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東豊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

伊東豊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
定價:300
NT $ 205 ~ 270
  • 作者:伊東豊雄建築塾
  • 譯者:謝宗哲
  • 出版社:田園城市
  • 出版日期:2007-05-1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00924X
  • ISBN13:9789867009241
  • 裝訂:平裝 / 276頁 / 13 x 1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21世紀建築的嶄新探討.伊東豊雄最新著作

  以日本仙台媒體館、東京表參道TOD'S、銀座MIKIMOTO Ginza2、西班牙瓦倫西亞的托拉維亞休閒公園、福岡Island City中央公園……等持續力作,在世紀交替之際讓世人驚豔不已的伊東豐雄,其事務所團隊歷時近二年共同創作、討論、編寫,將其設計作品及思想真髓濃縮而成的精華小書!

  完成於世紀交替之際、成果令世人驚豔的仙台媒體館,被西方媒體譽為超越了現代主義建築,也將伊東豊雄推上了全球建築矚目的光環,就在這接下來近10年間,伊東陸續展現出讓人持續注目的豐沛創作能量:英國倫敦海德公園內的臨時性建築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時尚建築力作:東京表參道上的TOD'S及銀座的MIKIMOTO Ginza2、西班牙新建築勝地瓦倫西亞的托拉維亞休閒公園、日本福岡Island City中央公園……在這些令人目不暇給的建築盛宴中,其實開展描繪出的,即是沿著其建築論思維持續演化的的歷程。

  伊東豊雄東京大學畢業之後,隨即進入當初代謝派先鋒的菊竹清訓門下,不久之後獨立創設Urban Robot事務所(1971),從事建築距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從伊東早期所提出作為「風之變樣體」之建築的輕構築思想、模糊內外境界而誘發流動的透層建築論述、作為建築形態生成機制的設計演算法、能因應建築計畫作有機變形的「衍生式格子」(Emerging Grid),均可以清楚閱讀出伊東建築論進化的軌跡。

  伊東表示,建築是非線性的偶發事件,是多樣而充滿變化之場所的連鎖,同時更是包含了自然界系統的一個自動成長程序的存在。於是從探索建築的角度上來說,在面對一個仍舊充滿無限可能的現在,仍耽溺在純粹幾何型體的堆疊與基於機能層面上的滿足所達成的美感是完全不夠的。

  設計於1995年、完成於2001年的仙台媒體館一案,伊東以13根管狀空間所形成的支柱和樓板所構成的新多米諾系統瓦解空間層級與中心性、模糊空間表裡、強化了空間的流動性、挑戰了原本現代建築的定義;接著和Cecil Balmond的合作以設計演算法所創作出來的Serpentine Gallery、表參道TOD’S與銀座的MIKIMOTO以皮層作為主要結構系統及設計表現的一系列嘗試;以及在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案中再次推出具有自然界之樂趣,能夠誘發動作,並讓人能夠更直接以身體的感覺來體驗的空間提案──聲音的涵洞(Sound Cave),對於流動性的追求與探索作出更成熟的總結,而朝著進化的方向再次跨出了一大步。

  為了要與讀者們共同分享這一份思想,伊東及事務所的年輕同事們,試著將潛伏於各個設計案背後設計思想的真髓,以一種讓一般讀者也都能容易理解、平穩而明快的方式來加以闡明。作者選擇了10個重要的主題,使用大量的圖板與照片,並添加簡短的解說,構成了這部伊東豊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

  本書的豐富精采程度對作者來說,雖然只能說是終於抵達了未知洞窟最起碼的入口而已。然而只要接著往深處突進的話,或許便可以發現那個似乎令人充滿期待而雀躍不已、邁向「建築世界」的冒險正在等待著!

作者簡介

伊東豊雄

  1971年成立個人事務所,重要作品包括東京的「White U」(1976)與伊東自宅「Silver Hut」(1984)、橫濱的「風之塔」(1986)、「長野縣立美術館」(1993)、「秋田縣樹海體育館」(1997)、「仙台市宮城圖書館」(2001) 、「仙台媒體館」(2000)、「松本市民藝術館」(2004)、「Island City」(2005)等。近年來伊東豊雄除了在日本的業務之外,也有許多歐洲的設計案,包括倫敦的「Brugge Pavilion」(2002)與「2002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2002),目前正在進行的則有位於阿姆斯特丹的「Mahler 4 Block 5 辦公大樓」、位於巴黎的「康亞傑醫院」(Hospital Cognacq-Jay),以及位於西班牙托拉維亞(Torrevieja)的休閒公園。2005年伊東豊雄同時贏得台灣「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及「高雄2009世運會主場館」國際競圖首獎。在2002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伊東豊雄獲得第八屆國際建築展NEXT主辦單位頒發的終身成就金獅獎。

  伊東豊雄的著作則包括《風的變樣體》(青土社)、《透層建築》(青土社)、《伊東豊雄∕輕盈結構的細部》(The Detail of Light Structure)(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編著,彰國社)、《建築:非線性的偶發事件 從smt到邁向歐陸》(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編著,彰國社)及《伊東豊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編著,彰國社;中譯本:田園城市)等書。

譯者簡介

謝宗哲  SHA Sotetsu

2000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
2002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組修業
2007 東京大學建築生產技術研究所建築學專攻  博士
目前為Atelier SHARE 負責人
在空間設計 諮詢協調 出版企劃等領域中作多元角色的扮演
從分享的向度來參與建築的創作活動
經典翻譯代表作:
《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2002)
《伊東豊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2007)

 

目錄

01 扭曲的格子(Grid)
02 動態的造型
03 動態的規則
04 混凝土森林
05 鋼鐵外殼
06 鋼鐵小屋
07 鋁之家
08 手工家具
09 水的公園
10 消費之國

Interview
01 場的強度  佐藤信
02 柔軟的形態  佐佐木睦朗

Discussion
01 就設計演繹法(Algorithm)所作的討論
02 漫談商業建築
03 冒險的尾聲

 

  我從多年以前就一直想著要開辦一間小小的建築塾這件事了。這是因為我覺得為了養成一位好的建築家,一定有什麼是在大學裡無法教導的事情存在的緣故。

  在大學裡教書的時候,偶爾會有「是否該說到那樣的地步呢」而感到猶豫的時候。不過如果是私塾的話,就算毫不猶豫地傳達非常個人的想法應該也沒關係吧。並不是要讓學生們用頭腦來理解,我認為若不是整個身體全部都接受的話,所謂的設計思想是無法滲透進去的。

  就算甚至是每天在事務所裡見得著面的同事之間都有著無法容易傳達想法的困難度在。明明就打算要非常明確地傳達概念與意向,但在下一次的會議中整個重點核心卻又偏離而感到無比沮喪的經驗也所在多有。

  到底該如何共同分享一份思想呢?在那樣的時刻所想到的便是這本書的內容。我打算讓事務所裡的新人們試著去談談看最近所做的設計案。將潛伏於各個設計案背後的設計思想的真髓,以一種讓一般讀者也都能容易理解、平穩而明快的方式來加以闡明。

  我們選擇了10個重要的主題,並各自大量使用圖板與照片,再添加簡短的解說。將整理出來的東西以每個月1或2次的頻率彼此present並相互批評的方式進行。我們原本覺得這件事情是簡單的而開始了這樣的作業,然而後來卻發現這個作業意外地非常困難。無論是文章或圖板,愈是想要將它簡潔化,其思想上的深度便更受到挑戰與測試。編輯也是僅憑著一個「忍」字,一等就是1年多之後,才好不容易終於成了可以看的東西。如果這是設計作業的話,恐怕業主早就翻臉了吧。

  即便如此,那麼為何會將書的標題命名為《建築冒險記10則》呢?這是因為這10年間,因著電腦科技的發達而持續開啟了一個隨時都會令人驚艷不已之「建築世界」的緣故。

  比如說,我們試著來觀察一棵樹的成長。不管什麼樣的樹種都是反覆著分枝的這種機制來成長的。雖然分枝的這個規則本身是很單純的,然而其分枝的方式卻非常複雜。是必須在與周邊環境的關係配合、以及保持自身的平衡等相對關係之下持續生長的。成長的行方(行跡與方向)並非是當初所決定的,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隨時修正來保持其獨自的平衡狀態。因此1000棵樹當中每一棵都具有不同的形態,而也沒有哪一棵樹才是最美的問題存在。

  要創造出基於相對的關係所衍生出來的猶如有機體般的這種建築,在今天已逐漸變得可能。為了實現這件事,有許多既定的慣例是不得不加以改變的。結構系統也好、模型的製作方式也好、施工的系統等等,都是不得不積極加以改變並進一步加以提升的吧。

  不過,我們充其量也只是終於抵達了這個未知的洞窟最起碼的入口而已。只要接著往深處突進的話,或許便可以發現那個似乎令人充滿期待而雀躍不已、邁向「建築世界」的冒險正在等待著我們。

2006年8月3日  伊東豐雄

EMERGING GRID
扭曲的格子

與不可思議的空間邂逅。
那猶如處於森林裡
但同時也彷彿置身在洞窟的深處。
好似為自然溫柔包圍著
但總覺得某些部份,感覺上也有些抽象。
是在內部還是外部呢?
曖昧地
任何部位都像是連續在一起的那樣。

在大自然當中
充滿著許多快樂的場所。
「想要在那棵樹蔭底下看書」
「想要在那上頭睡午覺」
有著很多如同身體那般
自然地對我們細語呢喃的
充滿感覺的所在。

許多孔穴是由多個
彼此相連的洞窟建立起來的。
有些方向光線能夠進得來、
但有些方向則是全然一片漆黑。
雖然也是被包圍著
但卻在各個方向彼此相連。
到底從哪裡開始是外部、
而從那裡到那裡為止才是內部呢?

以前的人們都會尋找適合自己的居所
在森林中四處步行、來回環繞。
然後一旦找到了喜歡駐足的場所之後
便在那個地方的樹上掛上樹枝支架、
造出可以棲身的場所。
而這就是人類創造出的最初的建築。

人並不會突然在一無所有的地方蓋出建築物
而是領受了森林所賦予的場所感,
然後透過高明的利用方式
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空間。

每塊土地均具有其各自的
場所精神與能量。
經過選擇場地的歷程而建立起家園,
就會產生在那塊土地上絕無僅有的風景。

而這樣的風景接著又將
創造出那塊土地上特有的生活,
使得活動的範疇得以擴展。
因著人們的居住使自然中原本具有的多樣性
變得更加複雜,
這塊土地的場所性,
於是得以更加突顯。

那麼,
在我們的城市裡所蓋的建築物又是怎麼樣的呢?
幾乎都是水平的樓地板
以及在事先就被決定好的間隔裡擺進柱子,
然後鑲嵌在那上面的是玻璃窗與隔間牆……
大致上是這樣的一個構成。
這就是格子狀系統。
這個只用幾何學便得以成立的工業化結構系統,
是隨著技術的進步
而於20世紀在世界上廣為流傳的結果。
雖然也能夠造得很美麗,
但是走到哪裡都長得一樣,
盡是一些索然無味的空間不斷地被重複生產。

就如同盛滿了自然界當中的各種趣味那般,
難道就不能做些更自由奔放的建築嗎。
例如像堆積成層之洞窟般的集合住宅。
不管在哪個地方想做什麼樣的事,
都能讓你的身體直接反應空間、體驗訊息的那種建築物。

於是
為了能夠取代20世紀的格子狀系統
經過我們的研究提出一組嶄新的結構系統

我們將這個扭曲的格子系統命名為
Emerging Grid:成長型格子系統
這是以三次元曲面構成的
在拓樸學(topology)位相上極度自由的格子系統

20世紀的格子系統
雖然在任何部位都是連續的,
但只一味地強調均質性,
以致於產生出了與自然乖離的空間現象。
而這個Emerging Grid
雖然也是任何一處都呈現連續的狀態,

在縱向上是長出如同克萊茵瓶(Klein bottle)那樣管狀相連的空間,

而在平面上則可以因應不同的建築計畫來選擇區域的大小。

共有著不均質的連續與分散
Emerging Grid是只要展開一層,
就能發生如同波動的水面一般具有高低起伏的地板。

將其切為立方體的形狀後,
這個看似森林、亦猶如洞窟般的
人造有機空間系總算是終於出現了。

藉由這個Emerging Grid,
帶有自然的樂趣,
而能更自由地直接反應在身體上的空間系統
於是有了誕生的可能。

冒險的尾聲

  思想的共有

  伊東_關於這本書的製作是在整理事務所的近作的討論中所開始的。既然要做成書的話,那麼我們現在所想的事情,以及關於還不甚了解的議題,都希望可以在一邊討論的過程中,同時將這些內容給編輯成冊。然後,儘可能簡單明暸地將我們對於建築的想法加以傳遞與表達。這兩點可以說是這本書最主要的課題。

  我們最初的想法,是想要找個事務所外部的人,而且是非建築專業的人來設定成如同「愛麗絲夢遊仙境」那樣的角色扮演,然後由她探訪並實際體驗我們的建築作品來發出「這個建築為什麼是長成這樣的呢」這一類的問題,再由我們來一邊回答,一邊對各個主題進行解讀的這種構成。

  此外,雖然是以進入本事務所第一年的年輕所員為中心來進行這項編輯作業,但實際開始之後便會知道「成為愛麗絲」的這件事是很困難的。因為要很自然地去發出「為什麼」這樣的疑問或許真的很不容易。結果,我終於明白我們似乎就也只能以建築家的身分與角度來談論這一切(笑),並以這樣的形式來做出最後的整合成果。不過,就在這1年數個月之間,我們所進行的無數次討論的過程裡,也讓我們對自身的問題得以從根本來加以思考與反省,而在有別於設計的某個意義上有了深刻的學習。

  岡野_我在一進入事務所便即刻得到了要製作這本書的消息。最初去進行採訪的是MIKIMOTO(100頁)的工地現場。我個人感到極大震撼的是作焊接的工匠。他們不僅具有得以相當自豪的卓越焊接技術,同時也研發一些道具,配合各種想像來進行作業的姿勢與態度著實令人感動。因著在現場許多智慧的交織與激盪,而做出那樣完全平整的外牆可以說是事前難以想像的。

  然後,在夜裡所進行的外牆板材組裝作業時,在OL與上班族來來往往的銀座瑪蘿利耶大道上中止了車輛的通行,然後從那兒突然冒出大卡車的身影,看到了將外牆的金屬板用吊車吊昇來進行組裝的光景。在那一刻,沒入銀座夜空中的金屬板非常漂亮,讓我感覺到這個城市的街道是從這座建築被興建的那一刻便開始有了變化呢。

  森山_為了整理好〈動態的造型〉的這章,於是便找學長們與結構工程師們就托拉維亞(32頁)一案請教了許多相關問題。托拉維亞雖然是以「回轉」的這個規則所創作出來的,不過在西班牙的現場,則是一邊配合著部材零件並不斷進行微調整,花了許多的時間才慢慢成形的。雖然說Bezier曲線還不能稱得上是使用了設計演繹法的地步,不過這個建築在概念上是可以成立的。當我知道那在實際的現場乃是靠著眾多的人以手工做出來的成果,著實受到了極大的衝擊與震撼。

  御手洗_現在事務所想做的事情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的話,我想應該就是想做出栩栩如生的空間的這個目標。在自然界當中的確存在著許多這樣的空間喔。然後將這個原理具體實現出來的其中一例,便是如同捲貝造型般的托拉維亞養生公園這個作品。

  就這樣,在直接衝撞具備生動造型的原理並將思考壓縮的結果之下,而有了設計演繹法的產生。此外,為了撰寫〈動態的規則〉這一章也做了許多的調查,雖然並沒有實際去過Serpentine(52頁)這個藝廊,不過或許在那兒有著一個極度不安定、卻又同時取得平衡的狀態,而創造出了與到目前為止的建築截然不同的動態空間。是同時追求做法的原理與形式,然後在兩者良好配合之際,或許便真的可以做出在空間體驗上完全不同的新建築。那個感受是非常有趣的。

  此外,在看著本次所舉出的案例,通常會有個關鍵性人物的登場也是非常耐人尋味的事。和ARUP的Cecil Balmond、新加坡的Cheng這些充滿活力的人們一起進行建築創作,讓我覺得這或許就是讓建築物之所以能夠栩栩如生的理由吧。

  庵原_我進到事務所來已經有4年了,這本書的作業恐怕是最辛苦的一個個案了(笑)。換個比較溫和的說法,也就是說實在是太困難了。也許那個image已經很接近了,然而在替換成語言的一瞬間,那個image卻會變得越來越遠,越是想追到它就會變得越來越看不到。那就像是匹前方被吊著紅蘿蔔引誘,一直追著跑的馬似的那種疲於奔命的狀態(笑)。

  〈扭曲的格子〉那一章,一開始是以「原始主義」(primitivism)這個標題來進行,是從「洞窟與樹上的家不也是可以打破目前被均質之建築物的困境嗎」這樣的提問來起頭的,不過在某個時候突然和「衍生式格子」(emerging grid)的討論接在一起。當時為了提供作為說明這個還不是很了解的「衍生式格子」的線索,而先做了這樣的前置性研究與考察。而這個最初並不了解的事情,藉由賦予一些語彙之後,而得以和其他的事情連結在一起,也就一點一點地漸漸理出頭緒了。

  做這本書覺得非常棒的,是比如說就算做了無數次的檢討來畫出門的收頭圖面,一旦到了現場,被質疑「為什麼非得做這麼不尋常的事情」的時候,如果那時無法很清楚傳達那當中到底有趣在哪裡或厲害在哪裡的話,那麼現場的師傅是不會肯做的。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我覺得算是對於那樣的詳細解說有了很好的訓練。而實際上,目前在現場有時也會覺得能夠說明的比較好了。

  田邊_我所負責的〈手工家具〉與〈消費之國〉,和其他的章節有點不同,主要是在談論如何和人作好溝通來把建築做出來的議題。對於HORM的工匠不需要透過語言的溝通就超越我們原先的意圖,以及打造出讓椅子的表面更加輕盈而流暢的技藝感到驚艷無比。另外,看著Vivo City(224頁)的業主與事務所之間的一來一往,即便是彼此的想法有著衝撞,但卻也逐漸互相調整而走得更近,而創造出了具有壯闊之美的海浪造型的建築也是切身體會到的真實。

  在採訪Cheng先生的時候他提到了「沒有價值的建築就沒有其創造的意義」這句話該怎麼理解,雖然也試圖把自己的感受轉換成語言來表達,但實在找不到適當的語彙,因此總有點搔不到癢處的缺憾。

  伊東_就我的立場來說的話,那就像是在大學的研究室裡的感覺似的,每個staff都可以帶有個別的自由度來做出屬於自己的提案。因此,有時候或許會以御手洗君的image來作為建築發展的起點,有時候則會用其他人的意見來進行。為了以這樣一個離散狀態的前提來進行設計的話,唯有先做到思想的共有與分享才行得通。這麼一來,才可能用別人的新image開始進行切換到自己的image裡來,才能真正達到透過團隊合作來進行創作的境界。

  所謂的思想,聽起來或許距離現實似乎很遠,但我希望你們可以理解那會是存在於現實之中的一切喔。MIKIMOTO的焊接工說「這邊是這樣做的」與建築的概念具有其表裡的關係。若未能完善地傳達的話,那麼這本書不僅不有趣,甚至會連我們的意圖都無法表達出來。因此我非常在意是否能講得很容易懂,而讓大家重寫了5、6次才完成這樣的一本書。

  創作建築的構想草圖

  東_有關於章節的安排我認為相當有意思。最初先拉出〈扭曲的格子〉這個概念,質疑目前世界上所充斥的直交格子這種編織方式可能遺漏了「更自由的狀態」,然後再針對這個所謂的「自由」該以什麼樣的造型來對應,就大方向上作出表達。那是我們在意識建築上的原型,或者說對於創作本身的最大動機。

  藉由這個意圖來看托拉維亞這個案子時,思考向度上的運轉與身體的動作在那當中很不可思議地得以連續,變成螺旋狀的運動而重合在一起。不過那還仍舊是個很模糊的image。

  將這個image給具體化的幾何學到底是什麼呢。在第三章〈動態的規則〉當中,我們針對這一點進行了一些探索。例如,是該以從Cecil Balmond那兒得到的靈感作為先行的主導呢,還是要以我們心裡所存在的設計導向為主呢?不,那或許並不是主導與不主導的問題,而是在一來一往之間,因著複雜而會發現無法理解的領域。然後反而會出現如「只用設計演繹法可以做出建築嗎?」之類的疑問。

  4至7章則是在探索為了將建築或空間具體化的方法到底會是什麼。接著以將身邊的材料結構化,或者是加以表層化的這個作法到底能達成什麼樣的開展來做深刻的論述。藉由這樣的方式所創造出來的空間中,接下來還有與身體更接近的家具也登場了,在第8章提出了與建築創作之間無差異的造型來對家具進行接觸。

  第9章所出現的蓋薇亞公園,在原始的場所意象上有著非常強烈的性格,和第1章所討論到的image於是就接上了。在圍繞著建築的冒險裡不斷追尋的過程中所連結到的世界,到底和現實的社會能發生多少的關係呢?就這一點則在最後一章來作論述。在這全部10章當中所做的探索,可以說是呈現了一個指涉出就我們目前在進行建築創作上的真正動機與大方向上的構圖。那或許也可以說是一種地圖吧。那是在創作建築時濃縮了各式各樣的程序,以一種平易近人的敘述方式所做的呈現,因此製作這本書本身也成了一個有意思的個案。

  伊東_關於各個主題的文章與視覺的構成,也想聽聽大家率直的感想與意見。

  東_就4至7章來說的話,其實應該還有一些非得往下深刻挖掘探討的要素才是,不過因為大家目前現場的經驗還不足所以沒辦法,或許透過接下來所累積的經驗便可以察覺問題吧。至於1至3章,由於是關於建築的根本問題,因此大家一起思考討論的這個動作對我自己來說也是相當新鮮的體驗。

  不過,在這裡所描繪的都只是草圖而已,在前方到底有什麼還看不見。在這裡將其言語化、成為議論的對象之前,還未顯露在太陽光底下的如同海底冰山的絕大部份想必是更重要的吧。對於這個部份所抱持的好奇心,便是讓1至3章的問題變得更加豐富的要素。

  何謂冒險?

  伊東_這一次,想問的是你們之所以在標題中使用了「冒險」這個字的原因。

  庵原_我首先找了很多自然的照片,然後和事務所的作品擺在一起看。然後,我發現了有些相似的照片,覺得很有趣(笑)。那時之所以覺得有趣的原因是,覺得要去找出那當中的理由就有點類似冒險的緣故。

  伊東_在1至3章中所討論到的,和我們10年前所採用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10年前也曾提到了關於「作為流動體的建築」,主要是思考如何將不安定以及動作中的事物加以形態化,不過並沒能找到具體的方法。因此那時只能置換成20世紀的歐幾里得幾何學來嘗試,而現在則似乎看到了一些採用其它方法來解決的可能性。這的確稱得上是一種冒險呢。

  御手洗_到底能達到多新的地方,我認為這在原本的意義上就是所謂的冒險。以現代主義為基準來思考摸索出新的造型,並加以語言化。在那裡,存在著作為事務所的中心思想,邁向嶄新境地的這件事本身於是也就有了冒險的本質。

  伊東_你們是怎麼樣感受或看待所謂20世紀的現代主義呢?如果現代主義沒有體質化的話,那麼就算是用設計演繹法來做建築,也不能算是冒險吧。

  現在的日本效率很好,就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安全的地方。但是一開始做建築的同時,卻又會近碰到一些無法做到滿意為止的事而感到焦慮不安的狀況。不過即便如此,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努力?我希望你們到現場去的話可以體會一下這份心情。

  田邊_就在重寫了好幾次的過程中,伊東先生告訴我說「用言語來寫其實和作設計是同一件事」,而我自己也這麼覺得。如何將在各別的個案中所思考的事情轉成語言來作出造型的這件事,便是對我而言的冒險。

  伊東_嗯。我認為寫文章與做設計這兩件事是相等同的。想要做出這樣的東西而苦苦地悶著想時,若能夠找到一句話來加以表達,就表示這樣的設計是可行的。只要能找到對於自己來說真的完全明確、並只屬於自己的語言的話,那麼對於他人,針對這樣的造型到底帥在那裡、好在那裡也就可以溝通了。我認為製作這本書的一連串考驗,其實便是一個如何發掘出這類語言的訓練。

  自由的建築

  森山_有件事情想要請教一下伊東先生。就如同Marc-Antoine Laugier所說的那樣,在自然當中插進水平的樓板,那就成了建築。雖然說有部份我們也是如此相信的,不過比如說台中歌劇院(8頁)的樓板並不完全是平的,這樣的曲面構成甚至到了會讓人覺得這或許不能稱之為建築的地步。那麼到底是要具備什麼才叫做建築呢?

  伊東_Marc-Antoine Laugier想講的,與其說是討論水平的地板與垂直的柱這些元素,倒不如是在闡明和自然不同,而是藉由有別於自然界的獨立秩序所創造出來的、與自然完全異質的空間就是建築的這個觀念。這雖然也是所謂的人類的理性力量,但越加是被形式化那麼建築就越會權威化而成為「神的館」。

  我的想法是希望可以從那形式當中解脫出來。想保有自由對我來說是最大的價值觀。一旦被形式所左右的話,那麼人類的生命力與豐富性等特質就會流失。那麼能多少儘可能享受一點自由的建築會是長什麼樣的呢?我覺得這會是賦予我創造建築的最大衝動與原動力。

  不過,實際上業主、法的規制與經濟考量等現實的諸多條件當中,「這個混帳」、「為什麼非得對這樣的事情執迷不悟呢」之類的,這樣的挫折還是會產生的(笑)。在30歲的時候,那些是稍微直接地轉為面對建築了(笑),而現在對於這樣的挫折則是「不是還有更多有趣的事情嗎?」「不也有著更豐富的可能嗎?」等等,大家可以共有的想法該如何去改變呢之類的。即便仍舊還有著沒辦法好好解決的地方,但持續的思考永遠會是最重要而基本的價值。

 

內容連載

01
EMERGING GRID
扭曲的格子

與不可思議的空間邂逅。
那猶如處於森林裡
但同時也彷彿置身在洞窟的深處。
好似為自然溫柔包圍著
但總覺得某些部份,感覺上也有些抽象。
是在內部還是外部呢?
曖昧地
任何部位都像是連續在一起的那樣。

在大自然當中
充滿著許多快樂的場所。
「想要在那棵樹蔭底下看書」
「想要在那上頭睡午覺」
有著很多如同身體那般
自然地對我們細語呢喃的
充滿感覺的所在。

許多孔穴是由多個
彼此相連的洞窟建立起來的。
有些方向光線能夠進得來、
但有些方向則是全然一片漆黑。
雖然也是被包圍著
但卻在各個方向彼此相連。
到底從哪裡開始是外部、
而從那裡到那裡為止才是內部呢?

以前的人們都會尋找適合自己的居所
在森林中四處步行、來回環繞。
然後一旦找到了喜歡駐足的場所之後
便在那個地方的樹上掛上樹枝支架、
造出可以棲身的場所。
而這就是人類創造出的最初的建築。

人並不會突然在一無所有的地方蓋出建築物
而是領受了森林所賦予的場所感,
然後透過高明的利用方式
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空間。

每塊土地均具有其各自的
場所精神與能量。
經過選擇場地的歷程而建立起家園,
就會產生在那塊土地上絕無僅有的風景。

而這樣的風景接著又將
創造出那塊土地上特有的生活,
使得活動的範疇得以擴展。
因著人們的居住使自然中原本具有的多樣性
變得更加複雜,
這塊土地的場所性,
於是得以更加突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8
    $205
  2. 新書
    85
    $255
  3. 新書
    9
    $270
  4.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