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深處…… 詹偉雄
在哈日出名的台灣,「卡哇伊」這個日文字,我們可是一點都不陌生。
每當你必須「卡哇伊」一下時,總會下意識地舉起「V」形的雙指,往微笑咧開的嘴角邊一擺,沒有人會去深究:為什麼這個來自當年「大頭貼」小攝影棚的日本次文化肢體語言,會成為當今社會的集體共識符號:「裝可愛」。
從三麗鷗的「Hello Kitty」到任天堂的「Pok?mon」(口袋怪獸),日本的玩偶與動畫主角風靡台灣,「卡哇伊」是它們的共同點──小巧、天真無邪,帶著或多或少的肢體缺憾,因而特別惹人憐愛;但問題就是:我們(或「大眾消費市場」)為什麼會特別地喜愛、沉醉於「卡哇伊」,而更勝它的密友與天敵--「美麗」?
日本文化研究學者四方田犬彥的這本《可愛力量大》,就是要來回答這兩個台灣人會好奇的問題,但也要兼著來解釋:為什麼「卡哇伊」這一「拒絕長大」的心理情境,在日本會受到社會特殊的呵護,但在西方世界卻受到貶抑。
文化研究的學術理路,優點是學者個人的敏感與睿智,往往可超脫學術研究僵硬刻板的方法論,而得出對事物表層之下的新穎、深刻、動人之解釋;缺點則每每是:研究者徜徉在自我解釋的循環中,與經驗世界裡的事物毫無對應。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文化研究學者是否能深沉地浸淫在社會中,而又能感受到自己於研究對象與聽眾間獨特的「詮釋者」位置──所有的研究,都必須讓聽眾覺得「make sense」才行。
四方田犬彥正是這種「涉入型」學者的代表,或許他研究的本行是大眾藝術的「電影」之故,也或許與他狂愛「旅行」有關(他遊歷世界的旅行散文集《旅行之王》,是一本文化觀察的生動之作),因此這本《可愛力量大》讀來可是一點也不生硬,除了來自歷史文本的許多文化洞察之外,還包括他與學生們在東京三個不同地區的田野調查,對日本女性雜誌如何詮釋、使用「卡哇伊」的語意分析,以及與西方社會的跨文化比較,現實感十足。
但在抓住當下紛亂的社會現實之際,四方田犬彥透過與國外理論家的概念對話(例如符號學家羅蘭.巴特、寫作《具有縮小意識的日本人》的韓國學者李御寧、法國哲學家Roger Caillois、美國詩人Susan Stewart等),賦予「可愛」現象深刻的解構架構,是這本書的特殊驚奇之處。例如他在解釋為何許多人特別喜愛蒐集小巧可愛的人物模型或玩偶之時,引用了Susan
Stewart的「憧憬概念」(On Longing):模型是實景的模擬,但卻凍結了實景中流動的時間,這使得模型永遠只會產生讓人情感沉緬的「鄉愁」(nostalgia),而去除了實景中蘊含的種種現實威脅,這種「去時間性」的採買或沉迷,正是現代社會裡弱勢者面對競爭壓力的一種權宜之計。
隨著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日本社會的「卡哇伊現象」正快速地傳染到全世界,愈來愈多人在小巧、稚氣、不設防的世界裡尋求慰藉與溫暖,讀完這本書,也許我們會更了解現代人的心靈、商業世界、偶像崛起秘密,以及不知不覺就舉起「V」型雙指的──我們自己……。
(本文作者為《數位時代雙周》總編輯)
小世界裡的大力量 劉維公
記得有一次下課休息時間,幾個女學生跑來跟我談課堂報告的事。聊著聊著,其中一位女學生忽然興奮的說,要送我一個豆腐人吊飾。在我還來不及反應什麼是豆腐人時,這位女同學已經拿出豆腐人吊飾,跟我說豆腐人有著痛苦的表情,一副很憂鬱的樣子,而且會把自己身上的豆腐拿下一小塊來吃。她好喜歡豆腐人,已經收藏了好幾個豆腐人的扭蛋。
我看著她,心想:都已經是大學生了,怎麼還在喜歡這些小學生玩的東西,怎麼還一副長不大的樣子。當我還在苦思豆腐人怎麼可以吃自己身上豆腐的時候,這位女同學已經自顧自地將吊飾掛在我的文具盒上。一直到現在,我的文具盒都還掛著那個讓人發笑的豆腐人。
可愛次文化的勢力已經穩固地出現在我們的社會。大學是最好的寫照。相信一定有不少大學教授跟我有同樣的發現,有愈來愈多「黑澀會美眉」與「棒棒堂男孩」出現在我們的課堂上(假設這些教授同仁看過這兩個Channel V的節目)。從穿著打扮到價值觀念,她∕他們(不要以為只有女生)都是以發揮可愛的生活風格氣息為職志。
最典型的生活風格表現,就是她∕他們大頭貼的表情動作(可愛生活風格的人最擅長的溝通方式),以及驚嘆號的聲調語氣(只要可愛生活風格的人在場,類似「哇!」的聲音絕對此起彼落)。然而,不要斷然認為,喜歡可愛生活風格的這群人成績一定很差。在我的課堂上,成績好的學生多的是擁護可愛次文化的人。
可愛生活風格的人生活在「小世界」裡,而不是「大世界」。大世界追求的是權勢的大小,小世界則是追求親密的關係。在可愛的世界裡,「親近人與被人親近」取代了「支配人與被人支配」,成為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方式。想要破壞這個世界親密關係的人,都會被「美少女戰士」打敗。
可愛生活風格的人喜歡的是「小故事」,而不是「大故事」。大故事是有關於「英雄」、「長大」的故事、內容講的是「大人」如何功成名就、成敗輸贏這類正經八百、嚴肅的故事。小故事則是關於「凡人」、「孩子氣」的故事,內容講的是「長不大的小孩如何讓人疼愛以及如何疼愛別人」這類風花雪月、通俗的故事。
由於生活在不同世界裡、沒有共同喜好的故事書,可愛生活風格的人常常被誤解,被視為是偏差行為,或是膚淺的流行現象。既使可愛是媒體現今熱門的話題,但其誇飾的內容反而增加更多的迷霧,阻礙人們對可愛次文化的認識。四方田犬彥的《可愛力量大》提供了人們透視可愛次文化的絕佳視角。藉由這本書的解說,我們將會了解,可愛不是病態,而是具有深厚基底的文化表現。
我們可以從日本優質的傳統文化(肯定「未成熟」、小巧美學等價值主張)中找到其根源。由於作者大量旁徵博引的素材(字源、史料、事件、人物、學理等),本書可說是一本考證可愛的系譜學,解答讀者(尤其是自認為已經長大的「大人們」)心中的眾多疑惑。例如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對裝可愛的人感到噁心?這是因為可愛基本上是「美麗」加上「奇怪」的綜合體。可愛與噁心往往只是一線之隔。
除了系譜學之外,本書同時也是一本田野筆記,讓人了解為何在今日,可愛的生活風格可以如此快速壯大?例如街頭到處林立的大頭貼機器。每部大頭貼機器就是演員特訓班。每一次拍大頭貼,就是在訓練人們如何以豐富的表情與姿態扮演可愛。沒有鼓吹可愛的媒體、商業景點(如東京的秋葉原和池袋太陽城)、大頭貼等社會因素的支撐,可愛的生活風格是不可能這麼加速與密集的成長!
可愛如今已經是一個全球現象。在媒體強勢的推波助瀾下,不可愛的人反而愈來愈受到威脅,並且產生強烈的焦慮感,問自己「我要如何變得可愛?」於是,我們看到CEO在尾牙的時候要變裝秀,政治人物在選舉造勢的時候要跳街舞。這些嚴肅的大人們都想盡辦法要讓自己變得可愛。
面對可愛的氾濫,作者在書中的最後以電影「小精靈」(Gremlins)做比喻,指出可愛有可能會變成猙獰的怪物,傷害人類的社會。這樣的說法反映出來大多數人的心聲,擔憂可愛帶來文明的禍害,形成一個弱智化、物化女性的社會?老實說,我(屬於「大人」的這一群人)也有點擔心。但是,看到可愛次文化至今源源不絕的創造力(不論是在藝術、設計、或是通俗文化等),我反而比較常用欣賞的角度,去感受它所創造出來的豐富文化體驗。可愛之所以是力量,是因為它賦予信仰它的人創造的能力。失去這樣的能力,可愛將會不再可愛,而變得乏味。
(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