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
- 作者:安東尼.史脫爾
- 原文作者:Anthony Storr
- 譯者:張嚶嚶
- 出版社:八正文化
- 出版日期:2009-06-2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505739
- ISBN13:9789868505735
- 裝訂:平裝 / 38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當你看到「孤獨」,會聯想到什麼?
大部份人所給的答案,都是消極、負面的。
一直以來,「人際關係」都被視為幸福的關鍵,彷彿有一段美好的人際關係,我們的人生就能臻於圓滿。英國心理學家約翰波爾比也說:「與他人的親密依戀關係,是人生賴以旋轉的軸」。
社會上普遍認為,一個喜歡獨處、不喜歡與人群接觸的人,八成有某種精神上的缺陷;一個極度內向的人,也比極度外向的人不正常。因此,如果身邊的人平時喜歡待在家裡,我們通常會鼓勵他們多出外參加社交活動;就連心理治療師,也毫無例外地不把獨處的能力列入評斷情感是否成熟的參考。
安東尼.史脫爾教授對此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他認為我們或許不該把人際關係理想化,人際關係也不應該是達成幸福的唯一途徑。事實上,「孤獨」,也就是獨處,也能為我們帶來人生的成就與幸福。
書中從專業角度來分析孤獨,以古今名人──或為作家,或為哲學家,或為音樂家,甚至宗教聖人──為例,說明孤獨並不像傳統觀念鼓吹的那麼消極有害,在許多狀況下,反而對人積極有益。
作者簡介
安東尼.史脫爾 (Anthony Storr,1920-2001)
出生於1920年,先後就讀於溫契斯特公學、基督學院、劍橋大學,和西敏醫學院。他在1944年取得醫師資格,隨即專攻精神醫學。其出版著作包括:《音樂與心靈》〔本書之中譯版已由知英文化出版〕、《人格的完整》、《人類的破壞性》、《容格》、《創作的原動力》、《精神治療的藝術》、《佛洛依德》、《邱吉爾的黑狗》及《孤獨》。此外,他也在《週日泰晤士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及《獨立報》等多家報刊發表評論和文章。
史脫爾醫師是「皇家醫師學會」、「皇家精神科醫師學會」及「皇家文學學會」的資深會員,同時也是「牛津郡衛生局」的名譽精神科顧問醫師,以及牛津洛林學院的榮譽院士。
中譯版導讀代序 林信男 1
推薦序 余德慧 9
原序 15
第一章 人類關係的意義 001
第二章 獨處的能力 021
第三章 孤獨的用處 041
第四章 強制的孤獨 061
第五章 想像力的渴望 089
第六章 個人的重要性 105
第七章 孤獨與氣質 123
第八章 分離,孤立,與想像力的成長 151
第九章 死別,憂鬱,與修復 177
第十章 一貫性的追求 209
第十一章 第三個時期 241
第十二章 完整性的渴望與追求 267
後記 293
引用文獻 1
人名索引 31
原序
交談增進瞭解,但是孤獨培養天才;而一件作品的均一性正是 一位孤身藝術家手筆的表現。(*)- 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一七三七-九四,英國史學家)
吉朋說得的確不錯。詩人、小說家、作曲家,大都與吉朋本人一樣,一生裡許多時間注定要獨處;大多數畫家與雕塑家也往往如此。現時盛行、尤其是各派精神分析家流傳下來的看法,都認為人是社會的生物,從生到死都需要別人的友伴和喜愛。他們普遍相信,親密的人際關係即使不是唯一,也是人類主要的幸福之源。但是,創作家的人生似乎常與這種說法背道而馳。許多大思想家就是例子。他們都不曾建立家庭或親密的私人關係。笛卡爾、牛頓、洛克、巴斯卡、斯賓諾沙、康德、萊布尼茲、叔本華、尼采、齊克果,及維根斯坦都是這樣。這些天才有的曾與其他男人或女人有過短暫的關係,有的則像牛頓,獨身而終。不過,其中沒有人結過婚,而且大都獨自過大半生。
大天才並不常見,因此他們常因本身的天賦而被敬畏、被妒羨。這些人也常被視為異數,不必承擔一般人的歡樂與痛苦。這種異於常人之處,以精神病理學的觀點來看,是否就意味著不正常?更確切地說,創作家對孤獨的偏好是否就證明他在建立親密的關係上有點無能?
人際關係一波三折的天才男女因為精神疾病、酗酒或藥物濫用而變得極度失常。由於看到這樣的例子,我們很容易就認定創作的天賦、精神狀況的不穩,以及發展完滿人際關係的低能,三者之間有緊密的關聯。由這個觀點來看,似乎難以確定具有創作天賦是不是福分:一種正反面兼具的資質,雖可能帶來名與利,卻也不見容於凡人的幸福之路。
世人一直都認為天才男女的精神必然不穩定,尤其自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一八五六-一九三六)以降,這種看法更是普遍。不過,這種說法不可能絕對正確。並非所有創作家的心理都特別不正常;並非所有孤獨的人都不幸福。吉朋在初戀失敗之後,過著一種任何人都可能稱羨的快樂、恬靜的生活。他這樣寫自己:
當我靜思人類終有一死的共同命運時,我就必須承認自己抽中了人生的大獎......我有愉悅的性情、溫和的感性,而且天生較喜靜處,不好活動;某些不良的嗜好和習慣可能也被價值觀和時間糾正了。好學,一種可以化享樂為活力的熱情,使我每一天、每一個時刻,隨時都有獨立且理性的樂趣;我也不覺得我的心智有任何衰退......依據瑞士的標準,我是個富有的人;我也的確富有,因為我的收入高於花費,而我的花費又都恰如我之所願。吾友謝菲德爵士(Lord Sheffield)一直熱心相助,使我能卸除最違反我的志趣和脾性的牽累。還要我再接著說嗎?-自從我的初願未償,我就不曾認真地考慮婚姻關係。〈1〉
利頓史垂奇(Lytton Strachey)在他的短文裡,這樣描述吉朋:
一想到愛德華吉朋,心裡就馬上湧出幸福這個詞,而且是最廣義的幸福-既有好運道,又能享樂。〈2〉
有人或許會說吉朋依父命放棄對蘇珊柯寇德(Suzanne Curchod)的情愛之後,就已斷絕主要的幸福之源,而且應該會因此而心理失常。然而,吉朋的一生也許少有性愛,但是其他關係卻相當可觀。卷帙浩繁的《羅馬帝國淪亡史》需要他長時間孤獨地費心研究和寫作,但是與人為伍時,他也一樣快樂。在倫敦時,他就有活躍的社交生活,曾是「文學會」的一員,也曾加入「同僚會」、「白人會」,及「布魯克斯會」,而且所到之處,他的言談都很吸引人。此外,吉朋對撫育他成人的姨媽波頓夫人(Mrs. Porten)有一份感人的深情,對終生的至友謝菲德爵士也有自然的友誼。他偶而會在信函中悲嘆自己的孤獨,也曾戲言要收養一位表妹,不過對婚姻的指望卻只是稍起即棄的空想而已。
當我設想過這種結合可能帶來的所有後果時,我已經從夢中驚醒,心喜自己得以苟免,還大呼謝天謝地,讓我保有我原來的自由。〈3〉
現代人堅稱先有親密的感情,特別是性的滿足,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這種說法沒有給吉朋這樣的人留一點餘地。很明顯地,吉朋雖然有許多友情,但是他的自尊與樂趣主要來自他的工作,這點在他自傳結尾的名句裡說得很明白。
人在老年時會以希望作慰藉,為人父母者對延續生命的孩子表達慈愛,高唱天國讚美歌的人熱衷他的宗教信仰,而作家也有一份虛榮心,但願自己的名字和著作能永垂不朽。〈4〉
吉朋是古典派藝術家,用諷刺且客觀的筆鋒表現人類的愚蠢和虛華。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一七一二-七八)與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一七七二-一八三四)等浪漫主義者就嫌棄這種風格。吉朋在著作裡所表露的人類同情心確實有限,性通常是消遣的主題,而宗教也被斥為迷信。不過,致力於那麼龐大的工作,他必須採取這種態勢。那麼長的一段歷史既紊亂且紛雜,為了在其中建立秩序,他需要有超然的觀點。吉朋沒有、也不能把他的人情表現在他的大歷史裡,但是他待朋友的溫情及朋友對他的喜愛,都顯示這個人本身具有一顆人類的心。以過去的大多數標準來看,吉朋可說是格外地正常。然而,依照佛洛依德的看法,異性間的性滿足是精神健康的必要條件,於是,自從佛氏提出這個觀念以來,任何人都會懷疑吉朋可能不只是一般幸福且成功的人。
並非只有天才男女才可能在不涉及人際關係的領域裡找到他們主要的價值。我認為只要是興趣,不論寫歷史、養信鴿、做證券和股票的投機買賣、設計飛行工具、彈鋼琴、或從事園藝,都是使人快樂的因素,而且其重要性大過現代精神分析師的想像。
偉大的創作家最能支持我這個論點,因為他們有作品為證;一般沒沒無聞的男女就幾乎不留下任何痕跡,以顯示其興趣的寬度與深度,但這些興趣卻可能是他們一生當中最主要的心神所注。富有的人也許會大量收集別人的作品;熱衷園藝的人也可能非常有創意且留下他熱誠的證據。這種證據即使無法像一本書或一幅畫那麼持久,也能維持數年,但若是對風車或板球狂熱,就不會留下任何東西了。不過,我們所認識的人當中,一定有些人因為這樣的興趣,不論自己的人際關係是否符合要求,也能過著有意義的人生。目前,我們都太高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以為完滿的親密關係理應使人幸福快樂,如果不然,一定是這種關係出了差錯-這種想法似乎太誇張了,人際關係實在禁不起我們這麼倚重。
人生要有價值,愛情和友誼當然是重要的成因,但不是唯一的幸福之源。而且,人總會隨著歲月而改變和成長,到了老年,人的關係變得較不重要。這也許是大自然善意的安排,使人在不得不與至親死別時不致於那麼痛苦。無論如何,人際關係總有「不確定」這個因素,因此就不應該被理想化,不應被視為達到個人滿足的絕對或唯一途徑。婚姻大概是最親密的一種結合,但是在西方世界裡,導致這種關係如此不穩定的原因也許就是人際關係的理想化。如果我們不把婚姻視為幸福的主要來源,以淚水收場的婚姻就會比較少。
我認為人類在大自然的造化之下,既可與人發生關係,也可以觸及與人無涉的領域。這項特點對於人類的適應性很寶貴也很重要。我們與其他動物一樣,都有繁殖的生理需求,都希望自己的基因延續不斷。但是主要的繁殖期過後,剩下的一大段人生也自有其意義。對一般人而言,與人無涉的領域就是在這個時期裡才愈形重要,雖然屬於這個領域的一些興趣可能很早就萌芽。
在往後的章節裡,我們會看到一些偉大的創作家由於環境乖違,很難與人親密,因此避開人群,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華。不過這都是為了凸顯重點所致,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也就是說,這並非如某些精神分析師所想像的那樣,由於缺乏人際關係,只好努力創作。我還會說明,除了配偶和家庭,沒有其他長期興趣的人,知性有限,相對地,既無配偶又無孩子的人就可能感性有限。
許多普通的興趣及大多數真正有創意的工作,都可以在不牽涉任何關係的情形下進行。我覺得,一個人獨自進行的工作,與他人之間的互動,兩者同樣重要。我們的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睡覺。人的一生始終都受兩種對立的力量驅策:一種力量使你傾慕友誼、愛情及任何親近的關係;另一種力量則驅使你獨立、遠離人群,或自主。如果只聽精神分析的「對象關係」論,我們會認為任何孤立的人都不健全。依照這個理論,我們必須與人有所關係,具有配偶、父或母,或鄰人等有用的功能時才會有價值。由此看來,每個人都因他人的存在而存在。
然而,對人類經驗的充實最有貢獻的人當中,有些卻對人類的福祉特別沒有貢獻。可以說,前述的大思想家都很自我或遺世獨立或「自戀」;較專注於自己內心的活動,少關心別人的幸福。許多作家、作曲家和畫家也是這樣。創作者透過創作不斷在發現自己,重塑自我,找尋宇宙的意義。他認為這是一種重要的整合過程,雖然如冥想或禱告,幾乎與他人無關,但自有其獨特的價值。對他而言,獲得某種新的領悟或有所發現時,是最有意義的時刻;在這種時刻,他即使不是絕對,也大半是獨自一個人。
大天才非常稀有,但創作者也是人,也有與你我相同的需要和願望。因為他們在作品裡留下思想和情感的記錄,所以他們是以醒目的方式成為人類奮鬥的各種榜樣,我們凡人雖也歷經同樣的奮鬥,卻不受到注意。創作家對孤獨的需求以及對內在整合過程的專注,或許可以透露較無天賦且較平凡的人需要些什麼,這方面的資料至今一直都被忽略。
推薦序-孤獨世界氣象萬千
一般人寂寞孤單,常是因為心靈空虛,而不是孤獨。孤獨真正讓人心傷的只有,伊人已逝、親人已杳、愛犬走失,那曾經在內心衝激著滿足的感情突然被抽瀉而光;反之,人生最幸福的時光卻是伊人安然、親人仍在、愛犬蜷伏腳邊安眠,而我獨自一人在燈下埋首工作,縱然無人陪伴,我心依舊幸福滿滿。
史脫爾是個超凡的精神科醫師,他看透心理治療理論的諸多問題,反對電視、廣播傳送那些庸俗的心理論調,動輒就把孤獨與憂鬱症綁在一起。這是對孤獨的污名化,也是一般不細察的心理工作者常犯的毛病。很少人會相信,生命的孤獨往往具有一種轉化的力量,是轉化成生命泉源的契機。例如災難之後,喪失配偶的男女在悲痛之餘,會開始對亡夫或亡妻說話,甚至寫信或日記,這些哀痛的書信反而能使喪偶者不自覺地走上自我療癒的過程。
史脫爾是對的。他清楚地指出,孤獨是個讓人富有想像力的時刻,人真正害怕的並非孤獨本身,而是對應處境時出現「想像的危險」,例如發現自己陷入被孤立的危險或留在險境卻求無奧援等;同樣地,喪親喪偶之痛來自死去的人緊緊構成我們想像的「自我」有著被撕裂的感覺,那撕裂的部分在空茫之境晃蕩,這些都是屬於安全的殘破所併發的想像,而一般的安全性想像則培育成熟的獨處能力,如英國名精神學家溫尼考克特別強調「有母相伴的嬰兒獨處」之重要性,也就如「孟母紡織,孟子於旁嬉戲」那般時刻。許多父母師長喜歡對獨自玩耍的小孩橫加干涉,可說是不智之舉。過度被干預的孩子容易「假裝順從」,長大後就會養成「虛偽」的習性,在人前人後表現不一。
傑出的文學家與藝術家,由於其本身的創作性格,容易罹患憂鬱症。但科學研究往往將他們長期的孤獨創作與憂鬱症相連結,甚至製造出假象,把孤獨與憂鬱症串連成因果關係,這其實是種誤導。史脫爾力排眾議,提出一個嶄新的論點:創作反而是療癒之乘具。一個憂鬱患者沈潛於深度心靈空間,乃是一種自動療癒。我贊成這個觀點,在孤獨創作的深度心靈裡可以讓虛幻飛翔,反而可以使精神進入一種不分現實或虛幻的寬容世界。這樣的深度心靈,卻常被過度解讀為精神症狀的前兆,此種誤解迄今未消。
撇開孤獨被過度病理化、問題化不談,在此要進一步指陳,孤獨本身是一種自我深納的狀態,孤獨的滋味不是寂寥。世人往往將孤獨與寂寞連在一起,其實也是誤導。寂寞來自一種熱鬧的冷卻,就如習慣家裡熱鬧的老媽突然在兒女出外之後感受到的冷清,這是與依附息息相關的另一面。但孤獨卻不是依附關係的副產品,它本身有其自主性,就如深夜埋首燈下的作家、整夜未歸的實驗室學者、思考數學問題的教授等,他們不但有著強大的自主性,而且在他們的現實之外還開啟了一個非現實的空間,所有的思慮、想像、樂趣都在那非現實的空間熱鬧登場,反將現實空間擺著不動。表面上是孤獨冷清,內心卻是炙熱異常。
這是一種非常自我充實的孤獨,是一種強大的自我能力。一般人常在放假的時間,突然覺得不知要作什麼,只好無聊地看電視,以為是休閒,其實是心靈被淘空的警訊。而自主性的孤獨往往是個人生涯的骨幹支柱。我曾經看一個農夫,一有空閒就用木條編東西,我也看過一個中學老師,閒來無事便寫些文章。雖然他們不是名家,但看著他們毫不費力地就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在自己的心湖清閒地滑動船漿,悠遊在自己的天地裡,便深覺此乃無上之幸福。我也曾經看過一些學者為寫論文而痛苦萬分,一些被人逼稿的作家據桌苦思,一旦解放,就要到處與人聊天、旅遊或聚會。很顯然,社會的樂趣可以使人的自主性降低,這些人表面上盤據高位,卻如吸鴉片般地要求社會供輸刺激,這才是真正的精神貧乏之病。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孤獨的品質等於個人的天才性,例如說,一個不自覺陷入寫作孤獨裡的人,就注定了他作家的天才性。這裡所謂的「天才性」指的是能不費力沈浸於某事的能力傾向,它與外在壓力所逼出來的作為並不相同。如果一個人的天才性是處理事情,你會看到他在處事方面十分熱心,可以花數小時來談一件事;政客的天才性是有握不完的手,臉部總是能自然擺出悅眾的笑容。此外,天才性不盡然表現於外在的成就,兩者就如基因的顯性與隱性一般。大部分的情況是外顯的表象偷渡其隱性的天才,故一個出家人可能喜歡寫詩歌而成詩僧,一個教授可能善於木工而成其重要的休閒。
換言之,孤獨是我們的內在深度使然。無法忍受孤獨的人可能缺乏私密的非現實空間,以致過度沈溺於現實。如果人的內在空間被打開,孤獨不但成了必要,更可能在這時刻才有非常充實的生命。作家卡夫卡即是一例,他的現實充滿了父親粗暴、對愛情的怯弱、對時局的不滿以及對自己無能的惱恨。某個深夜,他突然進入一個別人無法涉足的文學天地,領會到那非現實空間的甜美深刻,才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處所。
若把孤獨-內在深度-天才性三者相連,可以隱約看到一種生命的塑形,我們一生中最核心的事物都是此三者合作完成的,而且我發現三者的各種不同組合所造就的生命藍圖十分清晰。例如,不成熟的孤獨者(不喜歡孤獨、獨處的時候會出現恐慌、焦慮的心情)很少經營有系統的內心深度,他們的內心深處就像慌張的盜採者,東一個坑,西一個洞,無法連成平穩的盤底,而其天才性也偏向零散,這樣的組合可以看出某種懸吊著的一生,高不成、低不就。而成熟的孤獨者(自主性高,獨處時刻反而更專注某事)常於孤獨之際自我飛翔,在非現實的空間孕育著支撐的力量,所以,他們的內在底盤沈穩開闊,無論從事何事都能顧慮周詳,其天才性的潛能如自然花開,渾然天成。
奉勸本書的讀者儘可能把焦點放在成熟的孤獨案例,不必太在意不成熟孤獨所引發的躁鬱症、憂鬱症或神經症的解讀,才能在閱讀本書時獲得最大效益。畢竟孤獨的內涵氣象萬千,豈是醫療可以說盡的?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余德慧
中譯版導讀代序
當你看到這本書名叫《孤獨》時,你會作什麼聯想呢?也許你可以試試看,在一分鐘內儘快寫下你所能聯想到的各種名詞、用語;或者做個小實驗,問一群人,他們會聯想到什麼。你會發現大部分的答案是消極的、負面的。這是因為整個社會被洗腦,過度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孤獨的正面功能。有關如何改善人際關係的書、演講、訓練班成為現代化社會的寵兒。此種氣氛對那些不擅社交的人,造成不小的壓力,甚至因而不能接受自己。在這個時候適時出版英國精神科醫師,作家安東尼史脫爾的《孤獨》中譯本,正好振奮不論基於何種理由而獨居者的人心,並給被過度渲染的人際關係重要性當頭棒喝。
史脫爾分析繪畫、音樂、自然科學等各方面的世界級天才的生平事蹟,以具體的事實告訴讀者,親密的人際關係雖然重要,但並不是人生幸福的唯一來源。許多大思想家都不曾建立家庭或親密的私人關係。許多新的領悟、創造是在獨處的時候完成的。許多天才男女在不涉及人際關係的領域裡找到他們的主要價值。一般凡夫俗子也一樣能在園藝、釣魚、收集郵票等非人際關係領域的興趣上找到快樂,使人生變得有意義。
本書共分成十二章。第一章首先評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及波爾比的依戀理論對「人類關係的意義」的看法。接著說明人際間的親密關係或親密的依戀關係,對一個人的健康和幸福是有相當大的影響,但不是只有親密關係才賦予生命意義。歸屬感、工作及獨處的能力也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第二章及第三章探討孤獨的能力及用處。一個成熟的人,既能與人建立平等的成熟關係,也能獨處。從行為觀察,發現有安全感的嬰兒才有探索的勇氣,因此獨處的能力可視為內在安全感的一個表徵。
獨處可培養想像力,有助於內心的整合及使腦力發揮最大的潛能。而我們每天花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睡覺,其目的雖然有各種說法,但睡覺時,使人得以有孤獨時間,讓腦細胞利用此時間做整合,也許是其重要功能之一。
獨處能力有助於適應生活變遷,特別是針對死別經驗;孤獨使哀喪者能獲得適當的宣洩,而達到療傷的作用;孤獨有助於領悟,釋迦牟尼在樹下的冥想,耶穌傳道過程中多次退出人群避靜,穆罕默德每年齋月期間避隱到洞窟,高僧之閉關等等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四章說明孤獨若非出於自願,而是被強制的,則會帶來傷害。單獨拘禁是一種精神上的酷刑,尤其是如沙皇、共產黨及某些獨裁政體下所施行的單獨拘禁,更是用盡各種慘無人道的方法,使被拘禁者處於「感覺剝奪」的狀態。心理學實驗及實際發生的例子均指出:感覺剝奪會導致極度不安、心智活動退化、容易接受暗示、幻覺經驗等。長期單獨囚禁者,被釋放後,需相當的社會復建才能重新適應社會生活,有的甚至留下終生無法復原的創傷。被單獨囚禁者,愈能自主地發揮想像力用腦思考的人,愈能降低創傷程度。
第五章討論人類得天獨厚的想像力。比人類低階的動物,其行為主要是受預設模式的支配,唯獨人類具高度想像力,才能繼續創新。科學上的學說源於想像,牛頓的萬有引力學說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是好的例證。幻想如能與外在世界聯繫,就能發展成事實,否則就變成必須拋棄的妄想。
第六章提到個人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的幻想世界。人類得天獨厚的想像力,使其既能把人際關係當成自我發展的主要管道,也可以浸淫在與人無涉的領域裡發展其潛能。對天才創作家而言,他的工作比私人關係更能表現其生命意義。許多創作家無法建立成熟的私人關係,其中有些人因早年生離死別的創傷而變得非常孤立,但卻驅使他們發揮在相當孤立的情況下才得以展現的潛能。
對一般人而言,波爾比所主張的說法:「與他人的親密依戀關係是人生賴以旋轉的軸」的說法也許適用,但對虔誠的基督徒來說,人類最終的幸福在人與神的關係裡才找得到,而人類的各種關係有時會阻礙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對那些非常有獨創性的人,波爾比的主張也不見得適用。現代精神分析師把親密的依戀關係過度理想化,但即使最親密的關係也有瑕疵,而許多人常不接受此事實,造成該幸福者不幸福,而且常因此而離異,使離婚率節節升高。每個人多少需要與人發生關係,但是每個人也需要某種純屬個人的成就。
第七章討論孤獨與氣質。每一個人都有其個性特質,此特質有很大部分是與生俱來的,稱之為氣質。另外,嬰兒期的經驗,特別是頭三個月與母親的關係也影響此特質的形成。科學家較具內向或收歛型氣質,而藝術家較傾向外向或擴散型氣質,他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極端外向的人,在人群中常需勉強自己偽裝、掩飾真正的感受,結果常弄得筋疲力竭。此種人特別需要有機會獨處,使自己有喘氣的機會。作家中憂鬱型人格特別常見,但也有具分裂型人格者。分裂型人格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就是與人親密時,會感到有威脅,卡夫卡這位作家就具分裂型人格特徵。
第八章探討分離、孤立的經驗與想像力的成長之關係。具有天賦而且曾因某種原因而度過極孤獨之童年的人,想像能力常特別發達。孤獨能導致崩潰,但也可助長想像力的發展。兒童期想像力特別活躍,又缺少玩伴的兒童,常會自編故事,並成為後來創作成就的基礎。
第九章說明創作的想像力具有治療的功能。透過創作,可使遭喪失之痛的人找到可逃避的幻想世界,而對那些有創作天賦的人,則能更進一步把他們的天賦用在一種修復或再創造的過程,這過程使他們完成哀痛的過程,恢復失去的和諧或找到新的和諧,並且創造出實際存在於外在世界的作品。創作的過程可以使人不被憂鬱擊垮,可以使充滿無力感的人重拾支配感。
第十章說明興趣在人格作用上的關鍵角色。理想中有均衡心態的,應該即可在人際關係裡,又可在興趣中,求得人生的意義。對那些因某種理由而無法建立親密人際關係的天才男女而言,興趣卻可以取代一些通常都靠親密關係去運作的事情。創作的能力似乎可提供一種使人可以在孤立狀態中自求發展的機會。有些人特別需要在不以人際關係為主的生命裡尋找意義。這種人的自尊及成就感主要是來自他們的工作,而非他們的人際關係。這些人不在人際關係上尋求滿足,但是卻可以透過他們的工作,獲得與一般人同樣多的幸福和安定,康德就是此種代表性人物。
第十一章提出藝術創作家作品風格的變化過程。藝術家創作年齡夠長時,其作品風格可約略分成三期。前兩期作品勢必會受到老師或前輩的影響,到第三期或晚期,會較專注於比較需要孤獨冥想的作品,比較不關心與他人的溝通,貝多芬及李斯特晚期作品都呈現此種變化。
第十二章探討天人合一的感覺。與宇宙或與另一個人全然融合的感覺,在本質上是同一種現象。大自然、藝術、宗教、性愛、創作等都能提供此種忘形的感覺。人類是社會動物,需要與別人有互動。而童年的經驗、遺傳因素、以及其他許多因素,都可能影響一個人在尋求生命的意義時,或轉向他人或轉向孤獨。許多有創作性的人是孤獨的,但他們不見得是不幸福或神經質的。獨處的能力促進想像力的發展,並使創作家透過向其內心深處的探索,在創作的過程中,經驗到內外世界完全和諧的忘形感覺。因為此種感覺只能瞬間存在,故人無法獲得永久的幸福,而必須始終在追求幸福。
在一個多元化社會裡,過分強調某一種學說理論或某一種生活模式,以致於把它理想化或偶像化,對於社會及個人都是弊多於利。我們接受那些重視人際關係,在親密關係裡尋求生命意義的人;我們更要尊重、接受那些不論是哪種原因,而轉向孤獨,在不涉及人的領域裡追求生命意義的人。史脫爾以其精神科醫師的豐富知識及經驗,根據許多世界上有名才子的歷史資料,告訴讀者「孤獨」雖有其負面的作用,但其正面的作用遠超過一般人所想像的。史脫爾以其文學家的妙筆生動的描繪此艱澀的題材。本書對從事心理衛生及社會工作者、教師或為人父母者,以及想多了解自己的一般讀者都有助益。相信讀後不但能開闊視野,更能積極地面對人生。
臺大醫學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國立臺灣大學精神科教授
林信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