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認知
- 作者:蘇以文,@畢永峨∕@編/著
-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2009-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0193312
- ISBN13:9789860193312
- 裝訂:平裝 / 399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進入21世紀,由於相關的研究工具如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因體科學、核磁共振、生物資訊學的發展,研究者從前不得其門而入的“腦”,逐漸揭開神祕面紗。因此,21世紀的顯學可以說是「腦科學」或「神經科學」。 臺灣大學有鑑於神經科學的重要,於2005年10月成立「國立臺灣大學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橫跨生命科學院、醫學院、理學院、電機資訊學院、文學院等11個學院,對神經科學做跨科際的整合研究。 目前世界各國無不全力投入神經科學(腦科學)的研究,因為它將決定明日的國力與產業,神經科學占了所有生命醫學研究的40%,缺少了這一塊,臺台灣的大學卓越將無異緣木求魚。在21世紀”,腦力即國力”!。
作者簡介
蘇以文
臺灣大學語言所教授
畢永峨
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導讀
近年來,跨學門的交流與科際整合研究風起雲湧,這是因為學者體會到只侷限於一隅的研究,終究是以管窺天。要能突破研究目標及研究方法的限制,必須與其他學門做交流。這本書就是一份學門間對話交流的產物,討論人類語言與認知和文化的關係。認知科學為近年新興的學門,它的研究對象是人,探討人對其所生活的世界的瞭解,整理,以及應對的方式。認知研究可切入的角度很多,本書內容以語言研究為核心,探討語言和認知操作及文化建構之間的互動。本書主要的讀者群鎖定為台灣的大學生,希望能讓更多的青年人對認知語言學有基礎的入門了解。
本書前三章從認知的幾項基本觀念,如分類及隱喻等,切入語言議題。第四章到第十一章則就語言的各個面向探討認知及文化與語言的關係。第十二章以宏觀的角度,說明認知與人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以下將就每一章之主題作簡略的介紹。
第一章蘇以文的 「語言與分類」,為本書展開序幕。人類認知的基本機制之一,就是對生活經驗加以分類,而分類絕大部分是由語言來進行。跨語言的研究,顯示各語言之間有共通也有互異。共通之處,反映人類概念結構形成的普世基礎,例如隱喻在各語言中都廣泛存在,而且運作原則大同小異。各語言間的互異性,則反映人類社群因生活所在之時空環境所發展出來的文化上的不同。
第二章鄧育仁的「由童話到隱喻裡的哲學」深入淺出地舉了文學,政治,音樂等領域的例子來說明隱喻的重要性。隱喻其實就含藏了我們對生活周遭事物的理解與立場。童話故事,詩句,政治語言,歌詞等,敘述不同的事件場景與人生面向,卻可以都由「人生有如旅程」這個隱喻貫串。而我們在不同時空文化背景之下對同樣事物產生的不同解讀與看待,也顯現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中。
第三章安可思的「概念隱喻」介紹近代隱喻理論大師雷可夫及姜申所發展出來的概念隱喻理論,以及以心理語言學實驗和語料庫語言學研究角度針對此理論中的「映照」進一步發展出來的「概念映照模型」。有了實證的語言材料做支援,隱喻的研究可說獲取了更完備的理論基礎。
第四章徐嘉慧的「語言與手勢」,從語言學的角度探討對話時自然產生的手勢與語言的關係。從實際對話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手勢跟語言使用時的情境資訊傳達有密切關係,例如言談的流暢性,言談訊息的種類及重要性等。手勢與語言是單一認知系統還是各自獨立但緊密關聯的兩個系統,目前仍無定論,不過,手勢是言談篇章的一部份,也是運用語用學以進行跨領域整合研究的重要項目。
第五章戴浩一及蔡素娟的「手語的本質:以台灣手語為例」,對手語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手語跟一般口語一樣,是自然語言;各國各地的手語也都不一樣,就如同各國各地的口語,具有自己獨特的結構。作者以台灣手語為例,除了介紹手語系統中的構詞與語法,也說明手語中手形共現的限制及空間明顯性等特質均可類比於口語的音韻結構。另外,手語的習得歷程也大致與一般兒童口語習得歷程類似,而手語也和聾人文化的特質有密切的關係。
第六章蔡素娟的「音韻的認知基礎及對文化的影響」,點出漢語詞素的單音節性,以及漢語音節結構相對比較簡單的特質。這些特質造成漢語同音詞較多,以及因此發展出來的語言遊戲,社會習俗,書寫系統,及詩歌特點。另外,聲學研究,心理語言實驗,及兒童音韻習得歷程都顯示音節是具有認知基礎的語言單位。
第七章黃居仁的「從詞彙看認知:詞彙語意學研究的趣味」,以幾個漢語詞彙的個案研究,介紹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如何挖掘詞彙系統與概念模式的關係。例如,透過對「聲」和「音」這兩個近義詞的研究,我們會發現它們詞義仍然各有所指,而且相對應於知覺上的製造與感知。這也正好說明,認知上的重要區辨,經常就會在語言系統中以詞彙的方式表達。文中還援引其他漢語案例,說明其他認知區辨,如形狀,情緒,知識分類等,也都含藏於語言文字之中。
第八章連金發的「固定語式探索」以台語為例,討論固定語式的形成,及其在音韻,句法,及語意層次的特質。固定語式有許多例子是以身體部位的詞彙(如「頭」、「手」等)發展出的比喻(包括隱喻及代喻)用語,印證了語言反映人類最熟悉最重要的事物;另一方面,無論是在同一語言中或跨語言比較上看見的類似語式,通常就直指認知或文化上共通的概念結構。
第九章畢永峨的「語言使用與語法化」討論詞彙或構式因為頻繁使用,詞義由實到虛的演變。這種造成語言結構改變的現象,其實肇因於語言的使用。語言使用中詞義的演變,則是認知操作的結果,例如透過隱喻與代喻等機制使詞義得以延伸。更進一步來看,認知的操作,則仍然要溯源到人們參與社會互動的本能及進行溝通的意圖。
第十章葉素玲的「文字辨識」,探討漢字在認知上的議題。漢字與拼音文字不同,漢字字形結構在文字辨識過程中形、音、義的配對連結上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其成果可檢驗以拼音文字為基礎所建構的文字辨識理論。另一方面,由於漢語音節結構簡單而漢字數目又繁多,造成在文字辨識或閱讀上「音 ─ 形」一對多的現象。在漢字辨識歷程上,字音所扮演的角色,目前仍是研究的熱點。
第十一章張顯達的「語言習得的規則與運用問題」,介紹近年來語言習得研究的兩大模式,「規則為習得基礎模式」與「運用為習得基礎模式」。這兩個模式爭論的焦點,是三歲前兒童是否已具有一套和成人語言一樣的語法系統。作者以中文語法習得上的議題,如詞類的習得與詞序的習得,對這兩個模式的不同解讀進行比較。
第十二章黃宣範的「棲於身的體現認知」,作者以宏觀的角度,論述語言反映認知系統,而認知又與人的身體經驗息息相關。新一代的情境化認知理論,強調社會情境與物質環境等因素對人類認知的重要。而語言系統則適切地反映人類與情境或環境互動的經驗。例如,語法結構其實就是表達人類生活中基本,重要,而重複出現的情境。會如此,是因為語法就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與情境或環境互動而產生的言談行為不斷累積,沈澱,定型化的結果。
套用一個漢語文化中經由隱喻產生的成語,我們希望這本有關語言與認知和文化的書,能發生「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更多年輕人投入對語言的研究,繼續挖掘語言現象中所含藏的那些能夠解釋人類認知運作與文化建構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