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風雲錄:歸於一統

日本戰國風雲錄:歸於一統
定價:350
NT $ 110 ~ 315
  • 作者:洪維揚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08-06-1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3263238
  • ISBN13:9789573263234
  • 裝訂:平裝 / 232頁 / 16k / 19 x 2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系列作品第三部,主要人物為德川家康,介紹關原之戰、大阪冬之陣、夏之陣,百餘年來的戰國時代終於結束,德川幕府就此展開。

  本書作者以近十年的電玩經驗為起點,結合了日本文化研究的學術訓練,廣泛閱讀中日文相關資料,彙整出戰國時代的十大戰役,以此為主軸, 並以〈觀戰情報〉〈領銜主演〉〈對戰實錄〉〈背景知識〉及專欄圖表,講述發生背景、戰事經過、勢力消長,旁及重要觀念與制度、軼聞掌故,是台灣第一部自製日本戰國史入門。展讀此作即可輕鬆進入戰國時代,建立扼要認識;往後無論閱讀小說漫畫或投身電玩世界,乃至浸淫日本文化,必能更享樂趣。

  台灣受到日本的影響,自不待言;年輕一輩對日本文化的喜愛,顯而易見,來自於消費娛樂、影視文化的吸引。

  日本戰國時代的題目,可以說是台灣跨世代的興趣主題。年長一輩看德川家康等歷史小說、經營策略叢書,欣賞NHK大河劇的精緻,但在年輕一輩之間,【信長的野望】等電玩遊戲的影響不可忽略。許多人正是因為沈迷電玩遊戲而引起對日本戰國時代的好奇與興趣。

  本書作者以近十年的電玩經驗為起點,結合了日本文化研究的學術訓練,廣泛閱讀中日文相關資料,彙整出戰國時代的十大戰役,以此為主軸,穿插人物介紹,社會政治地理歷史背景,軼聞掌故,介紹給台灣讀者。無論是對歷史感興趣,或補充養分更進一步增加遊戲樂趣,都能從【日本戰國】三部曲得到滿足。

  以往的日本戰國相關書籍,以小說居多,經營謀略居次,但皆是由人物出發,較缺乏事件的貫穿與全面關照。若是由日本書籍直接翻譯,對台灣讀者又顯得過於細節與艱深。【戰國日本】以參戰主將介紹開端,進而介紹戰役過程,穿插地理,人物,制度的註解,後以專文介紹重要的觀念與制度,在閱讀過十大戰役之後,相信必能對日本戰國時代有一梗要瞭解。

作者簡介

洪維揚

  輔仁大學日本研究所畢業,業餘的日本史愛好者,[土反]本龍馬俱樂部成員。學生時代起熱衷於光榮公司出品的「信長之野望」系列,在天下布武的過程中進入日本的戰國世界。

  入大學後,視野擴及日本歷史、文學、文化,尤好歷史小說,特別喜愛司馬遼太郎、井上靖、吉川英治、鹽野七生等人作品,景仰[土反]本龍馬及真田幸村。除了日本歷史之外,亦喜愛美國職棒大聯盟以及推理小說。

  著有《日本戰國風雲錄──天下大勢》《日本戰國風雲錄──群雄紛起》《日本戰國風雲錄──歸於一統》,譯有《風林火山》。

部落格【日本戰國風雲錄】
blog.ebook.com.tw/saitani

 

目錄

推薦序
寫在前面
序曲

第九幕
關原會戰
決定天下大局的一役

【領銜主演】

高台院
▲戰國三大幫夫女▲掌握天下,獨缺一子
▲兩個女人的戰爭▲沾高台院之光的淺野氏
〈人物履歷表〉芳春院、見性院、福島正則、結城秀康、淺野幸長

德川家康
▲秀吉與家康的唯一對戰▲殺生關白初陣敗逃,痛失座騎▲退兵和談,盡皆學問
▲親娘當人質,大敵變臣子▲移封關東,佈置緩衝▲位居五大老之首
〈人物履歷表〉佐佐成政、堀秀政、佐竹義重

井伊直政
▲出身獨特的天王▲傷口堆出俸祿,福澤被及子孫

加藤清正
▲親如生父的表哥▲「賤嶽七本槍」的真面目▲從征朝馬前卒到關原反豐臣▲離奇的死亡接力賽▲永遠的熊本城之主
〈人物履歷表〉佐久間盛政

細川藤孝.細川忠興
▲細川領地被奪,藤孝投靠信長▲文學知己,政治大敵▲子孫威能不讓先祖
〈人物履歷表〉明智玉子

島勝猛
▲一生都是謎團▲二一添作五,君臣同俸祿
〈戰國熱知識〉城主秀吉與童子佐吉

安國寺惠瓊
▲氏族皆殉城,四歲入空門▲「小心毛利家別被他賣了」
〈人物履歷表〉清水宗治

直江兼續
遙想當年旭將軍▲稀世罕見的傑出人物▲一肩擔起主君過▲兼續的漢詩造詣
〈人物履歷表〉直江景綱

【對戰實錄】關原之戰
▲五大老、五奉行的政治佈局▲前田利家:豐臣家的唯一依靠▲文官武將,禍起蕭牆▲家康得天下的奇貨▲僭越的家康,上鉤的三成▲以十三條罪狀宣戰▲毛利牽制,勝負未明▲一轟定天下▲論功行賞,重新洗牌
〈人物履歷表〉增田長盛、長束正家、松平忠輝、小西行長、大谷吉繼、京極高次、小早川秀秋、新免武藏
〈戰國熱知識〉明神、權現

第十幕
大?之陣
奠定德川「君臣豐樂」,十五代「國家安康」

【領銜主演】

德川家康
▲非凡人本多正信▲君臣相處半世紀▲黑衣宰相南光坊天海▲家康逸聞二三則▲影武者的傳說
〈人物履歷表〉金地院崇傳、小野忠明

伊達政宗
▲十八歲的獨眼家督▲探取關東的野心▲穿著光鮮的「伊達者」▲晚生二十年的遺憾?
〈人物履歷表〉片倉景綱

藤堂高虎
▲東靠西倒的牆頭草▲四姓家臣,八面玲瓏▲子孫幕末亦留名

淀君
▲淺井三姊妹的誕生▲美女姊妹初長成▲仇人變成枕邊人▲姊妹命運漸分歧▲兩代母大姊,一般針氈椅▲女人的幸福是什麼
〈人物履歷表〉大野治長、保科正之

真田幸村
▲重金買城的西瓜效應▲「表裡比興」求生術▲三千孤軍擋住三萬大兵▲真田十勇士傳奇

【戰前大勢】
主從倒錯的大?和江戶
▲外樣得祿,譜代有權▲ 流放八丈島,一去五十年 ▲ 一聲令下將軍換人做 ▲ 退而不隱的老妖怪 ▲ 後世也有大御所 ▲ 跨代指定接班人▲ 鼓動大?揮金如土 ▲ 該殺!該殺!更該殺!
〈人物履歷表〉島津忠?、 豪姬、

【對戰實錄】
第一回冬之陣:贏了會戰,輸掉談判
▲十萬浪人湧入大? ▲ 前一次兩邊押寶,這一回孤注一擲▲各方大名爭相表態 ▲ 最弱的一環,
最勇的戰將 ▲ 銅牆鐵壁自己拆
〈人物履歷表〉後藤基次、 長宗我部盛親、 德川賴宣

最終回.夏之陣:一將功成萬骨枯
浪人又兵衛的最後一役 ▲ 日本第一勇士真田幸村 ▲ 繁華散去,城破人亡
〈戰國熱知識〉東慶寺

【附錄】

後記
黑澤明的《影武者》和角川春樹的《天與地》
NHK大河連續劇
日文讀音對照表
參考書目

 

追憶那逝水而去的錦瑟年華──我和日本戰國時代的結緣過程

  記得應該是升國三的前夕,有天回到家裡,赫然發現書桌旁擺放著兩套PC-GAME:《三國志》(一代)與《信長之野望》(也是一代)。這兩套遊戲及它們的系列作(總計廿三款作品中,我只在《三國志》八代缺席,因為那時候正在數饅頭),在往後近二十年間的無數個夜晚,讓我為了完成統一大業而廢寢忘食,甚至捨不得歇手離開電腦去上課。

  以今日來看,《信長之野望》對我的影響顯然勝過一切;然則最初我是先由《三國志》下手,進入戎馬征戰的世界。雖然當時我對三國也不甚了解,但憑藉幼年聽父親講古和來自黃俊雄布袋戲的印象,好歹還知曉四五十人;至於日本的戰國時代,我連信長、秀吉和家康都不認識!不難想見,這當然是文化隔閡的緣故。

  升國三的暑假,同學們為了即將到來的聯考奮鬥,而我則抱著祖父留下的《三國演義》苦讀(民國十年上海進步書局出版的線裝書,對我而言是祖傳三代的傳家寶)。看線裝書相當傷視力,雖然我在一個暑假內K完了《三國演義》,卻也賠上了兩百多度的近視度數做為代價,不知情的老師們還直誇我是「好學不倦」。

  在幾次統一三國後,我終於按捺不住,開始對《信長之野望》下手。如果讀者中也有這套遊戲的一代玩家,應該還有印象:在那個年代,中文化的遊戲是種奢求;而《信長之野望》的遊戲介面甚至是令我難以接受的英文。對當時沒有日文基礎、英文又破,且對那段歷史毫無概念的我來說,玩起來無比吃力,連遊戲地圖上割據的群雄名字都叫不上來,只有像英文人名般直接音譯,可是如此一來,織田信長(Oda Nobunaga)就變成「歐達.諾布那加」,武田信玄(Takeda Shingen)成了「塔克達.信衡」,德川家康(Tokugawa Ieyasu)則是「拖庫加瓦.以也雅速」。感覺上這是外星人的名字,很難聯想到睥睨一切威風無比的日本武士。

  好不容易考完高中,那個暑假出了第二代的《戰國群雄傳》,這是歷代【信長】系列中,我玩最久也最有成就感的一款。不僅在無趣年代留下最美好的回憶,也讓我對那個戰亂時代充滿嚮往和著迷,更進而想了解那個時代的史事。

  玩《戰國群雄傳》時,我對該時代的認識僅來自於遊戲說明書。當時國內已有鄭學稼先生的《日本史》和汪公紀先生的《日本史話》,不過這兩本書都不是剛考完高中的我能立即讀懂的。至於遊戲說明書,儘管知識欠缺,看久了也能發現錯誤,譯者並不通曉遊戲內容的背景,而這種情形在當年算是很常見的。就在這時候,遠流出版【戰國群雄】書系。第一次在書局發現《武田信玄》時,著實振奮不已--終於有一套書可以助我學習、吸收戰國知識了!

  當時的我手頭拮据,買不起任何一套,只能每天放學先去書局「站崗」一小時,等到商家的霓虹燈完全亮起,飢腸轆轆的我才騎著破鐵馬回家。雖然在《戰國群雄傳》的世界已完成無數次的天下布武,不過高中時候的我,一過晚上十一點仍猶如被制約似地打開電腦,進入信長的世界,搜尋、比對傍晚在書局站崗時暗記於心的人名。對沒有日文和戰國歷史基礎知識的我來說,這種比對耗費心神且收效甚微,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才勉強「破解」其中數十位武將,並由這些武將的名字整理出一百多個漢字的日文唸法。

  從無到有的過程倍感艱辛,而且依照字面的羅馬拼音,發音說不上有多標準,然結果是令人喜悅的。當我洋洋得意地拿筆記本向「戰友」炫耀,卻被他們提出的問題考倒:為什麼武田信玄的「信」和織田信長的「信」讀音不相同?音讀和訓讀的差別是當時的我無法解釋的,但這卻堅定了我的決心:學習日文和研究日本史。我希望能以日文為媒介接觸戰國書籍資料,進而對日本史有全面了解。這個心願是我近二十年來的努力目標,儘管無助於即將面臨的大學聯考,而且以當時和今日的標準來看,這個志向都是冷門中的冷門,但我還是一頭栽了進去。

  感覺上戰國才是我高中時的主修,聯考反而變成副修。也因為這樣,聯考只矇到一間吊車尾的學校。整個大學時代,我依舊沈浸在【信長】的世界中,由於《戰國群雄傳》玩太久,使得接著的《武將風雲錄》只輕輕碰觸就跳到五代的《霸王傳》(當然也就沒能統一)。《霸王傳》是我輝煌戰史的絕響,之後的系列作再也沒有「正常」的統一(而是靠修改程式幫忙)。我無往不利的武田騎兵在六代《天翔記》踢到大鐵板,怎麼打怎麼被滅。一開始我還以為程式出了bug,擔心玩家太強而讓其自滅,可是親眼目睹大學戰友一個晚上就以北海道的「酋長」統一日本後,我受到的衝擊之大,無以言說。

  上大學後,我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除了在信長的世界征戰外,多半用在閱讀日本史上(當然在日本「天下布武」之餘,也得回來中國扮演董卓的角色)。這是一條寂寞崎嶇的道路。當室友和好友們在社團探究人生的意義,或是花前月下兩小無猜時,我通常在書桌旁和信長「論戰」;或者躲在圖書館一隅,貪婪啃噬著自成一格的新天地,將找到的資料毫不吝惜一頁一頁印下來;也或許是在書局站累了席地而坐,坐下去才發現外面下著雨,而地上溼漉漉的。

  或許因為我經常處在「暗夜行路」的狀態,戰友們只能和我分享戰果,而無法一同探究那個有趣卻陌生的世界,因此我很習慣獨自尋找問題,進一步思索、解答,而且樂此不疲。我在撰寫本書時,除了參考中日文書籍及網站之外,更有不少自問自答的部份,希望能把一些問題談得更深入些,而這正是我在苦悶年代裡練就的習性。

  如果人生只有五十年,那我已經混了一半以上;而對日本史的投入,又佔了此中過半。在這十餘年間,我曾經「改變」許多:戒掉不自覺猶如反射動作般的習慣;放棄了原以為已經和生命離不開的興趣;不再為死忠支持的球隊和球員嘶聲吶喊,而是為他們的引退私下啜泣;曾經在無知年代裡以為能寄託心靈的心儀偶像幻滅了,喜歡過的人也隨著年齡心智的增長而有所變遷,就連身材也在歲月的摧殘下有了橫向的位移……只有對於日本歷史的鍾情,隨著時間推移,愈益彌堅。這是我一生堅持過最久的東西,看來它還沒打算捨我而去。十餘年後的今天,回看我高中時立下的天真心願,在某個層面上來說,它算是達成了。但無論是日文或歷史,我都尚處於在門旁窺探的階段,當我正感到有點心得、對得起過去的自己時,十餘年的光陰已毫不客氣地流逝了。

  很高興有機會將過去讀到的東西化為文字。雖然幾年前曾想過或許有這麼一天,但真正把腦海所思化成紙面上的文字,我必須感謝以下四位:首先是倍育公司的陳季成先生,沒有他最早提出的構想,我不可能付諸行動,這部作品沒機會由他親自出版,我深覺遺憾;其次是遠流的吳倩怡小姐,她的獨具慧眼,讓默默無名的我也有出版著作的機會;感謝另一位編輯陳錦輝先生的巧手彙整,這部書才能以目前的樣貌和讀者見面;而最後一位,是我多年的死黨劉京偉先生,和他一邊小酌一邊暢談政治、歷史、人生,交換日本旅遊的心得,最是快意--在我孤獨坎坷的創作過程中,幸有如此良友相伴!

推薦序

台灣光榮綜合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政和

「緣份」是很奧妙的!

  維揚與Koei(光榮)的遊戲結緣甚早,是熱情投入又執著的玩家。從一開始摸索無門的切身之痛,到鍥而不捨研究深造日文及日本歷史將近二十年,更進而從過來人的經驗出發,創作了實用易懂的《日本戰國風雲錄--天下大勢》、《日本戰國風雲錄--群雄紛起》、《日本戰國風雲錄--歸於一統》等系列暢銷作品。而這一切的起心動念,或許正在於造福眾多苦於尋找日本戰國中文資料的「練功」同好,並對遊戲的發展盡一份心力吧。

  多年推廣Koei遊戲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Koei各款遊戲的製作人多麼堅持於歷史的考究以及人物的雕琢,總社基本方針中更有一項「創造對社會有益的商品」,寓教於樂是最大的目標。只惋惜多年來中文世界並無適當書籍,可協助玩家快速進入日本戰國風起雲湧的精彩歷史,進而挖掘潛藏於遊戲中的各項奧秘。我於偶然的機會下向友人提及,希望能有一套書籍,精要地介紹日本戰國歷史,深信必能造福不少Koei玩家。想不到這項提議竟意外促成本系列著作的問世,也是一段因緣!

  相信許多人都與我有類似的經驗:訪談Koei的玩家時,驚訝發現許多人都是因為熱愛Koei的《三國志》、《信長之野望》、《太閤立志傳》、《真?三國無雙》與《戰國無雙》等策略、動作遊戲,進而首次接觸、或是回頭熟讀中國的三國歷史和日本戰國歷史,然後再回到遊戲中體會到更深一層的樂趣。原本陌生的人物、戰場,也因為多了這一層認識與瞭解,遊戲中的武將頓時「活」了起來,玩家對他們有了感情,也更加瞭解各角色間的恩怨情仇、各戰役的來龍去脈。每一場戰役不再只是個名稱,而是關係著能否一步步完成統一天下夢想的重要階段任務,於是當玩家坐在螢幕前、浸淫於遊戲時,心中的愛與恨、得與失往往澎湃激盪、久久不散,無時無刻都掛念著該如何再次攻城掠地、統一天下!

  維揚就是典型的核心玩家之一。但更令人感動的是,他將這近二十年的熱情化為實際行動,省卻了不少同好、後人的盲目摸索。Koei遊戲開啟了維揚對於日文、歷史研究的一扇窗,他累積了豐富的語文和歷史根基涵養之後,繼而從遊戲玩家的角度來談日本戰國歷史,造福讀者與玩家,這無異為更多玩家開啟了提升遊戲境界的另一扇窗,誠然功德一件,也是另一段因緣的開始。

  因為Koei的遊戲,大家結緣。也因為Koei的遊戲,大家有機會與日本戰國歷史結緣。維揚的用心與投入,這段因緣值得大家珍惜與支持!個人深感榮幸有這個機會向眾多遊戲玩家與家長們推薦維揚的著作:無論你是不是遊戲玩家,都可以從本系列作品中更深入了解日本戰國歷史與人物,進而體會日本文化的根源與生活觀,受用無窮!當然,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合法軟體跟著作,讓整個知識產業生生不息,好創作出更多鉅作來回饋玩家與讀者。套句我們名製作人的信心名句:〝Just Buy It! 〞

文 / 何思慎
輔仁大學日文系(所)副教授
台灣大學日文系所(所)兼任副教授

  台灣與日本地理位置相鄰,且因遭日本殖民統治,而與日本共構半世紀的歷史。戰後,在東亞國際政治中,台、日更擁有共同的價值體系與戰略利益,始終維持緊密的互動合作關係。台灣與南韓雖有類似的歷史情境,但相較於南韓社會的反日、仇日,台灣卻成為東亞少見的親日國家,對日本懷抱著文化的親近感,台灣的民間社會亦不時流洩著與日本文化相仿的色調與符碼。

  然而,台、日間雖過從甚密,但國人對日本的客觀研究卻仍處於起步階段,台灣對日本的主觀情感與客觀認知間存在著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造成台、日互動的過程中,國人往往對日人有著過度的想像與期待,而這樣的結果並不利於建構平等、互惠、尊重的台日關係。因此,日本研究已成為增進台日關係的基礎工程,其中對日本歷史的理解更是日本研究的重要基石,因歷史不僅是歷史,而是形塑當代日本人與日本社會文化的基礎。

  洪維揚君畢業於東海大學歷史系,並取得輔仁大學日文系碩士學位,將史學的訓練與日本研究結合,成為國內不可多得的日本史研究人材。洪君在學期間即展露對日本史高度的興趣,其亦以日本明治維新為範疇進行碩士論文的撰寫,並以質量俱佳的論文展現治史的功力。在服役後,更以過人的毅力從事筆耕,蟄伏多年完成此部縱橫日本戰國時代的鉅著。

  其實,國人對日本的武士與戰國時並不陌生,除電玩遊戲外,在有線電視的日本台中,不時播出「時代劇」或「大河劇」,亦讓許多人對出現於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人物朗朗上口,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織田信長、明智光秀、豊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似乎與中國三國時代歷史人物一般,受到許多年輕遊戲玩家或日劇的愛好者歡迎,更激發這些閱聽者進一步了解日本戰國大名與其時代背景的興趣,但日文卻也成為這些人探索日本戰國時代的最大障礙,因華文的書市中,缺乏以一般讀者為對象的日本戰國史,引領彼等進入此一艱澀的知識領域,而晦澀難解的日本史學術專著更令人忘之卻步。因此,電玩遊戲與「時代劇」永遠只是國人茶餘飯後的休閒娛樂,無法深化台灣的市民社會對日本史或日本文化的客觀認識。

  惟洪君《日本戰國風雲錄》系列專書的問市,將有機會為這一切帶來改變,洪君馭繁用簡,巧妙地將錯綜複雜的日本戰國人物誌,以戰役為主軸,在每一章中分別介紹雙方陣營主帥、戰役過程、前後之局勢與影響,旁及日本「武家社會」的重要觀念與制度,使讀者能提綱挈領地掌握日本戰國時期的歷史發展脈絡,有效地理解在「下剋上」的社會風潮下,日本戰國時代特殊的歷史情境,從中洞悉奠基於「莊園經濟」之武士政權的解構與蛻變,而此亦為掌握與近代日本接軌之「德川幕府」(江戶時代)的唯一途徑。因此,這套戰國史不僅是針對一般讀者的通俗史書,亦可做為日本史學習者的優良工具書。

  在世俗向功利趨炎附勢的今日,一位治史嚴謹的年輕人願意不計報酬的對枯燥的日本史進行爬梳,並將之以流暢的筆觸、平易近人的解說,系統地呈現給對日本有興趣的讀者,著實令人感到雀躍。期待這套《日本戰國風雲錄》能為國人開啟認識日本的一扇窗,得到讀者的熱列迴響,激起國人對日本歷史的相關討論,亦讓電玩遊戲與「時代劇」發揮寓教於樂的效果,成為引導一般民眾認識日本的有趣視聽媒介。最後,企盼洪君能再接再厲,對日本史進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有效深化台灣的對日認識。

 

內容連載

序曲

以戰國三雄織田、豐臣、德川的生涯來論,所謂「信長時代」指的是他的一生;「秀吉時代」則為一五八二年本能寺之變後到一五九八年秀吉病逝;「家康時代」是秀吉病逝到一六一六年家康病逝這段期間。

本書承續前二作《日本戰國風雲錄--天下大勢》與《日本戰國風雲錄--群雄紛起》,挑選這一百多年間的重大戰役介紹。要在信長、秀吉活躍的時期中選出代表性戰役,結果自是眾說紛紜,因為他們參與的戰爭太多了,要取得一致的定論甚是不易。然而在家康的時代,不管由誰選擇,代表性戰役必定相同,因為只有兩場(本書把冬之陣、夏之陣合稱大?之陣,當成一場戰爭看待。)

場次雖少,卻是亂世的結束,比起信長、秀吉時代的諸多戰役,這兩次戰役更顯重要。

豐臣秀吉於本能寺之變後取得織田信長繼承人的資格,歷經數次重要戰役,於一五九○年小田原之役後統一日本。秀吉雖有結束亂世的才能,卻無治理國家的視野,因此日本雖在他手中統一,他並不思與民休養,為滿足無止盡的野心與超越前人的迷夢,秀吉動了出兵朝鮮的念頭。

在秀吉的計畫中,出兵朝鮮只是起頭而已,他更長遠的目標是進攻大明帝國的首府北京,進而南下印度。這種迷夢頗似二次大戰時期帝國皇軍提出的「大東亞共榮圈」--有天皇現人神加持的皇軍尚且不能完成,種田出身的秀吉又豈能實現?七年下來,他的大軍始終陷在朝鮮半島上,大明帝國的王土一步也沒能踏入,太閤秀吉也在出兵朝鮮期間病逝京都的桃山城,留下寡婦淀君、孤兒秀賴,已隱忍五十幾年的「妹婿」德川家康,以及搖搖欲墜的薄弱政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1
    $110
  2. 二手書
    43
    $150
  3. 新書
    9
    $315
  4. 新書
    9
    $315
  5.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