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標】一部縱貫五千年的「公司」滄桑史
元智大學講座教授、台灣評鑑協會理事長 許士軍
【中標】一種唯有家庭可以相提並論的人類組織
在一般人心目中,所謂「公司」,乃是一種平常不過的名稱,只要是做生意的,幾乎都是這個或那個公司之類。然而,讀了這本書才發現,歷史上某些國家或社會的重大事件和轉折,居然和當時人們是否採行「公司」組織這件事有關。譬如,依本書所載,截至十八世紀為止,中國和阿拉伯人在製造和貿易上領先西方,中國製造工廠規模超過西方任何一家工廠;譬如以鋼?生產而言,早在十一世紀時,中國年產量已達十二萬五千噸,這是歐洲七百年後才趕上的水準。然而到了十八世紀以後,西方取得領先地位,主要原因竟然在於西方在這階段發展出公司這種組織。
同樣的,再以西方本身而言,在第一次大戰前夕,美國製造業產值占全世界工業產出的百分之三十六,遠超於德國之百分之十六和英國之百分之十四。探究其背後原因,也和美國在此之前,隨著兩洋間?路之貫通,帶動了大型公司的崛起有關。有了這種組織,使得美國得以透過資本市場和管理能力的發展,大大增加其生產能力。不過再就英、德、日等國而言,書中發現它們經濟之興起與強大,也和採行公司組織的軌跡相呼應。無怪乎本書兩位作者探究公司對於一國──甚至世界──所發生的作用後,不禁感嘆,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組織,不是國家、公社、政黨、教堂或莊園,而是公司;唯一能夠和公司相提並論的恐怕是家庭,這可說是相當驚人的言論。
【中標】一種政治的產物
具體言之,利用公司做為一種組織型態以擔負某些任務,它具有幾個自然人或其他組織型態所不及的優勢。首先,它被賦予法人地位,因此不受自然人生老病死的困扼,得以永續經營,提供事業持續發展之基礎。第二,它透過股份方式,發行大量股份,讓廣大投資者參與,集腋成裘,擴大資金實力。第三、在有限責任的保障下,它使投資者與公司的關係單純化,降低參與風險,有利於事業的發展。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這種組織在不同國家或社會中,不但發展有先有後,而且在實質上所代表的意義、扮演的角色,也有顯著差異?依據本書的分析,主要原因在於公司乃是政治的一種產物,公司所獲的特權乃是由國家或政府機關所賦予,建立在某種特許地位上。早期來說,它的「法人」地位──不管是指羅馬人的「社團」,或是威尼斯的「聯合會」──都是經由政府的特許或認可而獲得的。就是在近代美國,整個十九世紀內,只要立法機關認定某個法人未善盡它的責任義務,就可撤銷前所賦予的特許權;而最近美國國會通過的「沙氏法案」(Sarbanes-Oxley
Act),所帶給公司組織的影響仍然威力無窮。這樣一來,各國所發展的公司組織自然會隨著本身政治理念和結構的差異而呈現不同的內涵。
不過這種情勢已隨著跨國企業出現而發生重大變化,國家的界線失去其限制作用,使企業得以游走各國之間,經由選擇投資地點做為籌碼,換取地主國的優惠或讓步。在這情形下,公司對於政府也不再是完全俯首聽命,二者之間的角力構成本書中一再出現的主題。
【中標】時空轉變各有特色
從公司的基本性質看來,它所涉及的,絕非如一般人觀念中屬於單純的經濟或管理問題,而有其十分複雜的背景。從歷史發展來看,它和人類經濟和通商活動、地理探險、海外擴張、政府稅收以及技術發展與教育各種因素糾纏在一起。令人感佩的是,本書作者能在這些複雜的因素中抽絲剝繭、理出頭緒,使得讀者可以了解,何以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公司有不同的角色、地位和面貌,而非一個單純不變的概念和型態。
譬如在有關公司所追求的是「誰的利益」這一點上,不同國家就採取了不同理念。一方面,有美國所採取的「stockholder capitalism」,所重視的乃是股東的利益;相形之下,在歐洲和日本,人們強調公司必須兼顧股東以外的利害關係人的利益,被稱為「stakeholder
capitalism」。不過,即使歐日之間又有不同,例如在德國,人們認為,為了國家利益,可以容忍公司之間建立不利於競爭的合作關係,同時也賦予工會較高的地位;但在日本,一般公司卻具有濃厚的家族企業色彩。
【中標】長達五千年的歷史剖析
整體而言,這本書企圖從上述複雜的歷史脈絡中理出公司這種組織演變的傳承和蛻變歷程。從縱的面向說,始自紀元前三○○○年居住於兩河流域的蘇美人與其後的亞述人時代,當時投資人透過合夥協議委由商人從事商業活動,然後分享收益。本書在長達五千年的歷史中,基本上採取以美國為正朔的立場,將公司的發展劃分為:(一)紀元前三○○○至西元一五○○年,(二)一五○○至一七五○年,(三)一七五○至一八六二年,(四)一八六二至一九一三年,(五)一九一三至一九七五年,以及(六)一九七五至二○○二年等六個階段,分別加以剖析。但是,除此之外,書中另設兩章,分別討論與上述斷代史重疊的兩個課題:一是有關美國以外的英、德、日三國大型企業的崛起(一八五○至一九五○年),一是有關跨國企業的發展(一八五○至二○○二年)。作者在這歷史長河中,分析公司組織發展的脈絡和源由,其中涉及事物層面之廣、人物之眾多,以及因果關係之錯綜複雜,充分顯示所下功力之深、思路之清晰,以及知識之淵博與處理複雜資料之能力,令人嘆為觀止。
【中標】交易成本理論的探討
本書除了如上所述探討公司的政治本質外,也就它的經濟和管理兩個層次進行分析。在經濟層次,它所引用的主要是一九九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寇斯(Ronald H. Coase)所提出的「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理論。依這項理論,企業──當然包括公司──組織之形成,乃為了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也就是說,某種業務活動之所以被納入組織內進行,是因如此所節省的「外部市場交易成本」高於所增加的「內部管理協調成本」。這時,由組織的看得見的手來從事這種業務活動,比依靠──如亞當.斯密所稱的──那隻看不見的手來得有效。
不過,兩位作者也指出,隨著外界環境科技發展的變化,交易成本顯著降低,大大減少採取「內部化」的利益;同時今後企業所賴以生存和獲利的來源,並不完全在於降低成本,而在於是否掌握某方面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的優勢。這種情勢下,流行的做法反而是企業儘量將自己不具核心競爭力的業務活動外包,或乾脆放棄。作者發現,自從一九七○年以後,規模龐大「反倒變成缺乏彈性的代名詞」,「大型公司比過去更容易破產;一九七四年的前百大公司到了二○○○年消失大半,或是被收購,或是倒閉。」然而核心競爭力乃建立在「知識工作者」的能力以及創新變革的速度上,一個連帶的結果就是造成麥肯鍚這種顧問諮詢業的蓬勃發展。
【中標】杜拉克的公司概念
值得指出的是,本書作者在討論有關公司發展的過程中,大量引用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他們所提供的書單對於有興趣的讀者無疑有極大幫助。在這眾多經典之作中,他們特別推崇杜拉克於一九四六年發表的《企業的概念》(The Concept of
Corporation)。顧名思義,這本書顯然也是針對「公司」這一組織而寫,然而它之所以不同,在於它是針對當時最大的企業通用汽車,從內部觀察它如何實際運作,予以深入描述。這本書之特具意義,在於它是第一本提出「組織」概念並賦予「管理」的特定功能的書。杜拉克指出,當時通用公司所採取的「事業部」(divisionalized)組織方式,乃是一種應用於大型公司最有效的分權管理制度。
杜拉克早在五十年前已看出,大公司之存在並不是做為創造利潤的載具而已,它還有更高層的使命和意義,就是為了體現美國社會諸如公平正義以及尊重個人地位和功能這類基本信念。具體而言,公司為了實現這種理想,應該讓每個員工都能在工作中體驗到個人的重要性和獨特性,並因此獲得滿足。類似這種想法,和早期主張科學管理者那種將個人貶為生產程序中的工具或零配件的想法,顯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中標】公司的未來
最後,做為一本探討公司歷史發展的書,作者不可能不針對這一重要人類制度的未來走向發表看法。他們根本不相信目前那一批反全球化人士的危言聳聽,說什麼公司的發展將使這個世界落入少數幾家巨無霸型企業之手。因為數據顯示──如未來學者奈思比(John Naisbitt)所言──全球經濟愈擴張,規模愈小的個體反而有愈大的影響力;未來的大企業必然愈來愈難和反應敏捷的小公司競爭。
最後,隨著所謂「網絡系統」時代的到來,兩位作者預見:公司愈來愈不「組織化」;或是說,大型組織解體而分為較小的組織單位或創業者。到這時候,所謂的公司,已經成為一種被形容為「不具邊界」、「像變形蟲似」的一種鬆散關係而已。
一部長達五千年的公司歷史,竟然會走到這一地步,令人不禁有一種又驚奇、又滄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