠上蒼獨特的眷顧垂憐才能擁有,或以為是命中注定,像銘刻在石版上永難更改的事實。其實,繪畫創造力不是神秘的天賦,它是一種能力,一種做事的習慣,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就像學走路、騎車、開車;或學打網球、棒球;或學英文、俄文一樣,是一種經過學習訓練就能擁有的能力。

  作者在這個教育的立基點,以非常清楚且肯定的態度告訴讀者:

  誰都會畫畫,每個人都可以畫得很好!

  本書提供了非常實用而且簡明的繪畫基本概念,作者不只闡說理論,更以提供實際的實務操作練習課程,一步一步從最基本的繪畫要素出發,循序導引新一代不懂繪畫的父母親,從自己動手創作中,發掘自己到發現孩子的無限可能,親自體會「誰都會畫畫」的真理。

  像日本的鈴木音樂教學,要求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拉小提琴一樣,作者認為只有透過父母親以身作則,從自己喜歡繪畫,並且畫很多畫,設定一個「喜愛藝術創作」的家庭環境,才可能教育出一個喜歡藝術創作的孩子。父母親的「環境的設定」是成功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條件。

推薦序3

掌握決勝未來的利器      

雅德賽思教育協會理事長 黃能得

  本書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協助讀者先輕鬆學會具像分析和繪畫技巧,然後由大人引導孩子一起觀察和描畫喜愛的事物。強調「親子共繪」和「畫得像」兩大主張,有效地啟發與增強孩子對繪畫的興趣和信心,同時提升兒童認知思考表達溝通的能力,真是一舉數得!

  然而強調「畫得像」,似乎不太符合另一派兒童繪畫教育家的理念,他們著重孩子想像力的發揮,重視童心天真趣味,不刻意追求畫得像不像。他們警告,如果太在意畫得像不像,可能會妨礙孩子對繪畫的興趣和信心。

  家長或許會感到無所適從,兒童繪畫到底是應該重視想像力與趣味感受?還是應該強調分析物件結構、提昇理性思考能力?

  我跟大多數的父母一樣,缺乏繪畫基礎和信心,在還沒有閱讀這本書之前,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畫得像」根本是一項不可能的困難任務。很多大人不但在孩子面前不敢「獻醜」,更不願意要求「畫得像」而傷害孩子的信心。因此搞得親子雙方都知難而退且不戰而降,自動放棄了「畫得像」這樣的企圖心。

  看過這本書之後發現,若照著作者提供的方式和步驟,「畫得像」其實是唾手可得的一件事,不再難如登天。作者更提出「繪畫力」的概念,鼓勵父母透過親子共同觀察和分析被畫對象物的特質及構造,作為提升兒童認知力和溝通能力的有效途徑。我也覺得這是頗有道理的。

  我十年前為自己孩子創辦幼稚園,接著幫孩子找小學的學伴,成立課後生活教育的共學團體「兒童學社」,這一路的教育歷程走來,繪畫一直是孩子們的最愛,也是本協會推廣「共學共遊」生活教育的重點活動。

  相信透過本書的普遍流通,可以幫助更多大人輕易地學會「畫得像」的訣竅,師長們不但因此擁有了「繪畫力」,更掌握了「教學力」,有效地引導孩子透過繪畫去分析和認知事物,在文字語言能力之外,孩子也學會「繪畫力」這項溝通利器,為迎戰以創新決勝的未來,多開啟了一扇機會之窗。

前言

  本書的書名是《繪畫力一讓平凡孩子躍升為資優生》。

  這麼寫的話,或許有些人會很生氣。

  「我家的孩子,雖然畫圖不怎麼樣,成績可是很好的!」說的沒錯。

  會畫畫=成績好,這種公式並不存在。

  「那麼,你的書名豈不是造假?」可能有人會更為火大。

  不,我們的書名確實不假。只是,也許我再多加說明一點會更好些。

  正確來說,「繪畫的這個行為當中,充滿了讓孩子變聰明,對啟發智能相當重要的東西。」

  就是這樣一回事。

  繪畫這件事,原本是怎麼樣的一件事呢?

  1繪畫就是要「看」。首先,必須仔細地觀察,抱著好奇心,觀察你要畫的對象。這是畫圖的第一個步驟。

  2繪畫是去「感受」和「思考」。抓住所看東西的特徵、思考,然後將它抽象化。將看到的東西轉換成可以傳達給他人的形式,這是腦力的訓練。

  3繪畫是一種「運動」。將「觀察」、「思考」、「感受」到的,用手拿起畫具一邊動手一邊變成為畫。這是經由感覺器官把腦中輸入的訊息用身體表現出來。

  4繪畫就是一種「溝通」。畫這種東西,是為自己,同時也是把自己的觀察與感動傳達給他人的一種手段。繪畫本身是一種溝通的方式。不僅如此,可以透過繪畫補充言語的不足,和他人共同享有觀察的內容和感動,這是一種補充語言的方法。

  5繪畫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創作」。圖只要越畫會越好,因此繪畫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只要有紙筆就可以享受這種快樂,也可以獲得更簡單或更深奧的娛樂。這是只有畫圖的那個人本身才能做到的「創作行為」。

  「觀察」、「感受」、「思考」、「運動」、「溝通」、「娛樂」進而「創作」。繪畫這個行為當中就包含了如此多的要素。

  如果是對教育懷有熱忱的讀者們,應該已經了然於胸了。以上這些全都是對孩子的智能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繪畫既是孩子們最初的主動表達自我的表現行為,也是遊戲的一種。而在這個行為當中充滿了對智能發展最重要的要件。

  抱持著好奇心,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對所見產生感動,進而思考。然後動手把自己的觀察與感動,以自己的表現方式畫出來。在畫裡,有一些想傳達給他人的訊息,透過這幅畫和他人對話。如此週而復始,就越畫越好。繪畫這件事情使人歡喜,進而昇華為一種創造的行為……。

  繪畫,確實和孩子們「頭腦變聰明」有關。這麼一寫,也許會有些父母們馬上有「聽說畫畫會讓小孩子變聰明」、「那得趕快讓他去上畫畫課啊!」、「一定要買齊最好的畫具!」等等反應。

  請你們稍微冷靜一下。

  「繪畫」並不是為考試而準備的。毋寧說,如果打算以此為目的讓孩子畫圖,是「百害而無一利」。

  對孩子而言,「畫圖」這件事,應是自己自動自發的快樂行為,是一種娛樂。如果讓它變成一種「義務」或是「學習」,那麼之前的智能啟發效果就會蕩然無存。重要的是,在他們快樂地畫圖時,孩子們的感官又能夠同時地被磨練。至於圖會畫得好,這是結果,不能本末倒置。 若勉強帶他們去上繪畫課,以斯巴達式的訓練他們繪畫技術,也許畫畫會畫得好,但或許也會變得討厭畫畫。那麼一來,就無法期待畫圖這個行為當中所潛藏的智能啟發效果了。

  繪畫對啟發孩子的智能有幫助,這種說法相較之下似乎不若語言教育或是運動、樂器演奏等那麼地常被提及。

  這是為什麼呢?

  其中一個理由是很清楚明白的。有不少是因為父母本身「對畫圖不拿手」,有些大人也覺得「畫畫並不是件快樂的事」。

  因為「自己都不喜歡畫畫,也畫得不好,當然就無法教孩子畫圖的方法」。

  這時候,就是本書和筆者出場的時候。

  我曾經以職業素描畫家的身分寫過《□□□□□3分》(素描只要3分鐘)等給大人用的素描參考書。另外,也在文化中心等地,開過好幾個指導成人的素描教室。

  容我以此經驗告訴你們。誰都會畫畫。每個人都可以畫得好。

  這是真的。無論是完全不會畫畫,或是畫得比小孩還差的大人,只要稍微提點一下,積極地開始畫的話,很快就能畫得好,也能畫得出令人讚嘆的畫來。我教過很人都是這樣的情況。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變成會畫畫呢?要怎麼做才能畫得好呢?有兩個重點。

  首先,畫畫必須先套用「模式」來畫。

  「畫畫不是應該依照自己的感受來畫嗎?」

  會這麼說的人是沒有真正好好畫過畫的人。即便是畢卡索、即便是岡本太郎,也都是在素描上先畫得比人家好,才能發明出那種革命性的圖案。沒有那個「模式」在先,就無法打破「模式」。一個人畫畫的個性,是從素描中獲得一個「模式」,才能進而從那個「模式」中徹底地破繭而出。

  我們具體來說吧!能掌握東西的形狀,以線條描繪的素描,無論描繪的是任何對象,都有必要學習某種「模式」。

  比方說,試著讓不太會畫圖的人來畫狗或是貓。站著四隻腳,有耳朵、有嘴巴、有尾巴,照這樣的狀態畫下去,唉呀唉呀,分不清究竟哪隻是貓哪隻是狗了。這是常有的事。狗獨有的特徵、貓獨具的特色,如果無法清楚認識這些特徵的「模式」,無法以繪圖的方式表現出來的話,基本上也只能畫得出一張「四隻腳的動物」圖來。

  所謂畫圖,其實要得到像這樣素描的「模式」,要具有相當的理論基礎的。

  本書主要想教給讀者的,是希望大家能夠察覺到各種素描對象的「模式」,進而在意識到這個「模式」的同時,能夠學會素描。

  附帶一提,要學習這個「模式」之前,我先告訴你們一個秘訣。那就是「先看著照片畫」。

  在學校的繪畫或是美術課,所謂素描依慣例就是「實物寫生」。只要沒有學過如何將立體的東西在平面上描繪出來的方法,寫生就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應該也有人是因為立體的東西老是畫不好,而變得討厭畫圖。更何況,小朋友最喜歡的電車或是小貓小狗還是鍬形蟲等等,每一種都是動態的。這種動態素描是極為困難的技術。

  因此本書奉勸大家「先看著手邊的照片畫」。看著已經轉成平面資訊的照片畫,比看著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寫生要簡單得多了。雖然有點取巧,但是一開始這樣也沒關係。如果你照著孩子們喜歡的電車或是昆蟲或是花的照片畫一幅給他們,他們肯定會很開心的。

  當然,同時也要練習畫實物寫生,這是很重要的。只是可以先看著照片學習那個繪圖的「模式」。這便是素描進步的秘訣。

  另一方面,所謂繪畫,就是要「自由」地畫。

  一面要記得「模式」一面又要「自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請你眺望一下夕陽西下時的天空。那是什麼顏色呢?鮮紅、橘、紫、薰衣草、海藍、藍、灰色,天空中應該鑲滿了各式各樣的色彩。那麼,這樣的天空,該用什麼顏色來表現呢?這種時候,只要按照自己的感覺自由的塗色即可。和打底的時候相反,上色的時候應該是徹底的自由。色彩和型式不同,每個人的看法和感受都不一樣。心理也會影響。將它自由地表現和繪畫的創造性有關,也和繪畫的樂趣相連結。

  然而,不知道是為什麼。學校的美術作業,有些連打底稿都不太會的老師,一旦看到孩子們把天空塗成紫色,或用橘色表現人的膚色時,就會說「天空應該是天空色的!」、「人的皮膚應該是膚色的!」等等加入一些沒必要的意見。請容我說一句話,世上不但沒有「天空色的天空」,也沒有「膚色的皮膚」。那完全不過是被色筆或畫具的種類所矇蔽的,大人的刻板印象罷了。

  因此,本書主要的目的是想教大家在繪畫上所必須的打底稿的「模式」。

  「這本書給孩子讀的話好像有點太難了吧!」非也非也,讀這本書然後學畫畫的並不是孩子,而是做父母親的你。

  「咦?這本書不是教小孩如何學好畫畫的嗎?」說的沒錯。

  親子一起畫就好,並不需要特別去教導孩子畫畫的方式。不,應該說是不能夠強制的教導。總歸一句,和孩子一起快樂的畫畫才是最重要的。

  站在孩子的立場,會希望父母畫給他看,自己也想一起畫。因此若是父母不喜歡畫畫,就很難給孩子開始畫畫的契機。

  本書是由理論篇和實務篇所構成。首先,在理論篇中我會針對為什麼繪畫會對智能的發展有幫助,繪畫這東西是由什麼樣的結構組成的,還有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來畫等,將其理論做簡單的說明。接下來的實務篇,會針對小朋友最喜歡畫的對象,具體的傳授打底稿的秘訣,並講解底稿的畫法。

  電車、新幹線、巴士、消防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獨角仙或鍬型蟲等昆蟲,還有花卉,家人的臉孔或是房子、貓或狗等寵物。

  每一種都是小孩子最初描繪的對象。

  突然要你畫的時候,大人出乎意料的也有畫不出來的東西。我會徹底的說明像這樣的主要對象,該如何才能把底稿打好。

  身為父母的各位,請先把這本書大致的瀏覽一遍。接著請找出你自己可能會想畫看看的東西。然後不論如何請你多畫幾次。

  剛開始一定畫不好。但是很快地,在你好好地觀察那個你所要描繪對象的時候,在你無數次 動筆的當中,一定會慢慢變好。

  然後,把你畫圖的樣子毫無保留地讓孩子看吧!

  也許會被說:「爸爸,你畫得好爛。」但是,不久之後會很明顯地,你的畫越畫越好,以後他也許就會來問你:「爸爸,要怎麼樣才能把我們家的小黑畫得很可愛啊?我試著畫了,可是畫不好。」。

  這時候,你再慢慢地告訴他:「畫貓咪的方法,是有訣竅的。」然後把本書教給你的小秘訣告訴他,親子一起快樂地把小黑畫出來即可(可以看著實物畫,也可以列印出用數位相機拍下來的照片來看著畫)。互相鑑賞彼此的畫也很好,有時候也可以轉換氣氛,一起到美術館去看看大畫家畫的畫,培養一下感性。如此一來,你的孩子就會喜歡畫畫,也可以磨練出觀察力、思考能力、磨練出感性、手會變得靈巧,也會更懂得溝通。

  你瞧,這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誕生了嗎?最後還有三點要提醒父母。

  讓我舉出父母絕對不可以對孩子做的三件事,如果你這麼做了,孩子很可能就會變得討厭畫畫。可能會產生反效果喔!

  1. 強迫孩子畫畫

  繪畫完全是由孩子自己的好奇心和感性開始的,是一個純粹的娛樂。絕對不是像讀書與學習那樣。勉強或強迫他畫畫絕對不行!

  2. 不看孩子的畫,也不稱讚他

  孩子的畫,是他在那個當下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感性所做出來的了不起的作品。

  畫的好或不好,都無所謂。重要的是,必須認真看待孩子的畫,要好好地讚美他。而且不僅要讚美,還要更進一步地說,這個天空的顏色好漂亮,小妹妹的衣服畫得真好,寵物獨角仙畫得好逼真等等,針對所畫出的話說出具體的評價來。畫了畫,就要和孩子溝通,然後讚美他。千萬別忘了!

  3. 貶損孩子的畫

  孩子如果畫的不好,你可能會忍不住就想說他底稿沒畫好、顏色很奇怪、人比房子還大、比例不好等等批評的話。但是,千萬不可以這樣做。快樂地畫畫,在智能發育上是最大的目的,畫得好也只不過是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請給他更多更多畫畫的機會。這麼做的話,孩子的畫很自然地就會畫得好了。

  前言就說到這兒,一起開始步入正題吧!

 

內容連載

1讓腦筋變聰明「繪畫的五個程序」

爲什麼「畫圖」會「讓腦筋變聰明」?
在前言裡雖已約略談過,但在這裡我要再詳加說明。所謂的繪畫,可以分解成以下五個程序。

1.繪畫就是「觀察」。
2.繪畫就是「感受」和「思考」。
3.繪畫就是手的「運動」。
4.繪畫就是一種「溝通」。
5.繪畫既是「娛樂」也是「創作」。

「觀察」、「感受」、「思考」、「運動」、「溝通」、「娛樂」、「創作」──人類的五種感官充分運轉,腦細胞充分運用,手指充分使用,並且與他人溝通,娛樂自己的創作行為。

繪畫,是非常具有知性也很具教育性的行為。即使是文字,要溯本根源的話,也是由圖畫產生的。象形文字就是文字的基本。

而且在這個「繪畫的五個程序」當中,隱藏了「頭腦變聰明的秘密」。我們就按順序來解說吧!

◆繪畫讓人變聰明的第一個重點──磨練觀察力
在繪畫上絕對不可欠缺的東西,首先就是要「觀察」想要畫的對象。這是當然的。

實際畫畫看就會發現平常你看東西有多麼地漫不經心。要畫的時候首先要徹底看清楚要畫的對象,然後仔細地觀察,你會很驚訝地發現「喔,原來這東西長這樣啊」、「原來是這樣的顏色啊」、「原來是這樣的構造啊」。

仔細地觀察要畫的對象,就能抓得住特徵,然後察覺到許多事物,進而思考。這就是繪畫讓頭腦變聰明的第一步。

在本書當中也會例出各種對象的描繪方法。

比方說,巴士。平常只是漫不經心的看過著不以為意,也許會認為不過就是長方形然後再加個車輪罷了。但是一旦想要畫的時候再去看,應該就會發現有各式各樣的特徵。巴士從側面看,前輪後輪都是往前靠的(這在稍後會詳細說明)。

如果只是「觀察」,而並不去畫素描或是畫圖,那麼還不都是一樣嗎?應該有人會這麼說吧?但是,真的是這樣嗎?不以「繪畫」為目的的「觀察」,其實需要經過相當的訓練。毋寧說,抱持著「繪畫」的目的,而養成觀察的「癖好」,之後即使不畫畫,也會對各項事物抱著興趣深入觀察,進而還會發現各種觀察對象的「有趣之處」。我這麼認為。

發掘好奇心是「讓孩子變聰明」的第一步。好奇心的發掘,最快的,也是孩子最開心的方法,就是讓他為了畫圖而觀察自己喜歡的東西。

◆繪畫讓人變聰明的第二個重點──用腦去感受、思考
在繪畫上第二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感受」,然後「思考」。

之所以會產生想畫圖的欲望,就在於因為你對想畫的對象產生某種好奇心,或是受到感動。接著,你會認真仔細觀察這使你好奇或感動的對象,進而對所觀察的對象產生思考。

爲什麼它會是這樣的形狀呢?它是怎麼構成的?為什麼它會在這裡呢?它何其他類似的東西有什麼不同之處嗎?要如何才能把這個特徵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呢?這個微妙的色澤要怎麼呈現才好?

的確是如此,如果真的想畫的話,人總是會思考許多事。我們稍後也會說明,繪畫也是一種可以把自己的好奇心和感動傳達給他人的溝通方式。為了把自己感受和觀察到的,也能讓他人理解,會先暫時在腦海中把對象抽象化,而後再以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因而繪畫這件事必然會經過這個「思考」的過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3
    $60
  2. 新書
    79
    $205
  3. 新書
    85
    $221
  4. 新書
    9
    $234
  5. 新書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