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愛與創意出發,藉由說故事通往孩子心靈的祕密花園

  英才早逝的敘事治療大師?麥克?懷特,與廣受歡迎的家族治療師艾莉絲.摩根,藉由生動、有趣的敘事治療,讓曾經受創的孩子重新敘說、看待自己的故事,更透過關係中的互相支持,激發出孩子的自信與能力。

  本書以許多鮮活生動的兒童案例,詳述了敘事治療的概念與技巧。這不僅是一本值得推薦給社工、治療師、青少年社區工作者的必讀物,更是許多老師、家長在與孩童溝通時,不可不知的敘事寶典,孩子的心靈需要協助,才能跨越艱難、長出自信。

作者簡介

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 1948 ~ 2008)

  「敘事治療與社區工作」諮商學派的創立者,同時也是澳洲「杜維曲中心」(Dulwich Center)的主持人之一,此中心以進行心理治療與社區活動為主要的工作。麥克.懷特最先接受的是社會工作和家庭治療方面的訓練,因為不滿此領域的傳統想法和作法,而創發了新的觀念。在敘事治療的發展上,他是最多產且最有影響力的人,更是許多專業刊物裡被討論的主角,其海外巡迴教學常常吸引了大批的聽眾,包括2001年在台北舉行「敘事治療工作坊」。2008年4月4日不幸因心臟衰竭驟逝。

  懷特的著作包括《論文集》(Selected Papers, 1989)、《重寫生命》(Re-Authoring Lives, 1995)、《治療者的生活敘述》(Narratives of Therapists' Lives, 1997),並和大衛.艾普頓(David Epston)合著《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心靈工坊,2001)、《經驗、矛盾、敘事和想像》(Experience, Contradiction, Narrative and Imagination, 1992)

艾莉絲.摩根(Alice Morgan)

  在澳洲墨爾本執業的敘事取向家族治療師,也是杜維曲中心的講師之一。在澳洲及國外提供敘事治療訓練工作坊與課程,也為經歷家庭暴力的女性及兒童作諮商服務。她發表了許多專業論文,同時是《Once Upon A Time…. Narrative 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1999)的編輯,並著有《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心靈工坊,2008)。在從事兒童及家庭的諮商與教學和寫作的工作中,敘事一直是啟發她的最佳酵素。

 

推薦序

靈魂的力量

美國哈佛大學附屬劍橋教學醫院「婚姻與家族臨床中心」顧問與督導 吳熙琄

  本書是麥克老師(Michael White)過世後,我審閱他中文版的第一本書。藉著本書讓我再次體會、感受到麥克老師的激勵、啟發、對人的尊重、對心理工作人員責任的看重,與重視對話如何帶來發展的可能性及新的自我認同。在審閱的過程中,我數度進入沈思冥想,心中時有激盪,我想起過去聆聽他的講課與分享,是那麼有力、具有挑戰性、讓人無時無刻不在深思檢視心理工作到底在複製問題,還是與案主受訪者一同開創未來。這本書雖然不厚,卻處處顯露麥克老師解構的思考與不斷讓人震撼、感動、充滿創意好玩的實務實踐。

  這本書的英文版是在2006年出版的。書裡呈現出麥克老師多年的經驗與累積,同時也在文裡行間回饋他這麼多年與孩子、家長工作的體悟,此外,本書在理念的介紹和技巧的解釋有更仔細的描述。這本書會是喜愛將敘事技巧用在兒童和家庭工作者的寶藏,因為它處處流露出敘事的態度、思考,與許許多多可使用的技巧。

  麥克老師將蘇俄心理學家維高斯基(Vygotsky)的潛在發展區域理念(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發展出搭建鷹架(scaffolding)的敘事訪談理念,這是麥克老師工作的精髓,非常的精彩,讀者可以好好品嚐、體會並運用到自己的實務中。敘事工作者要相信人是可以發展的(develop),並有責任逐步搭建鷹架般的設計問話,以引導出人們去建構可能性,而非用跳躍性的方式讓人們遠離可能性。

  在最後一章,麥克老師論及敘事如何運用在兒童保護工作中,他的理念更是深刻、引人省思。他再次強調向兒童諮詢的重要性,鼓勵工作者要去好奇兒童在創傷中做出的難得的反應,而非只看到兒童的無力。他看到協力合作對兒童保護工作的重要(這也是我多年在不同系統工作中的感觸),如何協助兒童、家長外化衝突,連結他們的渴望,而非被問題帶著跑。

  艾莉絲.摩根(Alice Morgan)的章節也非常感人、精彩。艾莉絲多年來也一直致力於將敘事技巧運用到與兒童、家人的工作上。我很喜歡她對敘事工作的省思,也讓我看到是否相信兒童有自己的想法或替兒童找出答案之間的差異。她對如何透過不同型態的觀眾去對兒童做見證,有許多可愛和獨創的見解,書裡提到的孩子們和艾莉絲工作後,都愈來愈有力量。她和孩子的團體工作,讓孩子透過書寫自己的故事、彼此朗誦和見證的歷程,處處顯現「見證」讓孩子和他們喜歡的故事∕自我認同的貼近。

  審閱此書,讓我看到許多小朋友和父母如何透過敘事和他們更「喜歡的故事」(preferred stories)靠近,並讓我看到藉由豐厚「喜歡的故事」的內容和不斷地被見證所帶來的力量。這些過程充分印證人的自我認同是會在人際關係和交流中建構出來的,同時也提醒我們更要去省思,是否我們會無意間破壞他人的發展可能性。敘事似乎總在提醒心理工作者的責任,並強調要努力不懈的和對不同視野對話。

  回台也要三年了。這三年裡帶著我對麥克老師的學習,以及從許多其他老師和過去所接觸個案的學習,到台灣許多不同的城鎮分享敘事、現場訪談,以此和台灣本土的故事相連結。過程中,我一再的感受到台灣人的生命力與在本土發展出的地方性故事,覺得透過敘事讓我更發現台灣人的好和讓人感動的地方。這一年多來,我也陸續在大陸分享敘事與現場訪談,透過敘事我得以看到大陸人民在不同地區、時代孕育出的知識與經驗。雖然出訪大陸比很多人來得晚,可是敘事讓我對大陸有緣相識的心理諮詢者,有著深刻的了解與感動。

  我總覺得敘事讓我看到靈魂的力量,感謝麥可老師拓展了我的視野和省思深度,希望透過這本書,讀者也能持續不斷地感受到敘事對人的解構思維與在地性的信念。

 

內容連載

前言
艾莉絲‧摩根

歡迎閱讀這本討論兒童與其家人敘事治療的書!我和麥克很高興能與你分享一些治療工作中的故事。這本書包含了我們發現的各種概念與方法,有助於兒童與家人攜手合作,脫離當初讓他們尋求治療的困境。

本書是為那些與兒童及其家人接觸,並希望開啟獨特對話(particular conversations),為兒童建立社群,且能在社群中重視兒童的技能、知識、信念與偏好的讀者所寫。我們知道許多老師、社工、治療師(therapist)、青少年社區工作者、家長、兒童照護者、兒童保護社工、學校員工和醫療人員,都會在與兒童溝通時,運用到敘事的概念。我們希望這裡所寫的內容,能有助於你的生活與工作,也能有助於你所接觸的兒童及其生活。

兩項關鍵元素:概念與技巧
本書把兩項關鍵元素結合在一起:(1)與兒童及其家人進行治療工作的故事與案例細節;(2)檢驗工作背後的概念和原則。

我們希望以務實而實用的方式結合這兩項元素。在所有章節中,「怎麼做」(與敘事治療相結合的技巧),和「為什麼要這麼做」(支持這些做法的概念)會交織呈現。…
我也記得對話裡一些不順利的時刻,可能是因為我對敘事的概念,或運用敘事的技巧,使我們走進死胡同。當這種狀況發生時,我會留意到我自己和我面對的家庭所受到的影響。我會覺得「這樣不行」,覺得陷入僵局,處處受限,覺得工作中的選擇太有限,感到身為治療師的「絕望」。而這都不是我在工作中樂見的狀況。這時最有幫助的,就是回頭去檢視敘事治療背後的指導原則,以及重新檢視和磨練敘事治療師的「吃飯傢伙」,也就是特定的對話和提問技巧。
本書便是在這種心態下誕生。我們希望這本書有助於延伸讀者的想法與做法,也希望藉由專注於敘事治療的概念與技巧,來幫助在工作中接觸兒童及其家庭的實務工作者。

更廣的考量:方法背後的概念
在整本書中,我們也希望讓讀者注意到更廣的考量,以及建立兒童與家庭敘事治療的思考概念。例如我們在書中就探討了芭芭拉‧梅耶霍夫(Barbara Myerhoff),雷夫‧維高斯基(Lev Vygotsky)和其他人的貢獻。我們也討論了某些重要的區別,和各項理論對敘事治療的影響。例如在第三章裡,麥克‧懷特就釐清了引出關於創傷的雙層故事(double-stories accounts of trauma),和由現代淨化理論(modern notions of catharsis)發展而來的治療詢問模式,這兩者之間的區分。第五章裡,麥克在一場討論合作性實務工作的訪談中,則談到現代優生學議題,及其對兒童保護調查的影響。我在第四章裡討論到自我認同(identity)是一種社會性的、人際關係的與共同塑造的過程(而非天生的、內在的、不會變化的)。第二章則討論治療師在與兒童及家人對話時,可以採取哪些不同的定位,並且更深入了解這些不同的定位對尋求諮商者有什麼不同的影響。

複雜與兩難的困境
但是本書包含的絕不只是上述兩項關鍵元素。這些論文和訪談裡,還談到其他更多主題和問題。書中就討論到治療師在協助兒童及家庭時,可能遭遇的各種複雜與兩難的狀況。以下只是一些例子:

*如果對方說問題更加惡化或擴大,我該怎麼辦?──第二章
*我該如何協助經歷過創傷的兒童,而不會讓他們再次受傷?──第三章
*若我發現我的立場變成要說服兒童或成人他們真的有進展,這時該怎麼做?或者若一個年輕人說:「這沒什麼大不了,我希望你別再一直講這件事了。」我又該怎麼回應?──第二章
*我該如何與其他在場的家人合作?我要如何讓重要相關的人支持這項工作?──第二、第四、第五章
*如果有人不能參加面對面的會談呢?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讓他們參與?──第四章
*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的技巧與知識獲得更深入豐富的描述?──所有的章節
*如果兒童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中顯現許多衝突與誤解,我在面對他們時,應該謹記什麼?──第五章
*當我聽出充滿問題的主要故事裡,有可能出現的「獨特結果」或「例外狀況」時,我可以用哪些詢問方式,讓故事發展得更豐富?──第一章與第四章
*我如何避免讓對話演變成先是父母抱怨,接著孩子否認,然後引來更多抱怨,如此週而復始下去……這種情形要如何避免?──第五章
*在兒童保護的調查裡,合作(collaborative practices)為什麼很重要?──第五章
*如果大家對於問題是什麼,無法達成共識,該怎麼辦?──第二章與第五章

總結
接下來的許多故事,將挑戰許多關於自我認同與人際關係的正常化的觀點,並描述成人與兒童如何藉由共有的信念與承諾,合作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困境。希望你喜歡本書集結的文章,也希望本書為你帶來刺激、啟發和支持,並能有益於你協助兒童與其家人的工作。

祝你閱讀愉快!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
    $109
  2. 二手書
    55
    $120
  3. 二手書
    65
    $142
  4. 新書
    79
    $174
  5. 新書
    79
    $174
  6. 新書
    79
    $174
  7. 新書
    79
    $174
  8. 新書
    79
    $174
  9. 新書
    85
    $187
  10. 新書
    9
    $198
  11. 新書
    9
    $198
  12. 新書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