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別怕:關心目睹家暴兒童
- 作者:貝慈.葛羅思
- 原文作者:Betsy McAlister Groves
- 譯者:劉小菁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04-03-1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574095
- ISBN13:9789867574091
- 裝訂:平裝 / 20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每當我們在新聞媒體上看到一則則家庭暴力的新聞,你是否想過,在這個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將如何面對這個暴力的事件和陰影?
新科奧斯卡影后沙莉賽隆,也曾是目睹家暴的兒童。在她15歲那年,醉酒而粗暴的父親意圖加害她與母親,母親為了自保而槍殺了先生。當記者問起這段過去,夏隆說:「那是我的一部份,但它並不主宰我的生命。」夏隆是幸運的,她以堅強的求生意志穿越這段生命逆境。然而,還有更多目睹家暴的孩子,卻可能終生帶著揮之不去的陰影與重擔。
過去,很多人以為「孩子小,不懂事」,而輕忽暴力對孩童心靈的傷害。現在,最新的證據一再顯示:孩子每天在家庭中、校園裡、電視中看到的暴力,可能深深烙印在幼小的心靈中,甚至變成創傷及危機。在美國,自1992年以來,由一群心理治療師及兒童發展專家所推動的「兒童目睹暴力計畫」,已經提供了無數兒童及家庭各種諮商服務。這項計畫已獲得全國肯定,被認為既獨特又新穎,對於了解暴力事件對幼童的影響有重大貢獻。
這項計畫隸屬於波士頓醫學中心小兒科部門,每一位專業人員都受過治療創傷兒童的訓練。轉介過來的兒童源自全美各地,警察、醫生、教師、律師、牧師、社工以及日間照顧人員皆曾轉案過來,顯示很多地方都有兒童因目睹暴力而受創。孩子的背景涉及各層面,顯示暴力不受階層、種族、宗教或地域的限制。
本書的作者長期參與此項輔導計畫,書裡的故事都是真的。一旦經歷暴力事件,孩子的童年將完全改觀。孩子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未來,我們必須關注孩子是否健康地成長與發展。本書透過豐富的個案及輔導經驗呼喚我們,該為下一代創造一個更安全的社會環境而努力了。
這本書是為了所有關心幼童的人而寫。不論政府部門或是相關輔導人員,都可以將這本書當作入門參考書,以減少盲目的摸索,迅速領會到幫助受害兒童的竅門,這應該是作者花了十年功夫努力執行「兒童目睹暴力計畫」最主要的心願及目的吧!
作者簡介
貝慈.葛羅思(Betsy McAlister Groves)
目前擔任波士頓醫學中心「兒童目睹家暴計畫」理事長,波士頓大學醫藥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過去十年來,她帶領「兒童目睹家暴計畫」致力於改善美國現有的兒童福利制度,積極投入社區團體幫助身受暴力影響的孩子。她也根據多年實務經驗提出六個實際可行的步驟,建議父母、老師、牧師、小兒科醫生、社工等,不分鄰里與種族為孩子建立一個更安全的環境。
導讀
近十年來,家庭暴力問題在台灣社會越來越受到重視,政府、學界以及實務界投入比以往更多的資源和心力進行防治與研究,民國八時五年家庭暴力防治法公布實施後,虐待兒童、婦女受暴等問題漸次浮上公共議題檯面,受到比過去更多的注目與關懷。
在統計上,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婦女服務案件,於民國八十八年通報件數只有12,836件,但到了民國九十年,則不可思議地急遽增加到29,368件,緊急安置件數亦由51件暴增為1,307件。這些陡然升高的數字除了顯示我們社會中家暴現象的普遍,也透露出透過社會關懷的法制化,對家暴事件的處理有著正面的效力。
然而,家庭暴力防治的領域中,有關目睹婚姻暴力兒童的問題卻仍是個未被打開的黑盒子。以民國九十年為例,當年所通報的家暴案件有29,368件,若以每一案件中有一位目睹暴力的兒童來計算,一年中即有29,368個兒童被暴露在暴力的環境之中,這些孩子可能已因父母家庭暴力影響而受到心理創傷,但是我們關心受暴的成人之餘,卻忽略了那些心靈已經嚴重受創的小孩,等於為其家庭埋下一顆延後爆發的定時炸彈。
從西方文獻(Edleson, 1999;Veenema, 2001;Lemmey, 2001;McCloskey, 1999;Margolin, 2000;Saywitz, 1999)的研究結果中分析,多數的資料均指出,目睹暴力對兒童所造成的短期及長期的創傷涵蓋了行為、情緒、認知、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的影響。在台灣,根據有限的實務經驗,其中包括筆者多年臨床經驗觀察亦發現,兒童目睹婚姻暴力過程所受到的傷害情況和國外的報告極為類似。然而,儘管這個問題對社會的影響是急迫的,但是在台灣,不論是實務界或學術界對此議題的研究均仍處於起步的發展階段,還未能提出全面而有效的對策。
美國約從九○年代初期開始關心兒童目睹暴力的狀況,政府和社區的協助方案發展較我國先進多元。《孩子,別怕》一書的作者葛洛芙即是從實務工作中發現與目睹暴力兒童工作的重要性後,在美國波士頓醫學中心進行「兒童目睹暴力計畫」,協助兒童克服因目睹婚暴所造成的創傷。他把執行計畫整個工作過程的經驗寫作成書,做了臨床詳實的紀錄,是實務工作極佳的參考依據。
本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描述兒童生命中可能遭遇的暴力類型,亦分析了兒童目睹暴力議題的迷思。這部分對很多人都是陌生的,包括專業人員也是。葛洛芙書中對於在執行「兒童目睹暴力計畫」初期,工作人員遭遇過的許多困難與困惑,都做了詳細的介紹。作者在第二章闡述了暴力環境對兒童的影響,分析暴力環境如何改變兒童的世界觀,以及對兒童所造成的傷害。第三、四兩章則專注於兒童目睹家庭暴力,尤其是父母間的暴力對兒童所造成的傷害,以及各專業人員如何分工協助兒童。
最後在第五章,作者則詳細介紹了另外兩個協助目睹暴力兒童的方案,一是由社區發展出來,另一個則是由公部門主導,動員社區的多元資源所形成的服務網絡。他的目的顯然是在對目睹婚暴兒童問題的解決提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藉由建構社會網絡計畫,為兒童建立一個安全、無暴力的生存環境,可能是處理目睹兒議題終極的答案,也是終極的目標。也因此,有關解決兒童目睹暴力問題就不只是某些專業人員或公部門的責任,而是每一位公民都該擔負的責任。
我開始進行目睹婚暴兒童議題相關研究,在國內尋找國內外相關資料時,工作其實進行地並不順利。我找到的學術論述很少,至於實務專書方面則幾乎付之闕如,這反映了我們社會對此議題的陌生與漠視,讓目睹兒問題在黑暗角落裡醞釀與發臭。
在我的實務經驗裡發現,有些人會處在認為小孩「還不懂事」迷思中,以為孩子將來應該會忘記曾經目睹婚暴的惡夢,所以就漠視這個問題;有些涉及婚暴的父母則採取迴避的心態,以為孩子「應該」沒看到,或認為只要孩子沒有直接受暴就沒有關係。大家都沒有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其實孩子所「知道」的遠比大人想像的要多得多。
在資訊與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台灣專業人員與公部門在目睹婚姻暴力兒童議題的實務操作上,也常常顯出無助與沮喪。然而,大家的手足無措是可以理解,這顯出了台灣社會共同的焦慮──想幫孩子做點什麼,卻又似乎使不上力。
葛洛芙在執行「兒童目睹暴力計畫」過程中遭遇過的難題,並不比台灣專業人員當前所面臨的來得少,不管是專業之間的衝突與協調、政策和實務的兩難,甚至是社會大眾的迷思與不解,這些問題排山倒海而來,在計畫進行了十年後,都還不見得有答案。然而,她很忠實地在著作裡分享所面對過的困難,從實務經驗裡整理出較明確的未來可能努力方向,不啻若給其他毫無頭緒的專業人員點了一盞指引明燈。
葛洛芙所記錄的經驗對於我國開始關注目睹兒議題的當下,有著極高的參考價值。暴力以及暴力環境對兒童所造成的傷害是跨文化的,目前台灣在協助目睹婚暴兒童上所常見到的問題,很多都是他當初所經歷過。例如,目睹婚暴兒童適合以兒童疏忽的名義通報處理嗎?通報是唯一的方法嗎?哪些專業對目睹兒有責任?老師、警察和醫療等專業人員可以做什麼?專業人員應該扮演的角色立場為何?兒童需要的是什麼?協助目睹兒是否有可遵循的原則?社區在本議題上的著力點?……對於這些看來瑣碎卻又關鍵的問題,書裡都有案例可供研讀理解。
《孩子,別怕》的案例分析鮮活,不論是政府公部門,或者是各專業在處理目睹婚姻暴力兒童問題時,都可以將之當作入門參考書,它會讓大家減少盲碰瞎撞的摸索,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能夠讓有心人士領會出幫助受害兒童的竅門,這也應該是作者花了十年功夫努力執行「兒童目睹暴力計畫」最主要的心願和目的吧!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洪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