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現場
- 作者:李昌鈺 Henry lee,提姆西.龐巴,瑪琍琳.米勒
- 原文作者:Timothy Palmbach,Marilyn T. Miller
- 譯者:李俊億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09-07-31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41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犯罪現場的勘驗,只有一次機會。
正確處理犯罪現場,方能發揮鑑識科學的技術,讓事實正義得以伸張。
鑑識科學是否能真的發揮功效,掌握在犯罪現場勘查人員之手。如果沒有正確地處理犯罪現場,那麼我們現在或未來所擁有的科技,都無法彌補這個過失,正義也無法伸張。
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科暨研究所教授 李俊億 翻譯
儘管有無數的舊案可作為借鏡,但我們還是不斷看到許多未破的重大刑案,因犯罪現場勘查的疏失,而未能進入司法程序。事實上,在各個國家,這類因人為疏失而未能有效破案的案件比比皆是。
當鑑識科學已有長足的進步時,諷刺的是,鑑識科學是否能真的發揮功效,還是掌握在犯罪現場勘查人員之手。如果沒有正確地處理犯罪現場,那麼我們現在或未來所擁有的科技,都無法彌補這個過失,正義也無法伸張。
本書提出許多通則與完整的步驟,以規畫犯罪現場的勘查,目的是希望因犯罪現場處理疏失致使犯罪審理或調查陷入膠著的現象不再發生。
作者簡介
李昌鈺博士 Henry lee
一九三八年生於中國,一九六○年畢業於中華民國台灣中央警官學校,主修警察科學。在台灣當了幾年的警官後,到美國進修。他目前是七個學術期刊的編輯,包含《鑑識科學期刊》(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李博士也是三十本書與許多書中章節及報告的作者與共同作者,並在專業期刊發表約四百篇文章。李博士在國際間有關鑑識科學、刑事司法、教育與訓練學會擔任委員,並主持八百多場研習與研討會。
提姆西.龐巴 Timothy Palmbach
康乃狄克州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法學院法學博士,紐海芬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ven)碩士,主修鑑識科學中的刑事鑑識,進修時曾獲研究生獎。他的學士學位也是在紐海芬大學獲得,主修化學與鑑識科學。龐巴先生是康乃狄克州律師公會會員、美國鑑識科學學會會員與國際血液噴濺分析家協會會員。同時也是國際鑑識學會認可的資深犯罪現場分析專家。
瑪琍琳.米勒 Marilyn T. Miller
佛羅里達州南方學院(Florida Southern College)化學系學士,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刑事化學碩士,二○○二年五月從強生&威爾斯大學(Johnson & Wales University)獲得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是紐海芬大學助理教授與鑑識科學系大學部課程負責人。瑪琍琳提到,她最大的願望是在真實的刑事偵查領域中,培養出客觀、人道與熱誠的鑑識科學與刑事司法的專家。
譯者簡介
李俊億
中央警官學校刑事系學士,警政研究所碩士,英國Strathclyde 大學鑑識科學博士。目前為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科暨研究所教授。
犯罪現場是刑案偵察的開端,也是結束
侯友宜
五年前的一個初夏夜晚,正值編織美夢的兩名荳蔻少女,因為同時傾心於研究所內的一位學長,故而相約談判。在激烈的爭吵中,洪姓女研究生因情緒一時無法控制,而殺害了被害人。這起案件因為發生在國內的知名學府中,在素來純樸的風城引起了極大的震驚。本案在偵察工作上雖然有所進展並鎖定洪姓研究生,然而卻苦無直接證據確定犯案。不過,稍後案件在鑑識人員的發現下有了戲劇性的轉折,鑑識人員在洪女身上發現一枚被害人的斷裂指甲及幾點血跡,而由於指甲紋路的吻合及DNA的型別鑑定具有絕對的證據力,洪女也在罪證確鑿的情況下選擇認罪。
「見微知著」是所有警察在偵察犯罪中所應具備的能力,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在於現場勘查,而前述案例就是刑事偵察與現場勘查結合的最好案例。在長年從事刑案偵察工作後,所匯聚的經驗法則,清楚地告訴我們:「犯罪現場是刑案偵察的開端,也是結束。」所有的刑案發現及偵察的啟動都需以刑案現場作為開端,而在案件偵察結束時,也應將偵察結果與現場狀況作全面性的比對,以再次確定偵察結果的正確與否;刑案偵察與犯罪現場確實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時序拉到七十九年年底,當時本人銜命負責偵辦一起重大綁架勒贖案件,在該案中,警方於嫌犯胡關寶住宅處搜出二枝左輪手槍。在經過一連串的查證及偵訊後,赫然發現其中一枝正是五年前新竹雙警命案中殉職警員被劫走的配槍。而之後胡嫌帶警起出當年殺警所用的卡賓槍,遺留在槍上殘缺的木槍托,與當前殺警現場所蒐集到的槍托部分居然還能完美重合。兩塊槍托木片紋路及缺口的吻合,不只應驗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這句話,也點出了刑案現場勘查的重要性。
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於治安要求日高,同時對於人權保護也採取高規格的標準,因此,有些傳統的偵察作為則顯得不合時宜。尤其在凡是講求證據的今日,刑案現場勘查能立即勘驗程序的嚴謹,遂成為警方邁向科學化及現代化的一大挑戰。李昌鈺博士在國際刑事鑑識界有極高的威望,對於國內指導更是不遺餘力。李博士曾於美國各州及全球十七個國家參與調查六千多起重大刑案,最近其將多年刑案現場勘查心得編成「犯罪現場——李昌鈺刑事鑑定指導手冊」乙書,以其豐富的現場勘查經驗及書中獨到的見解,該書不僅已被許多國家之現場勘查人員引為圭臬,更能提供國內做為未來發展刑案勘查標準化作業的重要參考。
李俊億教授目前擔任中央警察大學刑事學系系主任,肩負國內刑事幹部的基礎教育,對於刑事人員的之勢奠基急遽影響,其在DNA鑑識研究上,亦堪稱國內翹楚。此次,李教授能將李昌鈺博士最新著作翻譯引進國內,憑藉其豐富學養,讓國內鑑識科技新知與國外零時差呈現,對於國內鑑識界不啻為一大福音。本書從犯罪現場基本觀念介紹、現場勘查、物證蒐集及處理,乃至於證物運用價值及現場重建均有極為深入的介紹及講解,此書付梓對於我國未來刑案現場勘查技術之提升將有極重要的影響,在推崇李教授用心之餘,爰著序以薦之。
(本文作者為中央警察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