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小說中找生活,生活中找趣味
陳雨航
蓓蕾女士在從事翻譯工作多年之後,寫成了《明治小說便利帖》一書。她在書的前言說了寫作的緣由,在於翻譯明治時代的小說時,查找陌生名詞的過程裡有「遍尋無果的煩惱」,也有「豁然開朗的喜悅」。
我覺得作者上天(網路)下地(典籍、論著)搜尋的過程,應該頗有類似推理小說裡破案的樂趣。只是這種「破案」的樂趣太費時耗力了,我們讀者只需了解她破案後敘述的來龍去脈,享受從小說建構出的明治時代種種生活裡的繁花勝景就可以了。
我們因而會知道日本最早的鐵路路線、車站還有鐵道便當是什麼樣子,最早的電話操作,穿著服式在貴族、庶民以及花街間的流行動態,理髮店的樣貌,各種各樣的髮型與它所顯示的身分階級,購物中心和百貨公司的雛形。我們更會知道「書生」不同於中文世界的意涵,澡堂裡的「三助」和 「湯女」是做什麼的……,許多物事的來龍去脈都十分有趣。
時間之河無能截斷,歷史是連續的。當時的新奇時髦已成今日的古典傳承。明治時代距今已逾百年,它的許多產物固然免不了崩離消逝的宿命,但依然有部分繼續留存,甚至以更進化的方式存在。在成住壞空的週期裡,那些慢慢凋零∕藕斷絲連的事物,還有不少存在當代人的記憶之中甚至就活在他們眼前。
以居住而言,日式屋宇雖則式微卻然存在。曾受日本殖民的台灣,戰後遺留了大片的日式房子,以台北為例,一九六零、七零年代,許多公家機關和學校的宿舍都是日式的,之後慢慢改建減少,目前在台北市青田街一帶的巷弄裡還看得到保留下來的少數房舍。
台灣六、七十歲以上的人,很多人都有居住在日式房子裡的經驗,因此穿木屐、睡榻榻米是日常,而緣側、雨戶、障子,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迴廊、木板窗、紙門紙窗。日治時期台灣的住宅(大正、昭和時代建物)固然因氣候環境不同而有所改變,但差異不算大。以我昔日的經驗來說,雨戶平時收著,颱風來時再拉出來擋住玻璃窗。至於障子,我們也跟大作家夏目漱石一樣,每年都要自己糊幾扇啦。
年輕一輩雖然多無居住日式屋宅的經驗,但日本文化流行所及,有些物事也不會陌生。以吃食來說,黑豆、福神漬、蒲燒的鰻魚飯、牛肉蓋飯、以及早已世界馳名的「壽喜燒」等等,今時日本依然普遍。我們無需到日本旅行,台灣都不難找到。
凡此體驗種種,都讓我們有機會從書上看到許多東西的前世今生。
百年前明治時代生活裡的物事與種種細節,穿過時光,都在夏目漱石等文豪的筆下栩栩如生的再現,扮演著小說家賦予它們的意義。
在文豪的小說裡解釋物事與情節的微妙關係,是作者起心動念之處,也是本書的重要看點。譬如「醬汁香魚」一節,夏目漱石在《三四郎》開頭一段,上京讀大學的鄉下青年三四郎在火車上吃著驛便當裡的醬汁香魚邊看同車女人的場面,作者解說是:
漱石選擇以「香魚與女人」做為「食慾與性慾」的對照組,其實還有另一層含義。因為香魚的一生好比女人的一生,六月的香魚像少女一般嬌嫩,八月的香魚就像火車裡的女人,早已過了誘人的賞味期。
接下來作者解釋香魚生態,六月香魚和八月香魚的不同以及適宜烹煮方法。我們讀了才能對小說裡的書寫指涉有進一步的了解。
明治時代的女性比起現代女性備極辛勞,這在各篇章多有觸及,作者在「單衣、袷衣」一節介紹和服時,不忘強調這點。她分別引用漱石的《門》、《後來的事》以及《明暗》的三段文字說明當代女性的辛苦:「不但要照顧一家老小的吃喝,還要張羅全家的穿戴。」這穿戴包含了縫縫補補的日常,縫製嬰兒服,把自己的舊衣物拆洗後做成棉袍讓丈夫住院時穿用,甚至操作工序複雜的漿洗和服。
當然還有文豪漱石先生為什麼要親自糊紙門,以及其他逸事……
在小說中尋找生活,生活中理解小說,類此的穿插敘述主軸,使本書在使用參照之外,增添了閱讀的興味。
前言
六年前,我開始翻譯夏目漱石的《三四郎》沒過多久,就發現書中出現很多陌生名詞,不但字典裡查不到,網路上也找不到答案。因為小說的創作時代是在一個多世紀以前,當時幾乎天天都在使用的日用品,已被時代的洪流沖走,就連現代日本人也不知道那些東西是什麼。
譬如《三四郎》第五章一開頭,作者提到「手洗水」,這東西究竟是什麼呢?我最先猜測是「廁所」,又有點懷疑是「廁所的排泄液」,但是原文寫的是「『手洗水』旁邊種著一株南天竹」,所以推測應該不是「排泄物」。
正當我遍尋無果,暗自煩惱時,剛巧碰到一位從小在鄉下長大的日本老人,據他解釋,「手洗水」是指「掛在廁所門外的水罐」。那位老先生告訴我,小時候,家家戶戶的廁所簷下都掛著一個吊桶(水罐)似的東西,裡面裝滿清水,桶底有個活動開關,大家上完廁所把手壓在開關上,就有水流出來,可以洗手,就連國鐵火車上也掛著這種「手洗水」。
這番解說給我帶來豁然開朗的喜悅,也在我腦中繪出鮮明的景象,彷彿自己就站在南天竹旁的水桶下面洗手。
後來翻譯小說《門》的時候,在第十五章看到「俱樂部洗粉」,這是男配角小六在除夕夜到銀座購物抽到的獎品,他帶回家之後送給了嫂嫂阿米。
洗粉在日本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相傳是從中國的金朝傳來。
古代的日本人洗澡、洗頭、洗臉的時候都會用到洗粉,但是明治維新之後,政府鼓勵大家使用肥皂,傳統的洗粉反而式微了。然而經過一番查詢,我驚訝的發現,明治時代開始上市的「俱樂部洗粉」,現在居然還在銷售,而且是受人歡迎的商品。
查詢「洗粉」的經驗讓我體會到,明治時代其實跟現代依然藕斷絲連。不僅像「洗粉」這種明治時代的商品現在還有人使用,明治小說裡提到的許多點心店、餐廳……,今天仍然受到消費者熱愛。
我開始懷著獵奇的心情,正面挑戰小說裡的陌生字眼。字典、網路裡找不到答案的,還有許多相關書籍、論著可以提供線索。搜尋過程雖然費時費力,卻讓我對作者與故事人物產生了親近感,更加深刻體會故事的涵意。
我不禁慨嘆,為什麼現代讀者覺得明治小說難以接近?或許主因就是這種時代造成的隔閡感吧。小說裡提到的某個物品、觀念或現象,看似枝微末節,卻對讀者企圖理解作品的決心,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因此,我想把六年來的查詢所得寫出來,跟讀者分享我的驚喜體驗。書中穿插了許多照片,是我在日本生活四十年留下的浮光掠影。更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釋出了大量著作權保護期滿的古書古畫,我才能做成各種插圖,從更有趣的角度向讀者進行講解。
本書共分五章,各章的主題分別為:吃食、裝束、居住、物事、場所。「物事」其實就是非常有趣卻又無法歸類到前三章的東西,也可稱之為「其他」吧。
衷心期待這本讀物能為讀者提供些許便利,讓大家更輕鬆地融入明治小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