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我讀森京子《有禮的謊言》
文∕林水福 教授
一
東大教授佐伯彰一與芳賀徹曾編一本書,名為《外國人寫的日本論名著》。其中,介紹了黃遵憲《日本雜事詩》、戴季陶《日本論》、周作人《日本管窺》,當然也包括露絲班乃德(Ruth Benedict)寫的《菊花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這些著作除了個人的生活體驗之外,主要從作品深入剖析日本人的深層心理。當然,都是了解日本人、日本文化的好書。
森京子,日裔美籍詩人、小說家,生於日本神戶。十二歲時母親自縊身亡,四年後遷移美國,之後一直居住美國。
《有禮的謊言》,發表於一九九八年,共分十二章,〈語言〉、〈家庭〉、〈祕密〉、〈儀式〉……〈象徵〉、〈謊言〉、〈家〉等。就親身體驗的美日不同文化中,對日本文化深入且細微的觀察。
我閱讀過不少談論日本文化的書籍,就作者個人的觀察、體驗所得,不是從作品比較得到的,以森京子這本《有禮的謊言》深入,直指日本人心靈深處。 當然,如果森京子不是生於日本,長於日本,而且之後又遷居文化大不相同的美國,相信不會有這麼大的撞擊。此外,最主要的是森京子具有作家特有的纖細且敏感的感受性。
從日常生活體驗──不是從作品的比較──談論日本人、日本文化,《有禮的謊言》無疑是最深入,且可讀性最高的「作品」之一。
二
最近日本修改法律,規定夫妻離婚,妻可分配到丈夫的一半財產,因而引發一股離婚潮。因為傳統的日本女人,像佣人一樣,照料全家。客人來了,倒酒、拿點心,一般是不跟客人一起用餐的。
我個人留學期間有幾次機會受邀到日本人家中作客。日本人飲食習慣不同於國人,大小碗盤一個接一個,有如迴轉壽司檯的旋轉,女主人真是忙啊!習慣上不跟客人一起用餐,為了招呼客人,不停進出廚房與客廳之間,一餐飯吃下來,往往超過五個小時。我記得,幾次向主人道別時,天空飄雪,早已超過公車、電車行駛時間,只能叫計程車了。
讓女主人忙碌一整晚,實在心有不忍。也好奇,她(們)麼時候用餐的?
經過一書迂迴側擊,才知道是抽空在廚房胡亂塞些東西。
家,對日本主婦而言,「不是避風港,也不是休憩的地方」而是「一個迫使她們努力工作,?牲奉獻的地方。」一個理想的日本婦女是埋沒──而不是勇於表現──她自己。「她的價值是在於假裝自己的辛苦是因為沒什麼特別的能力。」照顧老公、小孩,做個沒有聲音的女主人,讓人覺得自己有用處,有價值。
日語,對別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家內」,或「奧樣」,即意味著妻子是躲在家中,默默做事的人。「男人遠比女人優越」這是表面上「男尊女卑」的表象,但實際上「男人並非家庭或家的掌數者、支配者。老婆其實掌握了家中大部分的財政大權。」這是日本家庭的「真實寫照」,一般男主人飯來張口,出門前,太太把皮鞋擦亮,襪子擺好,繫哪條領帶,穿哪件襯衫、西褲,一切都由太太「打理妥適」,不必操心。
從某一角度來看,日本男人真幸福;可是,換個角度,十足是生活白痴,要是哪天太太不在家,連燒開水的水壺也不知擺在哪裡。這不是笑話,而是實情。
日本婦人一輩子為家人奉獻,最後沒有為自己留下任何生命的痕跡。
三
語言裡使用敬語最多的,或許以日語最多。日本人交談,儘管表面上,大家一團和氣,頻頻彎腰鞠躬,其實,語言上已明顯界定彼此的上下關係,更麻煩的是「上下」之間,還存在著程度的差別。例如同事之間的上下關係,與長官部屬、師生之間的上下差距不同,語言的使用,更具體地說,敬語──依尊敬程度,往往有多種說法──的使用,甚至於文體,語氣都不相同。
即使日本人也常用錯敬語呢。書肆裡可見販賣如何正確使用敬語、適用一般人閱讀的書籍。我連讀幾年收到惠理斯學院大學末岡教授送我的,由他監修的月曆。每個月有兩句常見的尊敬語誤用例子,告訴讀者正確的說法,以及其理由。由此也可見日本人誤用敬言之一斑了。
不僅私下跟公開場合使用的語言不同,連男性與女生的語言也有所區分。即使親密如夫妻,兩人的用語也不一樣。存在著男尊女卑的現象。
語言不同,思考模式也不一樣。森京子親身經歷過美日兩種差異甚大的文化──講出眾生平等的美國與無時無刻存在著上下、尊卑關係的日本──認為「日語阻礙了我的思考」。因為日語實際使用上,不是對的(除非條件相同),而且凡事不但不求打砂鍋問到底,信賴一個人,最好的表現方式就是不要問那麼多,儘量保持沈默。
她說:「對我而言,知識對於信任是必要的,愈明白,我就愈信任;愈能信任一個人,我就愈想知道他的意見。我日本親人正好相反,知道的愈少,他們就愈依賴信任,愈信任一個人,需要知道的就愈少。」
例如,病人如果不問醫生或家人自己的健康情況如何,並不是表示漠不關心,而是「信賴」,信賴醫生或家人比自己更清楚狀況,而且他們的用意良好。普遍存在著,認為「遇問」是很無禮的行為,代表不相信別人。
四
與日本人有過接觸,碰巧你不會些許日語,應該會聽到日本人的稱讚吧!從好的方面來說,人,總喜歡聽讚美的話語,「習慣」性說好話,也無可厚非,至少,總比惡意批評好吧!
與「隨意」、「慣性」誇獎類似的,日本人也常「邀請」朋友到家裡坐坐。
日本人之間,分辨得出來,只是社交辭令客套邀約,或者是真心誠意的邀請。
可是,對一個外國人來說,有時難免出現「誤會」的尷尬情形。
我留學日本期間,曾有一位朋友偶然間認識日本人,分別時客套邀請來家玩玩。這位朋友以為是「真正」的邀請,也沒有事先聯絡就殺到對方家裡。對方愣住了,怎麼會來「不速之客」!朋友也覺得奇怪,對方彷彿沒說過般,也毫無招待朋友的跡象,最後請我朋友吃了一碗普通拉麵。
我這位朋友,回來後抱怨連連。日本人「口頭」好客,其實,不然。尤其不輕易邀請客人到家裡來。《有禮的謊言》,告訴我們如何分辨是真心的邀請,抑或只是客套話說說而已。
日本人鞠躬,幾近於九十度。有點年紀的人,彎腰的幅度,往往比較大,停留的時間也比較長。太快起身,會被認為誠意不夠。
森京子談到,講電話「站在沙發旁,向一個看不到的人」彎腰道歉,感到「莫名其妙」!
日本人,即使不是自己的過錯,語言上也常以「道歉」開頭。「道歉式」的語言,成了日本人可以接受的「模式」,也是一種「客套話」,沒有人認為你真的不對。可是,反過來說,如果不這樣,彼此之間的談話,可能格格不入。對方或許覺得你很傲慢無禮。
共通的模式,或象徵,成了大家依據的準則。
俳句詩人松尾芭蕉,膾炙人口的那一首「古池呀!青蛙跳入,咚地一聲!」青蛙,是季語,代表夏天,是一種象徵。
文學上,更往上推,《古今和歌集》裡歌詠的和歌,也存在著一些既定的模式、象徵,並非完全的寫實。
現實生活中,日本女性注重小細節,穿著方式一樣,說話的聲音也一樣,就連送給朋友的禮物的包裝也都一樣。
重視團體而?殺個人,所以日本的每一團體,注重的是齊一性、整體性,而非創意、個別。
即使哭、笑也不例外。
大家都在笑,如果只有一個人在笑,會覺得怪怪怪的。而哭,也一樣。聚會時,如果大家都在哭,你也應該哭。有時我們從電視上會看到一群日本人「莫名其妙」地哭成一團,也是這原因。儘管有些人或許不想哭,或沒有「哭意」,但也要「陪哭」!
森京子為何離開日本?
善意隱瞞被父親打,遭到繼母「謊言」的中傷,迫使她離開日本。
從小就被教導要說善意的謊言,給別人留點情面。所以,森京子,離開日本。
然而在異文化──處處講求平等、公平的美國文化──洗禮下,森京子終於還是無法將心底的「祕密」一直隱藏下去,寫出《有禮的謊言》。
由於森京子個人的生活體驗,導致她的觀點帶有負面價值看日本的社會、文化。
不過,在國人普遍只看到日本人的表面、正面價值,有時幾近於崇拜或愚昧的同時,有這麼一本從不同角度談論日本的書籍,可以讓國人更了解,更認識日本、日本人,我想想應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