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遊園驚夢:崑曲之美

于丹.遊園驚夢:崑曲之美
定價:320
NT $ 100 ~ 360
  • 作者:于丹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08-01-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832436
  • ISBN13:9789570832433
  • 裝訂:平裝 / 29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今年大陸「十一」黃金假期,于丹在中央電視台《于丹.遊園驚夢》系列節目裡談崑曲的講稿集結成書,由白先勇作序,中華書局出版。

  全書分夢幻之美、深情之美、悲壯之美、蒼涼之美、詼諧之美、靈異之美、風雅之美共七個單元。

  作者把崑曲當作一種審美方式,闡述的重點著重在如何從崑曲中體驗生活,由崑曲中獲得美的感悟。讀者可借由本書窺探一個老戲迷怎樣圓她的崑曲夢。

作者簡介

于丹

  影視傳媒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副院長。

  曾獲得1996年北京市優秀教學獎,2000年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第一名、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學獎,2001年中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北京師範大學勵耘獎、北京師範大學十佳優秀教師獎,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十佳電視藝術工作者、中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2005年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6年「中國十大教育英才」稱號,被評為2006年品牌中國年度人物之一,2007年第三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所講課程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2006年10月以來,先後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和《莊子》,回響熱烈。2007年國慶長假期間,在央視「文化訪談錄」節目連續七天播出「于丹.遊園驚夢」再次引起關注。著有《于丹〈論語〉心得》、《于丹〈莊子〉心得》等書。

 

目錄

序(白先勇)

夢幻之美
遊園(《牡丹亭》)
驚夢(《牡丹亭》)

深情之美
琴挑(《玉簪記》)
尋夢(《牡丹亭》)
拾畫叫畫(《牡丹亭》)
思凡(《孽海記》)

悲壯之美
刀會(《單刀會》)

蒼涼之美
夜奔(《寶劍記》)
彈詞(《長生殿》)

詼諧之美
跪池(《獅吼記》)
下山(《孽海記》)

靈異之美
鍾馗嫁妹(《天下樂》)
活捉(《水滸記》)
斷橋(《雷峰塔》)

風雅之美
太白醉寫(《驚鴻記》)

後記

 

  崑曲的普及教育

  【白先勇】

  在我們悠長的民族文化變遷史中,有一個現象特別值得注意:一部曾經影響全民族達兩千年的文化經典,突然從我們民族記憶中幾乎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種曾經深入民間數百年為各階層深深愛好的表演藝術,轉瞬間,沉痾不起,奄奄一息。

  如果說影響西方世界最深廣的一部書是基督教的《聖經》,那麼影響中華民族最深刻悠久的則當屬孔子的《論語》了。而在上世紀很長一段時間,《論語》從中國的土地上居然失蹤,這也顯示我們的文化出現了大變動,產生了大問題。近年來于丹教授在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欄目上講解《論語》,深入淺出,以生動易懂的語言,結合現實生活的例證,將這部經典的精髓要義送進家家戶戶,奇蹟般地掀起了一陣「《論語》熱」。這個現象,恐怕不能視為一時風尚,很可能我們這個民族此時此地,對兩千年來《論語》中孔子教誨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倫理道德,在心裡的深層處又產生了皈依式的嚮往。于丹教授的《論語》講座,可謂應運而生。

  余秋雨先生曾經說過,我們的民族文化中,唐詩、書法、崑曲,是中國人的三種「癡迷」。崑曲曾經有過輝煌歷史,晚明至清朝乾嘉時期獨霸中國劇壇兩百多年,是當時的「國劇」。上至宮廷,下至市井,莫不愛好。唱曲是當時的全民運動。崑曲集詩、歌、舞、戲於一體,由於大量文士參與撰寫,審度音律,崑曲遂成為明清時代高雅藝術的指標。而崑曲的長期衰微,亦正是民族菁英文化的一大損失。

  二十一世紀初,集合兩岸三地文化菁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現,一時間給崑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學校園,引起青年學生爭看崑曲的熱潮,論者稱此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現象」。此一現象恐怕也源自於華人世界的青年學子,開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新的憬悟,新的渴求。崑曲的古典美學以及湯顯祖的有情天地,終於深深感動了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心。

  然而這股崑曲熱潮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社會普及教育,是難以後繼的。去年10月1日至7日,于丹教授在中央電視台繼《論語》講座後及時推出「崑曲之美」講座,從「夢幻」開始,最後歸結到「風雅」,把崑曲美妙傳神音藝俱佳的風貌描述得淋漓盡致。相信于丹教授的崑曲七講,跟她的《論語》講座一樣,會產生廣大的普及效應,對崑曲的推廣發揚將有巨大貢獻。

 

內容連載

詼諧之美

在崑曲裡面,詼諧占了不小的比例。

崑曲裡的詼諧時常能傳遞給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和人生的智慧。人們都說「不如意事常八九」,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未見得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得圓圓滿滿,生活裡面的大智慧,就在於能夠把一個大事情拆解為一個個小細節,再讓它化有為無,可以一笑而過。

這種手法在崑曲裡並不少見。

崑曲對於詼諧的展現不單是集中在某一行當的表演中,也不是非要丑角出場的時候才有詼諧,而是在各個行當裡,在不同的情節裡,都能夠抖一個小包袱、賣一個小機關,讓大家會心一笑。詼諧之美,有的時候是貫穿於整個演出過程的。

《孽海記‧下山》就是一齣很詼諧的戲。我們曾經提到的《思凡》中的小尼姑色空,剛逃下山便遇到了小和尚本無,《下山》就是從小和尚本無演起的。小和尚本無,與色空的身世有些許相像,在襁褓之中就病病歪歪。父母請了算命先生推算,說他「命犯孤鸞」,活不長久。無可奈何之下,父母將他「舍入空門,奉佛修齋」。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和尚也心事漸多,他想到人生易老,光陰易過,想要回家養起頭髮,討個渾家,過一段神仙般的生活。

由於角色行當不同,小和尚與小尼姑在表演上的差異很大。《思凡》中小尼姑色空雖然也正值青春年少,憧憬未來的人生,但她是一個俊扮的旦角(色空雖是尼姑,為了扮相上的美麗,被處理成一個帶髮修行的道姑形象),她的唱念基本上還是要依循常理來表演,而不是詼諧的路數。但是小和尚不同,他是個丑角小花臉,動作都是誇張的,說的話都是口語的、直白的、幽默的,可以毫不遮掩地說出自己的人生理想。

小和尚一出場的心理告白,自一開始就營造出了渾然一片的喜劇氣氛。他希望自己能逃下山去,「一年二年,養起了頭髮;三年四年,做起了人家;五年六年,討一個渾家;七年八年,養一個娃娃」,到了九年十年,小娃娃可以叫自己一聲和尚爹爹,想到這裡,他高興得簡直是手舞足蹈!他雖也曾有過小小的猶疑不決,但遠沒有小尼姑那麼多的愁思婉轉,很快就下了決心,頭也不回地逃下山去了。

《下山》又被稱為《雙下山》,因為在本無逃下山的途中與小尼姑色空有一段有趣的相逢。《下山》的曲詞比較通俗,有不少民歌的痕跡。一個略帶羞澀的旦角和一個天性率真的小丑,兩個少年人的相遇,帶著一種天生的歡樂,而他們相遇之後的對話就好像是一段民歌的對答。

兩個人彼此看一看都是年少之人,又都是出家人,覺得很有意思,就用話來互相試探。小和尚先問小尼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小尼姑說,自仙桃庵來,回家探母。小和尚說,出家人本來是不顧家的,你怎麼說探母呢?小尼姑說,沒有辦法,母親臥病在床,必須要回去看看。反過來,小尼姑問小和尚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小和尚說,自碧桃庵來,要下山去抄化。小尼姑說,出家人在山上自食其力,何須抄化?小和尚說,沒有辦法,師父病了,自己要盡孝心,所以下山抄化。兩個人各自撒了一個很圓滑的謊,為自己下山的行徑找一個合理的藉口,同時又都在試探對方。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1
    $100
  2. 新書
    5
    $160
  3. 新書
    79
    $253
  4. 新書
    85
    $272
  5. 新書
    85
    $272
  6. 新書
    88
    $282
  7. 新書
    9
    $288
  8. 新書
    9
    $288
  9. 新書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