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革命紀實
- 作者:埃內斯托.切.格瓦拉
- 原文作者:Ernesto Che Guevara
- 譯者:張立卉,張文馨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09-08-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83448X
- ISBN13:9789570834482
- 裝訂:平裝 / 30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迎向勝利,直到永遠!
結束摩托車日記,步上殉道的祭壇前夕
二十世紀最後的聖徒 切.格瓦拉 最光熱的生之書
★金獎導演史蒂芬.索德柏 電影《切:28歲的革命》原著
★切.格瓦拉遺孀亞蕾伊達.格瓦拉及其子女審定,切.格瓦拉之女專文作序
★古巴切.格瓦拉中心正式授權版本,32頁精采照片,革命榮光再現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日,滿載古巴游擊隊員的葛拉瑪號,以慘烈之姿成功搶灘,隨即遭遇第一場戰役,僅十二人生還;三年後的一月一日,歷經印飛爾諾小溪流、艾爾烏貝羅、阿瓜松林等關鍵戰役,成功進駐馬艾斯特拉山區的反抗軍勢力民氣可用,隊伍堂堂正正進入重要城市聖塔克拉拉,當時已顯頹勢的巴帝斯達獨裁政府,聞訊棄守首都哈瓦那不戰而降,卡斯楚與眾多反抗勢力合流,建立臨時政府。古巴革命,至此獲得最終勝利。
勝利的開始,更是行動的時機。
放下槍枝、回歸文人本質,在眾人尚未遺忘之際,切.格瓦拉以第一手的筆記輔以大量訪談,這支馬艾斯特拉山區著名的大鬍子游擊隊,輪廓逐漸清晰。格瓦拉在書中亦坦言,自己從革命初始的青澀、與卡斯楚數度意見相左,再到擔任第四縱隊指揮官這項大任;醫官格瓦拉踏越革命先驅者的鮮血,以戰鬥淬煉,終於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
第一部分所收錄的,是刊登於雜誌《綠橄欖》的文章,經由格瓦拉本人親自整理,本書初版在一九六三年發行。第二部分,則收錄革命期間所發生的事情,像是處死小狗仔、難忘的女性伙伴麗迪亞等諸多埋沒在大歷史中的小故事,在前述雜誌上刊載時,並未按時間順序刊登,格瓦拉特地對此做了大規模的調整。革命時,背包裡絕對有詩集跟筆記本的切.格瓦拉,以黑色筆在本書初版的頁緣上做了逐頁的注記,為的是「如果有一天可以重新出版」。此版本為切.格瓦拉的女兒亞蕾伊達.格瓦拉審定新增,是最完整的格瓦拉作品。
切.格瓦拉〈序曲〉:「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思考著如何將我們革命的歷史,包括戰爭中各個層面的事全面記錄下來,許多革命領袖不止一次私下或是公開地表達他們想記錄這段歷史。然而,這類工作非常繁瑣,而且起義奮戰的記憶已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消失;這些事件並沒有明白清楚地受到關注,甚至已漸成為美洲歷史的一部分。基於此原因,我開始著手寫一系列曾經參與的攻擊行動、小規模戰鬥、戰鬥和會戰的個人回憶錄,其目的不在於藉由這些記憶和輕率的筆記來拼湊這部片斷的歷史;相反地,我們渴望那些經歷過這些事件仍倖存的人可以做更詳盡的陳述。」
【電影拍攝】切:28歲的革命
奧斯卡最佳導演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2008年以描繪傳奇英雄格瓦拉革命歷程的史詩之作《切:28歲的革命∕39歲的告別信》(Che: Part1 / Part2)大放異采,不僅入圍當年坎城影展競賽片,並將飾演格瓦拉絲絲入扣的男主角班尼西歐.狄奧.托羅(Benicio Del Toro)一舉推向影帝寶座。電影分為上下兩部,上集《切:28歲的革命》講述格瓦拉1956年來到古巴,及其後所見所聞與內心的掙扎,最後投入古巴革命的歷程。
下集《切:39歲告別信》則講述他在古巴革命後,以假名出現在玻利維亞,與同志們展開偉大拉丁美洲革命,以及1964年他率領古巴代表團參加於紐約舉行的聯合國第十九屆大會,以一身橄欖綠軍裝引全球注目,至最後走向死亡的故事。
★傳影互動《切:28歲的革命∕39歲的告別信》電影官方部落格che2839.pixnet.net/blog
作者簡介
埃內斯托.切.格瓦拉 (Ernesto Che Guevara, 1928-1967)
生於阿根廷羅薩里奧(Rosario)一上流社會家庭,原要繼承家業行醫,入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醫學系就讀,1951年他偕同年齡較長的朋友阿爾貝多.格拉納多(Alberto Granado),像美國前衛嬉皮青年一樣,騎著摩托車和靠著在公路上攔車到南美洲五國漫遊,全程一萬二千公里,此時素樸的社會良心與人道關懷已經開始其內心萌芽生根。
1954年,為逃避阿根廷獨裁政權貝隆政府的徵兵轉往瓜地馬拉,見證瓜國左翼總統阿本茲(Arbenz)所推行的系列改革運動,但阿本茲政府旋即被右翼親美勢力推翻,切.格瓦拉遂逃往墨西哥,自此從一和平改革者走上革命家的道路,亦在當地結識了卡斯楚(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
1956年,與古巴游擊軍領袖卡斯楚並肩作戰三年,成功推翻古巴親美的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 y Zald?var)獨裁政權。革命成功後,出任古巴陸軍副總司令、央行總裁以及工業部長。後因理念不合與卡斯楚分道揚鑣,隱居專心著作。更在1965年祕密組織小行隊伍進入剛果從事游擊戰,但因不理解當地情勢而導致失敗,逃回古巴。
1966年,繼續持續其游擊行動,與法國知識分子德布萊(R?gis Debray)等人偽裝成商人潛入玻利維亞,建立新的游擊據點,為建立理想的南美社會而戰;1967年10月8日被捕,旋即在次日處決,得年39歲。
切.格瓦拉傳奇英雄的地位,在他死後開始形成,被20世紀反抗哲學家沙特推薦「當代最偉大的英雄」,其精神、形象亦影響1960年代歐美新左翼知識青年運動。
1997年,切.格瓦拉的骨骸在玻利維亞的無花果村(Vallegrande)尋獲,後運返古巴。
切.格瓦拉 在聯經的作品
《玻利維亞日記》El diario del Che en Bolivia
《古巴革命紀實》Pasajes de la guerra revolucionaria
《切.格瓦拉的影像與記憶》(暫名)Self Portrait - Che Guevara (2009年11月出版)
譯者簡介
張立卉
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學士
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碩士
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兼任講師
張文馨
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學士
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碩士
序言∕亞蕾伊達.格瓦拉
第一部
自序
亞雷格利亞德畢歐
拉布拉達河戰役
印飛爾諾小溪流戰役
空襲
艾斯庇諾沙高地的偷襲
叛徒之死
痛苦的日子
援軍
鍛鍊人員
著名的訪談
行軍的征戰
武器抵達
艾爾烏貝羅戰役
照顧傷兵
重返部隊之旅
醞釀背叛
攻擊布爾西多
艾爾翁布里多戰役
矮個兒
第二部
革命展開
陸上迷航
阿瓜松林第一役
令人不快的事件
對抗盜匪
處死小狗仔
綠海之役
孔拉多高地
武裝抗戰的一年
阿瓜松林第二役
插曲
決定性的會議
最後的進攻:決戰聖塔克拉拉
附錄
序
序言 亞蕾伊達.格瓦拉(切.格瓦拉之子。現為古巴切格瓦拉中心主持人之一)
不久之前,在整理切的私人筆記中,我的母親──同時在找尋一份文件──發現這些文件中有我父親親筆寫的筆記,上面寫道:「若要再度出版這本實錄,需要加以修訂及補充。」
故事要追溯至一九六三年五月八日,當時是由切所收集一些戰爭實錄並編輯成書出版,這些章節之後由切做了修正,並增加些許資訊和文筆的修飾,為的是萬一決定要重新發行此書。根據他戰爭日誌中的筆記記載,所有的故事都實際發生過,與他的第一本敘事書《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一樣,風格來得較為明確精細,但是一樣兼備清新及活力,因而成為一部具有高度考究價值的編年史書籍和一份具有極珍貴歷史價值的文件。
幾年之後,這本書又重新發行,包含了同時期切所編寫的其他題材,這些文章也曾刊登在雜誌和報紙上,但沒有做適當的修正。在發行一些版本之後,其中有些版本做了些改變,由於因缺乏適當的注解,以致無法使讀者正確了解書中的部分內容。
切.格瓦拉研究中心基於填補歷史記憶的工作和考慮到先前版本的不足之處,決定重新發行此書。這一次,加入了適切的建議性修正,務期達到切所表達的願望。
因此,今日在各位手中握著的這個版本,較舊版來得更為珍貴及完整,因為除了這些注解之外,還加上切親自在原版書上所做修訂的影本。
研究中心十分樂意再次將此書呈現給所有讀者,尤其考慮到切的手稿中具有古典文學素養,使我們得以更加貼近這位革命英雄不凡的生活,藉由一種清晰且直接的散文,輔以切獨特的敘事風格,向我們述說著,古巴人民不分男女老少齊心埋首於游擊行動,務期贏得光明的未來。
是否切能夠藉由這部獨特的戰爭編年史與各位溝通,尤其是與那些之前未曾有機會閱讀這些紀錄的年輕讀者;同時,也確信掩卷之餘,各位會更加了解古巴人民以及我們革命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讀者會感同身受,尤其是那些投入反巴帝斯達戰爭革命者的人格特質、心理恐懼、挑戰極限,以及崇高理想。
隨著閱讀書中提及的每個事件,我們彷彿可以與他們一同參與戰事,感受其憂慮,當然也分享到成功的喜悅。我們可直接分析戰事發展,分析當他們了解到必須著手進行批判和自我激勵的教育形式。諸如此類的剖析,毋庸置疑,提供給那些試圖製造革命戰爭的人一個很好的經驗和教訓,以做為他們戰鬥用的武器,並且幫助他們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從我翻閱這本書的那一刻起,「處死小狗仔」這段故事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我彷彿可以聽到小狗的吠聲,也感到一股內疚。不必諱言,戰爭中必須當下做決定,在許多情況下,執行任務的速度往往攸關許多同志的性命,即便確定決策無誤,但仍無法擺脫所造成難以抹滅的痛。所有參與戰爭的人,就和你、我、或任何其他人一樣,都是凡人,因有著複雜的情感,而使每個人與眾不同,並且更能體會到生命的深層意義。
我衷心希望各位喜歡這本書,並可從人稱「人民解放戰爭最後階段的編年史家」所寫的這本書獲益;此外,一個身經百戰且被愛戴的領袖,所傳承下來的經驗,或許可讓各位學習到,遇到困難,即刻採取決定,並與身邊的戰友一同為自由而戰。但是看完這本書後,不要放下手中的武器,今天,最有用的武器是知識和了解,讓我們繼續一起為了更美好的世界戰鬥。
迎向勝利,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