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冰 自序 文∕白冰冰
「白冰冰」,曾經代表歡樂和幽默,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事,雖然過程非常難以承受,但也因為經歷了別人沒有的經驗,更累積了許多人的智慧,我自己知道,當我站在舞台上或是螢光幕前時,就要放下一切情緒,不管今天的心情如何,我都必須扮演最稱職的主持人角色,讓觀眾朋友們感受我的認真,以及對天地、對大眾的感恩與惜福。
一般人總以為,藝人們的生活好像是奢華糜爛的,也許有些人迷失了,但我一直珍惜大家對我的愛,一直很努力、很認真地在我的領域上打拚,不敢輕忽;在經歷過人生中幾段不堪回首的痛苦過去,我又站起來了,而且比以前更堅強、更幸運,得到的讚賞更多,我知道,老天爺看到了我的努力,所以給了我更多的機會,讓我獲得,也教會我要感恩與回饋。
小時候家境清苦,家裡總是粗茶淡飯,不曾有過豐盛的菜餚出現在餐桌上;長大了,汲汲營營於工作,也不敢多浪費得來不易的金錢在物質享受上,但自從我主持「冰冰好料理」這個美食節目之後,在吃的部份視野大開,透過節目中各位專業大廚們的好手藝,領略到一個真諦:原來,就算是最簡單的食材,透過不同的蒸、煮、烤、焗、炸,就可以吃到截然不同的美味!
感謝「冰冰好料理」這個節目,讓我更懂得欣賞美食、品嚐美食,也懂得如何善用不同的食材,烹煮出一道道佳餚,懂得萬物都有可用之處,千萬要惜福惜物。現在,節目內容要集結出書了,可以讓更多人透過這本美食書,了解烹飪這門學問,也希望讓更多喜歡美食的人,可以體會到做菜的樂趣。
做菜並不難,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做出引人垂涎的好菜色,偶爾簡單調味的尋常食材都很精采,這是「冰冰好料理」節目與書本要傳遞給大家的美意。現在,就請大家放慢生活腳步,跟我一起來洗手做羹湯,歡喜做美食,快樂過人生!
?本文摘自《冰冰好料理》一書白冰冰自序
夜貓子的料理課。 文◎水瓶鯨魚(漫畫作家)
我,總是在睡前去傳統市場買菜。
睡前?傳統市場?我知道聽起來很怪,只因我是夜貓子,而且是台灣時間上午睡覺的人,所以正好是市場開張的時候,呵。
雖然睡前趕稿或畫圖(有時是周末喝酒回家)已極度疲累,想到市場新鮮的魚、肉以及便宜翠綠的蔬菜,還會免費送蔥、薑、蒜、辣椒和香菜……,我立刻就打起精神騎單車出門,頂著刺眼的陽光到傳統市場選購我的晚餐食材。
也因為作息狀態,我習慣睡前把晚餐要做的菜,比如該醃的肉或該處理的魚,先準備好,冰在冰箱,才泡個熱水澡,去睡我的大頭覺。
因此,我的晚餐幾乎跟大多數家庭主婦一樣,每天自己做菜,而且用餐時間正常,哈。親愛的「夜間部」好友們,你聽到這一段解釋,應該就不會問:「妳這麼忙?什麼時間做菜?」
再忙也要找出時間,做菜,可是我現在最美好的休閒活動呢。尤其是細節繁複的菜色,光思考料理過程,我就充滿鬥志,可以一試再試,樂此不疲,比如農曆除夕的團圓年菜,年前,我竟然每天試做一樣,不滿意立刻修正。
我唯一煩惱的是,我的食量太小,有些想實驗的菜,若份量少,味道根本出不來,好比花了幾小時做的一鍋茶香紅燒肉,幾天後都必須面對如何消耗的問題……老實說,我有許多熱衷做菜的單身好友,大家苦惱都差不多,哈。
所以,當家庭主婦、主夫每天為了變換菜色而困擾,單身男女則為了消化不掉菜餚、無法做新菜而憂慮,這真是這個不婚世代最奇妙的事呢。
?本文摘自《冰冰好料理》一書
飲食大文化 文◎邱一新(旅遊美食作家)
飲食是一種文化,而且是一種大文化。
所謂大文化是因為飲食和地理、歷史、物產、種族、習俗各方面都有關聯。我們簡直可以從飲食著手,來研究人類社會經濟與文明的發展,這也是我走過超過80個國家之後,對於飲食的深刻體會。
而同時,我也認為美食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門綜合藝術,它於繪畫、雕塑、工藝、文學,甚至和音樂都有關聯。比如蝦仁鍋巴這道菜,食前都會發出響聲,這響聲是音樂,是一種引起食欲、振奮精神、增添興味的音樂。
美食也是大自然的恩賜,再巧奪天工的廚師,也只是把自然的產物經過藝術加工後,放到盤子裡。當然,在物產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藝術加工就是決定性的。
而與美食息息相通的,當然是環境了。
「環境」在吃的時候,能有烘雲托月的作用。好的環境並不一定是華麗堂皇的,我偏愛佈置簡單、家常,環境幽靜的小飯店。小小的、不起眼的店,但小吃才真正主宰我們日常飲食的口味,因為從小培養出來的味覺,會跟著我們一輩子。而精緻的法國大餐與優雅的高級用餐環境,或許會欣賞,但多半是基於知識或虛榮感而覺得好,並不是真正打從心裡喜愛。
當然,有些場景一生難得碰到一次。比如我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經歷一場盛大宴會,我的邊上坐著少數民族部落酋長與族人,熱切招待你一輩子不曾嚐過的野味,象肉、鱷魚肉都是他們眼中的佳餚。那樣的氛圍很特別,食物本身的味道好與壞已不記得,但是,天地寬闊的宴會環境,印在心頭,也是我至今難以忘懷的回憶。
菜好,還得一起吃的人趣味相投,才吃得開心。相比之下,如果同伴有意思,環境差一點也可將就。
與好的同伴吃飯,能長學問,增見識。飯桌上的話題若能從菜色本身聊起,藝術資訊的交流,各國文化的積累,不少就是這樣從飯桌上得來的。每個月我與老友們都要一起吃幾頓飯,飯桌上聽到的知識,回家後會再去翻書考證,寫書時信手拈來的不少典故,就是這樣得來的,真是受益匪淺。
我也認為,烹飪,是文化在日常生活裡最親切的表現。講究烹調與窮奢極欲的大吃大喝並不是同一回事。用人人可得的材料,調煮出人人喜歡的食物,這工作,不只是重要的,簡直可以說是神聖的。
非常樂見於新的美食書問市了,談吃不戀吃,廣用博聞,以吃會友,讓菜的韻味以及原料、調料、火候多種因素相融合,借由本書傳遞更美好的飲食文化,讓享用美食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本文摘自《冰冰好料理》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