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基金的騙局:誰賺走了你的血汗錢?你該如何因應?
- 作者:路易斯.魯文斯坦
- 原文作者:Louis Lowenstein
- 譯者:洪慧芳
- 出版社:財信出版
- 出版日期:2009-05-2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602427
- ISBN13:9789866602429
- 裝訂:平裝 / 28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如果你以為基金經理人會為了你的最佳利益著想,很抱歉,事實並非如此。
高額的管理費用背後,是基金公司的龐大行銷費用,用在基金本身則是少之又少。
購買基金之前,應先了解基金產業的運作模式,清楚知道基金經理人把你的血汗錢用在哪裡。
對於投資大眾而言,共同基金是散戶投資的最熱門工具。換句話說,共同基金業給人一種安全穩健的形象。共同基金攸關我們的財富,光是股票型基金的投資規模就高達6兆美元。從全球來看,共同基金的管理資產值高達22兆美元。
然而,共同基金的產業架構裡蘊藏了極大的利益衝突,包括: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權獨立,和旗下基金績效分離;基金經理人的報酬來自於基金規模——根據基金資產多寡計算,而非績效。讀者將會看到,基金公司以直接竊取的方式拐騙投資人。更重要的是,有那麼多家基金公司,以及他們行銷基金時所依賴的券商與投顧業者,以違背投資人信賴的方式管理資金,這就是本書所要探討的背信問題。
本書源自於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魯文斯坦在2000到2002年間,針對美國股市崩盤後所做的研究,探討1999到2003年間10支表現優於預期的價值型共同基金。魯文斯坦教授認為,共同基金的運作必須反映基本的道德原則,以信賴、保本、長期、報酬品質為基礎。讀者只需要投入一些時間與心力,運用本書提供的有效檢驗標準,就能找到合適的投資標的。精挑細選需要時間,不過切記,耐心挑選是值得的。
本書不僅揭露共同基金產業的諸多黑暗面,也闡述如今投資環境中的光明面。《共同基金的騙局》以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嚴肅檢視共同基金產業面臨的真正問題,以及可以協助投資人做出正確決定,達成投資績效的價值導向投資法。
作者簡介
路易斯.魯文斯坦(Louis Lowenstein)
哥倫比亞法學院賽門.瑞夫坎(Simon Rifkind)講座的財務暨法律名譽教授、知名企業評論家,也是證管會審計效力小組(Panel on Audit Effectiveness)的成員,多在《財星》《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巴隆週刊》《哈佛商業評論》等重要媒體發表金融市場相關評論。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MBA,曾任職於西門子公司和花旗銀行,目前從事書籍及電腦軟體翻譯工作。
譯有《尋找投資護城河》《石油的政治經濟學》《投資銀行交易祕辛》《綠色商機》《避險基金交易祕辛》《中國CEO》《年輕就學會當有錢人》《大師解讀行銷》《開會開到死》《主管別瞎忙》《看得見的領導》《引爆市場力》《別自個兒用餐》。
序
我媽是七十幾歲的獨立女性,擁有社工與心理治療的研究所學位,自己開業治療,經濟能力不錯。據我所知,她從未欠繳房貸、拖欠貸款,也不曾有財務壓力。但是按照法律規定,她不能投資兒子操作的基金,因為她還不到美國證管會(SEC)所規定的最低淨值要求。避險基金對我媽來說風險太大了,財金報導的讀者都知道,避險基金是「未受管制」的資金集合,可以投資多種財金商品,也可以做槓桿操作。聽起來很可怕吧?所以證管會為了保障一般投資人,才不准避險基金廣告或行銷,也不准淨值不到500萬元的散戶投資大部分的避險基金。
還好,對我媽與數百萬像她那樣的投資人來說,市場上還有共同基金,它們看來比較安全,必須向證管會提交公開說明書,理論上受獨立董事會的監督,收費策略也受到規範。它們都有令人放心的名字,例如富達(Fidelity)、聯博(Alliance)、長青(Evergreen),都是做「長期」投資。對不太講究的投資人來說,共同基金仍是散戶投入股市的最熱門工具。換句話說,共同基金業給人一種安全穩健的形象。
和避險基金不同的是,共同基金可以運用各種廣告伎倆,付給經紀商豐厚的佣金,請經紀商幫他們行銷產品。他們也可以在週日的報紙上刊登全彩廣告。隨便拿起一本財金刊物,裡面總是充斥著共同基金的橫幅廣告,就像路易斯.魯文斯坦教授所說的:「跟賣肥皂沒什麼兩樣。」阿默普萊斯金融公司(Ameriprise Financial)最近在《紐約時報》上刊了一份全版的彩色廣告,裡面有性感的金髮美女穿著半透明的泳裝,那頁廣告呼喚著:「重點不在於夢想能帶你到哪裡,而是你能把夢想帶到哪裡。」凡坎朋投資公司(Van Kampen)在《巴隆》雜誌上刊登的廣告是一座燈塔的圖案,背景中烏雲密佈,文案寫著:「尋找正確的燈塔,凡坎朋。」理性的人可能會問,這些和股市投資有什麼關係?
《共同基金的騙局》一書結合了冷靜的學識涵養與銳利的專業眼光,揭發投資那麼多美國資金的機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魯文斯坦教授娓娓道來1920年代美國出現共同基金業以來的演化史。如今有些基金公司認為他們是客戶資金的可靠保管者,有些則是利用大眾貪婪的心態暗中挪用資金。共同基金(當時稱為信託基金)的目的就像一位管理者所說的,是為「沒方法、沒經驗,也沒閒工夫」的人提供「專業的投資管理」。
從以往到現在,這之間有了什麼變化?首先,成本增加了,公司開始想辦法把行銷費用、銷售佣金轉嫁給投資人,用其他方式分隔投資人與他們的自有資金。此外,基金數量也變了。多數公司一開始是以單一投資公司的方式營運,由管理者在幕後經營。如今整個產業變得像金融超市一樣,提供投資人多樣的投資選擇。不過,主要的改變是投資人的數目與專業經理人可投入股市的資金金額,共同基金彷如浪潮一般,席捲市場。
401(k) 退休金帳戶計畫的施行,再加上20世紀末多頭市場的推波助瀾,使共同基金業在過去數十年間變成高獲利的產業。如今約有9000萬美國人投資共同基金。在美國,管理資產總值也從1980年的1350億,成長至今已逾10兆,這金額幾乎是避險基金業的7倍。從全球來看,數字更不平均,共同基金的管理資產值高達22兆,避險基金的規模是近2兆。換句換說,多數人比較可能把積蓄投資在共同基金裡,而不是避險基金中。
閱讀財金報導時,共同基金業的權力與規模都只是點到為止而已。從新聞標題看來,我們可能會合理認為避險基金是主宰金融界的主流。2006年,避險基金登上《紐約時報》新聞標題的機率是共同基金的3倍。在《華爾街日報》上,兩者相對比率也一樣扭曲。坦白講,避險基金看起來很誘人,是孕育億萬富豪的搖籃。他們也很可怕,崩解傳言時有所聞。他們是短期交易的工具,衍生龐大的交易佣金。而且,他們很神秘,不准廣告與行銷,以免不知情的投資人受誘惑而踏入陷阱。
魯文斯坦教授並沒有在避險基金與共同基金之間偏袒任何一方,《共同基金的騙局》一書也不盡然都是揭露晦暗的內幕。這本書源自於魯文斯坦教授在2000到2002年間股市崩盤後所做的研究,他以類似1980年代巴菲特檢視價值經理人的方式,探討1999到2003年間10支表現優於預期的價值型共同基金,看看他們有什麼共通點。
在第二章中,魯文斯坦教授列出這些基金經理人的幾項共同特質。第一,在以「非理性繁榮」著稱的網路狂潮年代,這些經理人幾乎都因股市飆漲期間表現不如大盤,而面臨投資人的壓力。一位經理人說:「我寧可失去一半的股東,也不想賠光股東的一半資金。」這些經理人還有那些共同的特質?他們持有的股票檔數不多,換股頻率較低,他們都投入自有資金,也都奉行葛拉罕(Graham)與陶德(Dodd)的價值投資法。
另一方面,魯文斯坦教授也探討《財星》雜誌2000年8月一篇標題尷尬的文章〈十年長青股〉(10 Stocks to Last the Decade),那篇文章在不經意下把讀者推入火坑,文中網羅了安隆(Enron)、博通(Broadcom)、北方電訊(Nortel)、諾基亞(Nokia)等等當時最熱門的股票。《財星》大言這是可以「買進忘記」、當成退休依靠的投資組合。但是2002年年底,這10檔股票平均都跌了80%。
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公司為了股東的利益而經營,不盡然是為了顧客,這也無可厚非。理論上,只要有充分的資訊揭露,消費者就會自行判斷哪一家公司提供最好的產品,提供最佳產品的公司自然獲利也最多。過去十年,蘋果(Apple)、動態研究(Research in Motion)、Google等公司的產品大受歡迎,他們的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同樣的,市場上也到處可見迷失方向的公司,例如美國的汽車業,或是因科技變革而遭到取代的產業,例如百視達(Blockbuster)影片出租。
對於一再利用顧客、但獲利依舊亮眼的公司,大家會怎麼想?在我最喜歡的一章「貪婪是好事」裡,魯文斯坦教授比較投資共同基金的投資人與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資人。果然,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比投資共同基金的獲利更好。魯文斯坦教授在文中檢視總部位於巴爾的摩的共同基金業巨擘普信集團(T. Rowe Price Group)。
普信集團在很多方面都堪稱業界表率,他們避開最近共同基金公司的短線交易醜聞,旗下的基金都是「零申購手續費」(no-load),亦即投資人不用付手續費給經紀商就可以投資基金。他們也很少使用12b-1行銷費,管理費也壓得比較低。所以究竟哪裡出了問題?如果你剛好是普信集團的股東,那當然沒問題。2001到2005年間,他們的管理資產值成長逾70%,淨利幾乎加倍。2005年,普信的淨有形營業資產的報酬率高達80%。在這些亮眼績效的加持下,2003到2006年間,普信的股價飆漲了240%。普信管理高層的財富也一樣驚人,該公司的投資長持有約170萬股的公司股票,每股股價75元,總值逾1億。然而,他自己卻不太投資普信旗下的基金,僅投資1百萬元而已。
這段期間,投資普信基金的投資人又是如何呢?魯文斯坦教授舉普信旗下五大基金為例,結果看起來都不太出色。10年間,有3支基金的表現比S&P 500指數稍好或稍差一些,有2支基金的表現遠遠落後大盤。魯文斯坦教授引用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師的看法:「你會覺得祖母投資普信的基金很不錯。」但教授補充:「或許他的祖母很好,我的祖母可不好。」
既然共同基金在金融界呼風喚雨,有人可能會認為新聞上應該會常看到一些相關的質問。但事實上,財金報導中一直缺乏批判這個產業的報導,也很少書對此產業提出強而有力的評論。為什麼會這樣,大家也只能提出一些審慎的推測。因為共同基金公司都是財金媒體的廣告大金主嗎?我覺得不是,但這點值得注意。或許是因為一般認為,傳統基金的經理人很無趣,不過讀過本書的人會駁斥那樣的觀點。
為什麼媒體對共同基金業的著墨甚少?我猜部分原因在於,共同基金公司在幾年前,毅然決然地改變他們向投資人行銷的方式。在那之前,共同基金公司總喜歡吹捧自家的明星基金經理人,把他們的相片放在廣告中,讓他們接受《巴隆》雜誌的專訪,或到CNBC等頻道上亮相。後來行銷一向過人的共同基金公司變得更精明了,他們發現,如果真正有價值的是公司本身,又何必創造明星?如果基金經理人可以用他們的名聲要求更高的薪資、跳槽到別家基金公司或自己創立避險基金,那又何必讓他們出名、讓他們變得不可或缺?何不推廣公司的品牌就好,讓基金經理人成為背後的無名工作者,對公司的整體成敗不是那麼重要?
這種行銷策略的改變,是壓抑業界新星的絕招。如今知名的基金經理人通常是操作避險基金,我們忘了不久之前馬力歐.蓋伯里(Mario Gabelli)、比爾?米勒(Bill Miller)、彼得.林區(Peter Lynch)等知名的共同基金經理人才被媒體捧為名人而已。共同基金公司削弱這些明星的光環後,就可以專心塑造公司品牌,所以如今基金公司大多是公開上市,或是銀行與保險公司之間交易的標的。避險基金有明星基金經理人與優厚的薪資分紅體系,所以大多還是無法銷售,因為公司有很大一部份的價值和避險基金經理人的身份息息相關。
如今誰能說出幾個共同基金經理人的名字?
《共同基金的騙局》一書雖然講的是共同基金,但我沒趁此機會比較龐大的共同基金產業和我目前所處的避險基金業就太可惜了,我覺得這裡特別值得探討這兩種基金經理人的不同給薪方式。共同基金經理人主要是根據管理資產值的成長給薪,基金管理的資產愈多,管理費的收入愈多,獲利也就愈高。避險基金雖然管理費收得比較高,但經理人的薪資主要是看操作績效而定,他們通常是抽20%的獲利。這樣的結構看起來很容易促成獎勵的不對稱:績效好時經理人吃乾抹淨,績效不好時投資人自己認賠。不過,由於避險基金是根據績效支付經理人的薪資,經理人在彌補前幾年的損失前都無法獲得給付,所以避險基金很難從百分比兩位數的虧損中恢復原來的水準。這產業雖錯誤不斷,但這樣的安排讓避險基金經理人有很強的動機固守投資人的資金。但共同基金產業又是如何呢?就像魯文斯坦教授所說的,各大共同基金公司旗下有無數支基金,在本世紀初的空頭市場中,賠了70%以上的投資人資金,之後他們只不過用新策略或新名稱再推出新的基金而已。魯文斯坦教授指出,受顧問評估方式的影響,共同基金經理人的評價通常不是根據他們的絕對績效,而是根據他們和該資產類別(例如小型成長基金或大型價值基金)的比較來看。
換句換說,如果避險基金有一年的績效像共同基金業在2000、2001、2002年的表現那樣,避險基金早就解散了。
如今,評論家檢視商業書時,總喜歡在雞蛋裡挑骨頭。寫共同基金或避險基金的作者幾乎都和其中一個產業有利益關係,分析不免偏頗。但《共同基金的騙局》不一樣,魯文斯坦教授沒有什麼要保護的關係,也沒有要捍衛的對象,他唯一偏重的是他長期投身業界與學界所培養出來的價值觀。魯文斯坦教授所主張的共同基金原始原則,反映了德行人生的原則:人本。投資事業應該以信賴、保本、長期、報酬品質為重,而不是重視資金數量。魯文斯坦教授認為,龐大的共同基金產業就是失去了這些價值,才會對基金投資人造成長期的損害。
最後,我想以一段私人告白為本文做結。魯文斯坦教授曾經擔任律師、企業家與教師,他卓越的職業生涯在不知不覺中惠我良多。1992年他的著作《財務金融的理性與荒誕》(Sense and Nonsense in Corporate Finance)幫我建立了證券分析的觀點,至今仍是最清楚剖析企業金融對錯的一大著作。這二十年來,他的兒子、也是名作家羅傑.魯文斯坦(Roger Lowenstein)一直是我的摯友兼同事。我的公司裡有一位年輕有為的合夥人名叫彼得.卡林(Peter Carlin)。2002年我面試卡林時,我問他為什麼會對投資感興趣,他不知道我認識魯文斯坦教授,直率地回應:「上魯文斯坦教授的投資課時,我知道我不適合走法律那行,他的課程啟發我對投資的熱情。」所以我欠魯文斯坦教授三次感謝。這本書雖然對共同基金業的錯誤多所抨擊,也為投資人指引出投資界比較光明的方向。《共同基金的騙局》不僅是啟發未來投資學學子的好書,也對管理美國資金的機構錯得離譜的現象提出嚴峻的警告。
尼爾.巴斯基(Neil Barsky)
執行合夥人
阿爾松資本合夥公司(Alson Capital Partners,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