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高雄研究叢刊序
高雄地區的歷史發展,從文字史料來說,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中葉。如果再將不是以文字史料來重建的原住民歷史也納入視野,那麼高雄的歷史就更加淵遠流長了。即使就都市化的發展來說,高雄之發展也在臺灣近代化啟動的20世紀初年,就已經開始。也就是說,高雄的歷史進程,既有長遠的歲月,也見證了台灣近代經濟發展的主流脈絡;既有台灣歷史整體的結構性意義,也有地區的獨特性意義。
高雄市政府對於高雄地區的歷史記憶建構,已經陸續推出了『高雄史料集成』、『高雄文史采風』兩個系列叢書。前者是在進行歷史建構工程的基礎建設,由政府出面整理、編輯、出版基本史料,提供國民重建歷史事實,甚至進行歷史詮釋的材料。後者則是在於徵集、記錄草根的歷史經驗與記憶,培育、集結地方文史人才,進行地方歷史、民俗、人文的書寫。
如今,『高雄研究叢刊』則將系列性地出版學術界關於高雄地區的人文歷史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既如上述,高雄是南臺灣的重鎮,她既有長遠的歷史,也是台灣近代化的重要據點,因此提供了不少學術性的研究議題,學術界也已經累積有相當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卻經常只在極小的範圍內流通而不能為廣大的國民全體,尤其是高雄市民所共享。
『高雄研究叢刊』就是在挑選學術界的優秀高雄研究成果,將之出版公諸於世,讓高雄經驗不只是學院內部的研究議題,也可以是大家共享的知識養分。
歷史,將使高雄不只是一個空間單位,也成為擁有獨自之個性與意義的主體。這種主體性的建立,首先需要進行一番基礎建設,也需要投入一些人為的努力。這些努力,需要公部門的投資挹注,也需要在地民間力量的參與,當然也期待海內外的知識菁英之加持。
『高雄研究叢刊』,就是海內外知識菁英的園地。期待這個園地,在很快的將來就可以百花齊放、美麗繽紛。
國史館館長
吳密察
推薦序
高雄港舊名打狗港, 從一個純樸的小漁港, 在清咸豐8年間(1858年)依照「中英天津條約」闢為通商港口後,日益重要,成為西方勢力競逐的焦點。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強化高雄港的功能,展開新的築港計畫,歷經不同期程,終於讓高雄港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港口,帶動了高雄的城市發展,也改變了高雄的城市風貌。
然而在許多人對高雄港過去歲月風華大加禮讚時,經常忽略掉曾經有一條鐵道──臨港線,在高雄港的繁華與成就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本書作者邱柏翔先生從就讀大學期間,就非常關心高雄臨港線的命運,在研究所期間,更以此鐵道為論文主題,內容也是本書的前身。書中以日治及戰後兩大分期的方式,對高雄港臨港線的歷史發展,提出介紹。其中日治時期,又區分為築港興建時期、南進政策時期與太平洋戰爭時期,詳實的探討了高雄港臨港線的雛形與最初的產業功能、歷經延伸並納入軍事功能,最後遭受美軍轟炸與破壞的命運。
同樣的,本書對於戰後高雄臨港線的探討,也是因應不同的時期來思考,從戰後港區復舊、整建、擴建,十二年計畫,到貨櫃時代的到臨,分別陳述了臨港線原線的整理、延伸、中島線、第二臨港線、貨櫃中心線到全線的完成。當然,所謂的「專用側線」的形成,也沒有被本書遺漏。
除了從鐵道史的角度,對高雄港臨港線補足了許多過去被忽略或遺漏的資訊外,本書還從文化遺產的視野,切入討論臨港線在文化遺產上的意義與保存的可能性。雖然觸及了文化遺產的嚴肅課題,但本書作者並不是一位極端的鄉愁主義者。身受科班文化遺產的學術訓練,也讓作者可以更理性的來看高雄港臨港線,因為公路運輸崛起與貨櫃運輸的轉變,逐漸走向沒落的歷史宿命。雖然高雄港臨港線曾因為高雄燈會,有機會轉型為嘟嘟火車,短暫的復活,部分路線也曾成為自行車道,但最後終究不敵現實的都市發展,陸續停駛。在此書中,作者也以親自調查的日本橫濱港臨港線為例,討論高雄臨港線即使實體不再,有無配合輕軌或其它交通系統,意象或精神長存的可能性。
本書以高雄港臨港線為主題,誠屬可貴。書中就臨港線的發展,特別是各處支線、設施及空間提出討論,有史料也有論述。本書作者為本人指導的碩士班學生,以論文為主體修改出版,成書付梓之際,本人樂於為序,期待本書能對高雄市與高雄港之史料編纂,能有所貢
獻與助益。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傅朝卿
自序
人們對於建築領域,或說建築人,有著不盡相同的理解和想像,建築設計、營建工程、綠建築、構造系統或是室內裝修⋯⋯等等,縱使在所謂的「建築」範疇之內,仍然存在著隔行如隔山的子領域們。大學的基本建築教育結束後,決定在碩士期間跨入建築史論與建築遺產的領地,原先的構想是希望在往後的建築道路上,能抱著一些史論背景與內涵來行走自己的建築長路,卻沒料想到這麼的一腳踏入,造就了這些年的獨特經歷,並有幸能為自己的研究成果,成就一本出版書籍,這是一項從未想過的里程碑。
在研讀碩士期間,決定對我成長的城市──高雄,進行一個較深入的調查與研究,調查之初,正逢高雄臨港線準備轉型為載客用途的輕軌捷運計畫時期,並隨著研究的進行,正好記錄下輕軌捷運的發展計劃、路線發展、舊臨港線鐵路的軌道設備拆除、舊高雄港站與輕軌捷運的共存討論、輕軌捷運第一階段的工程與通車等等。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仍然記得臨港線貨運列車的行駛身影,經常在早上的某個時段遇見臨港線的平交道管制時間,市民必須繞道才能穿越臨港線的平交道。如今那些載著龐大貨物的貨運列車已轉為輕盈的路面電車,對於這樣運輸設施形態上的轉變,在路線上卻仍保留著局部舊路線並沿用,於我而言這是一種特別的交通運輸世代交替,因此投入這個「新世代」輕軌捷運的前身臨港線鐵路來做深入的研究調查,便顯得相當具有世代傳承的意義,讓這個將來可能受到更多人使用的「新世代臨港線」,也能保有他的身世並被更多的人們所知。
每一本著作總少不了要感謝的幕後推手,研究進行的過程之中,相當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傅朝卿老師,傅老師在指導史論寫作觀念與遺產相關知識之餘,給予我很大的書寫空間,讓本文能以自己的口吻和條理書寫出具研究精神與縝密論述的行文,能在傅老師的指導下完成這樣的研究,著實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另外本研究其中富含許多相當罕見並難以取得的日軍或美軍檔案史料,則感謝杜正宇學長,多次支援珍貴的資料,讓本研究得到更多的輔證與可信度。也對提供訪談機會的打狗鐵道故事館館長陳建竹先生、前臨港線駕駛員楊吉壽先生以及每一位給過寶貴意見與經驗的人表示感謝。當然,對願意將本人書寫出版成冊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更要表達深深的謝意。
相較於那些已經擁有較完整,或說已經具有長時間發展遺產維護觀念的國家,臺灣的遺產關注仍在努力的道路上,不論是學校教育、法令政策、產業技術或人民觀念,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碩士研究完成到改寫出版本書的期間,我在2015 與2017 年先後赴德國參與中世紀古堡維護計畫(Project Burg Lohra & Project Burg
Ollendorf)、黑森林景觀庭園復育計畫(Project Grand Hotel Waldlust)以及礦業遺產教育與推廣計畫(Project Mining Region
Erzgebirge),學習德國的遺產非營利組織如何結合國際資源、學術機構與當地技術,對遺產進行維護計畫與教育推廣,並在親自和當地匠師合作共事的過程中,親手操作了許多技術與習得寶貴的維護觀念,這些經驗都令我印象深刻。在2017 年德國的礦業遺產教育推廣計畫中,我曾於Freiberg
工業大學中進行過公開簡報,內容即為本書的前身──碩士研究,以及同年的黑森林景觀庭園復育計畫中也進行過簡報,會後並與不同國家的年輕學子交流各國的遺產現況。這樣的機會儘管談不上盛大的國際遺產會議,但過程卻讓我感到自己的力量,並開始相信自己能夠為國內的遺產環境盡一份心力。
回國後本書進入收尾的出版印刷階段,在這個特別的時間點寫下本書的自序,藉由寫下自己的經歷來期許將來能更專注於遺產的領域。回頭看待離開大學的建築基礎教育後,一腳跨入遺產的關注,我明白這樣的模式顯而易見地不是典型或常態的建築道路,但有所謂的典型與常態,就必然有非典型與非常態的存在,或許本書僅不過是作為一個非典型建築人的開端,但仍期許自己將來能夠繼續在遺產關注的道路上盡更多的力量。
邱柏翔
撰於2017 年9 月4 日,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