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教你看醫師

醫師教你看醫師
定價:240
NT $ 91 ~ 216
  • 作者:宋瑞樓
  • 出版社:二魚文化
  • 出版日期:2005-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23720X
  • ISBN13:9789867237200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醫師也是人,不讓醫師不耐煩, 善於與醫師溝通, 你將有能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醫療品質。

  等了兩、三小時,醫師問診時,我卻說不清自己的症狀, 想進一步檢查,醫師說浪費醫療資源, 想再進一步詢問,醫師又等不及我說完就叫下一位… 短暫看診時間內該如何與醫師對談,保障自己就醫品質? 就讓醫界泰斗宋瑞樓教授及全國 大醫院各科頂尖好手, 教你聰明就診,掌握最佳治療時機。

作者簡介

  • 宋瑞樓——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榮譽院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 林奏延——長庚兒童醫院院長&長庚醫學院小兒科教授
  • 吳秋文——臺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外科學系教授
  • 陳啟明——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外科部主任
  • 祝春紅——前臺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院長
  • 徐明洸——台大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周產期醫學會常務理事
  • 林凱南——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任
  • 王藹侯——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
  • 石富元——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臺北市緊急醫療網醫療顧問
  • 黃美月——麥茵茲醫學美容診所臺北環亞店院長
  • 陳天雄——臺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主任&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
  • 陳適卿——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
  • 姚振華——三軍總醫院牙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理事長
  • 王春玉——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藥
  • 劑部主任&教育部審定講師
  • 郭月霞——台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
  • 陳克仁——臺北馬偕醫院門診護理長
  • 林瑞慧——臺北馬偕醫院門診護理師
 

目錄

篇名 作者

  • 聽診器的世界——「內科篇」 宋瑞樓
  • 治療疾病到預防保健——「兒科篇」 林奏延
  • 手術刀的世界——「外科篇」 吳秋文
  • 失控的細胞——「腫瘤科篇」 陳啟明
  • 內診讓診斷更正確——「婦科篇」 祝春紅
  • 母胎醫學——「產科篇」 徐明洸
  • 醫師的反射鏡——「耳鼻喉科篇」 林凱南
  • 兩台攝影機——「眼科篇」 王藹侯
  • 一眼定江山「皮膚科篇」 黃美月
  • 不只看骨頭——「骨科篇」 陳天雄
  • 許你光彩的生命力——「復健科篇」 陳適卿
  • 天下第一關——「牙科篇」 姚振華
  • 檢傷分類——「急診科篇」 石富元
  • 三讀五對——「藥劑科篇」 王春玉
  • 民以食為天——「營養科篇」 郭月霞
  • 角色扮演——「護理人員在門診」 陳克仁&林瑞慧
 

有好醫師才有聰明的病人
口述 / 宋瑞樓院士 (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榮譽院長 )
記錄 / 鄭春鴻 (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

  好醫師要有愛心,認為自己是為病人存在的。因此,除了必須要有科學家求真的精神之外,因為他的工作是為病人解除疾病和痛苦的,因此,還有一個重要的義務,就是要把病人「訓練」成「聰明的病人」;也就是說,醫師不可忘記隨時要對病人做好衛教工作。

  1954年,我到美國杜克大學進修時,曾經在門診第一次看一個黑人。他並不是高級知識份子,但是他對自己的病情卻描述得很清楚。我很好奇地問他:

  「你為什麼對自己的病了解這麼多?」

  病人回答我說:「我當然清楚啦!你是我看的第四位醫師了,你們醫師想知道哪些事,前三個醫師已經都『教』過我了。」他這麼一說,我才赫然發現美國醫師是多麼重視病人的衛教。醫師的責任的確不只為病人看病,而應該「教」病人,讓大家成為「聰明的病人」,也才讓醫師成為良醫。

  台灣的醫師看病通常不用心詢問病史,也沒有盡到衛教的責任,久而久之,台灣的病人就越來越搞不清楚哪些身體上的資訊是重要的,可以提供給醫師參考的;另一方面,學校不重視健康教育,民眾因為健康常識不足,並且缺乏理解及表達能力,因此會描述自己病痛的病人也不多。

  我服務的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門診有限量制度,去年平均一位醫師一診只看22位病人,醫師都有充裕地時間詳問病史;而在別家醫院,遇到外國人來訪,我儘量不帶他們去看門診區,因為他們看到門診等候室有這樣多人在等看病,會嚇一大跳,認為一個醫師看這麼多病人,品質一定很低。

  好醫師不但要以足夠的時間病史,同時要為病人做全身的理學檢查。和信醫院對初診病人一律要求更換醫院的衣服,讓醫師有機會為病人做全身的診查。因為有一些病經由視診、觸診、叩診或聽診等所謂一般身體物理檢查,就可以發現疾病的客觀症狀。比如肝硬化,很多病人沒有症狀,肝細胞癌長到十公分大,裡面有肝硬化,病人也可能沒感覺到什麼症狀;但有時候我就可以用手去摸到它、敲到它。又比如大腿有出血處,如果醫師沒有要病人脫下衣物檢查,就看不到了。再如現在直腸癌很多,8%的直腸癌可經由肛門指診,立刻就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果以指套上的大便為樣立即檢查,更可決定是否有潛血,又可以很快地做出更多的判斷。遇到好醫師,病人就能少吃苦,也能少花錢。

  醫師看病不仔細,他自己的不敬業是絕對無法脫罪的;另一方面是病人,包括我們社會及政府也縱容他這麼做,並且不給他時間和合理的代價來為病人看病,換句話說,相對的是我們的社會不尊重醫師的專業。

  現在已經有這麼多檢查儀器和檢查辦法,為什麼醫師還是需要花那麼多的時間來麻煩病人說出他們的病史呢?因為醫師在決定用哪一種特殊檢查之前,一定要真正瞭解病人的問題出在哪兒,評估這些問題用哪些儀器檢查真的可以獲致解答嗎?除非病人說出從痛苦中發現身體哪些異常,否則醫師就無法決定如何檢查,如何診斷,以及如何治療。

  醫師賴以診斷的是哪些資訊?它包括病人是什麼時候 ( 幾點鐘 ) 發生不舒服的?病是很急著來的?還是慢慢來的?不舒服的感覺有多嚴重?不舒服的經過如何?延續多久?是否還有其它的症狀?如果有其它症狀,那麼它跟第一個症狀的關係如何?是一起發生呢?還是一前一後?間隔多久?經常教導病人如何正確、有效率地敘述自己的病人,可以使病人越來越聰明,醫師也因為得到更完整的病史,而更有智慧來幫助病人。

我們經常會在門診中和病人有這樣的對話:

  「你哪裡不舒服?」醫師問道。
  「我──慢性肝炎。」
  「不!慢性肝炎是病名,我問你的是你哪裡不舒服?」
  「我不是告訴你是慢性肝炎了嘛?」病人有點不耐煩。
  「那你怎麼知道你是慢性肝炎?」
  「我去看了某醫師,他說我是慢性肝炎的。」
  「哦!那好,你為什麼去找某醫師呢?
  「我不是告訴過你了嗎?是慢性肝炎了嘛!」

  病人已經開始覺得醫師有點不可理喻了,再繼續追問的話,病人會懷疑這個醫師腦筋是不是有問題。

  在台灣,多數人不知道即使同一個病名,比如「慢性肝炎」,它也有很多類型,必須從病人生活表現和發病的症狀等細節上來研判。以B型肝炎為例,40%的B肝帶源者,是由母親垂直傳染的,病人多少歲數,他的病史就有多長;但有的病人則是輸血或性行為傳染。因為類型不同、病史的場長短不同、花樣不同,治療的方式也不一樣。

  相反地,如果某一位醫師看病不「囉嗦」 ( 問太詳細的病史 ),才看三、五分鐘,一口就告訴病人他得的是什麼病名,病人會很讚嘆地說:「這位大夫實在厲害,一看就知道我得了什麼病。」有些特殊的病,的確當病人走入診間,醫師就可以診斷病名,但是病人一定要知道,絕大多數的病都不可能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的;而必須要了解病史加以研判才會知曉的。

  有一位病人,前天晚上吃太多油膩的食物,半夜兩點因肚子痛醒過來,心想,深夜掛急診挺麻煩的,於是就忍住疼痛,後來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早上八點起床,肚子不痛了。不過,他很愛護身體,心想還是去看醫師,知道可能會做檢查,於是沒有吃早餐。

  見了醫師說:「昨天晚上,我這裡很痛。」他比了一下自己的上腹部。
  醫師問道:「你今天有沒有吃飯?」
  「沒有。」
  「那我病人看完,等一下幫你做胃鏡。」
  做完胃鏡之後,醫師告訴他:「你有慢性胃炎。」

  病人沒什麼常識,也就信以為真。其實,慢性胃炎不會痛得那麼厲害,即使因為誤吃某種藥物造成傷害,也不會只痛六小時突然就不痛了,而應該會持續痛個兩三天。這不可能是慢性胃炎,不需要做胃鏡檢查。醫師給他兩天的藥,說如果還痛在來看他。病人回家吃了藥果然不痛了,於是說很感謝這位醫師,肚子那麼痛,開兩天藥就病就好了,其實病人忘了已經不痛了才去看醫師,藥只是安慰劑,根本不必吃。

  三個月以後,病人肚子又痛了,這次因人介紹,另一位消化系的專科醫師。
  「昨天晚上,我胃痛得很厲害。」他告訴醫師。
  「你怎麼知道是胃痛呢?」這位醫師好像比較高明一點。
  「我上次做了胃鏡,醫師告訴我是慢性胃炎,這次又痛,不是胃痛,那是哪裡痛?」病人自己推理著說道。
  醫師問道:「你今天有沒有吃飯?」
  「沒有。」

  「那我病人看完,等一下幫你做胃鏡。」
  做完胃鏡之後,醫師告訴他:「你有十二指腸潰瘍。」
  病人沒什麼常識,也只好信以為真。其實,十二指腸潰瘍痛得那麼厲害,可能是穿孔,現在既已不痛,還可以走路來醫院,那麼就不會是十二指腸潰瘍了。

  過了半年,有一天晚上,病人的肚子又痛了。這次他慕名到大型醫院來看病。
  「昨天晚上,我十二指腸潰瘍得很厲害。」他告訴醫師。
  「你怎麼知道是十二指腸潰瘍呢?」醫師問道。
  「我上次做了胃鏡,醫師告訴我是十二指腸潰瘍,難道不是十二指腸在痛嗎?」

  醫師又幫他做胃鏡檢查,但是病人的胃和十二指腸都正常,而十二指腸沒有發現潰瘍的疤痕,仍然要病人住院做進一步檢查。後來在做超音波檢查時赫然發現他的膽囊裡有膽結時,所以診斷為膽結石的發作。原來半年來這三次深夜的上腹部痛是因為「膽結石」在作怪。而這三位為他看病的醫師,只聽到一個症狀就做檢查,如果他們詳細問病史,就會清楚病人絕不可能是上部消化道 (食道、胃、十二指腸)的疾病,根本不需要做胃鏡檢查;同時,細心的醫師就容易會猜測到病人可能是膽結石的發作,還可以研判這個結石跑到膽囊管,又回到膽囊,因此病人才沒有黃疸的現象。倘若第二天,病人出現黃疸,但是黃疸第三天就開始下降而不久就消失,那麼就可以知道膽結石跑到總輸膽管裡去而還在膽管裡。

  後來,醫師決定把病人的膽囊切除,因為如不切除,恐怕結石還有可能會跑到總輸膽管去,那麼所要做的手術,比切除膽囊更麻煩,並且有可能發生膽囊炎、膽管炎,肝膿包,以及敗血症等。同時這種膽囊如不切除,日子一久,致癌的機會將提高。 自從把膽囊切除後,二十年來,病人就不再有上腹部疼痛的毛病了。

  

  聰明的病人可以幫助醫師了解自己,也可以判斷怎樣的醫師才是能幫助自己的好醫師,怎樣的醫院才是可以信任的醫院。好醫師會了解自己的短處,清楚別人的長處。當他無力解決病人的問題時,會熱心地將病人轉診給適當的醫師幫忙;好醫師要追上醫學新知,五年不看書、不看最新的醫學期刊的醫師,實際上已經不值得病人信任。

  好的醫院病床數不宜太多,不少世界一流的醫院都只有400床。當然,病床數少,又要維持高水準的醫療品質是不容易的,所幸在國外有很多慷慨而有愛心的人,會捐款給醫院。

  為什麼病床數太多就不容易成為一流的醫院呢?原來醫學發展至今,一流醫院的發揮出來的力量無不來自「多科整合、團隊醫療」,以台灣大型醫院為例,動輒病床數2000、3000床,醫護人員連同事的名字都不清楚,如何談到團隊治療?如何要求醫療品質?台灣醫院這種現象演變成「一家醫院有多少科,它就有多少家醫院」,因為科與科之間殊少合作。朋友告訴我,應該是「一家醫院有多少位醫師,它就有多少家醫院」,他說得一點都不錯。醫師是人,面對錯綜複雜的疾病,或許因為自己用功研究,在為病人診治的過程中,每一位醫師一輩子可能有機會犯錯。因為醫師和法官、和每一個人一樣,都是人,都可能誤判,所以一定會有請教別人的機會。台灣的社會要求醫師看太多病人,你碰過幾次醫師會找別的醫師商量你的病?他們都那麼確定自己不會犯錯嗎?

  有朋友問我說,如果還有下一輩子,我想要做哪一行業?

  我的回答是:「我還是希望做一名醫師。」我的理由有兩個:第一、我還有一些想要做的研究沒有做完,希望下一輩子繼續做;第二、我這一生對有一些病人做了錯誤的診斷,或是自覺還可以做得更好,我希望下一輩子不再犯錯。

  不過,我對問我這個問題的朋友說,雖然我希望下輩子還做醫師,但是最好不要在台灣做醫師,因為太難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8
    $91
  2. 二手書
    41
    $99
  3. 新書
    9
    $216
  4. 新書
    9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