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本位課程改革

學校本位課程改革
定價:230
NT $ 207 ~ 219
  • 作者:張嘉育
  • 出版社:冠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2-09-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2800809
  • ISBN13:9789572800805
  • 裝訂:平裝 / 199頁 / 23.2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台南師範學院校長黃政傑鄭重推薦:本書為國內推動學校本位課程改革潮流中,極具參考意義和價值之佳作。

內容簡介

張嘉育博士多年來潛心研究課程改革之相關領域,本書深入探討學校本位課程改革的概念內涵、理論取向與重要課題、啟動與籌畫、領導、推廣與實施、評鑑等主題,結合豐富的理論基礎及實務層面,協助讀者認識學校本位課程改革,促進自我實踐;為台灣教育版圖的未來開啟永續發展的構思,提升學校本位課程改革的品質。

作者簡介

張嘉育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經歷
國中教師、兼任講師
82年教育部【比較教育學門】公費留考錄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執行編輯
《國科會人文社會簡訊》執行編輯
現職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暨教育學程中心助理教授

 

學校本位課程改革理論與實務的互動-----台南師範學院校長 黃政傑

  國內課程領域的發展,自一九八○年代以來開始展現蓬勃朝氣,其中歷經政治解嚴後之教育自由化、民主化與多元化運動,大學取得課程自主權責,掙脫教育部所訂大學必修科目表之限制,技專校院經由技職一貫課程改革得到課程鬆綁,國民中小學經過兩次課程修訂而具有更多的課程自主彈性,高中階段則以綜合高中實驗課程的推動,展現史無前例的校訂課程自主空間。一九九六年「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的專業組織成立運作,推動國內課程學術的研究、研討、出版等活動;各大學在運用傳統的教育研究所培育課程學術人才之外,亦於近年來陸續成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培養課程研究和專業人才,使得課程學術的研究人口不斷增加,研究主題逐漸寬廣而深入,課程改革實務活動趨於頻繁。

  國內課程學術領域的發展,其最終目的不外期望能導向學校課程改革,使得學校課程得以與時俱進,滿足社會急劇變遷下的社會需要和學生需要,讓個人潛能充分獲得開發,社會進步充分獲得促進。傳統以來國內的課程改革均採取舉國一致、由中央而地方而學校、由中心而邊陲的模式,一心欲藉此達成快速改革學校課程的目標;殊不知這種改革模式不但讓改革快不起來,更難以確實落實改革理想,有識之士乃推動改採「學校本位程發展」此一另類改革模式做為替代。是以,近幾年來的課程改革理論與實務乃朝向學校本位的發展方向,期望學校教育工作者在更大的課程改革授權下,挑起更大的課程改革權責。

  課程改革模式的調整看似簡單,實際上是複雜而困難的。學校教育工作者長期被剝除課程改革的權責,現在重新獲得賦權,不論在觀念、能力或態度上都需要調適,且要持續不斷地再學習。張嘉育博士所撰《學校本位課程改革》一書,論述學校本位課程改革的概念內涵、理論取向與重要課題、啟動與籌畫、領導、推廣與實施、評鑑等主題,內容重在觀念澄清及態度改變,同時在方法上亦能深刻著墨,協助讀者認識學校本位課程改革的另類思考,反省其中理論和實務的互動,促進自我實踐,在國內推動學校本位課程改革的潮流中頗具參考的意義和價值。觀諸本書之行文,思慮謹嚴,推理清晰,文字簡鍊,論述流暢,堪稱不可多得之佳作,故樂為之推薦。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07
  2. 新書
    9
    $207
  3. 新書
    95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