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不需要頭銜:如何讓奇葩怪傑為你效力?
- 作者:華倫.班尼斯
- 原文作者:Warren Bennis
- 譯者:李元墩,陳璧清
- 出版社:大是文化
- 出版日期:2009-08-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526321
- ISBN13:9789866526329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為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畢生最重要著作
誰說只有主管需要帶人?沒頭銜,你更得學會領導!
因為——
.工作幾年還沒獨當一面,公司淘汰名單一定有你。
.公司把一個人當一組人用,工作者比以前更需要自己下判斷。
.外包已成趨勢,能否帶著協力人員或廠商做出成果,決定你在公司的前途。
.專案負責人就算沒頭銜,也得負起成敗責任。
況且,你比較想聽的,是自己的聲音?還是別人的指揮?
有頭銜、不懂領導,遲早下台。沒頭銜、還不學領導,最快被淘汰。你可以不當主管,但不能不學領導。公司以外,領導能力可能變得更重要,不信看看部落格、噗浪、FACEBOOK、甚至單車隊,現在有多少人正在努力成為群體中的「靈魂人物」,該做什麼,能讓你的人生有所成就?
講領導的著作何止千萬,為什麼你非讀這本不可?因為——
◎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認為,本書是「華倫.班尼斯畢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韓第則說:「每一位主管都不該錯過本書。」
◎這是培養領導能力最完整的一本計畫書
多年來,本書作者、領導學的宗師華倫.班尼斯不斷強調一個觀念:領導者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養成的。因此本書不以學術理論推演,只講領導典範,完全引用大量的實際案例,歸納出領導者必備的「十大特質」。不僅是養成領導能力的絕佳教材,更是個人追求生涯發展的最佳指南。
1.把握夢想:宣傳願景、吸收成員、賞罰必信、訓練成員、重新組織
2.容忍錯誤
3.喜歡真話
4.愛聽異見
5.諾貝爾獎得主般的心理素質
6.善用畢馬龍效應
7.感知能力(直覺)
8.耐性
9.了解平衡原理
10.善於建立聯盟和夥伴關係
華倫.班尼斯說:「領導者做對的事,管理者把事情做對。」
.「做對的事」跟「把事情做對」差別在哪裡?對你的未來影響有多大?
.「把事情做對」照吩咐努力就做得到,要怎麼「做對的事」來顯現你的價值?
本書原名《領導者該做什麼》,原著發表於1989年,但每逢重大的政經情勢改變時,如2000年網際網路興起時、2003年九一一事件後,以及2009年全球經濟大地震之後等等,華倫.班尼斯一定會改寫修訂本書相關實例,重新發行,使得本書總能隨時引領時代潮流,堪稱一本「活的經典」鉅著。
作者簡介
華倫.班尼斯 Warren Bennis
是近代最重要的管理學人之一,被稱為「領導學之父」,地位與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相當。他自況一生沉迷於思索領導本質與變局之間的關係,一再挖掘膾炙人口的領導精論,最著名的一句話是「領導者做對的事,管理者則把事情做對」。
英國管理學大師韓第稱讚他「最大的天賦在他尋獲意義和訊息的能力,而其他人只看到事情的經過,或是昨日的新聞。」;《華爾街日報》兩度封他為「管理學界十大意見領袖」之一,並被《富比士》雜誌指為「領導先師的長老」。他的領導學大師地位也使得他經常被世界級企業及數任美國總統垂詢建議。
華倫.班尼斯至今已有超過三十本以上談領導及組織的著作問世,其中兩本入選英國《金融時報》五十大商業好書之一,包括《領導新論》(Leaders),另一本即為本書。兩書均被譯為全球二十餘種語言。
班尼斯現為南加州大學榮譽教授,他也是該校領導學院的創辦人。
譯者簡介
李元墩
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暨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院長,著有《商用英文》(上、下冊)、《大專商用英文》、《品質管制》、《品質管理》;發表學術研討會論文170餘篇、學術期刊論文60餘篇。
陳璧清
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副教授,著有:《商用英文》(上、下冊)、《大專商用英文》;發表學術研討會論文30餘篇、學術期刊論文20餘篇。
2009年新版序
作者導讀 一個關於轉變的故事
第一部 誰夠資格當領導者?
第一章 個性與眼光,你有嗎?
第二章 要有改造自己的決心
第二部 栽培自己的計畫
第三章 決定做自己,就有追隨者
第四章 冒險,這是理所當然的
第五章 怎樣的本能直覺該相信?
第六章 展現領導力的七個步驟
第七章 你說困境,我說是驚喜
第八章 收服人心的關鍵
第九章 哪種公司能讓你成為領導者?
第三部 領導者,誕生
第十章 領導者2.0
後記 權力來自概念,而非位置
作者導讀
這是一個關於轉變的故事
過去二十年,我花了許多時間潛心鑽研領導學,並對許多領導者進行觀察及訪談。研究領導學遠不如研究化學那般精確,一方面是人文學科不像物理那麼有脈絡可循,也比較不受法則的規範;另一方面,固體、液體和氣體是一成不變而且可預知的,但人類則否。在某種程度上,領導學和美學沒兩樣:你很難下定義,但是一看便能辨識出來。
領導者充分展現自我
現在,有各種力量在阻擋你成為領導者。因此,想學習領導這門學科,得先了解這個世界。一個人如果無法掌握不斷變動的環境,就只能被環境左右。
許多成功人士,包括你在本書碰到的領導者,他們的背景、經歷和職業各不相同,但都對生活充滿希望與熱情,並能充分而自在地展現自己。你會發現,如何展現自己是領導力的構成要素,愛默生曾說:「人的一半是他自己,另一半是他的表現。」這也是本書的基本精神——領導者要能充分展現自己。充分展現自我的關鍵,在於充分認識自己和周遭的世界,而理解的關鍵則是學習,向自身的生活和經歷學習。
也就是說,領導者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優、缺點,知道該如何發揮優勢,彌補缺點;也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為何需要,如何與他人溝通以獲得別人的合作和支持。最後,他們知道如何達成自己的目標。
生活就是你的事業
有人以為要成為領導者,就像成為醫生或詩人那樣困難,但其實領導這門學科比多數人想像的還要好學,因為我們本來就有領導能力。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有一些領導的經驗。而且,成為領導者和成為一個完整的獨立個體,其過程是一樣的。對領導者而言,生活本身就是事業。
法國名畫家布拉克曾說:「藝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無法解釋的。」領導也是如此。但是領導與藝術一樣可以被論證。二十年前我開始研究領導學時,便醉心於觀察許多優秀的領導者,這些領導者和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都是他們過去經驗的總和。唯一不同的是,他們都超越了自己過去經驗的總和,因為他們擁有更多自己獨創的經歷,而不只是模仿別人而已。
領導者是後天養成的
本書所講的是領導者典範,而不是領導理論;是在真實世界中、而不是虛擬的情境如何領導。我特別為各位挑選了一些功成名就、才華洋溢的領導者。他們當中,有一位是作家轉行的執行長;有一位是科學家轉行的基金會主持人;有一位律師曾經是內閣成員;有一位年輕人已經展開三次事業生涯。
這些人都在生命中留下與眾不同的經驗,儘管他們的背景、年齡、職業、成就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具有三個基本的共同點:
首先,他們都同意領導者是後天養成,而不是天生的,而且養成教育多半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外力。
其次,他們認為自己不是為了領導而領導,而是為了充分展現自己才當領導者;也就是說,領導者沒興趣向別人證明自己有多行,但對於展現自己卻興味十足。這個差異非常關鍵,因為這就是現今大多數人被人家從後面驅策,而只有少數人在前頭帶隊的理由。
最後,領導者在整個生命過程中,不斷地成長並開發自我。蘇格蘭散文作家和歷史學家卡萊爾(Thomas Carlyle)說:「理想在你心中,障礙也在你心中。」這樣的障礙可以在恰當的時機用恰當的問題,透過仔細的檢查而加以解決。
我與書中出現的領導者對話時,並沒有去尋求問題的標準答案,而是去探究領導的真實情況。就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只是一起找出他們在充分展現自我的過程中,到底完成了哪些事情。
先從提出問題開始
柏拉圖認為學習基本上只是恢復或回憶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就像熊和獅子天生就知道生存需要具備哪些能力,而且依照本能去做,我們也是如此。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事,卻被那些別人認為我們應該知道的事所掩蓋,所以學習只是要記得什麼是重要的。
我們所需要知道的事情,其實我們都已經知道了,但我們必須回憶起那些知識,而這種恢復記憶的過程,不免要從提出問題開始。
我與領導者的每段對話開始之前,心中已經想好了一些問題:
.你認為領導的特質是什麼?
.什麼樣的經歷對你的發展最重要?
.你生活中的轉捩點是什麼?
.你曾經沒扮演好什麼角色?
.你如何學習?
.一般而言,你曾經特別敬佩過哪些人嗎?
.組織中有哪些措施會激勵或壓抑領導者?
有些問題雖然簡單,卻可以激發出相當廣泛、自由發揮的答案,並帶領我去探討那些我最關心的問題:人們如何學習,如何學習領導,怎樣的公司能讓你成為領導者。簡而言之,就是他們如何成為領導者。
只要願意,就能成為領導者
我們總是認為一個人如果具備一定的素質,成功會就會手到擒來,但事實並非如此。具備領導能力,不保證一定會成為私人企業或政府單位的領導者。
事實上,在今天這種不成功便成仁的競爭環境下,那些耀眼突出的人,往往比那些性格溫和的人還難實現自己所下的承諾,因為這個時代,檯面下的紮實功夫,可能不如檯面上耀眼的成就來得令人珍惜。那些善於製造好名聲的人,不見得已經做好擔任領導者的準備。
儘管我說過每個人都有領導能力,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領導者,尤其是今天我們所處的社會如此複雜又充滿敵意。許多人都只是環境和時代潮流的產物,缺乏變革和開發潛力的意願。然而我也相信,不管任何人,任何年紀,在任何情況下,祇要願意都可以改變自己。成為領導者是個人自由意志的終極展現,只要有意願就行。
既然轉變是一種過程,那麼本書所講述的,與其說是一系列分段的文章,不如說是一個轉變的故事。這個故事沒有開始、發展或結局。但它有許多一再出現的主題——對學習的需求;忘卻過去所學以便重新學習的需求(或者就像黑人棒球投手派吉說的:「會傷害你的,不是你不知道的,而是那種你以為你知道、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的東西。」);為了理解課題背後的教訓而學會反省的需求;冒險、犯錯的需求;還有精通手邊工作的需求。
我知道本書的主題很多,而且主題不但一再出現,還有部分重疊。例如在第五章,波拉克告訴我們他如何指導芭芭拉.史翠珊飆淚,這個故事除了直覺,也說明了冒險和反省的主題。
你第一次讀完這本書之後,可能會想再瀏覽一遍。至少,我希望你會這麼做。
最後,成為領導者就是成為你自己。這說簡單很簡單,說難也很難。咱們就從現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