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文 / 于乃明
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今年一月底,遠流出版社主編吳倩怡小姐寄來一封電子郵件,問我能否為《日本戰國風雲錄』系列三書署名推薦。一問之下,我與著者洪維揚先生有過一面之緣,那是多年前應輔仁大學日文研究所邀請,擔任洪維揚先生碩士論文口試委員。事隔多年,沒想到著者會透過遠流找我過目他的第一部歷史著作。
我對歷史作品本來就極感興趣,雖然手邊有許多亟待完成的稿件,但每天仍找時間拜讀這位年輕學子用極大熱情撰寫完成的《日本戰國風雲錄──天下大勢 嚴島合戰、川中島之戰、桶狹間之戰、姊川會戰》。它的文筆精練,在理性敘述外,字裡行間也充滿感性。我可以充分感受到著者有多熱愛歷史,他對書中每位出場人物都放進自己的細緻觀察,敘述故事時也往往加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而且顯然他對中國歷史也有深厚素養,不時將兩國歷史加以比較,對照說明,讀後更能多一層體會與認知。
要寫一本外國歷史著作本非易事,因為必須觸及人物、事件、地理與歷史社會背景,而且要讓讀者感興趣又看得懂,更是一大挑戰。著者很用心的為讀者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為了保持文章的流暢性及不影響敘事進行,著者在這四場戰役每個單元本文前,加上人物介紹、交戰背景解析,並對讀者較不熟悉的一些日本歷史專有名詞詳加介紹,好像附錄了一本精簡的戰國歷史事典。
我認為這是很值得推薦給國人的日本戰國歷史著作。以精采的戰役介紹為主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日本史上最豐富、激盪、多變的大時代,裡面充滿了較勁、智慧與狡詐。雖然著者已儘量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描述,但因涉及的歷史層面非常複雜,有些地方需要一讀再讀才能掌握。而如果想對這個時代的歷史背景多一層了解,不妨參考著者在後面附錄的書籍,相信會有很大助益。
推薦序二
文 / 何思慎
輔仁大學日文系(所)副教授
台灣大學日文系所(所)兼任副教授
台灣與日本地理位置相鄰,且因遭日本殖民統治,而與日本共構半世紀的歷史。戰後,在東亞國際政治中,台、日更擁有共同的價值體系與戰略利益,始終維持緊密的互動合作關係。台灣與南韓雖有類似的歷史情境,但相較於南韓社會的反日、仇日,台灣卻成為東亞少見的親日國家,對日本懷抱著文化的親近感,台灣的民間社會亦不時流洩著與日本文化相仿的色調與符碼。
然而,台、日間雖過從甚密,但國人對日本的客觀研究卻仍處於起步階段,台灣對日本的主觀情感與客觀認知間存在著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造成台、日互動的過程中,國人往往對日人有著過度的想像與期待,而這樣的結果並不利於建構平等、互惠、尊重的台日關係。因此,日本研究已成為增進台日關係的基礎工程,其中對日本歷史的理解更是日本研究的重要基石,因歷史不僅是歷史,而是形塑當代日本人與日本社會文化的基礎。
洪維揚君畢業於東海大學歷史系,並取得輔仁大學日文系碩士學位,將史學的訓練與日本研究結合,成為國內不可多得的日本史研究人材。洪君在學期間即展露對日本史高度的興趣,其亦以日本明治維新為範疇進行碩士論文的撰寫,並以質量俱佳的論文展現治史的功力。在服役後,更以過人的毅力從事筆耕,蟄伏多年完成此部縱橫日本戰國時代的鉅著。
其實,國人對日本的武士與戰國時並不陌生,除電玩遊戲外,在有線電視的日本台中,不時播出「時代劇」或「大河劇」,亦讓許多人對出現於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人物朗朗上口,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織田信長、明智光秀、豊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似乎與中國三國時代歷史人物一般,受到許多年輕遊戲玩家或日劇的愛好者歡迎,更激發這些閱聽者進一步了解日本戰國大名與其時代背景的興趣,但日文卻也成為這些人探索日本戰國時代的最大障礙,因華文的書市中,缺乏以一般讀者為對象的日本戰國史,引領彼等進入此一艱澀的知識領域,而晦澀難解的日本史學術專著更令人忘之卻步。因此,電玩遊戲與「時代劇」永遠只是國人茶餘飯後的休閒娛樂,無法深化台灣的市民社會對日本史或日本文化的客觀認識。
惟洪君《日本戰國風雲錄》系列專書的問市,將有機會為這一切帶來改變,洪君馭繁用簡,巧妙地將錯綜複雜的日本戰國人物誌,以戰役為主軸,在每一章中分別介紹雙方陣營主帥、戰役過程、前後之局勢與影響,旁及日本「武家社會」的重要觀念與制度,使讀者能提綱挈領地掌握日本戰國時期的歷史發展脈絡,有效地理解在「下剋上」的社會風潮下,日本戰國時代特殊的歷史情境,從中洞悉奠基於「莊園經濟」之武士政權的解構與蛻變,而此亦為掌握與近代日本接軌之「德川幕府」(江戶時代)的唯一途徑。因此,這套戰國史不僅是針對一般讀者的通俗史書,亦可做為日本史學習者的優良工具書。
在世俗向功利趨炎附勢的今日,一位治史嚴謹的年輕人願意不計報酬的對枯燥的日本史進行爬梳,並將之以流暢的筆觸、平易近人的解說,系統地呈現給對日本有興趣的讀者,著實令人感到雀躍。期待這套《日本戰國風雲錄》能為國人開啟認識日本的一扇窗,得到讀者的熱列迴響,激起國人對日本歷史的相關討論,亦讓電玩遊戲與「時代劇」發揮寓教於樂的效果,成為引導一般民眾認識日本的有趣視聽媒介。最後,企盼洪君能再接再厲,對日本史進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有效深化台灣的對日認識。
推薦序三
文 / 楊永良
國立交通大學教授
日本文化雖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但其歷史的發展模式卻與中國歷史相差甚遠,勿寧說與歐洲的歷史發展模式較接近。特別是其中世的歷史相似處甚多,例如封建制、武士道與騎士道、家徽、莊園等等。其中,日本戰國時代的制度正是國人最生疏的一環。本書將日本戰國時代各種文物制度的沿革都做了一個清楚的介紹,等於將一本日本歷史辭典融入書中,讓讀者能輕鬆地了解日本戰國時代各種風起雲湧的事蹟。
作者序
追憶那逝水而去的錦瑟年華──我和日本戰國時代的結緣過程
記得應該是升國三的前夕,有天回到家裡,赫然發現書桌旁擺放著兩套PC-GAME:《三國志》(一代)與《信長之野望》(也是一代)。這兩套遊戲及它們的系列作(總計廿三款作品中,我只在《三國志》八代缺席,因為那時候正在數饅頭),在往後近二十年間的無數個夜晚,讓我為了完成統一大業而廢寢忘食,甚至捨不得歇手離開電腦去上課。
以今日來看,《信長之野望》對我的影響顯然勝過一切;然則最初我是先由《三國志》下手,進入戎馬征戰的世界。雖然當時我對三國也不甚了解,但憑藉幼年聽父親講古和來自黃俊雄布袋戲的印象,好歹還知曉四五十人;至於日本的戰國時代,我連信長、秀吉和家康都不認識!不難想見,這當然是文化隔閡的緣故。
升國三的暑假,同學們為了即將到來的聯考奮鬥,而我則抱著祖父留下的《三國演義》苦讀(民國十年上海進步書局出版的線裝書,對我而言是祖傳三代的傳家寶)。看線裝書相當傷視力,雖然我在一個暑假內K完了《三國演義》,卻也賠上了兩百多度的近視度數做為代價,不知情的老師們還直誇我是「好學不倦」。
在幾次統一三國後,我終於按捺不住,開始對《信長之野望》下手。如果讀者中也有這套遊戲的一代玩家,應該還有印象:在那個年代,中文化的遊戲是種奢求;而《信長之野望》的遊戲介面甚至是令我難以接受的英文。對當時沒有日文基礎、英文又破,且對那段歷史毫無概念的我來說,玩起來無比吃力,連遊戲地圖上割據的群雄名字都叫不上來,只有像英文人名般直接音譯,可是如此一來,織田信長(Oda
Nobunaga)就變成「歐達.諾布那加」,武田信玄(Takeda Shingen)成了「塔克達.信衡」,德川家康(Tokugawa Ieyasu)則是「拖庫加瓦.以也雅速」。感覺上這是外星人的名字,很難聯想到睥睨一切威風無比的日本武士。
好不容易考完高中,那個暑假出了第二代的《戰國群雄傳》,這是歷代【信長】系列中,我玩最久也最有成就感的一款。不僅在無趣年代留下最美好的回憶,也讓我對那個戰亂時代充滿嚮往和著迷,更進而想了解那個時代的史事。
玩《戰國群雄傳》時,我對該時代的認識僅來自於遊戲說明書。當時國內已有鄭學稼先生的《日本史》和汪公紀先生的《日本史話》,不過這兩本書都不是剛考完高中的我能立即讀懂的。至於遊戲說明書,儘管知識欠缺,看久了也能發現錯誤,譯者並不通曉遊戲內容的背景,而這種情形在當年算是很常見的。就在這時候,遠流出版【戰國群雄】書系。第一次在書局發現《武田信玄》時,著實振奮不已--終於有一套書可以助我學習、吸收戰國知識了!
當時的我手頭拮据,買不起任何一套,只能每天放學先去書局「站崗」一小時,等到商家的霓虹燈完全亮起,飢腸轆轆的我才騎著破鐵馬回家。雖然在《戰國群雄傳》的世界已完成無數次的天下布武,不過高中時候的我,一過晚上十一點仍猶如被制約似地打開電腦,進入信長的世界,搜尋、比對傍晚在書局站崗時暗記於心的人名。對沒有日文和戰國歷史基礎知識的我來說,這種比對耗費心神且收效甚微,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才勉強「破解」其中數十位武將,並由這些武將的名字整理出一百多個漢字的日文唸法。
從無到有的過程倍感艱辛,而且依照字面的羅馬拼音,發音說不上有多標準,然結果是令人喜悅的。當我洋洋得意地拿筆記本向「戰友」炫耀,卻被他們提出的問題考倒:為什麼武田信玄的「信」和織田信長的「信」讀音不相同?音讀和訓讀的差別是當時的我無法解釋的,但這卻堅定了我的決心:學習日文和研究日本史。我希望能以日文為媒介接觸戰國書籍資料,進而對日本史有全面了解。這個心願是我近二十年來的努力目標,儘管無助於即將面臨的大學聯考,而且以當時和今日的標準來看,這個志向都是冷門中的冷門,但我還是一頭栽了進去。
感覺上戰國才是我高中時的主修,聯考反而變成副修。也因為這樣,聯考只矇到一間吊車尾的學校。整個大學時代,我依舊沈浸在【信長】的世界中,由於《戰國群雄傳》玩太久,使得接著的《武將風雲錄》只輕輕碰觸就跳到五代的《霸王傳》(當然也就沒能統一)。《霸王傳》是我輝煌戰史的絕響,之後的系列作再也沒有「正常」的統一(而是靠修改程式幫忙)。我無往不利的武田騎兵在六代《天翔記》踢到大鐵板,怎麼打怎麼被滅。一開始我還以為程式出了bug,擔心玩家太強而讓其自滅,可是親眼目睹大學戰友一個晚上就以北海道的「酋長」統一日本後,我受到的衝擊之大,無以言說。
上大學後,我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除了在信長的世界征戰外,多半用在閱讀日本史上(當然在日本「天下布武」之餘,也得回來中國扮演董卓的角色)。這是一條寂寞崎嶇的道路。當室友和好友們在社團探究人生的意義,或是花前月下兩小無猜時,我通常在書桌旁和信長「論戰」;或者躲在圖書館一隅,貪婪啃噬著自成一格的新天地,將找到的資料毫不吝惜一頁一頁印下來;也或許是在書局站累了席地而坐,坐下去才發現外面下著雨,而地上溼漉漉的。
或許因為我經常處在「暗夜行路」的狀態,戰友們只能和我分享戰果,而無法一同探究那個有趣卻陌生的世界,因此我很習慣獨自尋找問題,進一步思索、解答,而且樂此不疲。我在撰寫本書時,除了參考中日文書籍及網站之外,更有不少自問自答的部份,希望能把一些問題談得更深入些,而這正是我在苦悶年代裡練就的習性。
如果人生只有五十年,那我已經混了一半以上;而對日本史的投入,又佔了此中過半。在這十餘年間,我曾經「改變」許多:戒掉不自覺猶如反射動作般的習慣;放棄了原以為已經和生命離不開的興趣;不再為死忠支持的球隊和球員嘶聲吶喊,而是為他們的引退私下啜泣;曾經在無知年代裡以為能寄託心靈的心儀偶像幻滅了,喜歡過的人也隨著年齡心智的增長而有所變遷,就連身材也在歲月的摧殘下有了橫向的位移……只有對於日本歷史的鍾情,隨著時間推移,愈益彌堅。這是我一生堅持過最久的東西,看來它還沒打算捨我而去。十餘年後的今天,回看我高中時立下的天真心願,在某個層面上來說,它算是達成了。但無論是日文或歷史,我都尚處於在門旁窺探的階段,當我正感到有點心得、對得起過去的自己時,十餘年的光陰已毫不客氣地流逝了。
很高興有機會將過去讀到的東西化為文字。雖然幾年前曾想過或許有這麼一天,但真正把腦海所思化成紙面上的文字,我必須感謝以下四位:首先是倍育公司的陳季成先生,沒有他最早提出的構想,我不可能付諸行動,這部作品沒機會由他親自出版,我深覺遺憾;其次是遠流的吳倩怡小姐,她的獨具慧眼,讓默默無名的我也有出版著作的機會;感謝另一位編輯陳錦輝先生的巧手彙整,這部書才能以目前的樣貌和讀者見面;而最後一位,是我多年的死黨劉京偉先生,和他一邊小酌一邊暢談政治、歷史、人生,交換日本旅遊的心得,最是快意--在我孤獨坎坷的創作過程中,幸有如此良友相伴!
序曲
公元八九四年九月,由於右大臣菅原道真上奏,第十九次遣唐使的計畫中止了。日本兩百多年來有計劃地輸入大唐文化之舉,也在這次事件後從學習階段進入消化階段。
此後,直到北宋,中日雙方才又有貿易往來,但僅限於民間;官方交流則要到南宋孝宗的時候。當時日本正值平安朝末年,身攬權柄的是太政大臣平清盛。經過二百七八十年的「各自為政」,中日兩國都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中國結束了輝煌燦爛的大唐盛世,歷經五代十國的動亂、異族攻陷國都的靖康之難,南逃的宗室憑恃長江的天險,建立起偏安一隅的小朝廷。至於日本,最大的演變應該是武士階級的崛起了。
武士階級崛起,鎌倉幕府成立
武士的起源迄今仍無定論,但武士的壯大,毫無疑問,十一世紀中葉的源義家厥功甚偉。他是後來建立鎌倉幕府的源賴朝的高祖父。由於源義家功勳蓋世、賞罰分明,吸引許多地方武士團前來投靠,視為領袖,甘心為他賣命,於是關東便成為源氏的地盤。十一世紀末,能夠和源氏相提並論的只有同時間稱霸西國的桓武平氏。十二世紀中葉,源氏、平氏展開長約三十年的對決。這不僅是兩個武士團的較量,更是政權爭奪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局面。
對決的結果是源氏獲勝。一一九二年,賴朝從被他稱為「日本第一大天狗」的後白河法皇手中接受「征夷大將軍」的稱號。這位「武家棟樑」、「源氏長者」開創了幕府,並在各地廣設守護、地頭的官職,取代平安時代的國司、莊司,加強對全國的控制。賴朝將政權所在地置於相模(神奈川縣,除東北部)的鎌倉,因此稱為「鎌倉幕府」(一一九二 ? 一三三三)。
日本至此進入武家政權的時代。京都的皇室、侍奉天皇的公卿貴族從此脫離政治核心,和之前王朝時代相比,待遇如雲泥之別。在幕府的宰制下,他們賴以維生的莊園多半遭武家強制收回。
幕府大權旁落,外戚辣手干政
鎌倉幕府成立之初,便暴露了致命缺點:賴朝的太太家勢太盛太強,而賴朝自家人丁單薄。賴朝在流放伊豆時結識了北條政子,為了得到關東武士支持,賴朝除了娶政子為妻之外,別無選擇。正因為取得天下的基礎建立在裙帶關係上,因此他的幕府無法建立在關東以外的地方。雖然賴朝是源氏的嫡流,可是在起兵推翻平家的過程中,他的貢獻也只限於登高一呼、出面號召,北條家和衝著源氏血脈才來投靠的關東武士,未必打心底尊敬他。
賴朝排行老三,他父親義朝雖有九個兒子,但只有六弟範賴、九弟義經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出過力,沒有兄弟可以和他共享富貴。一一九九年一月十三日,賴朝意外墜馬身亡(真正死因不明),所有問題隨即浮上檯面。賴朝和政子生的賴家(二代將軍)和實朝(三代將軍)均非治國之才,在夫人娘家極為強勢的情形下,很容易就上演了中國歷史屢見不鮮的外戚干政戲碼。
北條氏在賴朝死後,開始破壞賴朝定下的十三人合議制。其中有兩名是北條家的人,其餘的十一人,不是被羅織罪名、慘遭殺害,或者被迫發動叛變、失敗以終,便是保存著頭銜虛名,成了橡皮圖章。只有賴朝生前的智囊——大江廣元,仍受北條氏器重,其餘盡皆下場淒慘。
排除異己的同時,北條氏也進行可怕陰謀。賴朝死後三年半,賴家才正式繼任第二代將軍;一年後,外婆家的親戚以他生病為由,強逼退位,不久賴家便留下兩個年幼兒子抑鬱死去,接著由賴家的弟弟實朝繼承。賴家死後,北條氏隨即發兵,產除掉可能的外戚——賴家的岳父比企能員;而賴家的長子一幡,也在作戰中遭到殺害。這麼一來,北條氏的野心益加明顯,只剩最後兩個阻礙有待清理——賴家的次子公曉與三代將軍實朝。而北條氏也的確一一剷除了。
北條位居「執權」,戲迎「公卿將軍」
源賴朝的血統在一二一九年斷絕,北條氏眼見將取而代之。但北條氏還有幾點顧慮:要成立新的幕府,或是另立傀儡而實際攬權於身?貿然成立新的幕府,看似順從的家臣會不會有所反彈?京都的皇室及公卿貴族是否會趁著幕府變動,結合其他不服從的勢力起兵叛亂?
結果,北條氏擔憂的第三點最先引爆。為了防範部份不滿北條氏專橫的幕臣和京都結合,「尼將軍」北條政子展開淚眼攻勢,團結幕府的力量,打贏這場被稱為「承久之亂」的戰事。幾經思量,北條氏決定維持將軍制度,於是到京都迎接一位和賴朝有點血緣關係的公卿,請他來當第四代將軍,是為「公卿將軍」。至於北條氏,則以「執權」的名義,繼續掌政。
二代執權由政子的弟弟北條義時出任,竟然規定只有他的嫡系才能擔任執權。義時的法號為得宗,這套制度就稱為「得宗專制」。將近六十年後,兩次遏阻蒙古軍入侵的幕府執權時宗,正是他的玄孫。
擋下蒙古誠然是北條氏對日本的最大功勞,卻也是北條氏覆亡的先兆。席捲歐亞的蒙古大軍來襲,對於島國日本來說是前所未見的國難,幕府幾乎動員整個西國的兵力,才逃過一劫。然而脫險之後,幕府卻沒有領地賞給流血流汗的家臣,加上戰爭造成通貨膨脹,讓這些家臣幾近破產,然而要上繳的租稅並沒因此稍有寬貸,領導擊退蒙古的幕府,因此成為武士怨恨的對象。
既然幕府無法滿足要求,新田義貞、名和長年、楠木正成以及北條氏的女婿足利高氏等武士,即便並非真心尊皇,也出面響應皇室號召,起而對抗幕府。
天皇奪回政權,陷入南北分裂
自從九世紀中葉,藤原氏以外戚身份代替行事後,天皇可說是退出了權力核心。即便如此,皇室從未被取代,頂多廢立流放,而沒有篡弒的情形發生。所以如果出現一位不畏艱難、天資英縱的天皇,拿上述的不成文規定做護身符,加上客觀條件配合,皇室的確可能推翻幕府——果真也發生了。
一三三三年,鎌倉被天皇派出的軍隊攻下,源賴朝一手建立的幕府滅亡。當時的後醍醐天皇早有意收回權力,再現平安時代天皇親理萬機的盛世,因此他推行一連串以皇室公卿為主的政策,稱為「建武新政」(或「建武中興」)。志在重建武家政權的足利尊氏@@(即足利高氏)@@對此大失所望。尊氏出身河內源氏的旁系,既然直系已經斷絕,旁系出身的他自認最有資格繼任征夷大將軍、成立新幕府,號令天下武士。
以親政為職志的天皇當然不願冊封尊氏為征夷大將軍,雙方遂起衝突。在勤王志士新田義貞、楠木正成的進逼下,尊氏敗退九州。然而尊氏的訴求是顧及整個武士階層的利益,因此他能得到各地武士擁護。一三三六年,尊氏從九州領軍重回京都。尊氏有意廢掉後醍醐天皇,天皇預見此點,便攜帶劍、鏡、玉三大神器先行逃往大和@@(奈良縣)@@的吉野,另起爐灶。撲空的尊氏只好再擁立一個聽命於己的天皇,自行成立室町幕府。日本至此分裂為二,即為南北朝時代(一三三六
? 一三九二)。
室町幕府成立,陷入叛亂輪迴
南方,也就是後醍醐天皇勢力,因為人才凋零,加上經費拮据,最終只能接受北方招降,將三大神器攜回京都。這是足利第三代將軍義滿在位的時候。
由於室町幕府一成立便面臨割據的局面,為了打倒南方政權,它不斷利誘大名前來投靠。固然南方政權在苟延殘喘了五十餘年後來歸,但是當初被幕府重利收買的勢力卻日益壯大,一直是足利將軍的心腹大患。每隔數年,這些守護大名便輪流叛變;每平定新的叛亂,就得再撥出部分領地酬庸出兵的將領。所以舊勢力消滅後,便會再造就一股新勢力,這股新勢力數年後又會和幕府兵戎相見,室町幕府就在這種惡性循環下永無寧日。
一四六七年引爆的「應仁之亂」是讓幕府全面癱瘓的致命一擊。雖然將軍的繼承人選難決是導火線,但抽絲剝繭之後,可以知曉強大的大名之間各爭地盤才是紛擾的根源。這場大亂持續了十一年,最後在不分勝負的情形下草草收場。說是不分勝負,其實並不盡然;因為交戰雙方兩敗俱傷,而讓另一批人從中漁利,趁勢崛起。
接下來的一百餘年,日本全國政局紛擾,群雄割據,自此進入「下剋上」的戰亂時代。無論原先是任職地方的守護,或是霸據一方的土豪,甚至平民百姓,都可能因勢而起,成為大名,進而逐鹿天下。日本的戰國時期,至此正式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