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銘傳大學財金所所長盧陽正
在投資實務中,能否發掘出具潛質的企業,往往是中長線投資績效良窳的關鍵決定因素。投資事業的風險與可能損失無所不在,資訊病毒充斥其間,由台灣股市歷年來的地雷危機與諸多高股價公司的蒸發事件,足以證明股海投資之凶險。
股市投資在高風險、高期望報酬鐵則下,最迷人處在於發現有未來潛力的企業,並經由實際投資行動與風險掌控,伴隨該企業的持續成長創造波段報酬。這不是一件容易達成的任務,然「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經由剖析台股過往歷史中諸多企業的興衰循環,解讀並整理其中的關鍵成敗因子,於股海浮沈中亦將習得游泳的技巧。
本書是「東隆五金」這個企業的起蔽復興史,作者以其多年財經資訊採礦工作之經驗,從「投資實務」、「企業再造」與「經營管理」的面向,多維度剖析東隆五金,企圖為讀者勾勒出其中衰敗與東山再起的關鍵。書中對於「東隆五金」的衰敗過程,整理出台灣家族企業興衰的重要因素,包括家族經營成員間理念的不合與鬥爭,錯誤的擴張與多角化、財務資訊揭露品質的下降及相關公司治理制度之缺乏;在區域金融風暴的推波助瀾下,終於導致「東隆五金」的墜落。
這個墮落天使在經歷了階段性重整後,又創造了另一次成功的奇蹟,作者探究其中的原因,歸納出成功要素正是在於瞭解與面對經營問題,制訂重大投資決策流程,健全人事規章與落實公司治理系統,正確評估市場定位與營運規模,提高管理流程效率,進而提高毛利率與資產,強化財務結構,因而創造出經營價值。
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甫以冷靜的分析,在解讀「東隆五金」相關的經營數據與質化的因素,客觀而深入;因而從其中獲致的推論,一針見血且發人省思。
在閱讀本書的同時,讀者將從一開始「看熱鬧」的思緒,逐步隨著章節的推演而進入「看門道」的境界。於台灣股市的多元生態中,本書藉「東隆五金」之例,又替這個資本市場側寫了另一個縱橫面向。
專訪
東隆五金董事長王鍾渝
──「人」和「理念」正確,企業經營足以扭轉劣勢
從擔任東隆五金重整監督人迄今,我真真切切的從員工身上,看到何謂中小企業精神和真正的價值,這是過去擔任中鋼董事長時,沒有過的體會。這一群認真工作、要求不多的員工,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一群;對照現今政治、社會的紛紛擾擾,更凸顯出他們的可貴,也是政府和教育界,應該要認真去認識和瞭解的價值,以作為未來台灣人民在國際市場中保有競爭力的動力。
這一群員工讓我感動,他們的要求不多,只希望維持一個溫飽和安定的生活,同時,對公司有很高的向心力和忠心耿耿。當年公司資產被掏空時,就靠這一群員工維護了公司的技術和機器,讓公司有本錢東山再起,從他們身上,看到什麼叫認真樸實和無悔。
當初我會同意接任東隆五金董事長,除了被員工感動外,另外,我更想要去證明一件事,那就是一個企業即使營運出狀況,不見得絕對沒有機會,只要有好的領導人和對的經營團隊一起重建企業文化,一樣可以成為營運正常的公司。從東隆五金身上,證明我的想法是正確的,「人」和「理念」正確,足以扭轉劣勢,讓公司重生。
重整時期的東隆五金猶如是從死亡邊緣救回後住在加護病房的病人,必須運用非常有限的資源,讓公司營運快速起飛,把錢花在刀口上是很重要的原則。我深刻記得,接下東隆五金董事長後,第一個投資案是投資新台幣一五○萬元建置3D繪圖系統。一五○萬元看似不多,對當時的東隆五金是何等珍貴的資源。當初若不是力排眾議,投入建置,恐怕無法有效改進和縮短設計流程,增強競爭力。時間就是金錢,經營團隊必須和時間競賽,才能交出成績單,這一點,東隆五金團隊成功的做到了。
儘管東隆五金已經重整完成,目前仍有許多要努力的地方,譬如,生產方面應朝上下游整合,包括設立銅鍛造和鋅壓鑄設備,讓東隆五金成為門鎖的一貫化作業生產廠商。同時為因應未來市場之變化,在產品品項方面亦應進一步擴大,如往電子領域的電子鎖發展。在國際化方面,特力投資東隆五金後,正好可以彌補公司在國際行銷方面的不足,創造雙贏局面,讓東隆五金的產品更快速走向全世界。
接任東隆五金董事長以來,我積極的為東隆五金建立企業文化,除了誠實、踏實、刻苦耐勞外,更重要的是「透明」。從公司的發展歷程來看,創辦人范耀鑫是個出色的創業者,但他驟然過世,接續的經營者,無法依照創業者的理念去踏實經營,造成公司營運出問題。身為專業經理人,我的想法是,公司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建立正確且透明的管理制度,舉凡任何的資訊、帳務都要公開透明,制度建立好,未來任何有能力的人來接手,公司一樣可以繼續運作、永續經營。
此外,我從東隆五金學習到經營者人格特質的重要,人不對,縱使財務報表的數字再漂亮,或是研究得再透徹都沒有用,如同東隆五金一樣,多年來的基業被范家兄弟在一年多內就搞垮,這是值得投資人借鏡的,未來在考量投資標的時,需要觀察領導者的心態、心術是否正確。
在企業邁向國際化的過程中,專業經理人角色日趨重要,借重不同領域的專業經營人的專長來經營事業,可以擴大公司營運規模和深度,這是台灣企業朝國際化發展時,不可忽視的一環。綜觀國外百年企業的經營模式,就是集合眾人智慧、經驗得出的結晶,國外的成功經驗,值得國內有企圖心的公司以為借鏡。
企業經營的成功與否,獲利是一個表徵,是否盡到社會責任,是另一個觀察指標。當東隆五金重整成功之後,希望有餘力回饋嘉義地方,盡一份身為當地企業的責任。此外,也要善盡地球公民責任,以綠色環保對地球盡一份心力,所以東隆五金利用設立污水處理廠,來達到這樣的目的。而我認為這還不夠,需要各方面更多的努力使社會更和諧,讓地球更美好。
東隆五金是一個很困難的重整案,其中遇到許多非預期中的事,譬如,國家法令的不合理,以及政府對法令解釋不同,以致重整難度增加。此外,經濟表現不如預期、資產縮水等問題,在在提高重整的困難度。為了解決問題,只好進行第二次財務改造工程,所幸當時匯豐直接投資為了穩定軍心,備妥另外一筆資金等著支援,讓東隆五金的募資過程順利。一路走來,非常感謝匯豐的大力支持,不然,東隆五金重整可能無法成功。
東隆五金從開始重整到重整成功,一路上靠許多人的協助。我特別要感謝力霸集團的王又曾董事長,對我的支持,順利解決雙方之法律爭議;另外,國產的林嘉政也是我要感謝的對象,因為他的協助,東隆五金和他旗下營造廠的債務糾紛才能順利解決。當然,政府對相關法令的彈性解釋,也應給予肯定。同時,我也要感謝一起工作的伙伴陳伯昌、許俊立,以及所有員工。總而言之,東隆五金是靠著許許多多人的協助,才能東山再起、重新站回國際舞台。(吳美慧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