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律師的信
- 作者:亞倫.德修茲
- 原文作者:Alan Dershowitz
- 譯者:楊惠君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06-09-0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83059X
- ISBN13:9789570830590
- 裝訂:軟精裝 / 264頁 / 32k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亞倫.德修茲用自己數十載的個人經驗寫成這本睿智、又幽默的指引,建議年輕人行事大膽、熱情、獨立,也討論到專業倫理與社會現實的議題。
他在書中寫道:「我寫本書的目標,是鼓勵其他人從我的成功和失敗中學到教訓,看我做出正確或錯誤的決定時,也能從中得到領悟。」本書近似反省的態度來檢視德修威茲自身專業,也寫出了人生態度、法務專業,提供年輕的法務從業人員有關法律事務的藝術與實務。
本書特色
本書提供法務專業生涯的新鮮人,無論在專業生涯、法律事務、生活態度上許多重要的觀念。
「作為一個學者對於個人自由和人權的卓越貢獻。」–美國刑事辯護律師協會
「德修茲的一貫作風精采呈現﹕思考迅速、直言快語、完全不擔心得罪人的強烈觀點」–柯克斯評論
「美國最頂尖的終審律師,就像是司法界裡的聖猶大。」–《時代》雜誌
「全美最傑出的法律教育家。」–《商業週刊》
很多律師從未在正義與邪惡中做出明確的抉擇。
略過哈姆雷特裡「生存還是死亡?」的辨證思考,他們向社會已普遍接受的權貴腐敗接近。
常常在體認自己太接近時——有時候一直沒有發覺——已經深陷腐敗,無法挽回。
有一種絕對的道德嗎?律師的道德性格是一種矛盾的修辭嗎?不擇手段來達到正當目的是道德?是誠實?勝訴是唯一正義的表現嗎?
無論是「正義感的伸張」、「法治社會的架構」、還是「法律的代言人」,這本書所提供的觀點和提醒對於執業已久的律師,還是希望為社會伸張正義之士,都有極為精采及深刻的體現。
三十七封錦囊機宜,包括了抵抗腐敗的誘惑、法律實務與知識的謀合、職業生涯的掙扎等律師生涯中的大議題。哈佛法學院教授也是小說家,亞倫‧德修茲用自己數十載的個人經驗寫成這本睿智、又幽默的指引,建議年輕人行事大膽、熱情、獨立,也討論到專業倫理與社會現實的議題。他在書中寫道:「我寫本書的目標,是鼓勵其他人從我的成功和失敗中學到教訓,看我做出正確或錯誤的決定時,也能從中得到領悟。」本書近似反省的態度來檢視德修茲自身專業,也寫出了人生態度、法務專業,提供年輕的法務從業人員有關法律事務的藝術與實務。
作者簡介
亞倫.德修茲(Alan Dershowitz)
是哈佛大學法學院菲立克思?法蘭克福特(Felix Frankfurter)講座教授。1962年自耶魯法學院畢業,28歲時即成為哈佛大學法學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全職教授。為美國一流的辯護律師與著名的人權自由鬥士,同時身兼演說家、書評家、作家等身分。其著作包括:《性別麥卡錫主義–談史塔調查》、《合理的懷疑︰辛普森案與美國刑法制度》(商周)、《德蕭維奇法庭回憶錄》(商周)、《法律的創世記─從聖經故事尋找法律的起源》(先覺)……等。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生與職業生涯
1.慎選你心目中的英雄
2.活出時代的熱情
3.維持一批精采的敵人
4.不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5.不要到臨終前才後悔
6.不要聽信「現成」的建言
7.不要因為賺大錢而限制了你的選項
8.別冒險以不足換有餘之物
9.有一種絕對的道德嗎?
10.好律師不應該替壞人辯護?
11.切莫被法律麥卡錫主義所污染
12.如何平衡理想主義、現實主義與犬儒主義
13你的最後一場考試
14.自我懷疑
15.完美是卓越的敵人
16.光榮的行業
17.告發
18.善、惡、誠實和不誠實
19.當事人不是朋友
20.別再哀怨了,趕快贏得官司吧
第二部分 輸贏之間
21.哪裡可以學到辯護技巧?
22.在陪審團面前贏得訴訟:「啊哈」理論
23.在法官面前贏得訴訟:政治性正義
24.在聯邦最高法院辯論
25.你的當事人是誰?
26.敗訴
27.不要低估你的對手
28.檢察官的盲點
29.檢察官和辯方律師的差異
30.律師的道德—和其他的矛盾修辭
31.懂得何時開戰—何時投降
32.面對批評
第三部分 作一個好人
33.好律師也可以作個好人嗎?
34.你能通過「添加氟化物」的檢驗嗎?
35.法學院畢業生
36.大學畢業生
37.為什麼要當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