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希的空間 Cassie Binegar
- 作者:派翠西亞.梅可蕾蘭
- 原文作者:Patricia MacLachLan
- 譯者:蔡美玲
- 繪者: 林小杯
- 出版社:玉山社
- 出版日期:2006-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375793
- ISBN13:9789867375797
- 裝訂:平裝 / 20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人生充滿許多完美的小片刻,過後就不見了,就像把雪花捕捉在手中那樣。
凱希渴望井然有序及固定不變的生活,她希望每件事情通通回到以前慣常的樣子,也就是還住舊家,而爺爺尚未過世時的樣子。
她開始尋求自己的空間,可以讓她躲藏起來觀察一切事物的空間。但後來,總是能看穿凱希心思的奶奶來了,而別的親戚也同時到訪,有愛說「唸謠」的帽子叔叔、愛佩戴羽飾的蔻若琳達堂姊,以及講話沒人聽得懂的囝仔畢妮。
從這些親人裡,凱希慢慢學會透過他人雙眼去看生命。她還認識到,世上有些事物就是不可能,也不應永遠保持舊樣子。
作者簡介
派翠西亞.梅可蕾蘭(Patricia MacLachLan)
梅可蕾蘭是位馳名作家,為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寫了許多本書,包括紐伯瑞金牌獎作品《又醜又高的莎拉》(Sarah, Plain and Tall)。她獲選為美國圖書館學會推薦書籍(ALA Notable Books)的兩部作品是:《Arthur, for The Very First Time》、《Unclaimed Treasures》。其它著作有:《Cassie Binegar》、《Seven Kisses In A Row》。而《Skylark》(雲雀)、《Caleb's Story》兩書,是《又醜又高的莎拉》的姊妹作。《雲雀》與《又醜又高的莎拉》兩部作品已由「Hallmark Hall of Fame」拍攝成電視特別節目,由葛倫克羅絲(Glenn Close)主演。
派翠西亞.梅可蕾蘭說:「小時候,我母親帶我從圖書館回家,我都邊走路、邊看書。我母親把她的手放在我頸子後,領我跨越馬路,上上下下走過路邊矮護欄。那樣子回到家,書就看完啦。結果,又是回圖書館借更多書的時候了。」
目前,她住麻薩諸塞州西部,寫作不輟。
譯者簡介
蔡美玲
英國University of Reading兒童青少年文學碩士。曾任主編、講師。主要譯作: 《地鐵求生121》、《史庫樂街19號》、《妖精的小孩》、《地海彼岸》、《地海古墓》、《地海巫師》、《河豚活在大海裡》、《44號神秘怪客》、《愛孩子,愛自己》、《了解人性》……等;主要編寫《暗中哭泣的小孩》、《光明行(一)》、《尋找天堂的天使》……等。有福與大小朋友同讀派翠西亞.梅可蕾蘭備受讚賞的作品,歡喜並感謝。
繪者簡介
林小杯
圖畫書作者,為自己、小孩和一些大人畫了好幾本圖畫書,包括《假裝是魚》、《阿非,這個愛畫畫的小孩》、《全都睡了一百年》、《明天就出發》、《先跟你們說再見》……等。
林小杯說:「小時候,在學校最棒的,就是不用參加早自習、不用跳運動會的大會舞,只要在沒人的教室畫圖、做勞作就可以了。」
目前,她住在新店的小山城,聽著新認識的舊音樂,試著做出圖好看、故事有意思,人人可以捧在手上的書。
導讀
凱希的空間有女伴相隨
─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劉鳳芯
一九八六年以一則篇幅僅五十六頁的中篇小說《又醜又高的莎拉》(Sarah, Plain and Tall)獲得美國兒童∕青少年小說最高榮譽紐伯瑞獎金牌的女作家珮翠西亞.梅可蕾蘭(Patricia Maclachlan),向以中篇小說見長。中篇小說字數少,是否更容易寫就?不待讀者追問,梅可蕾蘭在《凱希的空間》(Cassie Binegar)小說中便藉作家之口答覆:「短篇故事像詩。雖是小品,但不凡。它是完整的圓,短暫存在,夫復不在」(149頁)。確實,凡讀過《又醜又高的莎拉》或《雲雀》(Skylark)的朋友,想必對於梅可蕾蘭 如詩、簡潔、沈斂,而且有韻的文字印象深刻。《永遠的狄家》作者芭比特(Natalie Babbitt)曾稱許梅可蕾蘭文筆細膩,思緒緊密貫連,值得反覆沈吟。而或許也因為梅可蕾蘭身為女性,不僅作品往往設景家庭,她且對居家女孩的成長過程─尤是女孩對主體性的尋索與確認─多所著墨,例如這回玉山社一口氣引介的三本梅可蕾蘭作品均反映此共通性。
關於「我是誰」的命題,恆是童書當中討論再三的主題,從那身體忽大忽小、在兔子洞底不斷自問的愛麗絲,乃至當代經典圖畫書如艾瑞.卡爾的《變色龍》、李歐.李奧尼的《自己的顏色》、又或者《我不知道我是誰》中那隻苦苦找尋自己身分的兔子達利B,所敘者皆是兒童由困惑、茫然、逐步釐清、並辨識自我的過程。而當兒童成長至青春期關卡,另一項必須思索的重要課題便是主體性的聲言與確立。女孩受到文化與社會的約束與壓抑,在尋找主體性的過程中,往往遭遇更多迷惘與徬徨;小說《凱希的空間》即表現作者對此議題的書寫與關注。此故事開展不久,一個性格鮮明的十歲少女凱希立時呈現眼前:她敏於文字、隨時察覺自己與同齡女友瑪格芮特梅莉之差異,知曉自己的書寫慾望、強烈渴求空間,但同時卻又鬱積滿腔的憤怒與不平。
曾與無數所謂「問題少女」進行諮商的美國心理師瑪莉?派佛(Mary Pipher)其著在《拯救奧非莉亞》(Reviving Ophelia)書中曾言,許多少女自接近青春期開始,個性便轉為沈陰,並時與家人不睦;她們本是充滿活力的女孩、饒負趣味的可人玩伴,但突然之間,卻一個個變成自卑、沮喪、可憐又負氣的喪志者。當我們在《凱希的空間》書中乍見這位十歲的少女凱希時,她也是個將自己包裹在憤怒情緒裡的乖戾角色;她總覺得家人讓她丟臉,並持續對身旁的人氣憤填膺。小說初始,凱希手邊正在創作的〈空間〉詩數度無以為繼,反映她仍待確立自己的聲音;她不斷外求、欽羨瑪格芮特梅莉家庭的一切,顯示她尚未能肯定自我、向內尋找自己的觀點;她每每困惑於傳統父權的二元對立思維,無法在事物的表面與內在之間抉擇判斷;更甚者,在凱希尋找空間,由閣樓換至後樓梯底間乃至桌巾布下、甚至隱身樹梢的過程中,她不斷退縮、隱藏自己,將自己委身於一個被觀看的客體,直到她完成詩作,並從中肯定那「比我雙眼更往後進去的那裡面╱也就是我整理思緒與嘆息╱與喊叫╱與哭號的所在!╱那就是我喜歡逗留的所在╱因為我知道 那兒是真正的我」(192頁),女孩凱希的主體位置才獲聲言與確立。而在凱希尋覓自我主體性的過程當中,真正引領她積極探索自我主體性的,當屬祖母和同齡女性友伴瑪格芮特梅莉。
在《凱希的空間》書中,祖母的形象幾乎可比上帝:她話語不多,但「擅長看透凱希話語背後的真實」;在凱希眼中,奶奶不僅是最要緊的人,甚至凱希娃娃屋中那個祖母玩偶,更是「在前門倚著,待在那地方,默默地,耐心等候誰開門讓她進屋子」,敘述如是,恰恰點明基督信仰中上帝與信仰者的關係。故事開頭的凱希,是位渴望掌控環境與人事的女孩,但透過祖母以捉雪為喻,引領凱希體會瞬間之美;凱希循著祖母的提示衍生,進而觀察到周遭親友所提及或從事的活動諸如賞鳥、觀賞萬花筒、起霧、海潮、甚或畢妮寶寶偶然冒現的隻字片語,莫不印證奶奶所云「人生充滿許多完美的短促片刻」。至此,祖母一角所代表的意義不僅如同上帝,更因著她引領凱希從自然界的事物了悟、而非顯神蹟,並強調珍惜當下瞬間、而非終極救贖,似乎更超越基督教的天父形象和罪善對立觀,而添染上一層神秘與親近東方的悟世之道。
至於瑪格芮特梅莉一角,從基督教角度而言,則猶如教會牧師,她引領大家在門口面海高歌「主賜平安」,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讚頌,並扮演神人之間的仲介者角色,在凱希悻悻抗議奶奶從不直接回答他人疑問之際,她詮釋奶奶話語,提供凱希恰如其分的點題。而每當凱希納悶與不滿之際,這位女伴更不時以慧黠的回答或積極的行動為凱希解惑,是以跳脫宗教角度,瑪格芮特梅莉實是凱希在尋找主體性上的重要姊妹助力。許多女性主義學者在探討女性發聲議題時,皆強調女人併女孩力量之結合,以具現並壯大其聲,而瑪格芮特梅莉正扮演此角。當她與凱希並置,還凸顯凱希母親所言,是「一個真正的女孩」。瑪格芮特梅莉充滿活力、喜愛真實植物、情緒表達直接無拘、對周遭人事抱持以高度好奇。隨著瑪格芮特梅莉完成階段性任務,自十四章之後逐漸淡出小說,女孩凱希的聲音,也在同時間,逐漸清晰與明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