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Black
- 作者:韋芬莉
- 原文作者:Victoria Finlay
- 譯者:周靈芝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05-05-2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343099
- ISBN13:9789571343099
- 裝訂:平裝 / 10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史前時代人類的祖先,在岩窟裡度過漫長寒冬,將木炭灰燼往岩石上一抹,發現記錄、繪畫、書寫的樂趣。十九世紀西班牙北部阿爾塔米拉,發現了滿佈栩栩如生史前黑炭壁畫的岩洞,卻也牽扯出一段長達二十年的冤案。發現者被誤以造假,抑鬱以終。而今藝術史標準教材的法國拉斯考岩畫,在發現半個世紀後也被迫關閉,重新打造仿造的岩窟與岩畫,以滿足觀光客的需求。這些史前寶藏重見天日,震驚世人,最後卻必須隱沒黑暗,才得以保存人類最早的顏色。
傳說中「繪畫的起源」則和愛情脫不了關係:一位古希臘城邦科林斯的一位女郎,在與水手情人話別時,看到他映照在牆壁上的身影,靈機一動,從火堆裡抽出一塊煤炭,順勢把影子的輪廓描繪下來。自此,黑色這個顏色正式和人類旅行跌宕出一則則有趣的故事。楊柳簍子一度是過去船運不可或缺的裝運容器,直到被塑膠容器取代。柳條供應商只好另尋出路,在陰錯陽差下轉行從事炭筆的量產,成為現今最大的炭筆廠牌寇提斯(Coates)。
最早的黑色眼線筆跟酒精竟扯得上關係。中東人相信把黑炭塗在眼睛周圍,可以保佑孩子不得結膜炎。而眼線的原料「kohl」(antimony,銻)因為經過精煉,伊斯蘭教便把同樣經過提煉濃縮的酒精稱作「alcohol」。
墨的製造自古在中國即是一門大學問。除了成就各家製墨大師的徽墨大放異彩,蘇東坡也曾於流放海南時,試圖自製墨,但酒醉的結果,讓他差點把房子給燒了。中古歐洲人製作黑墨水的一種原料,得靠一種大黃蜂。這種昆蟲在橡樹葉上產卵,橡樹自體反應,在葉子上長出樹瘤,是富含單寧酸的物質,也就是所謂的蟲蠳。中藥裡的五倍子一樣是蟲蠳,是漆樹和蚜蟲合作的結晶,也可拿來當黑色系染料。
黑色染料跟中美洲海盜歷史也有交集。十六世紀西班牙人造訪新大陸,帶回洋蘇木,為需要大量黑色衣物的新教徒提供了染料。而一六六七年,西班牙讓渡部分開發權給英國,以換取英國對海盜的懲治。失業的海盜不得已開始砍伐洋蘇木。
埃及人將逝去者製成木乃伊,相信有一天所謂的靈「ka」會重返人世。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盛行將木乃伊製成一種褐色顏料,就稱作「木乃伊色」(mommia)。想必今日世界各大美術館一定有許多靈徘徊了多年,因為他們的遺體早被塗在十八、十九世紀的畫作上了。
黑色,並非黑不見底。印象派畫家認為大自然裡沒有黑色,而莫內〈聖拉薩車站〉中蒸汽火車冒出的「黑」煙,根本是以朱砂紅、法國佛青與翡翠綠交疊畫成。
黑色的繪畫材料千百種,是人類最早開始使用的顏色之一。鮮豔的顏色總需要暗沈的陰影襯托出來,立體感更是沒有各種深色無法如實呈現。但是要維持黑色,也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從黑炭、中國人用的墨,到黑色墨水、黑色染料,其製作過程與持久性都是歷代顏料使用者的重大課題。
作者簡介
韋芬莉(Victoria Finlay)
生於英國,住在香港。熱愛藝術,學的是社會人類學,曾在《南華早報》擔任藝術版面編輯,1999年成為專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