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評論8:純真與天命:重探美國主體意識

英美文學評論8:純真與天命:重探美國主體意識
定價:250
NT $ 225
 

內容簡介

  《英美文學評論》之前已出版七期,但從未有一期以美國文學作為專輯主題,理由可能千百種。不過,就均衡英美文學各個領域的研究而言,的確有必要規劃一期以美國文學相關議題為主的專輯。細究美國文學思想系譜,純真與天命(innocence and manifest destiny)明顯居於關鍵地位,是眾多美國文學作品的中心議題,也是美國白人的核心價值。作為專輯主題,純真與天命不僅指向美國文學研究與意識形態的核心,也宣示一個與現代性及全球化密切關聯的命題,雖然專輯中三篇與此主題相關的論文並未直接觸及後面這個議題。

  嚴格來說,純真與天命的正式稱呼是「天命昭彰」(Manifest Destiny),一方面肯定己方之純潔一如未墮落之前的亞當,一方面則強調執行神的旨意為無可推諉的天命。根據史蒂文生(Anders Stephanson)在《天命昭彰:美國的擴張主義與公義帝國》(Manifest Destiny: American Expansionism and the Empire of Right)裡的說法,在實踐上,天命昭彰有兩個面向,「其一是發展成一個有別於腐化墮落世界的楷模國家,讓其他國家盡量模仿。其二、這也是威爾森總統(Woodrow Wilson)的立場,是透過再生的干預來推動世界的改造」(xii)。雖然直至一八四五年才由John L. O'Sullivan率先使用天命昭彰一辭,但隱含純真與天命意涵的語言,卻與清教徒移民同時出現在美洲大陸。一六三零年在著名的阿貝拉聖約(Arbella Covenant)布道中,清教徒領袖溫斯洛普(John Winthrop)即呼籲聽眾奉行上帝的旨意,為世人樹立耀眼的楷模:「我們必須視自己如山頭聖城,是所有目光投注的焦點。」一言一行皆為世人表率,此類高度自我期許的行徑,在突顯己方認定之獨有純潔特質外,也透露教化世人為他們這些白人必須承擔的職責。純真與天命這類思維在美國白人中擴散之廣之深,可從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在一八二六年病危時的一封信一窺究竟。傑佛遜致函將參加美國獨立五十週年紀念的群眾,告訴他們,他與其他開國元老首創的美式共和政體,有一天將擴散到全世界,「某些地區早些,某些地區晚些,但終將擴散到全世界」。 [1] 在政治體制上,傑佛遜即使在病危之際都肯定其卓越性,並以其擴散到全球為個人職志之所在。

作者簡介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創立於一九九一年一月,發起人為已故朱立民教授。在此之前,國內英美文學界雖然沒有正式的學術活動組織,但是在一九八O年代初,朱教授即發起全國各校外國語文學系(含英國語文學系與西洋語文學系)系主任聯誼會,各系主任每年不定期聚會,交換課程改革意見與分享教學經驗,並促成自一九八六年起每年(有時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全國英美文學研討會。到了一九八九年,為了凝聚學界力量與推廣英美文學研究,同時避免研究範疇過於偏向美國文學,而導致對英國文學的關注失衡與研究人才斷層,朱教授開始推動成立英美文學學會,作為國內學者互相切磋及國際學術交流的平台。朱教授的提議獲得朱炎、田維新、齊邦媛、余光中、顏元叔、侯健、胡耀恆、黃美序、余玉照、滕以魯、林耀福、彭鏡禧、張漢良、李有成、單德興、宋美?、蘇其康等四十多位教授的熱烈支持。經過一年多的籌設,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終於在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日經內政部核准正式成立,第一任理事長為朱立民教授,總幹事(第二屆後改稱秘書長)為田維新教授。

  學會成立之後,主要工作在籌辦英美文學研討會(由各校英∕外文系輪流承辦),籌劃《英美文學評論》出版事宜,並於第二屆理、監事會議時成立編輯委員會(成員包括朱炎、滕以魯等教授),以利刊物的出版,並在第二任理事長朱炎教授任內排除萬難,於1993年推出創刊號。從第二期開始,學會情商知名學者出任主編,訂定專輯主題,以提升刊物之學術水準,《英美文學評論》迄今已出刊十三期。文藻外語學院副校長蘇其康教授主編第十二期及第十三期,這兩期分別於2008年6月及12月出版,順利達成每年出版兩期之目標。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馮品佳教授於2009年1月1日接任主編,任期兩年,主編四期。第十四期主題為「文學與視覺藝術」。

 

目錄

中文版摘要
純真與天命:美國文學的核心議題 邱漢平 vii
專輯論文
想像家國:論《拓荒者》中的美國牧歌迷思 周淑娟 1
《樸利黑斯開拓史》中的「天命論」與政治操控 梁欣榮 33
挪用認同:歷史、清教論述與早期美國認同 奚永慧 61
文學評論
小川喜樂《歐巴桑》中的童年、族裔與歷史 楊麗中 95
被忽略的聲音,被遺忘的英雄:伊麗莎白時期的士卒悲歌 鄭月婷 125
它是「怪物」?:《科學怪人》的「怪物」及「性別」特質 陳樹信 153
從後殖民到全球化:華人英文小說的抗爭與契機 陳徵蔚 183

英文版摘要
The Nation Imagined︰The Myth of the American Pastoral in The Pioneers / Shu-chuan Chou / ABSTRACT
The Politics of Self-Prescribed Destiny as Manifested in William Bradford’s Of Plymouth Plantation / Yanwing Leung / ABSTRACT
Transferring Identity:History, Puritan Narrative, and Early American National Identity / Yong-hway Xi / ABSTRACT
The Genealogy of Childhood in Joy Kogawa’s Obasan / Li-chung Yang / ABSTRACT
Voices Unheard, Heroes Unsung:Elegies on Elizabethan Unknown Heroes / Elyssa Y. Cheng / ABSTRACT
Is It a “Monster”?:“Monster” and “Monstrosity” in 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 / Shu-Shun Herbert Chan / ABSTRACT
From Postcolonial to Global︰English Fiction as A Voice of Resistance and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Novelists / Zheng-wei Chen / ABSTRACT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