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建築

改變世界的建築
定價:380
NT $ 123 ~ 342
  • 作者:承孝相
  • 譯者:徐鋒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09-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369048
  • ISBN13:9789866369049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內容簡介

  ◎回到建築的原點,不斷探問過去、回應當前時代,同時夢想新未來的實踐者──柯比意、密斯、高第、阿道夫.路斯、漢斯.夏隆、理查.羅傑斯和倫佐.皮亞諾等多位當代建築大師,面對他們的時代,勇敢地用新建築實踐新生活。

  ◎當前東亞最活躍建築師之一、躋身世界知名建築師行列的韓國建築師承孝相,透過旅行,自述其於多位西方建築大師身上學得的設計精神及創作體悟。

  建築,造就了生活。建築史中光芒閃耀的建築師們,執著於這種真誠,甚至以革命家的身分出現,過著修道者的生活。他們是理想主義者:持續堅持正確的建築道路,就能實現他們的理想,並因此改變世界。我們現在的生活正是建立在這些建築師們積累的理想之上。

  16個造就生活、改變世界的當代重要建築大師及作品

  面對工業革命造就的新資產階級的虛浮惡習,提出「裝飾即罪惡」宣言的現代主義建築先鋒阿道夫.路斯,以摒棄裝飾及強調空間連續性的路斯住宅力抗當時潮流,以回應新時代需求,這是他對本質的探求以及意圖回歸作為建築原型的純粹古典形式。作品更被評為「路斯在此樹立起來的不是建築,而是哲學。」

  不斷探尋適合機器美學時代盛裝生活容器的新住宅建築,並發表直到今天仍影響世人的「新建築五原則」(底層挑空、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窗帶、屋頂花園)及「住宅是居住的機器」重要宣言的柯比意,他以作品薩伏瓦別墅充分反映其所提出的五原則,這一新嘗試成為住宅史的劃時代典範,被評價為完成現代住宅建築形式的教科書、是西方住宅優美的句號。

  提出「少即是多」的劃世紀名言的密斯,面對鋼與玻璃開始大量應用的新時代,強調技術不是建築的工具而是整個20世紀本身,建築和技術的合一才是新的價值。他在離開祖國多年後回到柏林發表的重要作品新國家美術館所創造的普遍性空間,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仍被視作現代建築的重要概念。

  身處世界建築邊緣的墨西哥建築師巴拉岡,是個過著禁欲的修道士般生活的建築師。他從墨西哥荒涼的土地上找到了懷舊、沉默,還有孤獨等辭彙作為他的關鍵字,在沉默和節制中表現了建築的本質,向各種思潮和各種主義氾濫的全球建築界,提示了建築的中心。他幾乎所有作品都成為世界建築重要的考驗和敬畏的對象,並於1980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

  霍華德向世人發表「明日田園城市」概念七年前,展望機械時代,並夢想實現立足於進步精神的現代主義的高第,就已經在巴塞隆納打造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奎爾公園。它具備各種完善的城市設施,脫離了單純的景觀層面,發展成與城市生活不可分離的概念空間,被稱作「建築景觀」。如今已成為現代建築重要關鍵字的巴塞隆納,隨處可見這類外部空間,它們是在我們生活中具有重大意義的場所,也就是所謂的「大建築」。

  全書走踏16個20世紀重要建築作品,遊歷式的講解,在深入西方建築世界精髓的同時,又處處體現作者的「東方視角」及「東方思維」,講述建築大師的故事,解讀世界經典建築。

作者簡介

承孝相

  當今韓國最具知名度的建築師,在國際上非常活躍。深受SOHO中國潘石屹欣賞,與其合作的設計案包括讚譽頗高的「長城腳下的公社」會所、海南博鼇「藍色海岸」設計案、北京「朝外SOHO」大樓。亦曾數次受邀來台演講。

  1952年出生,畢業於首爾大學取得碩士學位,曾赴奧地利就讀維也納工科大學,在當地受到現代主義建築先驅阿道夫.路斯作品的極大啟發,決定回到韓國投身建築行列。1998年擔任北倫敦大學客座教授。師從韓國著名的前衛建築大師金壽根十五年,於1989年開設履露齋建築事務所,並參加引領韓國建築界新風氣的4.3集團。

  他作為韓國坡州出版城的總體規劃建築師,指導了新城市的規劃。作品Sujoldang(1992-1993)被選為二十世紀韓國最偉大的十大建築作品之一,「守白堂」(Subaekdan,1998)、「惠康城」(Welcomm City,1999),亦曾獲多項大獎。2002年被美國建築師協會授予名譽會員(Honorary Fellow of the Amerec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的榮譽,並以建築師身分首次當選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當年度藝術家」,舉辦「建築師承孝相個展」。此後連續在賓州大學、東京Gallery間舉辦邀請展。著作有《貧困之美》(1996)、《智慧的城市/智慧的建築》(1999)、《作品:10×2》(2004)、《建築,在路上》(2004);《構造「空」》(2005)等。

譯者簡介

徐鋒

  清華大學建築碩士、日本新瀉大學工學部研修,師從西村伸也教授。曾在妹島和世事務所實習,現為北京環洋世紀國際建築顧問主創建築師。

譯校者簡介

傅滔

  德國亞珅(Aachen)工業大學碩士,曾任SOHO中國設計總監。

韓桂花

  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系學士,現任職於履露齋建築設計事務所(承孝相建築師主持)。

 

目錄

1 樹立在米歇爾廣場的時代精神 阿道夫.路斯╳路斯住宅
2 理想主義者打造的紀念碑 朱塞佩.特拉尼╳科摩法西斯大廈
3 發生在斯圖加特的革命 魏森霍夫住宅區
4 優美的建築遊廊、西方住宅的完成 柯比意╳薩伏瓦別墅
5 真實的建築 柯比意╳拉圖雷特修道院 vs. 托羅內修道院
6 太陽的城市 柯比意╳香地葛
7 心中的風景 漢斯.夏隆╳柏林愛樂廳
8 詩意真實性成就的20世紀建築大革命 密斯╳柏林新國家美術館
9 沉默的寓意 路易斯.康和路易斯.巴拉岡的建築精神
10 孟加拉的光和沉默 路易斯.康╳孟加拉國會大廈
11 「大技術」建造的「反建築」 理查.羅傑斯vs.倫佐.皮亞諾╳巴黎龐畢度中心
12 通往世界之窗 約翰.奧托.凡.斯普雷克爾森╳新凱旋門
13 建築和記憶 法蘭克福的羅馬廣場和席恩美術館
14 知識之城 多明尼克.佩羅×法國國家圖書館
15 奎爾公園的再發現 高第的理想城市
16 聖詩般的風景 西格德.萊韋倫茲×伍德蘭公墓
 

序  「你知道為什麼寫詩嗎?」

與革命性建築的遭遇

  選擇建築作為職業,是在讀高三的時候,但並不是因為對建築有什麼特別的瞭解,或是出於某種動機。我從小就很喜歡繪畫,因此對美術有些執著,但是從一開始父母就極力反對我以此為業;我當時正處在彷徨不定的少年時期,又掀起了對神學的熱情,甚至曾考慮過踏上聖職之路。但父母總是在強調我的長子身分,我又不能違背父母的意願,因此總是猶豫不定。   

  正當彷徨無助的時候,給我指出建築之路的人,是我的姐姐。或許當時她以為可以繼續將繪畫作為職業的就是建築;或許認為建築就是技術和藝術結合的產物。事實上,從我考取了大學的建築專業之後,因為擅長繪畫,經常被大家稱為有才華的建築系學生,而我自己也覺得比其他同學更有優越感。   

  大學還沒畢業,我就拜「空間事務所」的金壽根先生為師,沉溺於先生的建築當中。也許在我的人生中從未有過像當時那麼徹底與世隔絕,深深沉迷於建築的時期。連續幾天、幾星期、幾個月不分晝夜面對繪圖板,我不知不覺已經變成金壽根建築的狂熱信徒。那時的成績是馬山聖堂、京東教堂和國立青州博物館等建築。我相信這些作品在金壽根建築當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關於自己對這些建築做出的極大貢獻備感驕傲,這種自滿或許說明我面臨著建築的某種局限。

  由於當時國內黑暗的政治形勢,建築成了我唯一的希望,我所面對的建築的局限亦是我人生的界限,每日只有狂飲爛醉才是擺脫現實的唯一途徑。過了維新末期,新軍部的登場,致使社會狀況更讓人窒息,最終我只能以留學的名義逃避現實,在奧地利維也納開始我的新生活。那是1980年,我二十八歲。   

  維也納自由的氣氛使我整天無暇學習,只是沉浸在音樂和葡萄酒當中,好像要補償被壓抑的所有過去一樣,自在地生活著。就在那個時候,我和一位建築師相遇了,是通過學校老師送給我的一本叫《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的書。慚愧的是,我在韓國從未聽說過這位建築師,當然,也沒聽說過他的建築。   

  於是,令人驚訝的現實展開了。在書中,路斯與其說是建築師,不如稱之為革命家。他並非是我所學和熟知的建築師那樣,是沉溺於想像中優美的建築,並將其描繪出來、以匠人姿態出現的所謂藝術家,而是面對時代,不斷與惰性和慣習抗爭的、夢想新時代的實踐性知識分子。   

  為了瀏覽他的建築,我重新仔細地在維也納尋找他的作品,並不斷地歎息,懊悔之前的虛度光陰,埋怨自己這麼晚才遭遇到路斯。建築是技術和藝術的一部分,這一荒謬和無意義的假設,正在我腦中被徹底的擦掉。我開始反問:所謂擅長美術,豈不是妨礙做建築?

建築,造就我們的生活   

  我相信建築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常說的夫妻相,也是因為夫妻在同一空間內度過漫長的歲月,受到了這個空間的支配,因此逐漸改變彼此的習慣,最終連長相也變得相似的結果。修道者尋找小而簡樸的空間也是希望受到空間的控制。英國政治家邱吉爾曾在1960年會見《時代》週刊的記者時就說過這樣的話,“We shape our buildings; thereafter they shape us.”意思是「我們雖然在營造建築,但建築也會重新塑造我們。」換句話說,好的建築將塑造好的生活,壞的建築只能塑造壞的生活。當然,好與壞不在於它的華麗或是儉樸。倒是華麗建築中的生活十之八九會失去生活的真實性而變得虛假,而簡樸的建築中容易滋生出正直而真實的心性。雖然建築的效果並不是直接的,我們對它的感受也是相對滯後的,但建築確實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並且對我們的人格產生絕對性的影響,所以建築對於我們實在是太重要了。那什麼樣的建築才是好建築?並且建築到底是什麼?

  日本人所造的「建築」這個用詞並不能確切地用來說明建築,它只是強調了「蓋」與「砌」的物理運動,並不能說明支配我們生活的建築的奧妙之處。英文中的“architecture”比「建築」一詞略好:詞源“arch”表示第一或是大的意義;“tect”為希臘語,表示技術或學問之意。這個單詞直譯出來就是「元學」或是「大技術」。建築若不是如此博大而重要,怎能用這個詞來表達?甚至在基督教中表明天主的單詞,是在建築前面加上了一個定冠詞,即“The Architect”,這在英文《聖經》裡是有記載的,可見建築這一職業的重要性。用這個詞來強調建築的重要性是再合適不過的,但這並不能說明建築的本質。   

  在我們的語言中曾經有比建築更好的詞,就是「營造」這個漢語辭彙。用我們的語言來解釋的話,它具有「做出」的意思。是的,房子不是蓋起來的,而是做出來,就像做飯、做農活兒、作詩一樣。什麼是做?就是利用材料通過想法、意願和心智來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與單純的物理運動的結果相比,其方法和過程是不同的,從根本上講是思想的不同。

  如果不是物理行為的話,造房子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先推想在房間裡可發生的行為,決定收容其行為的空間,來預測使用人數,再決定大小,之後規定順序,重新組織起來就構成平面圖。在這平面裡生活的我們不管喜歡不喜歡,都要學習和適應其平面組織的規律。廁所作為解決生理現象的空間,以前被認為是不乾淨的地方,放在房子後面,叫「後間」,但現在的住宅平面上被放在中心位置,名字也變成「洗手間」。雖是同樣功能,利用平面圖上所處的空間,我們已含糊其名字,變得適應了。   

  這種平面圖不是看,準確地說叫「讀平面圖」,因為平面圖不光視為由線條形成的一個圖,而是要讀出其中建築師的想法,才能理解平面圖中的生活組織。建築師的圖,他的價值在於是否表現出他的思維。因擅長繪畫而做建築的話,繪畫只能妨礙他的思考過程,渾濁濃度。換句話說,將建築師思維的記錄,用普通語言來表示的,就是建築師的圖。因此,建築師應該擅長繪畫是沒有道理的,他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就像寫文章一樣,用規定的符號和線條記錄下來就是了。某種意義上說,他所需要的是文化素質,並不是藝術技巧。就是創造生活的系統,即創造生活的方式,這才是我所指的建築。

  將建築分為工學或是藝術的一部分,我認為是不對的,這只是誤解了建築所具有的某一小部分屬性。當然,技術是建築中重要的部分。事實上進入20世紀,在無限發展的技術時代,對於技術的表現也曾是建築的重要目標,而且我們的生活通過技術的發展得到了巨大的改變。技術常常以發展和進步為目標,問題是我們在技術發達的建築中是否更加幸福,這是個複雜的問題。   

  如果我們對比古埃及為工人設計的集合住宅和資訊時代可操縱所有設備的現代智慧型公寓的平面結構,就會驚訝於兩者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我從不懷疑如果能研究朝鮮時代儒生們所居住的房子的平面,就能做出使我們現時生活更加潤澤的現代住宅。這意味著技術的進步與我們生活的進步並不成正比。反而我們的生活經常發生退步,今天的技術進步帶來的家庭與社會的紛爭和矛盾等諸多病理現象就證明這一切。技術不同於建築,它只是將我們生活的系統變得更加便利和穩健的手段,是最基本的概念。

  其實並不存在「建築藝術」這一說法。在奧地利維也納,一位畫家百水先生(Hundertwasser)曾設計了一棟公寓並成為議論的話題,建成十幾年後的今天依然引來很多觀光客人,但是它是否真的具有作為建築的意義?被稱作藝術作品的這個建築物可能從藝術角度來講是有意義的,但是從建築角度來看它卻是不值一提的。因為它沒有為集合住宅的居民提供任何特別的提案,住宅的內部結構也沒有表現出建築師本人對於生活的組織。它只是在與周邊住宅幾乎類似的形式上用各種混亂的色彩裝飾了外牆面,因此吸引了人們的視線。這些裝飾和色彩並沒能給住在其中的居民提供新的生活系統,裝飾牆面只是成為城市裡的宣傳畫,使暗淡的維也納街道變得華麗。這並不是建築。   

  建築的外形是包含內部生存系統的狀態,所以其外觀和外形最好直接反映內在的系統。在今天,建築作為環境的意義大於其作為單體的意義,它的外觀是次要的,是從屬於平面組織的附屬而已。但是至今還有不計其數的例子是將立面作為建築的目標,將建築作為象徵和符號,甚至錯誤地將建築作為一種造型藝術。在這類建築裡幾乎不可能產生美好的生活。 可笑的是由基於技術和藝術的各類錯誤觀點所組成的教育制度,在成功培養出正確的建築師這件事情上,從來都是以失敗告終的。現在也開始產生一些建築大學,但在兩三年前多數還是從屬於工科大學和藝術大學。在工科大學的專業裡放入建築或在藝術大學裡勉強塞入建築學,作為學徒或藝術家來提升其素質培養成正確的建築師,這只能是妄想。   

  如果一定要將建築放入其他學科,則人文學比較接近。因為人文學科的想像力和邏輯能力、對於歷史的洞察力,還有對事物的思考能力,這些正是必須在對鄰里生活的熱愛和尊敬中工作的建築師不可或缺的工具。   

  那麼究竟如何做好的建築?我對此有三個原則:

  第一,關於目的性的問題。即建築能否充分表現預期的目的和功能,學校要像學校,教堂要像教堂,住宅要像住宅。模仿曾經用來作為墳墓的金字塔來當餐飲店,或是以民主議事為目標的議事堂成為封建時期的建築樣式,這些都是背叛了建築目的的結果。這些建築所要運營的功能被其他形式所偽裝,常常招致誤讀。換句話說,越可能是好的建築,就越應該正確表現出其所應具有的功能。只有這些建築在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後,其中的生活本身才會具有考古學上的意義。   

  第二,與時代有關。建築是重要的記憶裝置,常被稱作時代的鏡子。我們經常通過建築來得知建造它的時代的社會風俗與文化。考古學者發現古建築遺址歡呼的原因,也是因為獲得了可以正確復原當時社會狀況的機會。即作為時代的文化產物的建築,應採用其所處時代最合適的建造方法、材料與樣式。我們生活在高速資訊時代,如果再來建茅草屋或是土瓦房,只能是作為對古代建築的學習或是作為展示對象,這些只能算是對先祖們創作的複製。19世紀末,處在世紀末的歐洲建築與藝術知識分子展開了一場分離派(Sezession)運動,旨在挽救所謂充滿危機的時代。不僅有奧圖.華格納(Otto Wagner)等建築師,還有克林姆(Gustav Klimt)、馬勒(Gustav Mahler)等主導時代文化的知識分子,他們預感到新時代的來臨,紛紛與舊時代訣別,開展新藝術運動。他們在維也納建造一個用於展示他們作品的展館來將他們的理念付諸實踐。奧布里希(Joseph Maria Olbrich)設計的這個分離派館的入口刻著如下的一段文字:“Der Zeit Ihre Kunst,Der Kunst Ihre Freiheit.”(「給每個時代以它的藝術,給每種藝術以它的自由。」)   

  第三,建築和場所的關係。建築必須以根基於場地為前提,這一點是建築與其他造型藝術區分的重要因素。比如雕塑和繪畫是在工作室製作後移到展廳或其他空間設置,也可在各處輾轉。當然有時雕塑與地面的關係也很重要,但是此時的雕塑與其說是雕塑,更多的是作為建築身分而出現。建築總是與現實的場地密不可分,這個事實是確定建築的最重要的核心。這個現實的場地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與其他場地相連並有著特殊的關係,因此每塊基地都有其固有的特性。並且,這些基地因長期固守此處,記錄著久遠的歷史痕跡。這種空間性、時間性成為一塊基地的特殊條件,這種具有地理性、歷史性文脈的地段叫做「場所」。準確反映場所性的建築是正確的建築,這是理所當然的,這類建築的集合將創造一個地域的傳統文化。所以美國和韓國的房子應該不同,首爾和釜山的房子也應有不同形式。

  從某種角度考慮,建築不僅僅是蓋房子,房子只是基礎,房子裡蘊涵的我們的生活與房子一起構成建築,也就是說,造就我們的生活就是建築最明確的含義。   

  這種好建築的目標是什麼?當然就是對我們人生價值的確認。不容置疑,每天都能讓我們發現自己的善良、真實和美麗的建築,就是好建築。《聖經》的「箴言」裡有這樣一段話:「房屋因智慧而建,因聰明立穩,其中因知識充滿各樣美好寶貴的財物。」   建築是我們在生活中通過智慧建造起來的,單單用手是絕對不能建起來的。

這時代我們的建築

  阿道夫.路斯顛覆了我對建築的認識。我覺悟到變得熟悉的維也納生活的鬆散,開始急於準備回國。對於在韓國的建築工作,我想重新修正。但是回國後的條件並不樂觀。金壽根老師的罹病和去世,還有那期間只能接受的現實問題,使我將建築推在背後,我在那七年的時間只能遠離阿道夫.路斯。   

  1989年的冬天,我終於獨立出來。對於阿道夫.路斯的革命的記憶還是不允許我對自己的建築躊躇不前。

  到了該做「承孝相建築」的時候了。當時成立的「4.3集團」的成員都是我的老師。大夥夜夜展開激烈的討論,確定了具體的學習方向後出發的建築旅行,對我來說是極大的刺激,以此為基礎,我開始航向建築的海洋。1992年,由十四人組成的「4.3集團」通過建築展覽,向著冰凍了的韓國建築界?喊,表明了具有新價值的時代建築的想法。   

  在當時以「這時代我們的建築」為主題的展覽中,好友金光賢教授在專刊的序言裡寫了這樣的忠告:「從閨房的建築中解脫。」但是他所指的閨房是西歐建築的形式,而我被監禁的閨房卻是金壽根老師。像後來在「4.3集團」其他刊物中所提到的那樣,我必須成為只能以夜空的星星作為唯一座標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員。   

  為此,重新翻檢對不朽的建築師們的航海記錄,是個有效的方法。在新時代,用新建築實現新生活的他們的建築對我來說是珍貴的教導,也是安慰孤獨航行的同行的記錄。他們是只依靠夜空的星星,向著自己追求的宇宙法則與洶湧澎湃的波濤進行鬥爭的革命家。是什麼讓他們永遠保持年輕的面貌?他們有著共同的原則。

你知道為什麼做建築嗎?

  波蘭女導演阿茲尼卡.賀蘭德(Agnieszka Holland)1995年拍攝的電影《全蝕狂愛》(Total Eclipse),講的是法國的兩位天才詩人魏倫(Paul Verlaine)和韓波(Arthur Rimbaud)的故事。眾所周知,魏倫是19世紀末象徵主義詩壇的代表人物,三十七歲病逝的韓波則被稱為「現代詩之父」。   

  相差十歲的這兩人處於三角關係,又是互相欣賞的同性戀者,但是在詩的世界裡卻是互不相讓的對手。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扮演的年輕的韓波是具有攻擊性、破壞性,無法壓抑熱情的人物,不停地陷害當時在巴黎詩壇已有地位的魏倫,以至最終中彈。   

  沉浸於電影中這兩位詩人的對話的我,聽到一句韓波在與魏倫舌戰時脫口而出的話,不禁感到如同直面刀刃似的不寒而慄。我記得當時韓波是這樣說的:   

  「你是知道怎樣寫詩,但我知道為何寫詩。」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面對象徵主義詩壇巨匠魏倫,告訴他丟失本質而只依靠戲弄語言的方法來寫的詩是空殼,只有對本質徹底性的質疑,徹底地否定自己,能夠創造出新精神的態度,才是這個時代所需的真正詩篇。

  聽到這句話的瞬間,我在想我自己。我是否在對建築提出根本的疑問?是不是只依靠惰性在畫建築?對我來說,建築是什麼?我對自己的拷問難以終止。就好像韓波的質問不是對魏倫,而是針對我。   

  建築設計是不斷與不同的事物相遇的工作。每次做新的設計,都能遇到不同的基地和人。新蓋的房子就應該是新的,但我們的城市有很多房子是用舊的精神蓋起來的。為了那些用盡自己所有的財產,夢想嶄新又幸福生活的人們,假如建築師沒有更新鮮更幸福的夢想,那些房子就是死的房子,也將背叛他們。話雖如此,就因建築是非常艱辛的工作,當偶爾自己也原諒自己的懶惰和膽怯的時候,韓波總是向著我質問:「你知道為什麼做建築嗎?」   

  恰好這些疑問就是上個時代不朽的建築師們共同的話題,也就是這種力量形成了革命性建築,改變了我們的人生,開創了新的時代。他們不應只是存在於歷史中的記錄,更應成為今天有效的教科書。特別是對被拋棄在夜色茫茫的海洋中的我,更是不可替代的老師。

 

內容連載

真實的建築 柯比意╳拉圖雷特修道院 vs. 托羅內修道院 人類為了保護自身肉體的生存而建造住宅並隱身其中。同樣,為了依託他們的精神生活而造就了宗教建築。在建築史中,這類建築是繼住宅之後最具悠久歷史脈絡的建築類型。

相信左右自己命運的造物者就在那高處,並出於試圖去接近衪的願望而被不斷築高的祭壇,成就了宗教建築的原型。同時,也開始出現為敬畏死者的靈魂而修建的以靈壇為中心的同性質建築。作為被擬人化的神棲居的「神的房子」,以及群體聚集在一起進行某種儀式、鼓舞心智的集會場所,都是宗教建築的重要形式之一。小亞細亞地區的古代亞述及巴比倫神殿、巨石陣、希臘的神殿、猶太人的猶太教會堂等都是這類建築的代表。此後,根據其頒布的教規和儀式內容,以及互相受到的影響,產生了不同的建築形式,形成今天宗教建築的狀況。

決定宗教建築的重要前提是來自於人類和「神」的關係。在猶太教背景下以耶穌的出現為開始的基督教建築,需要表現的是「一出生便背負原罪的人類通過彌撒獲得救贖」的神與人的關係,即應體現為位於上天閃爍光芒的耶和華與地球上卑賤人類相見的「聖所」。於此聖所中不應刻畫罪孽深重的人形,而只有神的光芒在閃爍。

依此而形成的建築手法我們稱作哥德式。刺向天空的高聳尖塔、有力支撐它的扶壁(buttress,挑出建築而支撐牆面的部分)、懸挑的飛梁(flying girder)、絢爛的浮雕、華麗的裝飾、透過彩色玻璃灑向內廳的燦爛陽光、金黃色的祭壇等等。在這樣的空間中人只會顯得更加渺小,在高聳的柱下只能俯首稱臣;相形之下神就更居於高位,光芒萬丈。這種哥德式建築可以稱作是基督教藝術形式的終極體現。即使在無數歷史形式逐漸消失的今天,許多模仿哥德式而卻徒有其形、不備其神的宗教建築仍不停地出現在我們的周邊。

20世紀初,即使是在批判歷史主義建築形式的虛偽並創造新形式的現代主義流行大潮中,只有基督教建築始終未能打破哥德式堅固的框架。到了20世紀的巨匠柯比意設計的拉圖雷特修道院(Couvent Sainte Marie de la Tourette),將偽哥德式——哥德式本身並非是虛偽的形式,虛偽只是針對那些失去哥德式的精神而徒有其外在形式的建築——徹底打破了。

1959年7月竣工的這個修道院,位於法國里昂附近阿布雷勒(Arbresle)的艾維小鎮(Eveux)。設計開始於1953年、開工於1956年的這個修道院隸屬於道明會(Dominican Order),由近百個修道士房間、研修室、圖書館、餐廳和禮拜堂等構成。這個建築作為柯比意後期的代表作之一,體現了他的新建築五個原則,同時因其絕妙的細節和獨特的樣式,令參觀者無不拜服於他所創造的現代建築絢爛之美。

在傾斜的草地上被柱子架起的水平線,自然和人工構造物並舉,使我們無比興奮;規則的修道士房間的集合與禮拜堂等單一的大體量空間相列,是柯比意所創造的極致對立體現出的緊張;混凝土的開口與輕盈的框架結構展現的對立,也是一種微妙的反轉之美。吟味著空間的戲劇性,遊歷於絢爛的陽光灑入的迴廊,這種愉悅的感覺令人陷入如同聽一曲優美的旋律,或是閱讀抒情詩的錯覺當中。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2
    $123
  2. 二手書
    73
    $276
  3. 二手書
    73
    $276
  4.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