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二一大地震、象神颱風、桃芝颱風到納莉颱風等,台灣近年來歷經多次天災重創,「大自然的反撲」是災害發生當時人們共同的省思。經歷過多次切身之痛,人們開始領悟:救災固然重要,更關鍵的卻在於防災。於是,如何在地方上落實「永續發展」的願景,讓台灣不再每逢颱風、地震等天災即受重創,便成為台灣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有鑑於此,由國科會支持、蕭新煌教授主持的永續台灣2011研究計畫團隊開始研究解決之道,從在地的觀點,真正體察台灣各區域在環境、生態、經濟、社會與制度等面向的實際情形,探討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之間取得平衡點。經過六年的實地調查與研究之後,將其研究結果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撰寫成書。
書中強調永續發展必須「全球思考,在地落實」,不僅從國際落實到國家,更要從國家落實到地方。於是針對北、中、南、東和離島五個地區,發掘各地的關鍵課題,一一加以深入探究和檢討,進而為每個地方勾勒永續發展願景,依次為「親水與生態的都會」(北區)、「從惡土災區到新桃花源」(中區)、「發現生態工業城契機」(南區)、「守望青山綠水碧海」(東區)和「生態文化的海上明珠」(離島),盼望在台灣各地方政府與民間的合作下,實現上述願景,打造人類與環境雙贏的局面。
作者簡介
蕭新煌,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研院亞太研究計劃主持人、總統府國策顧問、總統府政府改造委員會委員、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蔣本基,現任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國科會工程處諮議委員、教育部科技顧問室諮議委員、環保署兼任顧問。紀駿傑,現任東海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朱雲鵬,現任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教授兼台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亞太新經濟學會理事長、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諮詢委員、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兼任研究員。林俊全,現為台灣大學地理系教授兼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