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文化面貌劇烈轉型的二十世紀末,無數傳承的價值和歷史,都彷彿可以化為飛灰而無人在意;卻也能因新一代人的熱情,把灰燼重然成明亮、跳躍的火焰;傳統文化的存續與否,端視新一代人的檢擇與愛護。
林保寶的《莿桐最後的望族),是典型的文化薪傳。
漢聲雜誌副總編輯
《莿桐最後的望族》終究的意義,是作者和其家族對自我與土地所產生的認同與情感。這份力量的茁壯,是臺灣社會走向本土化過程中,最寶貴的能源。保寶的工作,就好像先民在荊棘中探路一樣,在疑無路的時候,總有乍見刺桐花開的喜悅。廖嘉展作家
我樂見家族成員自己寫家族史,更期望一部以圖像與沾滿感情的筆鋒寫成的家族史。這對非歷史科班出身的人而言,是一種勇敢的挑戰,而做成功了。林保寶作為一個不再是望族的後裔,他沒有抱怨,反而浸潤於祖父留下的資料與照片,領悟出耕耘心田的意境。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
如果,有朋友們讀了林保寶這本書,有所感動,因而仔細去看看、想想那個叫「爸爸」的男人、叫「媽媽」的女人,和悠遠家族一脈相傳而來的自己;甚至,也有興趣參考林保寶的方法,開始來整理家族遺物、探尋家族故事……,那當然是美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