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親近:心理治療師與作家的交換筆記
- 作者:歐文‧亞隆,金妮.艾肯
- 原文作者:Irvin D. Yalom,Ginny Elkin
- 譯者:魯宓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04-05-1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574168
- ISBN13:9789867574169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自由時報週末選書、聯合報讀書人、博客來網路書店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個精采的組合,交織出一場有趣的實驗,一部心理治療的經典。當全球聞名的精神科醫師,遇見充滿才華的年輕作家病患,他們在私密的診療室裡,如何展開心靈探索的漫長旅程?
故事開始於一通電話。多年前的某一天,亞隆醫師的電話響起,對方以微弱的聲音自我介紹。她名叫金妮,當時二十三歲,剛剛從紐約來到加州,被診斷為「精神分裂」或「邊緣性人格」,需要持續性的心理治療。亞隆醫師跟她會面,發現她的自我界限模糊、有被虐傾向,心中充滿自責,經常作惡夢,一輩子都否定自己的需求與快樂。她是個年輕的作家,卻看不見自己的才華,渴望穩定的愛情,卻無法與人親密交流。
亞隆醫師被金妮莫名吸引,想要幫助她找回自我,金妮則像個孩子依戀父母一樣,以絕對的崇拜來依賴他。亞隆安排金妮參加團體治療,經過一年半卻進展有限。顯然金妮需要一對一的個別治療,但她沒有錢,也失去寫作的動力。亞隆對這個難纏的病患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此提出一個充滿創意的建議:他要金妮在每週一次的會談後,寫下心得報告,作為診療費用。更有趣的是,亞隆的太太身為文學及歷史學教授,她對這個點子深感興趣,鼓勵亞隆也寫下自己的診療心得,以便跟金妮的報告作對照。這樣的書寫,是為了整理自己的感受和思緒,而不是寫作比賽,因此亞隆和金妮約定,雙方的報告都存在祕書那兒,半年後才可以互看。如此一來,雙方都可以自由書寫,完成了這份珍貴的心理治療全程記錄,仔細記載了治療師和年輕作家之間長達二十個月,共同探索心靈黑洞的真實足跡。
本書內容順著日期排列,讀者可以看見金妮對自我的懷疑、對親密關係的迷惘、對治療的膠著,但也可以從字裡行間看見她的創作天分、可愛及善良。同時,我們更可以窺見精神科醫師的內心世界,他的思考、猶豫、自我剖析、英雄主義以及治療策略。隨著治療時間的進展,我們看到金妮逐漸有了改變,變得比較清晰穩定,更懂得珍惜和肯定自己,我們也隨之感到喜悅,忍不住為金妮和亞隆鼓掌喝采。本書是亞隆醫師最有名的經典作品之一,喜歡亞隆作品的讀者,以及對心理治療、心靈寫作感到好奇的人,千萬不可錯過。
作者簡介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
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最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曾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他的著作極受重視,如《愛情劊子手》、《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以及數本心理治療經典作品《存在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生命的禮物》等。亞隆的太太瑪莉蓮‧亞隆(Marilyn Yalom)也是知名作家,著有《乳房的歷史》,《太太的歷史》。兩人育有四名子女,五個孫子女,都住在加州。
譯者序
本著這本書的紀實風格,我必須先一吐為快,這本書的翻譯真是讓我叫苦連天!
對翻譯而言,這本書的獨特之處,也正是它最要命的地方!亞隆醫師與他的病人金妮約定好在每次療程後,以最真實,不事後修改的方式,寫下他們對於療程的種種感想。在這種獨特的安排下,讀者有機會能同時看到心理醫師與病人雙方的觀點。
問題是,他們的誠實以對,也意味著我們必須照單全收,看到在療效還沒有發生之前,似乎無止盡的漫長煎熬過程:醫師的苦口婆心,病人的故步自封,同樣的戲碼一再上演,同樣的病態一再出現。
於是我在翻譯時必須常常提醒自己,這正是心理治療的真實寫照。沒有神奇的療效,沒有突然的大澈大悟,一切進展都必須用寶貴的時間與心血慢慢換來。
除此之外,這本書的文字風格也非常折磨翻譯。雖然醫師與病人這兩個人都是很擅長使用文字,都有成為作家的野心,但是為了追求臨床的真實性,他們不得不刻意抹煞任何文字上的修飾。亞隆醫師原本對於文字的清晰通暢要求頗高,但是他的報告可能是因為採取了錄音口述,然後由祕書打字的方式,也變成有點嘮叨,有點意識流。
至於金妮呢?我只能這麼說,她的確是一個充滿了困擾的病人,而她內心的混亂也時常顯露在文字上,讓我在翻譯時面臨了很矛盾的抉擇:我是不是要照實翻譯出她那些牽強的比喻,那些不連貫,甚至有點不知所云的喃喃自語?還是為了讀者著想,稍加揣摩出她夢囈中的意思?我想,最後的成果應該是兩種情況都有。所以在這裡要請讀者多包涵一些看似不通順的文字,畢竟,這不是一本純文學的作品。這本書的客觀記錄價值應該超過了它的文學意義,那些不通順的文字,反而更能夠一窺當事人的心理狀態。
說到這裡,我算是發完了牢騷,可以來談一談這本書讓我感動的地方。我也要使用一些牽強的比喻。我覺得這本書很像是一部歐洲的藝術電影。沒有誇張的劇情或激烈的人物,沒有簡單的是非善惡或天賜的轉機;而是充滿了含蓄的細節,以及潛藏的張力。你本來覺得這部電影很沈悶,但是你也慢慢看到,這部電影在不知不覺之間變得越來越豐富,主角們開始展開複雜的角色互換,原本沈悶瑣碎的細節,都變成了必要的元素。只有在充分呈現(或讓觀眾體驗)了現實的這種層面之後,真正有意義的轉變才能夠成立。
我說過這是很牽強的比喻,因為其實這本書完全不像虛構的電影,而是一部真實的紀錄片。裡面的任何戲劇性都沒有絲毫的刻意營造,像是治療師與病人的強烈性格對比:病人走一步,退兩步的困境;在結束治療之前,出現了讓人非常興奮的療程安排;但是最後並沒有得到童話般的美好結局,甚至在療程結束之後,女主角還是必須經歷痛苦的打擊與煎熬,但是,最後她在浴火的灰燼之中,似乎終於得到了重生的機會。
我相信,這本書提供了非常難得的觀點,讓人可以對心理治療的過程有很真實的認識。亞隆醫師自己最後都說,「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很冗長,六十小時的療程算是相當短的。」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心理治療在時間與精神的付出上,恐怕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讀了這本書,應該都會同意,心理治療絕不是一條捷徑。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也絕對不是有什麼特異功能的人。但是,心理治療可以成為一條有心的道路。對於願意付出心力,走上這條漫長道路的人,不管是醫師或病患,最後應該都會對自己,以及生命,有一層新的瞭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