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空氣、水」是人之三大要素,其中以水是我們最容易掌控且有選擇性的。具有良好的夾角及帶有信息波動之水是百藥之王,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藉由補充好水在臨床上對人體二百四十七種細胞有一些明顯的幫助,如防止老化、安定神經,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降自由基,改變酸性體質……等確實有益人體健康。
藉由水為載體之信息波動能量亦能改變植物生長及環境改良,亦可運用在多元化之物品、食品,使其成為機能性食品,更是可替代藥物又無副作用。
水對我們生命的維持及健康的維護是如此的重要,但是我們飲用水的品質如何呢?根據一項調查發現,目前將近五十億的世界人口中,有70%的人喝不到安全、潔淨的水,以致平均每年有大約八百萬人因水而死,二萬五千人死於因水媒介帶來的腸道傳染病。這當中有不少是因為喝了未經煮沸,或不安全、不衛生的自來水所引起的。
過去人們總是認為水只要燒開了就能喝、就安全,事實上,這樣的傳統觀念早已過時。因為即使經過安全處理,自來水燒開後也只能消滅細菌,並不能除去致癌、致畸、致突變等有害因素。
那麼,怎樣的水才是好水?日本「波動」學說的提倡者江本勝,對世界著名的泉水、冰川進行顯微攝影,發現其結晶照片如雪片一樣,是對稱的六角形,而且雪水的半徑寬比自來水小將近一半,也就是說雪水是一種小分子集團的水,因為小分子集團水是由五至七個水分子聚合而成,很容易通過細胞膜上的親水性通道,因此很容易被細胞吸收。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也發現小分子集團的水可通過改變水分子立體模型來儲存能量,因此水可儲存許多波動能量及訊息。相形之下,結構如一團亂麻的自來水便不容易進入細胞裡面,也因此無法完成水的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