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下的祈禱
- 作者:琳.瑞.柏金斯
- 原文作者:Lynne Rae Perkins
- 譯者:謝維玲
- 出版社:維京
- 出版日期:2009-03-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428951
- ISBN13:9789867428950
- 裝訂:平裝 / 20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小女孩心思纖細,容易交友,但也容易說斷就斷,不再往來。她們常會因他人一個無意識的動作或一句無心的話,而胡思亂想或鑽牛角尖,讓自已陷於困境而無法自拔,這本故事中的自述者黛比就是個絕佳的例子。
她最親蜜的好友莫琳突然與另一個同學格蓮娜來往密切,黛比覺得自已好孤獨。最後,她終於發現,她與莫琳友誼的結束,並非是格蓮娜該負責的,而完全是莫琳的責任,這一點對她傷害最重。幸好園丁喬治、花園的主人布朗太太、英文老師艾普勒小姐及時伸出援手,開展黛比的交友空間,扭轉她的固執想法。她與瑪莉家庭生活的對照,讓她覺得安慰不少。偶然間,她看到格蓮娜滿臉驚慌擔憂、亦步亦趨的跟在莫琳與男友的後面,她終於了解,有些友情是無法持久的,更無法與愛情對抗。
小說裡,黛比第一人稱的敘述顯得清晰、有趣、焦慮、懷恨、脆弱,但這些正是跟黛比年紀相當的小女生的共同心聲。她們被好友疏遠時,同樣會有黛比般的困惑、否認與孤單。作者細心鋪陳,讓黛比走出狹隘的自我世界,跟許多其他女孩認識,同時發現自己可以跟不同類型的人交往。真實的人生就是如此,人總得成長,關係總是會起變化,女孩子總得繼續往前走。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說盡小女孩友誼發生變化,走出孤單心情的歷程。長久以來,寫實性的校園故事歷久不衰,因為青少年階段總是擺脫不了「情」字的尋尋覓覓。本書裡不只有師生的互動、學校裡同性密友的分分離離、家人的扶持也是主要的描繪主軸。紐伯瑞金牌獎得主琳?瑞?柏金斯(Lynne Rae Perkins) 的《星空下的祈禱》(All Alone in the Universe),圖文並茂描繪小女孩面對友誼的心情波動,將觸動無數少女的心。
作者簡介
琳.瑞.柏金斯(Lynne Rae Perkins)
1956生於美國賓州,1978年自賓州州立大學畢業,1981年取得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藝術創作碩士學位,是位插畫功力深厚的優秀作家,目前跟丈夫與兩個孩子住在密西根州北部。
柏金斯的出道要從1993年說起,當年Greenwillow出版社的美術主編艾娃?韋斯(Ava Weiss)正在匹茲堡舉行的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SCBWI)大會裡選書,並且只同意審閱十位作家的作品。就在她看完這十位作家的作品,準備離去的時候,柏金斯十萬火急的衝了進來,看到柏金斯挺著大肚子還開了一千公里的路,只為了讓自己一睹她的作品,韋斯禁不住心軟,答應收下她的作品集,結果才看不到幾分鐘,這位美術主編便明白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之後,柏金斯在繪本與小說創作上經常有出色表現,而且作品廣受好評,包括受到各大圖書獎項肯定的《美麗家園》(Home Lovely)、《雪韻》(Snow Music)、《星空下的祈禱》(All Alone in the Universe),以及在二○○六年贏得紐伯瑞金牌獎的小說《生命交叉點》。
譯者簡介
謝維玲
美國俄亥俄州Findlay大學幼教碩士。現為音樂創作人和專業譯者,主要譯作包括:《生命交叉點》《一百件洋裝》《動物奇觀》《懶人庭園》等多本書。
導讀
少女情懷的抒發
張子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
一
我們目前生活在一個圖像化的世界裡,電視、電影、電腦、漫畫充斥在每個角落裡,相對之下,繪本的盛行只不過是近一二十年的現象。對於初學者而言,繪本是很好的學習利器,學前教育及小四以下都可善加利用,但文勝於圖的繪本有其階段性,因為孩子的學習畢竟最後還是得回到抽象的文字世界。當前適合10~18歲青少年閱讀的作品均以抽象文字為主,文類可略分為童詩、童話、青少年小說、奇幻、羅曼史、非文學(如知識性、自然科學或傳記類)等,型式不外是寫實與幻想兩種。
上個世紀末幻想文學蓬勃發展,奇幻文學盛行,大型書店裡的青少年文學專櫃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奇幻作品,但寫實性的校園故事與愛情故事(love romance)依然歷久不衰,有它們的基本讀者,因為青少年階段總是擺脫不了「情」字的尋尋覓覓。所謂「情」字並不只有愛情的追尋,因為即便在談情說愛的同時,親情與友情也一定會介入,因此,這方面的書,往往不是只有少男少女的愛情追逐故事,師生的互動、學校裡同性蜜友的分分離離、家人的扶持也是主要的描繪主軸,琳.瑞.柏金斯(Lynne Rae Perkins) 的《星空下的祈禱》(All Alone in the Universe) 也可歸類為這一類型。
二
小女孩心思纖細,容易交友,但也容易說斷就斷,不再往來。她們常會因他人一個無意識的動作或一句無心的話,而胡思亂想或鑽牛角尖,小題大作,結果小事就變成大事,讓自已陷於困境而無法自拔,這本故事中的自述者黛比就是個絕佳的例子。她自認為是她最親蜜的好友莫琳突然與另一個同學格蓮娜來往密切。幾次一齊出遊,她一直覺得三人在一起太擠了,因為有一個會被另外的兩個忽略了。《三劍客》(The Three Musketeers)中的達太安溶入三劍客生活的方式,對黛比的吸引力並不大,她也不喜歡。
等莫琳與格蓮娜一齊度假,開始分享把她除外的秘密,她完全聽不懂她們喜笑歡談的內容,覺得自已好孤獨。她終於發現,她與莫琳友誼的結束,並非是格蓮娜該負責的,而完全是莫琳的責任,這一點對她傷害最重。幸好園丁喬治、喬治的雇主布朗太太、英文老師艾普勒小姐及時伸出援手,開展她的交友空間,扭轉她的固執想法。她與瑪莉家庭生活的對照,讓她覺得安慰不少。偶然間,她看到格蓮娜滿臉驚慌擔憂、亦步亦趨地跟在莫琳與男友的後面,她終於了解,有些友情是無法持久的,更無法與愛情對抗。
黛比第一人稱的敘述顯得清晰、有趣、焦慮、懷恨、脆弱,但這些正是跟黛比年紀相當的小女生的共同心聲。她們被好友疏遠時,同樣會有黛比般的困惑、否認與孤單。作者細心鋪陳,讓黛比走出狹隘的自我世界,跟許多其他女孩認識,同時發現自己可以跟不同類型的人交往。故事的結尾相當寫實,黛比一家人參加鄰居舉辦的聖誕慶祝餐會,雖然這樣的高潮並不能將黛比之痛減至最少量,但至少讓黛比和與黛比年齡不相上下的女孩体認到,真實的人生就是如此,人總得成長,關係總是會起變化,女孩子總得繼續往前走。
三
作者原本是創作繪本的高手,她的《美麗家園》(Home Lovely)、《雲端的晚餐》(Clouds for Dinner)、《雪韻》(Snow Music)等繪本先後受到各大繪本獎項的肯定。這本書她除了繪製不少輔助作用的插圖外,文字本身也洋溢著圖景,讀者仔細閱讀時,眼前會不時浮現形容描述貼切、不一定美麗養眼的畫面。這些畫面不只是提供讀者想像的空間而已,他們同時表達了作者如何藉由畫面間接襯托敘述者的心理反應,例如:「陽光穿透眼皮炫惑我們的眼,青草輕搔我們的腿,……」;「我的期待像氣球般瞬間破滅、消萎,然後黯然墜地……」;「如果說我們這些人是精心修剪過的灌木叢,那麼普比茲卡夫婦就是塑膠盆裡的棕櫚樹,而他們的孩子是雜亂狂野的多刺灌木……」;「她的劉海又長又密,像是只能讓一絲陽光穿透進來的垂幔窗簾……」;「……就像聖經裡提到的磐石出水一樣,顯了神蹟。」;「我走到水龍頭前,沖掉滿腳的泥巴,但我不知道如何沖掉滿腔的鬱悶,」;「有個黑洞在我體內打開,然後我掉了進去,一直掉,一直掉。」從上述的這些文句,我們不難發現,作者擅長以具体的畫面展露敘述者內心抽象的回應,給予讀者強烈的印象。
琳.瑞.柏金斯有她獨具一格的創作理念。她自已曾說:「我認為創作是與人們對話的一種方式。我一生中大部分是在讀者這一邊。有人評論我的第一本書時,我才發覺到,除了我母親外,還有不少人真的讀了我的書。想到我也能在對話的這一端,就覺得很幸運。現在還是一樣。」她以這種心情創作,生花妙筆觸及的是少男少女的內心深處。這本書與她的另一本得獎作品《生命交叉點》(Criss Cross)(2006年紐伯瑞金牌獎)一樣,從青少年的角度出發,用親切舒坦的筆觸詮釋如何尋找自我、建構自我的過程,從書中主角黛比的心理移情作用來對照現實生活,到如何釋放自已自我侷限的生活空間,柏金斯貼切的呈現了某一特定年齡少年男女的情懷與困境。
附錄(一) 給女孩的貼心話 黃倫芬(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
在宇宙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星星,再親密的人也無法代替我們體會感受、幫我們過日子。偷偷告訴女孩們一個祕密:其實,我們並不孤獨,時常練習貼近自己的內心想法和感受,「我、自己」就是一輩子最好的好朋友。
附錄(二) 給師長的貼心話 再一次 愛的擁抱 黃倫芬(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
因為父母再一次愛的擁抱,在感情世界裡,女孩也就能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沒有遷就,沒有委屈,心更寬廣、舒坦、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