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玄
序文
追求同化的動人歷程 劉兆玄
《偶然生為亞裔人》一書的作者劉柏川是我的侄兒,他是我二哥劉兆華的兒子。柏川一九六八年出生於紐約,自耶魯大學畢業後,擔任美國重量級參議員伯恩(David Boren
)的助理。同時,因撰寫一系列的時論文章成為當時X世代的重要代言人。不久他受邀進入白宮,擔任柯林頓總統的演講撰稿人。一九九四年柯林頓總統著名的「盟軍諾曼第登陸五十週年紀念」講詞就是出於柏川之手筆,當時他才二十六歲。
兩年多前,柏川離開白宮到哈佛大學法學院進修,修完後本來要應聘到華盛頓州在華裔州長駱家輝的州政府任職,在就任前,柯林頓總統再次邀請柏川到白宮擔任「內政委員會」的副主委,同時也是總統的內政副顧問,可能是當前華裔人士中最接近白宮政策核心的人。
我的四個哥哥和一個弟弟都曾長期在美國工作,他們的子女當然都是「偶然生為亞裔人」。但柏川與我其他幾位侄兒侄女都不一樣,他一心力求「同化」——不只在「族群」面,也在「階級」面的同化,他一步步要真正打入美國的主流,表面上少年得志,已經進入決策核心,但是他一路走來的奮鬥過程及心路歷程,仍然充滿辛酸。透過優美而有力的文筆,他在本書中做了極坦誠、極有深度和震撼力的陳述。
本書共七章,全書行文時而感性,時而理性,看似七個不同性質的題材,而巧妙貫穿其間的,就是柏川追求同化的動人歷程。首章是「父親之歌」,記述兆華與柏川的父子之情及成長中點滴在心頭的往事,是全書最感人的嘔心之作,讀來一次又一次地勾起我對英年早逝的二哥的追思及懷念。
即使在這一篇充滿感情的文字中,作者仍然在字裡行間處處觸及「同化」這個主題。其實柏川的經歷代表了他們父子兩代追求「同化」的努力,只是第一代的移民在赤手空拳的奮鬥中不暇計算得失,而柏川卻恨不得把自己生命的第一個四分之一當作他父親生命的第五個四分之一;失去的是父親身上豐厚的中國文化,得到的是充滿疑慮的認同。
生長在郊區的ABC,講英語長大,床頭放著紀念父親的文集,卻只能對著冊中的舊照片猜中文文字寫些什麼。柏川在他父母刻意塑造的環境中,無種族意識地成長,天真地以為美國是「無膚色國度」;年紀稍長,小柏川開始以智慧、奮鬥及一份善良而超過他年齡的成熟,來應對周遭不可避免的種族差異;在耶魯大學時,他第一次為「亞裔人意識」所震撼,開始嚴肅地進入這個新意識的內涵,然而當他深入了解後,他又體認到這種意識其實沒有必要。正因為這一路走來的一波三折,使柏川筆下的「同化」過程顯得格外動人心弦。
儘管柏川努力追求同化,我們可以從文中看出,他對未能從父親處繼承到更多的文化遺產深感遺憾——雖然他不只一次強調同化融合以後就是新的文化遺產。其實某些中華文化的特質仍然在不知不覺間流入柏川的血液中。他和獨居在中國城的外婆間的親情寫得特別動人:當父母帶著幼年的柏川及小妹在唐人街突然和外婆不期而遇時,那一幕尷尬而傷感的情景,我讀來竟有些驚心動魄的悸動,柏川的文字造詣至此展露無疑。
書中深刻地討論了廣義的亞裔人、廣義的猶太人,當然接著討論廣義的美國人、廣義的白人。作者比較了「正宗白人」對猶太人的敵視和對華人「黃禍」的恐懼;現實的美國社會中,不少猶太人固然仍力持保存猶太人意識,而實際上猶太人已從「少數民族」中畢業,完成了同化。亞裔人的優異表現宛如當年猶太人,未來的趨勢是否將透過同化而成為廣義的白人?也許異族通婚的效應將加速此一過程。所以當一個偶然的亞裔男孩和一個已認同了的猶太女孩結縭時,柏川和凱若共同宣示了同化的血誓。
他們要的不是變為白人,他們要的是真正的融合。亞裔人也許不會變成白人,但下世紀的美國人也不再是白人。
(本文作者為行政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