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死書
- 作者:索甲仁波切
- 原文作者:Sogyal Rinpoche
- 譯者:鄭振煌
- 編者: 鄒恆月
-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 出版日期:1998-02-1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6932823
- ISBN13:9789576932823
- 裝訂:精裝 / 519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慈悲與智慧�鄭振煌�
自從本書中文版於一九九六年九月問世之後,在華人社會掀起研究生死的熱潮·所到處,不論是台灣,或是美國、加拿大、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甚至尼泊爾、印度等華人不多的地區,都有人向我主動提及這本書·�
本書討論嚴肅的生命課題,竟然能引起這麼大的迴響,足見佛法的智慧甚深,佛法的慈悲廣大,扣緊每一個人心絃,激發大家的共鳴·生死是每一個人無法逃避的大事,自有人類以來,便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揭開生死之謎,解脫生死牢獄,乃成為人生最主要的目標·在眾多努力之中,佛法所提供的理論和實務,最能令人信服,它所散發出來的光明和熱力,救度了無數的人們·�
這本書已經變成許多人最主要的精神食糧,一遍又一遍地讀,不斷地思惟,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許多讀者告訴我,這本書挽救了他們的婚姻、家庭、事業、人生,提供了他們養生送死的指南,昇華了他們的生命價值·一座座無形的橋,就透過本書在讀者與我之間建立,讀者們識與不識,都是我感恩的對象,使我加深對佛法的信心·三十五年來,我譯而不作,深知自己無修無證,所說皆是葛藤,但高僧大德的景德懿行,則值得世人傳誦學習,所以不揣淺陋陸續介紹,願今後仍有更好的作品,以報三寶及眾生隆恩·�袁瓊瓊�
《西藏生死書》是在一個前提下寫作的,就是輪迴觀·是在相信「人類有肉體之外的生命,死後依然存在,並且有知覺」的信念下,這本書才有意義·
這本書可以視同《西藏度亡經》(即《中陰聞教得度》)的解說·《度亡經》公認難解,除了內中充滿宗教專有名詞外,也由於它在談論一個我們經驗以外的世界·在那個領域中,疆界不是以空間或時間做區分的·亡者進入的這個境界裡,時間是短暫到一彈,又同時恆長到無限;空間是廣闊到不可思議,又同時狹隘到不足方寸·寫作者雖已將所謂的「中陰」過程規劃成我們能了解的「七七」,但真正的死後世界要遠比這複雜得多·�
據說在從前,《度亡經》是只有僧侶才能看到,一般人無緣得見·這也許多少表示讀這本書,需要特殊的學養·我個人覺得它有些像一本古體的「冥界通關手冊」,過了這一關,就可以到達「冥界」死亡之國·因為是古書,又是僧侶行法事的工具書,原也就沒打算普及,所以詰屈聱牙乃屬必然·而《西藏生死書》把它通俗化,不但用現代人能了解的字句做解說,還輔以符合現代思想觀念的演繹·另也不乏一些「推廣」辭句,告訴大家研究這本書,不但可以知道如何死,更可以�發人如何生·常人愛說「死」是一了百了,本書告訴你︰死不但沒法一了百了,死得不好,非但是喪失了解脫的「權益」,連下輩子也會過得不好·在「臨終關懷」逐漸受到重視的現在,《西藏生死書》提供的是心靈層面的安慰·它篤定的告訴你︰「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由於死後尚有生命,這本書就有點像新生入學手冊·即將「入學」的人最好讀一讀·尚未「入學」的,也不妨提前開始學前教育·�
人生過程,死是最嚴重的·「死後尚有生命」一向是人類的夢想和渴望,我相信所有的神仙與鬼魅的故事,都是因著這個意願而被創造的·《西藏生死書》站在人的這種渴望上發揮,舉出各種事實來證明死後的生命不是夢想·然而這也就像魏斯的《前世今生》一樣,要先相信了,它所說的一切才有意義·由於人人都知道的原因,我們對死亡之國知道的比外太空還少·太空船出了大氣,還有些照片、殞石帶回來;但是沒有人,即使那些聲稱死後復生的人,也從未有任何證物留作紀念·所有可以證明它「是」的,也同樣可以反證它「非」·�
但是人類的謎題不止死亡一項,不能因為我們在現有的學理上無法確認,就否定它的存在·我以為閱讀本書的意義其實不在相信死後另有人生,而是它提供了一個與死亡相親的機會·如若我們可以因此學到安詳的死,或許會懂得如何從容的生·�(摘自聯合報�讀書人�版,撰文者為專業作家)《西藏生死書》的啟示�王浩威�
死亡究竟是什麼?�
我曾在一所佛教醫院服務,離佛法的修研卻是相當的遙遠;即使是現在,從來也沒專心地沈浸過·我只是像一般人一樣,口頭上熟悉著無常的觀念,甚至因為個人的興趣和臨床工作的需要,閱讀了許多已經出版的生死書·�
拿到《西藏生死書》,沒有馬上閱讀·並不是沒興趣看它,而是擺脫不了自己的煩躁·勉強看到第二章,提到「動的惰性」,索甲仁波切說︰「我們的生活似乎在代替我們過日子,生活本身具有的奇異衝力,把我們帶得暈頭轉向;到最後,我們會感覺對生命一點選擇也沒有,絲毫無法作主·」�
原來,乍看忙碌的煩躁心情,其實只是一種惰性·我忽然可以慢下腦海的波動速度,開始捨棄效率的自我要求·於是,就這樣,一個晚上也許十來頁,也許五、六十頁,我終於靜下心來,隨著隨意的體會而慢慢看完這本書·�
對於一位非佛門子弟的讀者來說,深夜裡翻閱這本智慧之書,恐怕是一種享受吧·「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還沒生成,即使是當下這一念,誠如我們所經驗的,也立刻變成過去了·」我指的享受,也就是這種拋開了過去和未來的考量,體會到「當下」是唯一真正的擁有,甚至是等同於中陰觀念中的死亡狀態·�
誠如索甲仁波切說的,因為死亡帶來的改變,才開始體悟自己的心性·這是多麼弔詭的一件事,因為死亡才有活著的感覺·然而,一切事物不也是這樣嗎?邏輯的聰明睿智雖然迷人而有趣,卻是「迷惑的種子」·閱讀著《西藏生死書》,其實是一連串的弔詭的考驗,不斷地瓦解著自我的線性邏輯,也不斷地打破所有我執的概念·�
某一程度而言,這樣的思考模式是我所熟悉的·在從事的心理治療專業裡,自己最受影響的幾個西方理論家,包括英國客體關係理論精神分析家溫尼寇特(D.�W.�Winnicott)所提的「弔詭」,或是義大利系統理論家族治療家帕拉柔莉(Palazoli)所提的「反弔詭」,都充滿了東方的思考色彩·然而,索甲仁波切卻是更隨意拈來,一切棒喝都是輕輕的文字就達到的效果·�
在醫院裡,我們教導年輕的住院醫師學習自我放鬆的方法,包括自我暗示和生物回饋·剛剛沈浸在科學理性裡的醫師,正飢渴著有效率的邏輯知識,其實是不容易體會這種「做」的功夫,特別是將放鬆等同於效率的弔詭思考·我會建議他們讀這本書的︰不過,就算他們嗤之以鼻,我想自己也不會在意·畢竟,自己在更年輕時,也曾如此自信過·�
索甲仁波切在書的最後一章,自述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每個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個人死得安詳,死亡時能夠得最有智慧、最清明和最溫柔的關懷︰我希望每個人透過心性和真相的了解,找到終極的快樂·」�
死亡是什麼?生命中的一切又是什麼?讀完《西藏生死書》我雖然沒有懂更多,卻明白自己所不懂的其實還相當的多呢·(摘自1997年2月《光華雜誌》)
在活著的時候接受死亡,與其說只是「想想罷了」,不如說是「修練」的功夫·平時在平安無事的日子裡,我們根本不可能想到死亡即將來臨,而總是在「成住壞空」的因循時刻裡,毫無準備地等著死神降臨·�
因為接受死亡太難,所以《西藏生死書》就成了提醒的暮鼓晨鐘,每天床前讀幾頁,可以作為「成住壞空」的警覺·可是,在警覺中,我們慢慢有了改變,首先我們很奇妙地看到自己做的事情,在隱隱約約之間有種脫離,在任何事情忙完之後,秋雲、夕陽、街頭的霓虹燈靜靜地在眼前流洩,即使在白天也有一種夜晚的心情·
這依然不能說是改變·心慢慢進入海底的深處,聲音遠邈,影像飄忽,與心靈碰觸·我們等待著某種眼光的轉移·那好像是心靈開始行腳,從熟悉的生活出門,走向陌生地·許悔之的詩集《我佛莫叫我流眼淚》的那隻跳蚤,就是那行腳的人·中年之後,人要開始有行腳的感覺,而不是緊緊守住已經擁有的事物·這並不是指事業或成就,而是精神意識·�
中年行腳意味著離開,到遠方去·我們要開始在精神上出門,去看那些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事物︰生老病死·「生」是喜悅,也是受苦的起點;老即將至,無名恐懼念念如是;病的纏身,卻是修練;死亡則是一片茫然的處所·�
但是,為何佛陀在初見生老病死時那麼驚慌?莫非有一種鮮活的眼光,看到世間的事物?何以我們不曾驚慌,難道對生老病死缺乏智慧?罷了,這樣想只不過另一種智障·�
不是那種邏輯思維的「生老病死」,而是當我說,「我怎麼辦?」時,那種突然發現自己在宇宙的浮浮沈沈,在夜夢裡的幽微藍光,與欲言又止的說不出話語·這不是境界,而是陌生處的行腳·我們疑惑,自己在世間又是怎的一回事?又如何排遣?日子總是一閃即逝,沒有所謂「把握光陰」的神話,過去就過去了,所謂珍惜也不過是對當下的把握,但是若想留住時間,恐怕只能找醫療保健做延命,但依舊無補於生死的問題·�
既然人一出生就回不去了,所謂「離開」往往被誤解為「死去」,而忽略了眼前的浮浮沈沈·�
在活著時候有了離開的心情,才有所謂生死門的跨越·離開的心情依舊是活著的心情,並不是死去,但是過去被視為壁壘分明的生死界限卻被打破,生死之間的模糊,讓我們有了「瀕臨」的心情·�
「瀕臨是一種與死亡相近的氛圍·活著的人即使坐在即將去世者的身旁,我依舊不在死亡之中;即使我不再慌亂地坐在病床旁邊,我依舊只是看著鄰人的死亡,而不是我·換句話說,我只是接近在一個即將死亡的鄰人身旁,我所有有關死亡的領悟,都只是一種接近,而不是死亡自身·我們通常把這樣的接近,稱之為瀕臨·活著就是死亡的瀕臨·」(參見拙作《生死無盡》)�
終究我們還是會回到「瀕臨」的現場·感通生死才是人活著最終的心靈痊癒·因此活著本身即是瀕臨·�
至此,我們從《西藏生死書》轉出,而皈依了瀕臨·����