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的沉默

大規模的沉默
定價:260
NT $ 205 ~ 234
  • 作者:唐捐
  • 出版社:聯合文學
  • 出版日期:2009-06-2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5228375
  • ISBN13:9789575228378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大規模的沉默》以瑰麗、濃稠、生動及結實的文字風格,切入官能存在的底層,將讀者帶入詼詭幻妙的觀想之中,從而激發對生命本質的驚悟。其落筆冷奇,勇於逼視陰暗幽微的情境,故常能於污濁醜惡間,汲取生存與追尋的能量,為新世代散文書寫的重鎮之一。

  唐捐的散文,帶領讀者進入他的顛倒夢想,像步入一個黑色的沼澤,處處充滿黏滑、腥膩、陰晦、黑暗、死亡、腐敗的景象,其中豐富的感官描述,有時逼你噁心反胃,有時不得不讚歎其設思精巧。——陳昌明

  《大規模的沉默》其實一點也不沉默,它滿布浮躁不安的意象,爬滿山鼠、蚊蚋、螢火蟲和蝸牛,混雜著血腥、惡臭和黏膩的汁液,父親的呻吟和小獸的哀號,閱讀時,彷彿有神鬼擊掌號叫。無法消化意象的讀者,只好被意象吐出。——鍾怡雯

  閱讀唐捐散文的過程,有些類似作者(或是少年Q)穿越世界和翻閱記憶的方式:他面對著一個混亂喧囂的世界,一片巨大的表象,企圖釐清和了解,嘗試趨近真實。——孫維民

  檢視唐捐創作歷程,由第一本詩集《意氣草》、第二本詩集《暗中》,再至散文集《大規模的沉默》,詩與散文先後出擊,出手不凡,遂成其「詩人學者」精緻宏肆的詭麗之姿。——張春榮

作者簡介

唐捐

  本名劉正忠,一九六八年十二月生於嘉義。國立臺灣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並主編臺灣詩學學刊。曾獲梁實秋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高雄市文藝獎、1998年度詩人獎、五四獎之青年文學獎等。著有詩集《無血的大戮》、《暗中》、《意氣草》,散文集《大規模的沉默》。

 

目錄

馳感入幻的世紀末書寫 柯慶明
魚語搜異誌
螢河榮枯錄
福壽??
口腹因緣品
少年遊
黑色素
養神
暗中
脫身
毛血篇
有人被家門吐出
紅花園索隱
墓室內的子宮
感應
十日痰
不在場證明
大規模的沉默
血肉稿
喔,機械狼
調用遠方無聲鴿
後記
(書評)浮世繪與地獄變 陳昌明
(書評)有讀者被意象吐出 鍾怡雯
(書評)人是必要的主題 孫維民
(書評)回憶如鬼,想像如神 張春榮
索引

 

總序
馳感入幻的世紀末書寫∕柯慶明

  當所瞻望的父親,並不是買了橘子在月台間爬上爬下的,「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卻是:

  那具血肉是我所熟悉的。雖然他手上的刀斧是我感官範疇以外的事物;他操斧往背部砍去的動作,更是我思維系統難以接收的景象。刀斧和血肉碰撞,鮮紅的液體從黝黑的脊背上滑落。

  因而正如「火一旦碰觸鞭炮的軀體,貯藏在內裡的巨大聲響就會衝出,敲打人們的耳膜與心神」,「刀斧一旦和血肉碰觸,撼人的景象」,就不免使瞻顧者的「鼻梁上的眼鏡變得沉重起來」。

  當騎乘的並不是自轉車,逍遙於風光明媚的康橋,「我常常在夕陽西曬時騎了車迎著天邊扁大的日頭直追」,卻是:

  跨上摩托車,向東疾馳。我緊緊握住兩邊的把手,左手反覆前轉,催動油門:火熱的汽油在機械狼的內部流轉、燃燒、消磨,終於鼓盪而為強悍的速度,衝向去路。天空如飛毯掠過頭頂,青翠的檳榔樹、茶圃與蔗園、金黃纍纍的橘柚,都拔足奔跑過去過去了。鳥,倉皇地飛,風,倉皇地吹。大地流轉不息。我懷疑也有一種汽油在發動這一切,啊也有,一股汽油在發動我的身體,濃稠熱烈,飽含莫名的情緒和思維,由心臟傳向雙臂,由掌心輸入電路、油門,毅然發動引擎,催動車輪。

  於是我們就不只看到了南台灣的殊異景光,而且進一步見到了「人機一體」的現代神話:

  緊緊抱著機械狼,靜靜體會天地的流動。左轉,加速,超車。當右手催動油門,意志早已滲入機械,血管漸漸與油管接通。車與人融為一體,同時產生一種劇烈的亢奮,疾馳向前向前。速度越快,胯部與坐墊貼得越緊密,身體開始一吋吋淪陷。血由心臟注入油缸,火熱的油也灌滿急速膨脹的血管。我感覺得到狼的飢餓,牠不斷地以舌代足,舔食熱騰騰的道路。

  這兩種境況交織在一起,似乎形成的不僅是唐捐個人的,甚至是九○年代台灣的「後現代」與「世紀末」景象:(唐捐的屢屢得到各種文學創作獎,是不是不僅由於他的才華;或者也因為他的種種描繪,反映了時代的特殊感性與趣味?)本土的景觀,鄉野的信仰,感官的沉溺,消費的熱潮,擁擠的群眾,快捷的運輸,環境的破壞,媒體的污染,地獄的想像......。

  散文的文體形態,總是或多或少的帶點自傳的色彩,因此在本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唐捐的種種個人經歷:被水庫淹沒的童年與舊居,溪埔平原的故鄉,與父兄家人一起割筍砍柴,斬藤採石,獵鼠養螺,以至販煮山產等種種的生活經驗,以及前往東部擔任教員時的孤寂的感思。但是最重要的似乎是父親的死亡與追思。雖然,直到一九九九年五月,本書中書寫的最後一篇〈有人被家門吐出〉,唐捐方才正面的寫作這一題旨,但其實自一九九二年十月最早書寫的〈大規模的沉默〉起,他已默立在墓碑前,等待父親的咳嗽聲,破他的沉默了,以後幾乎篇篇有父親的影像。父親的去世,不但使得唐捐體驗到了「死生亦大矣」的鉅變與深痛;而父子之間愛惡糾結,既想從父親的生活世界「脫身」,又難忘懷其中種種的悲歡;而且通過了「神明附身」的特殊的民俗信仰,就進一步的轉化更為難解的人神糾葛,以至萬物有靈的因果報應等等,近乎夢魘的奇詭想像──但所有的「記敘兼抒情」,其實是無法自父親的亡逝裡平復,於是:「天空」,「像墓室一樣牢牢地籠罩下來」,「母性的大地是日夜張開的子宮」;「棺中生子」,竟然就成為宇宙萬物的本質與宿命的象徵了。尤其在成長的過程中有過「剋父」的意念與「瀆神」的經驗:當初次的性醒覺,在「神明」前發生;卻在父親死後,找到年輕父親和陌生女子的裸照,似乎使得整個靈異想像,更都沾染上了泛性慾化的色彩:少年裸遊孕魚;螢與鬼火交配......。於是自傳的事跡就轉化為種種怪異通靈的想像,讓我們不知要相信好,還是不相信好。

  這裡我們當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搜神」、「誌異」等筆記小說的傳承。唐捐原來選擇了〈魚語搜異誌〉的篇名,作為涵蓋全書的書名,顯然不僅是該篇獲得聯合報文學獎,事實也多少標誌了全書的某種精神。這種精神一方面也反映了此類「論說兼記敘兼抒情」的特殊寫作,既超越了五四初期所建立的文體功能區隔的規範,一方面也為「後現代」的散文寫作,標誌了精神上的系譜。中古文人,首度對「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呼喚出:「豈不痛哉!」,卻也作為補償似的,以說神道鬼來構設了種種靈異的,後世統稱為「志怪」的想像世界,那正是小說要自散文中萌芽,卻又尚未完全脫離的階段。五四時代,不管徐志摩與朱自清之間,有多少風格的差異,他們仍然都分享了那股啟蒙的樂觀積極,劃分清明的精神。但首先鉤沉這些古小說,撰寫了《中國小說史略》的魯迅,卻在《野草》中,回歸到小說散文甚至詩境不分的寫作,影子,墓碣,死屍,魔鬼成為主角或訴說者;而學過人體解剖的經驗,亦顯現在設想裸體擁抱或殺戮之「大歡喜」所構成的〈復讎〉的僵局中:身體成了描寫與體驗的中心。這些風格特質,似乎或多或少為唐捐所承襲,雖然唐捐的身體描寫,主要來自各種費力的勞動與活動經驗,對於喧囂與擁擠環境的不耐,耽溺在黑暗,沉默以及形神分離的觀想中,以至於「馳感入幻」(假如我們可以仿照方東美先生以「馳情入幻」來形容現代的浮士德精神的先例,另撰新詞)。繁複的比喻,奇詭的設想,逆反的思維,以至少年Q的反覆出現,都讓我們看到唐捐的「後現代」風格,如何與《野草》的「現代主義」風格的承轉關連。

  對於這樣的作品,我一方面讚歎唐捐的才華之高,感受之深;設想之奇,描摹之詭;一方面卻不免想提醒他:或許在思考告子的「食,色:性也」之餘,也可以考慮孟子的知言養氣,體會一下「浩然之氣」的宇宙境界;或許在沉思「萬物相制迭相食」的事實之際,亦當注意其中「物類平等」的襟懷,不妨於「不敖倪於萬物」之餘,「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在觀想因果循環的無休無止之時,亦當「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以「度一切苦厄」,而能「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世紀末的更進一步,就是世紀之初,是為序。

柯慶明謹序於台大中文系221研究室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七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05
  2. 新書
    85
    $221
  3. 新書
    88
    $229
  4. 新書
    9
    $234
  5. 新書
    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