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日治以來在石川欽一郎引入寫生觀念後,及台、府展的進行,以萌發難能可貴的鄉土意識,第一代畫家的作品無不扣緊自己的家園故土,當時是以自然客觀的寫實結合印象派色彩的折中印象派寫實技法作畫。而四○年代由大陸來台的黃榮燦、陳庭詩、朱鳴岡等畫家的版畫,是以他們的台灣經驗刻畫出升斗小民的生活與現實景況,內容既鄉土,形式又社會寫實。
五○年代,在反共高漲的時代氛圍下,故鄉在來台畫家或作家是永遠的鄉愁,同時政戰體系的畫家又歌詠軍民一家,以版畫突顯農村富足生活,是文藝政策下的產物。六○年代現代主義狂飆,仍有像席德進、鄭善禧等畫家在台灣走透透,真情為台灣記錄感人的山川、人物。他們在七○年代鄉土文學運動前就已畫出許多鄉土寫實佳作。
七○年代以魏斯樸實的精細寫實結合超寫實主義採用照片作畫的新技法,描寫在農村轉型中頻臨消失的鄉土景致,蔚為一時風尚,加上《雄獅美術》新人獎的設置,依據照片精描細繪的創作形式,顯然已取代了傳統具象的寫實主義,並在各大官辦展覽中占有一席之地。
當鄉土寫實美術被典型化後,在八○年代終於與鄉土文學一般由盛而衰。而在美術多元化下,七○年代因鄉土寫實美術崛起畫壇的新秀,八○年代紛紛改變風格或繼續深化鄉土寫實內涵。這股由鄉土寫實美術追尋的「鄉土之愛」的美術尋根,到解嚴後與土地空間、生活經驗密切結合的本土美術,正是在建構本土文化過程中的「去殖民」歷程,也是台灣追求後殖民現代性的重要表現。
本書以傳承第一代畫家寫實主義風格的吳耀忠、賴武雄、奚淞,及七○年代崛起的鄉土寫實美術新生代──來自學院的施並錫、翁清土、韓舞麟、謝明錩、黃銘昌及非學院的黃銘哲、周孟德、陳隆興為代表,探討鄉土寫實美術在台灣的發展、茁壯與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