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蔬菜,也是燒製菜肴時的必備調味品,故大江南北千家萬戶,樂於貯而備之,以應不時之需。不過,許多人對其藥用價值,並不十分了解,或知之甚少。
作為養生保健和治病療疾良藥的蔥、蒜,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代醫藥書中就多有記述,如成書於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就曾稱蔥白能治療「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目腫。」梁代的《名醫別錄》說大蒜能「消痼腫蠹瘡,除風邪,殺毒氣。」
現代研究發現,蔥、蒜對多種細菌有抑制或殺滅作用,其中大蒜的抗菌作用在高等植物中是最強的;大蒜還能減慢心率、增心收縮力、擴張末梢血管、降低血壓和血脂,對心血管系統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蔥除了抗菌作用外,還能刺激汗腺,有發汗作用;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健胃作用;蔥油由呼出的成分,能輕度刺激支氣管分泌,故有祛痰作用。此外,蔥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據報導,英國「大蒜研究所」的負責人盧思爾對大蒜降低血脂,預防高血壓、腦溢血等疾病的功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說人們若每週吃上二、三枚蒜,對身體有極大的好處。
為了使人們普遍了解和掌握蔥、蒜防治疾病的知識和方法,我們特採集古今有關文獻,結合臨床經驗和體會,編寫了《蔥蒜治百病》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