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集子是作者近十數年心血之凝聚。原本打算收入十篇曾在學報和期刊上發表過的文章,在成書前予以增訂改寫。其中五篇改寫的幅度很大,待到了交稿期限時,長度已經接近原來預計的十篇文章的篇幅,遂抽掉〈中國千年回顧:一個全球史範圍的考察〉。它是宏觀歷史思考,是筆者紀念千禧年的研究計畫,已在發展成書,因此沒有再把文章改寫的必要。
收入集子的〈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兩個革命的對話:1789 & 1911〉、〈南與北〉屬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範圍。第一篇曾發表在《歷史研究》二○○○年第三期上,在出簡體字版時已有增添新材料的預想,因時間緊迫而未果,如今在繁體字版本中方能如願,更動主要在「大亞洲主義與黃禍論」這一節,把黃禍論的國際背景交代得更清楚。
〈兩個革命的對話:1789 &
1911〉的原型是一九九一年的一篇英文論文和一九九四年的一篇中文論文,收入集子時加以大幅度的改寫,並期待將來發展成英文書。該篇與簡體字版不同的地方,在終於弄清楚了歐?甲的一段引文裡「曼拙忒」何所指。在簡體字版裡作者插入按語:「不知何所指,可能是Mantua--拿破崙一七九六年的一場戰役,亦可能是英國的曼徹斯特,但與法國革命史無關,恐怕是歐?甲自己的混淆。」在港版裡加插的按語已變成:「當指一八一九年英國曼徹斯特聖彼得廣場事件,於八月十六日那天在該處有六萬人集會,要求改善生活和爭取民主,當局對法國大革命心有餘悸,出動軍隊鎮壓,造成十一人死亡、四百餘人受傷。時人用『滑鐵盧』諷喻之,稱為『彼得盧大屠殺』(the
Peterloo Massacre)。」
〈南與北〉則由一九九二年的一篇中文論文〈中國區域發展的差異:南與北〉發展而成,但現今的內容大致上採自2002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國的國民性:從國家格局到個體性》(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的第五章。在重寫過程裡,亦補充了一些新的材料。
本文集中包括兩篇觀點全新的魯迅研究:〈世紀末的魯迅〉和〈是否該被「吃」掉?--魯迅承擔政治的難局〉。後者的前身是1985年在美國發表的一篇中文文章,副標題是〈魯迅參與政治的難局〉。前者則以中英文出現多次──一九九二、一九九四、一九九五、一九九六、一九九七,最近一次則是二○○二年那部著作中的第四章--每次都有不同,反映出筆者對「世紀末」的認識有一個發展過程,至今亦不得謂完成,說得上是路途坎坷。難怪從無人從這個角度研究魯迅。
〈當代中國文化:結構與情感構造〉是一九九一年發表的一篇英文論文,是我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的續篇,保持了後者的理論框架,並加入了大量心理測驗的材料。它由我翻譯成中文,亦即是第一次以中文的方式和讀者見面。在寫這篇文章時,筆者的思路仍處於結構主義階段。
〈歷史學家的經?:編織中國現代思想史的一些問題〉的原文也英文: Historians' Warp: Problems in Textualizing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但英文版至一九九四年才面世,內容稍為不同的中文版則已於一九九○年發表了。目前收入的是後者,除了原文中的「馬來亞共產黨」被編輯誤改為「馬來西亞共產黨」如今把它改正之外,未再做其他修改。這篇主要是介紹後結構主義的史學方法,題目中warp這個英文字語帶雙關,既具織布機上的經?之意義,也具扭曲的意思。這個題目很別緻,因此把它當作整本文集的正標題。
至於副標題,考慮的是我歷來的研究方向是歷史學和心理學並重。本文集除了〈當代中國文化:結構與情感構造〉一文外,心理學色彩比較濃厚的是〈飛蛾的沈默──美國大?文化?的「第三性」與東方人〉和〈缺乏「性」與「暴力」:非美國式人格〉。後兩文都曾發表於香港的《二十一世紀》,但書中用的是作者的原檔,而非發表後的刪節版。它們研究的內容是美國史,同時可歸入心理學史範圍。其實,有關魯迅的那兩篇都涉及心理學和心理學史。談法國大革命的〈兩個革命的對話:1789
& 1911〉則介紹社會心理學在中國的流傳過程。
筆者可以保證的一點是:這本文集的每篇文章的角度皆獨具一格,都是在中國的思想和學術界少見的。這本文集很幸運能由花千樹在香港出版,使作者有進一步對文章作增訂的機會,這些修改希望將來在簡體的第二版中能包括進去。
二○○五年三月二十九日
序於台灣國立中正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