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讓失落的靈魂找到最後的歸宿∕陳如意
「生」與「死」的問題自古就一直困擾著人們,今生為何而來?生存的目的是什麼?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又為何?在人世間走了一回,往生之後又會怎樣呢?我想最後一個問題是最難回答的,因為少有人能在經歷死亡後,再度回到人間,向人們說明死後要面對的是怎樣的光景。即便有人宣稱死而復生,或是透過神蹟見證了亡者的國度,但真實性又如何能夠獲得印證?也許是這樣的神祕與未知,造成了一般人對於死亡的恐懼與抗拒,以及在面對死亡威脅時的極度不安。
進入醫界的人,最初都懷抱著濟世救人的理想,總以為就算不能練就「起死回生」之手,也要當妙手回春的醫「生」。然而,現實的生命科學卻是殘酷的,不管「醫生」們如何努力,人們「生、老、病、死」的命運,如同每年「春、夏、秋、冬」的輪轉一般,更迭的時機或許有些異動,卻總逃不過大自然的規律。
機緣巧合下,我選擇了「安寧緩和醫療」這項專科,開始學習如何醫「死」。在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下,選擇一個承認「死亡確實存在」、「醫療科技有時只會帶來痛苦」、甚至要鼓吹「死亡不是醫療失敗」的專科,似乎不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然而,開始「正視」死亡對末期病人與家屬的折磨時,才驚覺原來還有許多「醫生」們不知該如處理的「痛」與「苦」在哀號。
人的身體有著非常精密的調節系統,使我們在嚴酷的環境中能夠維持正常的生理運作,不管是在酷熱的赤道、陰濕的雨林或是寒冷的南北極,人類都能找到適切的生存之道。
然而,萬一來自外界的壓力突然超過人們所能忍受的極限時,該如何因應呢?通常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產生超乎常人的力量來面對難關,直到危機解除。例如,在作戰中的士兵,雖然被砍斷了手臂,卻可以忘記疼痛,依舊奮勇殺敵,直到戰事結束。
另一種反應卻是截然相反,當身體在接觸到超限的壓力時,會關閉自我的反應迴路,拒絕接受外來刺激,甚至封閉記憶,讓大腦停止與其他生理系統接觸,以逃避的方式來應付危難。例如,在交通事故中遭受到強大撞擊的人,不管腦部是否受創,通常會立刻陷入意識昏迷,拒絕讓腦部繼續感應後續更劇烈的痛苦,甚至在醒來之後,也不會記得事件發生的經過。
在協助癌症末期病人與家屬的過程中,我發現人體面對壓力時的生理機制,也會在家庭面對「死亡」議題時重複上演。有些病人與家屬在驚訝與感傷之後,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透過與安寧療護團隊的合作,重新解讀生命,思考出新的生命意義,讓病痛的軀體找到安棲之所,讓失落的靈魂找到最後的歸宿。
而有些家屬在面對病人生命最大危機的關鍵時刻,選擇拒絕接受病情告知來逃避現實,使得病人錯失最後與家人告別的機會;還有些病人則是在面對死亡挑戰前,以「自殺」或要求「安樂死」來尋求解脫,自以為免去家人負擔,卻讓親人活在愧疚與自責的陰影下。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台灣地區九十六年十大死因第一名為癌症,人數達三萬七千九百九十八人,比第二、三、四名的總和還多,但是在多數醫院裡,癌末病人往生前能夠接觸到安寧療護者卻不到一半。原因很多,其中以一般醫療人員與民眾「誤解」安寧療護的目的與內涵為主要因素。
所以,在協助癌末病人接受安寧療護時,花費最多時間的部分,經常是在「解釋」的過程。很高興盈光的小說在精采的劇情安排中,以淺顯的說明,釐清了許多安寧緩和醫療的重要核心價值。正如聖經所說:「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盈光,妳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