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今日的作為是未來希望的方向
在從前的觀念中,總認為佛教是指導人們做死後祭拜的工作,對我們在世時的生活,並未指引任何方向。
佛教令人聯想到古老的寺院與莊嚴的佛像,還有衣著光潔的僧侶與艱澀的經文。這些都與我們生活有著相當的隔離,至多也只是在葬儀、法事或參觀寺廟時才有接觸的機會。作者本人也僅將佛教看成是一種陳舊的習俗或文化遺風而已。
但是,在這充滿古舊色彩表面下,卻蘊藏著許多現代生活富有助益且具體的教導在內,使人不禁為之訝異。
佛教約在二千五百年前,由印度釋迦,即喬答摩?希達多所創始。其教義主張眾生平等,亦非如一般人所認為的必須強制皈依,或強制隸屬某一宗教組織。
大部分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自認信教的動機是為了解脫「貪、瞋、癡」等世上的痛苦。「遇到困難時,臨時抱佛腳」,但盼神助一臂之力的這種近乎功利的佛教方式,往往不一定如其所願。因此,產生一種現象,即對所求有所靈驗的宗教,便奉為真理、神明,加以膜拜奉祭,否則便棄而不信。
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基伯說過:「在古代羅馬帝國時,有各形各色的宗教儀式,民眾都趨之若鶩,奉為真理而敬拜,卻對哲學理論棄如敝屣。當時的行政官都可假藉宗教之名挾制百姓。」
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也有此種記述。而我們今日宗教風潮的盛行,也彷彿與羅馬時代的宗教狂熱同出一轍。
但是,佛教不是一個迎合眾人趨向的宗教,它超越私人偏狹的「貪、瞋、癡」的範疇,以研究人生根本問題為依歸,並以普渡眾生為其使命。
在對人生有所醒悟前,釋迦原本也是一個充滿苦惱的人,他常自忖:「人生在世為何總是苦惱重重,脫離不了生、老、病、死的束縛。如何才能獲得解脫呢?」
釋迦雖貴為王子,過著富裕的生活,擁有崇高的地位,但他在二十九歲時察覺到人生的無情與幻滅,便毅然捨下周遭的榮華富貴,踏上求道之途。
歷經七年的苦修,在三十五歲之秋,於菩提迦雅的萊因迦納河邊求得徹悟之道,成為佛陀、先知先覺者。
雖已是二千五百年前的歷史陳跡,但卻與現今種種思潮、宗教觀、價值觀日趨複雜、混迷的社會環境有頗多相似之處,現代人也如同年輕時代的釋迦,沈溺於歡愉享樂之中。
由以上種種跡象觀之,作者以為這似乎也意味著,我們亦將跟隨釋迦的腳蹤,踏上他曾走過的道路。
本書以釋迦的誕生至入滅的生涯為背景與觀點,解說佛教中所謂人間一○八種煩惱為主,並引用由釋迦直述的原始經典為註解。作者希望能藉著釋迦在世時的印度社會反映出今日的現代社會實相,並以探究釋迦的生活方式與其體驗,尋找出人生種種問題的解答。
作者的此番觀點與期望是否得宜,尚須仰賴各位賢明讀者的賜教與指正。
-
新書79折$198
-
新書9折$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